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州、保定军、雄州,安肃军城、广信军城,除了这些密集的州城军城外,还有田家寨、狼城寨、刘家涡寨、白沟驿、红城寨、长坡口、釜山村铺等军事要寨。这仅是保州往东去的重要寨城。往西自定州开始,地形复杂,寨铺堡更多。

契丹也驻扎着军队,但不会象宋朝这样密集。

郑朗说道:“是啊,太多了,是我朝的财力,换作汉唐,或者其他朝代,这样的派驻军队,即便不交战,财政也被活活拖死了。”

“郑相公,我朝缺少骑兵,不得不如此。”

“也未必,汉唐时骑兵发挥了作用,可是骑步半杂,即便是唐朝,也未必奢侈的全部用骑兵。除了骑兵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敌寇来犯,只要进入我朝,便能得到掳获,可敌人贫困,我朝去攻,收获却不足以维持供给。故战争,对于这些贫困的游牧民族往往有利,对我们中原却没有什么利益。政策也因之越见保守。”

张亢不作声,特别是女真一行,往往几百里能看不到一个人。

郑朗定定地看着河对面。

有利的一面,便有弊的一面。契丹这样,是有弊的,弊在何处?

收复幽云十六州是一个梦想,可边境这么多堡寨关城,即便裁军,又能裁减多少?想要成为精军,想要国家财政扭转,眼下一百零几万军队还是不够的,还得要裁,数量必须保持在九十万。然看到这么多堡寨,郑朗头痛了。

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下了城头,率骑南下。经过大名府时,贾昌朝出来迎接。郑朗只是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一拍马离开。大名府所有官员全部色变。

昔日,郑朗与贾昌朝同在中书,合作不算很愉快,也不算太恶劣,但郑朗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

第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

赵祯听信使讲完,心中十分奇怪,郑朗为什么去沧州。但更高兴,人终于平安回来了。诏书下得更快,郑朗与贾昌朝不和,他心中有数,朝堂有郑朗,就不能再有贾昌朝。

但他是一个念旧的人,听到这个大好消息,于中宫宴请群臣,通报这个好消息,也顺便替老师辞行。贾昌朝听了黯然,用尽机关,郑朗还是平安地回来。其实没有郑朗,他也很难再做首相。吏治能力太差,无论赵祯怎么重旧情,也不能不顾国家。可是他没有看开,灰心丧气地离开京师。

贾昌朝贬出京师,是按照汉朝旧例,中书也不仅是贾昌朝一人,于是降陈执中为给事中,宋庠为右谏议大夫,丁度为中书舍人,这是实职官,不是差遣官。实职官降了,差遣官还是宰相,未戴相职,但在履行着相权。

又改文彦博为参知政事,高若讷为枢密副使。出现这种种状况,是整个中书省诸相能力皆出现欠缺,用文彦博增加中书的活力。

郑朗到了沧州,写了第一封书奏。

赵祯阅之大喜。

很不容易的,终于能看到郑朗的字,将此奏以及郑朗逃脱的种种事迹刊于报纸之上。

这个报纸让朝廷尝到甜头,成为国家的咽喉。

有什么大事,于报纸一登,朝廷想说黑,就黑,想说白就白。渐渐成了老释之外教化百姓的重要利器。但不是郑朗所想要的报纸,教化作用有了,可监督与朝政补益的作用没有看到。更没有百花齐放,至今还是太学一家报纸。

几方推动,迅速全国各地都知道郑朗神奇般地逃回宋朝。

赵祯也是好心,用报纸客观的将经过说出来,否则民间种种传闻,传得邪。未必对郑朗有帮助,说郑朗神通广大,呼风唤雨的,只有害处,没有帮助,容易为言臣弹劾。这次回来资历年龄功绩皆有了,国家旱情严重,赵祯想重用郑朗,不想郑朗背上这莫明的包袱。

无数百姓来到郑家贺喜。

这是悲情的宋朝军事造成的,软弱,可欺,久受契丹人压迫,其实百姓不甘心。此次郑朗平安逃出来,唤醒了宋人心中的自强梦想,以及那份从汉唐留下来的自尊。

赵祯又下诏,以夏竦为枢密使。

这份诏书下达后,立引起大哗。吴鼎臣进谏道:“陛下,竦与陈执中以前证论素不合,不可使共事。”

既然以吴育与贾昌朝不和,而罢二相,求丰年,更不能召夏竦回京为相,那吵得会更厉害。

其他言官纷纷附和。

赵祯没有作声,但夏竦召回京是必然,贾昌朝前去大名府,不能二人同治大名府,必有一人召回京师。

言臣进谏越烈,赵祯盯着陈执中。

陈执中没有作声,对此,他不是很排斥,灾情一天比一天重,能推卸责任也好……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幕。

……

郑朗终于回到京城。

闻听郑朗回来,许多百姓涌出城门围观。

五个娘以及四个妻妾,两个女儿,两个养子,还有樊月儿也来到城门外。

郑朗一把搂过郑航与郑苹,将她们抱起来。

郑苹皱着小鼻子,说:“爹爹,你身上好膻。”

吃了一年多的牛肉羊肉,体质变好了,可身上似乎沾着一种狐臭味,也就是女儿嘴中的膻味。

郑朗久呆北方,闻麻木了,闻不出来,郑苹却敏感地嗅到。

“别胡说。”崔娴狠狠地在她头上敲了一下。

“别吓着女儿。”郑朗又向五个娘娘请安,几个母亲哭得象个泪人,也哭得樊月儿在边上心肝都要掉了,心里面直嘀咕,几个娘娘,你们千万莫要悲伤过度,出什么事,阿弥陀佛。

郑朗也看到了她,问:“月儿,可好?”

“好。”樊月儿泪蒙蒙地说,然后低声说:“今年又有灾害呢。”

“我答应过你的,不会不守信诺。”

樊月儿扭头窃笑。

“娴儿,陪我走一走。”郑朗说。

问一问京城的情况。

崔娴将自己听到的大约地说了一遍。

“你说陛下想让我做首相?”

“妾感到陛下是这个意思,夏竦将枢密使职位顶下来,大约是让你做首相。”

“言官有些不乐意。”

“事情发起的那个吴鼎臣,他是贾昌朝的人。”

“我在河北也听说过这人,正是他配合贾昌朝贬罢李京,至李京郁闷而死。不过其他言臣未必全是贾昌朝的人。”郑朗道。对首相他并不排斥,可隐隐地感到时机还不对。年龄稍低,诸臣不服。诸臣不服,就难以做好实事。

“夏竦对你不恶。”崔娴道。

郑朗额首。如果按能力大小排,夏竦能力还在陈执中之上,在大名府自己听到一件事,博州军士李宗,说他夜晚睡觉的时候常有蛇入其口鼻。这件事没有过问,或者是此人喜欢做恶梦,或者如夏竦所判,以妖惹众。不可能是真的,难道他的口鼻是蛇穴不成?夏竦度其为僧,居于京师,不得外出。做法一点也不过份,特别是这个荒年,稍一鼓动,便会发生不好的事。然贾昌朝主持北京事务,王则就在他眼皮底子下,一点都没有察觉。两相对比,高下立判。不过夏竦也下了海,他陷害富弼与石介,使他臭不可闻,没有附从者,即便进入两府,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崔娴又说道:“侍讲杨安国替陛下开讲三虎四瞪事,大理寺丞朱处仁又上疏言,为天下之害,莫大乎三虎四瞪,亢旱以来,未必不由此。陛下闻之大惊,乃下公开诏书说,前京东转运使薛绅,任部吏孔宗旦、尚同、徐程、李思道等为耳目,侦取州县细过,以滋刑狱,陷害人命,时号四瞪。前江东转运使杨紘、判官王绰、提点刑狱王鼎,皆以疾苛碎察为尚,时号三虎。岂是朕之忠厚爱人意?而绅等故在,其降绅知陕州,鼎知深州,绰方居丧,候服除日取旨,今自皆不得用为监开发中心。宗旦四人,并与远小处差遣。”

崔娴所说的这几个人也不能用恶劣官员形容,颇似司马迁所写的酷吏列传诸官,专门以对付豪强、宦官与权贵为己任,方法做得不对,某些方面做得过头了,没有罪名,也要罗织罪名。其实这几人当中,有一些人还是真不错的。

但崔娴不是指这个。

郑朗明白她的意思,前用陈执中贾昌朝,后用陈执中夏竦,赵祯还是用这些人打压朋党。

心中叹息一声,范仲淹与吕夷简两个人已经将这个潘多拿魔盒揭开,想将这个魔鬼收回去,不容易的。

收不收回去,与郑朗关系似乎不大。可关健郑朗找了几个朋友,张方平,曾公亮,王素,富弼,蔡襄,王尧臣,不为首相便罢,为首相必须任用一些亲信拱卫,这样种种政策才能落实。

赵祯对君子党还在提防之中,而王素四人恰恰就是君子党,再有言臣的一些含蓄之意……

郑朗懂了。

做首相可,必须水到渠成,否则这个首相不做也罢,他还没有到五十六十岁,要急吼吼的。

嘱咐几句,还不能回家,要到驿馆等候交接,樊月儿乖巧地跟在后面,象一只小猫。郑朗瞟了她一眼,说道:“月儿,你过来。”

“喏。”

“你回去对你家里人说一声,进门可以,但国家多灾多难,我不能操办,以免招人口舌。”

“喏。”

“若你家人不反对,你就将行李搬到我家去。”

“喏。”樊月儿道。这时,激动地差一点想流泪,苦日子熬到头了。

郑朗这才让家人回去,前去驿馆。

刚到驿馆,便有太监来召,传他进宫赴宴。

带到宫中,所有大臣都在,看到郑朗到来,一起用眼睛盯着他看。郑朗也看了看大家,主要是两府的大佬,陈执中,宋庠,丁度,王贻永,夏竦,文彦博,庞籍,高若讷,再加上自己,一个超级雍肿的两府班子。他心中更加明亮。

大跨几步,伏下说道:“臣恭见陛下。”

“平身,抬起头来。”赵祯说。

郑朗抬起头。

赵祯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他面前,看着他,说道:“还好,还好,就是黑了些,回来就好。”

又说道:“坐。”

但坐也不同的,赵祯让郑朗端坐上首,第一位!

几十名重臣一起无语。

然而无可奈何,别说资历,这些大佬论资历,没有一个人能胜过郑朗,若论政绩,更不用提了,唯独便是年龄。

郑朗环顾几人表情,大咧咧坦然坐下,先吊吊你们的胃口。

赵祯又说道:“福康,你出来。”

“喏。”赵念奴从赵祯身后走出来。

“向郑卿施礼。”赵祯一本正经地说,经过郑朗详细写了奏折呈上,赵祯看了冷汗涔涔,只差两三个时辰,甚至有可能仅差一个时辰,郑朗有可能就回不来,那么必然以死明见。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不使自己女儿受辱的。

“是。”赵念奴盈盈地来到郑朗面前。

郑朗吓了一大跳,说:“陛下,臣是臣子,要守臣礼的。”

赵念奴已经欠下身,施了一个大大的万福,然后用眼睛盯着郑朗,眼中闪着一丝感谢,还有一丝异样的神情。这时代女孩子成熟得早,虽小,开始懂得一些什么。

那一抹春情很是动人,清新,只可惜大家伙一起盯着这个首座,一起疏忽……

第五百六十六章 远大的心

郑朗也没有注意。

其实宋朝公主不值钱,远没有唐朝公主尊贵,若是儿子有前程,做为父亲还不愿意迎娶公主,一娶公主,前程便没有了。象王贻永是一个另类,即便贵,实际在朝堂是一个隐形宰相,一言不发,不敢作为,否则也早让言臣从相位上掀翻下来。但不能傲慢,臣子之礼还是要守的,还了一个大礼。

赵念奴说道:“谢过郑朗公。”

“不敢。”

赵念奴又走近一步,低声说道:“你是一个好骑士。”

郑朗一愣,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