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配合得当,也能起到一些相互支援的作用。

然而在此处筑寨,将会成为孤寨,孤悬于宋朝防线之外,性质与宋朝的丰州城一样,不筑则已,一筑迟早被自己军队所破。

正在想问题时,一个文士骑马从宋军阵营走出来,来到阵前喊道:“我乃郑相公谦客常明德,求见野利大王。”

派使者来了,看看他说什么,野利遇乞从军中走出,问:“你家相公有何事让你见我?”

“我家相公说,太子已被他带入中军,但给你两次机会。一次是现在,如你能打败我军,贵国太子交还给你们。如果打败了,依然给你一次机会。我家相公会在此处筑上一个临时的寨子,给你二十天时间,我家相公与贵国太子全部在寨子里面。若能攻破,不仅能得到你们太子,还能得到我家相公。若攻不破,还会将贵国太子交给你们,但你们必须答应我家相公一个条件。”

野利遇乞再次一呆。

这很没有道理的。

虽然在筑寨,可冬天来临,泥土酥硬,时间极短,能筑成什么寨子?

呆呆地守在这个寨子里面,自己可以进攻此寨,也可以乘宋军将注意集中在此寨上,出击镇戎军、德顺军,甚至渭州城,逼迫此寨宋朝主力军队出击迎救,那时候就可以从容歼灭宋军诸部。

再说此地孤立无援,守不好守,救不好救,这个小宰相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时没有想明白,问:“什么条件?”

“野利大王,我也不清楚。”常明德十分客气地说。

“能否见一见你家相公。”

“这个我不敢做主,这样吧,我回去禀报。”

等了一会儿,一个青年身着马甲,从军营中走到两军中间,拱手说道:“在下乃郑朗,见过野利大王。”

依然很客气。

野利遇乞盯着这名青年,二十几岁,圆圆的团脸,与传说的那位很相似。他心中一动,若是自己策马而去,能不能将他活捉,用他来换太子?

不过这一念头很快中止,打到现在,能看到此人十分狡猾,他说他是郑朗,天知道是不是郑朗,万一不是,太子凶多吉少了,噎了一口唾沫,说道:“见过郑相公。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条件?”

“你家大王率领大军侵略我府麟路,此时你手中兵力并不多,但能从灵州与兴州调拨一批援兵,你我兵力会相当,我只想正大光明的与你战一战,让天下百姓看一看,是你们西夏人勇敢,还是我们宋军勇敢。”

正大光明?

野利遇乞也不会当真相信郑朗的话,他在脑海里转动,究竟郑朗想做什么?难道他也产生自己的想法,乘自己主力部队吸引到此地,攻打韦州等地。

也不大相信,自己能做到是因为自己手中全部是骑兵,速度快,宋人都是步兵,让他们奇袭了天都山,自己以后还不会防备?他不做便罢,一做是自寻死路。

忽然眼睛亮了亮:“你是刻意吸引我家陛下军队,让他从府麟路撤军?”

“你多想了。”

野利遇乞嘿然,十有八九此子正是为了此举。

前方战事不是很有利,西夏国内百姓不知,但自己清楚。虽稍稍失利,但破了丰州城,并且麟州城中缺粮少水,破麟州城只是旦夕之间。麟州城一破,更北方的府州城孤立无援,必然被破,以宋朝人的软弱,府麟路又会象灵州一样,被西夏所得。到时候连宋朝河东大门也象西夏敞开了。

仅是因为他这个举动,陛下将会前功尽弃。

主意打得好啊,眼睛珠子转了转,说道:“我可以答应你条件,但你勿得在石门峡内设寨砦与关卡。”

想要攻打石门川,还有其他的道路,但从石门峡穿过来最近。然这个要求太过无礼,为什么宋军不能在石门峡设寨与关卡,谁知郑朗微微一笑,说道:“依你。”

“若你不遵守承诺呢?”

“我不是你家大王,至于我会不会违反承诺,你除了答应我,还有什么好主意?”郑朗大笑,笑完后又说道:“那么,是现在就战,还是明天再战?”

野利遇乞郁闷至死,不但提出古怪的利于自己的要求,连决战也在询问自己。好象自己不是来战斗的,而是来到宋境做客的。

看了看宋军,自己军队赶得辛苦,然而斥候来禀报,昨天宋军还在好水川,从好水川赶到这里,至少有七八十里地。这一路宋军同样赶得很辛苦。并且一夜过来,宋军能构建设一个简易的防御工事,增加自己的进攻难度。还有,一夜过来,宋朝也能增援更多的军队到来。使他想到汉人的一句话,夜长梦短啊。说道:“现在就战。”

“好,我等你。”郑朗说完拨马回去。

野利遇乞心中又有些后悔,应当活捉此人的。

郑朗回到军中,老种抱怨道:“郑相公,你太过冒险了。”

野利兄弟因为野利皇后而上位,但这对兄弟皆有万夫不挡之勇,郑朗孤身在两军中与他交谈,太过危险。

郑朗笑了笑,然后看着三军。

冒了一些险,可太子在自己手中,野利遇乞真敢有什么不好的举动?

但自己带动了多少士气?

说道:“开战吧。”

这一战几乎达到自己战略目标,并且范仲淹意想不到,居然真的派一万军队前来支援,无疑增加自己的胜利机会。

郑朗对范仲淹军事上略有些过激的偏见,认为他太保守了。但范仲淹终是一个真正的士大夫,为国为民之心始终不悔,虽军事保守,可此时天都山兵力空虚,此战甚至能决定两国最终走向,岂会不派出援兵?

郑朗也没有贪功,将这支军队交给范纯祐与杨文广指挥。

这个学生既然来到西北,大约不会参加明年的省试,后面好几年内赵祯皆停止了科举。又发生种种大事,于是又跟随父亲到处漂泊不定,范仲淹上了岁数,孝顺,想要服侍,范纯祐没有参加科举。正好,借着此次机会,给他增加一笔厚厚的履历。

但这支军队不在此处。

野利遇乞已经命令军队扑了过来。

自己的骑兵散于两翼,步军居中。野利遇乞派出军队直扑中军,两边派出两支军队,遥指两翼自己的骑军,但没有交手。

“打的好主意。”郑朗冷笑一声,喝道:“弓箭手准备。”

到了五十步时,宋军利用号鼓指挥,开始放箭。

千万支箭羽飞向天空,迅速落在冲来的敌骑身上。

他们不是西夏的精锐,更看不到重甲的铁鹞子,有人穿着粗陋的盔甲,有人仅穿着皮衣,当成皮甲。箭雨落下,带起一朵朵血花,陆续有西夏将士从马上倒下去。

两拨箭雨过后,前面敌骑接近前军。

又用号鼓指挥,箭弩手退后十步,身披步人甲的刀斧手向前跨出。

有厚重的步人甲保护,能减少伤亡。职责是砍马腿,这是宋朝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这种战术。

带有长柄的厚刀与大斧子向敌人马匹的蹄子上落去。

一时间传出无数战马的惨叫,许多敌人被掀翻于地。可是因为有沉重厚实的步人甲,敌骑伤害很小,倒是有许多受惊的马匹冲撞之下,让许多宋兵意外受伤。

“还是不熟练啊。”老种叹息道。

郑朗有些茫然,这种战术算是好的。但想保护,只有身着步人甲,身着步人甲,身体就无法灵活闪让。矛盾无法调和。

说来说去,还是骑兵。无论步兵怎么做,总体战斗力皆不如骑兵。

可是意外的战术,给西夏人带来沉重的伤害。

野利遇乞眼睛都绿了,喝道:“冲。”

又调出大部冲了过来。

郑朗继续遥控着战局,用号鼓着宋军且战且退,中军将辎重车推了出来,退入辎重车后,车道组成了一道临时的防御工事。宋军站在车阵后面不停的放箭。

野利看了看,虽不时的有战士将车阵冲垮,可冲过去,又遭到那两种怪异的兵器削马腿,威力不足,于是下令撤兵。先撤回来,想办法。

刚刚撤退,郑朗喝道:“攻。”

借着他们撤退的时候,发起总攻。

这是他多次与老种、狄青商议后的结果。

只要进攻不利,野利遇乞必然下令撤退。这时候总攻,有可能将前面撤退的敌人逼成溃逃。

以兵人甲马斧手为先锋,宋军向西夏军队冲去。狄青与郭逵于左右斜斜的率军向中间包抄。看到不妙,野利遇乞左右两部迎上。然而狄青与郭逵仅分出少许兵力抵挡,继续向撤退的敌军杀去。

西夏人的战术,以撞郎令为先锋,虽是在进攻,但进攻的不是西夏主力军队,如今在宋军的进攻下,这一缺陷被无限放大。撤军终于变成逃军,向野利遇乞中军卷了过去。

随后宋军杀到。

西夏阵型在败兵冲袭之下,已经乱了,虽两翼还在苦战,但中军在宋军的冲击下,迅速败逃。

大败开始,甚至野利遇乞都不相信就这样败了。

太阳渐渐落山,最后连两翼也加入逃跑的队伍中。

三道重鼓与三声长号同时响起,这是总攻,不停进攻的命令。

听到这个命令,几万宋军一路掩杀下去。

到了石门峡口,野利遇乞军队终于遭到大规模的牺牲。

刚才交战的地域广阔,但进入石门峡,却是越来越窄,许多人为抢先进入峡谷,不惜拨起兵器向自己砍去。

只一会儿,几万人挤在石门峡口,进入峡谷的西夏人拼命逃命,没有进去的,不知道是拨兵器反抗宋军,还是挤进去逃命。甚至因为拥挤,谷口处出现许多自相践踏的惨景。

李令明痛苦的闭上眼睛说道:“郑朗,你杀了我吧。”

“杀了你有什么用?你可知道我陕西有多少百姓遭到你父亲杀害?”

李令明眼角滴出一滴泪水。

果然如史书记载,对这个太子郑朗很无言,心中产生一个怪异的想法,这个太子才是真正的野种。

看一看李元昊一家三代,李继迁等就不用说了,李德明也不是好货色,只是他很聪明,与宋朝和解,利用和解与宋朝提供的援助,默默的扩张。仅是所选择的方式不同罢了。

怎么有这个怪胎存在?

又拍了拍他肩膀说道:“你不用担心,我还是会将你释放回去的,但要你父亲答应我一个条件,放一些人回来,两国和平。还是为了和平。你看一看,打来打去,有什么好处?”

“换什么人?”

“以前你父亲捉回去的我朝将士,仅是如此。”

“当真?”

“真,但你父亲未必答应。就是答应了,你父亲说话,也难让人相信哪。”

李令明羞愧地垂下脑袋。

忽悠一下,郑朗继续观注着战局。

经过最初慌乱之后,更多的敌军涌入峡谷。谷口处还有,死死地将谷口堵住,连狄青与郭逵的骑兵都无法闯入。

天越来越暗,可是谷口处堆起无数死尸,红色的鲜血流满了这片土地。

李令明伏在地上呕吐。

郑朗上过两次战场,要好一点,能勉强看下去这样的惨烈场景。

但峡谷里也不好受,越往里面去越是狭窄,严重阻碍了行军的速度。

忽然号角再次吹响,峡谷两边山顶上涌出许多宋军,手拿着弓箭,不停地向下放箭,有的人举起石头往下砸。

野利遇乞差一点气晕了,这支伏兵从哪里来的?

但身后有宋朝大军追杀,不敢带兵爬到山顶上截杀两边的宋军,继续冒着箭雨与石雨,往前逃跑。

这时他很想放声大哭。

一边跑一边在想,郑朗前些天所做的安排终于醒悟过来,侄子在行宫,未必知道,吸引自己率军前来石门峡才是他的目标。但这时候他仍然认为郑朗是围魏救赵之计,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