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会渐渐缓和。但还需要工的,多是短工,例如夏收到来,有的百姓家中地多,这两年情况好转,又很是辛苦,多愿意雇请短工。为什么不组织他们过来?秋后棉花成熟,又有秋收,到了冬天今年甘蔗量更大,需要的短工更多。工期虽短,但是薪酬高。两州合一,互补长短,又避免了许多纷争。你州内百姓得到收入,还因为官府组织,少了许多意外事件发生,比如被人欺侮,会不会感谢你?只要生活变好,他们会不会逃离家园?”

“不错,好主意。”

“要么再长远的,各地有各地的长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们州境内有多条大河,通太湖通长江,能圈圩,即便是山陵,可以多种甘蔗,棉花,或者桔。”

“桔?”

“如太湖洞庭山之桔,虽位于湖岛之上,可多种于湖山之间,为了取水,凿井于树边,遇到大旱之年,雇人担水。然收成颇丰,一笼仅百斤,上桔可售一千五百文,下桔可售六七百文。大者仅数亩田便以富足,中等仅几株可以度日。为何不能派人取其种,学习其技术?”

“是啊,为什么以前没有人想起来?”赵通判拍头道。这个不难,富者取其技术大约不肯,可中者家庭情况一般,给其高薪,都可以亲自将人请来指导。郑朗也这么做的,请工匠过来改进织机,不愿意,用钱砸死你,一百缗来不来,不来,两百缗来不来,不来,三百缗来不来?来了。

“啊哈,民啊,心中有了百姓就会想到……”郑朗很心虚地说道,理由不充分,关健宋朝的商品经济意识还不大成熟导致,但他说不出口。

“还有,例如象竹子,可以在竹席上绘上一些花卉,做一些竹屏风,用绿竹叶做图案,会不会很雅气,提高它的价值。等等,这都是山之利。何必一定效仿太平州,太平州开的思路,不是让你完全模仿,而是让你将当地的优势发挥出来,造福于民,造福于国家。”

“我明白了。”赵通判茅塞顿开,千恩万谢的离开。

郑朗也满意地一笑,未必做得很好,赵通判才能还是差了一点,但有这个大方向,也不会做得很差。

送走诸位官吏,意外的是太平州百姓也捧场,以前种种不提,这几'文'年这些官'人'吏既然是'书'郑朗刻意点'屋'名赞扬的,表现都不错。有了今天,百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前来送行,有的百姓为他们祈福,场面十分感人。

赵通判挥泪而别,但在心中说道,不仅自己,大约状元知州也留不了多久啦。

郑朗又带着新官吏继续熟悉公务。

不知不觉的,夏收结束。

一共贡税十八万斛麦子,三万匹丝绢,钱五万一千缗。在宋朝不算最好的,可考虑到太平州以前的情况,仅一个夏收,就远远超过以前一州一年半的税务。

成绩引人夺目。

这时郑朗的中庸写完了,除了三分,又加了天下两篇,天下上讲各代兴亡,是对谋篇历史篇进行补充,专门讲述各朝各代的兴亡原因。有的观点很新颖,比如讲藩镇割据,这是五代十国之乱的罪魁祸首,但不仅讲武将专权。

从唐朝开始讲,开始唐朝也重武功,但没有出现什么武将专权。为什么会出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府兵制的败坏,募兵制又没有这个财力,于是让各节度使手中有权调动边军,还有民政财政大权,慢慢比中央坐大。其次是李林甫忌惮节度使回来担任宰相,任用胡人为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王忠嗣不死,在河北为节度使会不会有安史之乱发生?其三是李隆基晚年昏庸,多次有人提醒他安禄山会乱,提前扼杀他会不会容易。没有安史之乱,会不会有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只写此,不往下写了,若说宋太祖与宋太宗、宋真宗还用了一些武将,到赵祯手中,武将那绝对成了狗屎。宁肯文臣胡乱率兵,宁肯太监带兵,也不让武将统领军队主持战役。好的还好,坏的,多少将士枉死?

下篇却一转,说何谓天下,天下是君、臣与民组成的。

是三位一体代表着这个天下,还是仅士大夫代表着这个天下?是河北河东代表着天下,还是天下人代表着这个天下?

问得很幼稚是么?

但这却成了一个真正的问题,其实北宋几个皇帝多过得很苦逼的生活,宋真宗玩了几次祥瑞,上纲上线。宋徽宗不算。老百姓过得同样苦逼,最快乐的是士大夫与豪强。

还有一个地域,最强的地域就是黄河以北,后来简化成朔党,不但打击南方代表的新党,还打击河南代表的洛党与四川的蜀党。无他,这一带出的人才最多,把持的资源也最多。新党的杀富济国,受损害最大的正是他们这一群体。

抱着这个地域观念存在,同样很可怕的。

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将这两篇与三篇三分合在一起,与前面二十二篇装订起来,计达二十七篇,修改后达到了十五万言,这本书到此结束。

但没有将它面世。

吕公著好奇地询问原因,至少在参与修这本书时,对几个学生帮助很大,他认为这本书面世,会给许多人,特别是官员带来帮助。

不明白郑朗将书藏起来的是什么用意。

郑朗答道:“我有两点没有想清楚,不喜欢成群结党。”

吕公著认真的点头,孤傲清高,同样是一种德操。

“但想要做事,一人却难以做成大事,所以范仲淹与你父亲斗得越厉害,他们手中的党羽就越多。即便他们不想,也有大臣附从。这就是群体的力量。”

评价很公正,这件事上,吕夷简有错,范仲淹有错。

吕公著沉默不言。

“也许你父亲贬放,范仲淹稍做醒悟,可二人党众已成,自此以后,已经不死不休。党争之势,从你父亲与范仲淹这一次恶斗后,已经成形,再无去势,戾气更是深厚。我这时候说温和,用温和的手段处事救国,能不能成功?这两条我没有想清楚,岂敢将它面世?不过我会在南方等你们好消息的,若明年你们科举高中,我一定会将它面世。”

“喏。”

然后郑朗巡圩,但让司马光与吕公著一起呆在家里闭门苦读。郑朗也主动抽出时间,教导他们学业。有的话他不会说的,比如明年主考官会是丁度,胥偃,李仲容,王尧臣与郑戬,以丁度为首,此人留心军事,又是一个文字训古学家,按派系来划分,属于相对保守一个派系。

出的题目他不知道,但是人都有私心,有意地教导这方面的内容。

时间也不多,到了六月他们就要离开太平州,回去参加解试考。

郑朗还想他们早点回去,司马池本身就是大儒,论学问不亚于任何人,唯独不象自己,教他们治国做人处事,改变他们一些性格。

吕家的力量更不用说。

不过二人要等崔娴生产,看一看小宝宝。

只好由他们。

宝宝没有出来,先来了韩亿的私信。

郑朗一看气昏了,让我做人要知道进退之道,笑话,真乃天大的笑话,对于这几个老贪,郑朗几乎无语。

淡淡道:“你回去对你家相公说,我知道了。”

将韩亿的家人打发回去,前面一离开,后面将这封私信丢到拉圾里面。然后看,看赵祯做什么反应。

赵祯再次派王昭明前来,并没有下圣旨,只是询问。朕想让韩亿的儿子来太平州担任通判,让杨察担任知州,将你调回京城,做翰林学士知制诰。也就是大宋前来太平州的官职,不高,可很有实权。特别以郑朗与赵祯的关系,能说得来,更有权利。

但郑朗迷惹不解,不对啊,戏本不是这样唱的,按照原来说好的,我先在太平州呆上几年,做出成绩,再出知苏州或者杭州,并且我也在做准备。为什么将我突然调回京城。

翰林学士知制诰虽然好,绝不是自己现在拿的,会很烫手!

而且此时到朝堂做什么?看着那几个老贪,与他们呕气?弄不好,陈尧佐来一个瞪眼,你翁翁在世,还没有我岁数大呢!

反抽,是自己不尊重前辈,不抽能活活被气死。

但是不能说不答应。

虽是询问意思,如果自己一口回绝,传出去,又会让人做文章。

想了想问:“王内侍,为何陛下想起来将我诏回去?”

王昭明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

郑朗心中有数了,道:“你回去对韩相公说,想让他儿子来太平州,不管那一个儿子来都可以,只要他的那一个儿子能回答我五个问题,我不但同意他做通判,还推举他做太平州的知州。”

有意恶心韩亿。

拿来一张地图,道:“这是景民圩的地图,请他儿子们用最快的方法将它的面积计算出来,比例是一比一万,只要将这地图上面积算出来,乘一万,就是景民圩实际面积。不过我先说丑话,有误差,与我上报的实际面积大约有五十分之一的误差。请他算准一点。并且再用类似的方法,绘出一张祐民圩的地图出来。”

算大约还是能算出来的,他的面积计算公式,已经在逐渐流传。难的是后面,如何将实际地形做一个缩小的地图。

司马光不行,王安石也不行,这是他变态大脑的功能,还有绘画的本领。

王昭明哭笑不得。

“再问他一句,夫子说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是什么意思。”

“是。”

“再问他一句,为什么单株移载棉花与甘蔗产量会高,同样的单株移载,为什么油菜不用营养钵。”

“是。”

“再问他一句,我用中庸治州,这个中庸是什么中庸?”

“是。”

“再问他,同样有大河之利,为什么我将新城新港选在芜湖,而不是太平州城?”

“郑知州,这太难……”虽知道郑朗在说气话,王昭明忍不住说了一句。

“难吗?几个学生编了一本小册子在流传,他又是宰相,能看到许多奏章,能找到更多蛛丝马迹,理解我的中庸有何难?不相信,问一问吕夷简,看看他知道不知道!新港在我未来之前,京城就选定好的,又有何难?民以食为天,一个宰相居然不知道简单的庄稼耕作,何以治国治民?”

纯粹是无理取闹。

但是很生气,韩亿有几个儿子还是不错的,只能说不错,没有一人达到刘沆的高度,可新来的几个新进士也许在同年当中是佼佼者,也没有达到刘沆那样高度。这无关紧要,韩亿的老不要脸气着了郑朗,并且韩亿几子当中此子最为暴虐。一旦他来到太平州,自己打下的基业,有可能毁之一旦。

王昭明带不带话,不管,继续说道:“你再对陛下说,臣不敢受,此时受翰林学士知制诰,非是勘磨臣,而是害臣。”

此时赵祯已经略略会一些权谋之术,点开就会理解。

“臣更不是黄霸,请他勿要担心。不过臣在太平州任职很长时间,按照制度要左迁,如果陛下调臣的职务,请将臣调于明州、秀州,或者密州。”不知道什么原因,赵祯也许将当初的约定忘记了。于是郑朗退而求其次。

杭州最好了。

但想要航海,还有其他地方。

南广州、泉州,还有杭州,杭州这一处更动最多,先是杭州,更改于明州,又置于杭州,咸平时二州皆设,北宋末年又于秀州华亭县设舶务,南宋时华亭舶务移于青龙镇,又于温州置司,聚集在一起了,略蠹,后来仅留明州一处。另外就是密州,于哲宗年间所设,规模很快后来居上,超过其他数舶,直到北宋亡。

但舶务发展很是畸形,有空间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