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说战国时候,便有方士看出此地王气极盛,遂献计埋金以镇王气,于是楚威王令人铸造了一具金人,埋在现如今的金陵城中狮子山的宝塔桥旁,并在石头山上建筑金陵邑以镇王气,金陵之名由此而来。

待到秦始皇巡游云梦时,他手下道术极高的方士常生、仙导再次发现此处虎踞龙蟠有王者之气,遂禀报于始皇帝。秦始皇的魄力可比楚威王大多了,埋什么金人,镇什么王气?始皇帝一声令下,直接召人截断了方山龙脉,又引淮水贯穿金陵城以泄王气。

从此方山断裂了,淮水贯穿了,虎踞龙蟠的石头城失去了王霸之气,幽静的淮水默默地流淌,流出了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

不过不信邪的君主大有人在,再说江东地界实在也找不出比金陵城更适宜为都城的所在,所以唐国仍是建都如此。如今传了三代,到了李煜手上,李煜惮于大宋的气势,已经自请去除南唐国号,奉宋为正朔,改称江南国主,这王者之气泄了一半了。

李从善出使宋国,却被软禁开封不得离开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李煜闻听惊惧不已,未等宋国宣抚钦使赶到,便下令朝中立刻改制。赵匡胤称皇帝,他则称国主,中书门下改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院改为修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鸿胪寺直接降格为礼宾院,马上拆下匾额,换上新制的衙门招牌。

已经封了王的几个弟弟也一律改封为公:李从善封为楚国公、李从镒封为江国公、李从谦封为鄂国公,杨浩和徐铉所乘的大船在瓜洲渡停下来时,李煜正在指挥宫人搬着梯子爬到宫殿上面去,把象征帝王气派的鸱吻都用锤子敲掉了,改制改得真是彻底。

李煜正在忙着,一个内侍蹑手蹑脚地走来,在他耳边悄悄低语几句,李煜眉头一蹙,迟疑半晌,只得长叹一声,拂袖向清凉殿走去。

一进清凉殿,便有一个宫装丽人扑到他的面前,哭拜于地,连声哀告:“官家,官家,千万救救郑王啊,现如今他在宋廷生死不明,妾身心胆欲裂,官家,他是你的亲兄弟,官家一定要救救他啊。”

李煜惊慌失措,扯了扯袍裾,被那妇人紧紧抓住挣脱不得,只得俯身扶她,好言宽慰道:“你快起来,你快起来,这个样子成何体统?朕……孤已修了国书向宋帝恳求的,宋帝必会释从善还朝,你莫要着急。”

下跪的这位是郑王李从善的王妃,听说丈夫被软禁于宋不得还朝,不禁惊慌失措,急急便来入宫见驾,郑王妃哭得泪水涟涟,李煜将她扶起,又嘱咐道:“还有,以后千万不要称孤为官家了,只可呼为国主,郑王也称不得了,要称楚国公,切记,切记。”

郑王妃哭哭啼啼地拭泪道:“官……国主,宋朝皇帝既然囚禁了郑……楚国公,又岂会轻易放他归来,是国主遣我夫君使宋的,如今他不得归来,妾身只有哀告于国主。若是妾身的夫君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妾身也是活不得了。国主千万要救他性命啊。”

李煜面红耳赤,好言宽慰道:“你且宽怀,不必担心。孤一定会想办法的,一定会想办法的,如今宋国使节马上就到,孤正要以国礼相待,此时实不是言谈时候,有什么事容后再议吧。”

郑王妃道:“宋人遣使来了么?国主,他不仁咱不义,不若国主也软禁了他们的使节,要他宋廷拿我夫君来换。”

李煜顿足道:“真是妇人之见,那样的话,岂不是马上就要兵戎相见?”

一见郑王妃发呆,李煜又长叹一声,喃喃地道:“还用孤来软禁他么?宣抚、宣抚,也不知道这位宋使要宣抚到几时,才算宣抚已毕肯打道回国。送都送不走的瘟神,你还要孤家留住他?”

郑王妃讷讷地道:“那……那该如何是好?”

李煜和缓了颜色,说道:“你且回府,不要过于忧急,孤会想办法的,从善是孤的骨肉兄弟,孤怎会不救他?”

一番好言安慰,劝走了哭泣不止的郑王妃,李煜站在清凉殿中,喃喃自语:“赵匡胤封从善为泰宁节度使,赐府第于汴阳坊,只在京师领取俸禄,不必莅职。又封从善之母凌氏为吴国大夫人,封从善的掌书记江直本为司门员外郎,同判究州,其他随行往宋的僚属亦悉数推恩加封,这是给我看的啊,他是要我江南知道,只要我江南愿意投奔他大宋,他都虚位以待,优礼有加。

可是,我本一国之君,如今自降为王,甘为宋臣,做的还不够么?赵匡胤能有多大的胃口?他也该知足了。嗯……他应该知足的,我身上还有数十万精兵,远非蜀汉可比,他赵匡胤也不能不有所忌惮,待到契丹使节到了,让他晓得我唐国与契丹关系密切,那时宋廷恐惧两面受敌,必释从善归来,一定会的!”

※※※

“娘娘,你看,穿上这短裾翻领的胡服,再配以官家亲手设计的这款首饰,是否味道有所不同?”

两个美人儿立在一面一人高的铜镜前,其中一个短裾胡服,衣领处尽饰洁白的狐毛,瞧来明眸皓齿,光润玉颜,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正是小周后。另一个一袭碧衣,飘飘然有出尘之感,明眸善睐,秋波欲流。

两个人都是秾纤合度的苗条身段,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芳泽无加,小周后本来是一副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美丽少妇模样,换上这套短裾翻领的胡服,凭添几分英气,看来竟似个十七八岁尚未出阁的姑娘。

小周后不禁欣然笑道:“果然,茗儿妹子一手巧手,裁剪的衣裳款式新疑,而且穿上十分合体,待官家回宫,叫他瞧个新鲜。来,咱们下棋去。”

两个美人儿并肩走到一旁,在锦墩上坐了,摆好棋盘,各执棋子,那翠衣少女便一边布棋,一边说道:“听说……官家已向宋廷称臣,改帝为王,恐这官家今后也称不得了。”

小周后不以为然地笑道:“茗儿着相了,不过是改个称呼罢了,我南唐还是南唐,又有什么区别呢?再说,外面尽可改了称呼,这后宫之中如何称呼,宋廷如何与闻呢。”

茗儿轻轻叹息一声,摇头不语。

小周后蛾眉一挑,有些诧异地看她一眼,问道:“茗儿有什么看法?”

茗儿抿了抿嘴唇,轻轻叹息道:“茗儿只是担心,担心宋帝不会就此罢休啊。”

小周后奇道:“怎么会?须知我唐国不但有长江三堑为恃,而且江东数十万虎贲,真若打来,他能占什么便宜不成?我唐国已然向他称臣,中原一帝,唯他赵氏而已,他所争的帝王霸业已然到手,还想要甚么?”

茗儿欲言又止,小周后见了便道:“茗儿妹妹,你我相识虽然时日尚短,但是彼此情投意合,我视你如同姊妹亲人,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纵有不妥之处,本宫也不会见怪的。”说着,小周后摆了摆手,几名内侍宫人立即悄然退出殿去。

这茗儿姓莫,名以茗。莫以茗莫姑娘是镇海节度使林仁肇的远房甥女儿,命妇贵女们入宫朝觐皇后时,林仁肇的夫人把她携了来,这女孩儿姿容娇俏,谈吐得体,甚得小周后喜欢,一来二去,两人成了闺中腻友,便时常把她唤来相陪。

莫以茗四下看看,掩口小声道:“娘娘位居深宫,不知天下之事,娘娘可知那赵匡胤野心勃勃,不但志在天下,更是一个好色之徒么?”

小周后奇道:“不会吧?本宫听说,赵匡胤嫔妃极少,不是个耽溺酒色的人吧?”

说到这儿,她俏哼一声,有些不悦地道:“赵匡胤的嫔妃,比起我唐国皇帝来,可是少了七八成呢,他都算好色,那我们这位官家怎么说?”

莫姑娘小嘴一撇,不屑地道:“那却不是他不好色,只是此人眼界过高而已。你说他不好女色,为何那么多的嫔妃可选,却把蜀国花蕊夫人纳入宫中了?人家可是有了丈夫的,丈夫更曾是一国之君,既降了宋,便是宋臣,哪有君夺臣妻的道理,他若不好女色,焉能如此不顾礼仪?”

“茗儿是说?”

“茗儿在民间,能听到许多娘娘听不到的消息,据说,这赵匡胤曾发下宏愿,一要鼎定中原,拥有四海,二要尽占天下两大美人儿,此生方不辜负。”

女人皆有爱美之心,小周后更以美貌自负,一听这话顿起好奇之心,忙道:“哪两个美人儿?”

茗儿道:“一个,是蜀国的花蕊夫人,另一个,便是娘娘你了。”

小周后一听,讶然道:“竟有此事?”

“男人所图,一个是权,一个是色。赵匡胤有此野心何足为奇,当年曹孟德一世枭雄,不是还有过‘吾一愿扫清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乐朝夕与之共,虽死无憾’的宏愿么”

小周后心乱如麻地说道:“宋帝……,竟是如此之人么?”

茗儿布下一子,叹息道:“若非如此,蜀帝孟昶好端端地,怎么一到开封,受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后仅七天就离奇暴病而卒?所谋者,正是花蕊夫人啊。蜀太后明知儿子死的蹊跷,她本北汉人,便向赵匡胤请求归还故里以图避祸。

一个老弱妇人,还能有什么威胁,赵匡胤不放她走,却假惺惺地说什么待他日灭了北汉,再亲自送她归故里。蜀太后自知难以幸免,为其所迫,这才绝食而死。否则的话,你想她本要请求归还故里的,怎会突萌死志?官家若不早做筹谋,恕妹妹不恭之语,恐……有朝一日,将步孟昶后尘啊……”

“啪!”棋子掉在棋盘上,小周后已是花容失色。

茗儿微微一笑,不再多言。饭得一口一口吃,药得一口一口喂,先在小周后心里埋下一根刺,慢慢再通过她影响那位不争气的唐国皇帝就是了。

这位唐国皇帝,平生只有四好,一曰:美人;二曰:诗词;三曰:佞佛;四曰:下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女色,李煜后宫美人之中,又以小周后最为得宠,或许……朝中文武的苦谏不济事,走走娘子路线,通过小周后的枕边风,却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茗儿不再言语,只是静心敛气下棋,等着小周后慢慢消化这个可怕的消息,只听小周后喃喃自语道:“这消息……实是闻所未闻,若宋帝觊觎本宫,恐怕是不肯善了了。宋廷使节杨浩即日便到,本宫倒要着人好生盯着他,若是宋帝对我唐国贼心必死,必然还有什么异动。”

“啪!”莫姑娘手中的棋子也失手掉落到棋盘上。

莫以茗诧然道:“娘娘说……宋廷使节刻日便到?那人……姓甚名谁?”

小周后道:“此人姓杨名浩,怎么……茗儿妹妹听说过此人?”

“没……不曾听说过。”莫姑娘目光一敛,把银牙一咬,心中暗恨:“怎么我到哪儿他到哪儿,这个混蛋还让不让人消停了!”

第344章 惹是生非

杨浩与徐铉出了渡口,便在唐国礼宾院官员陪同下,乘车轿赶往金陵城。

李煜如今向宋称臣,可不敢大剌剌地摆架子让持节钺的宋国天使候见,杨浩一到金陵城车驾便直趋王宫,又由宫廷司礼官引着杨浩进入大殿,江南国主李煜便亲自迎上前来。今日,李煜已脱去了五爪龙袍,穿了一袭紫衣。

杨浩一见这位史上有名的大人物,不禁大失所望。李煜的词瑰丽绮艳,无人能及,在杨浩心中想来,这样一位胸怀锦绣的人物,就算如今年纪大了些,不可能是个翩翩佳公子,至少也该是一袭青衫、面如冠玉、三绺美髯的有型美大叔。

可是眼前这人一袭紫袍,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