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根生抓过野战电话,摇了过去:

“喂,高大义,怎么样?多久能攻到河边?”

机步团长高大义在里面喊着:

“报告长官,我们现在每分钟都在推进,七点钟以前肯定能全歼清虏八旗第六师!”

李根生看看表,妈的,现在才刚六点半,就是说这么点距离,你装甲部队要打半小时?他吼道:

“有没有搞错,我们是装甲兵,他们是步兵!怎么要那么久?”

高大义委屈地大呼道:

“长官,巴掌短的战线,他们反坦克炮和山炮加起来一百好几十门,再加上几十杆反坦克枪、迫击炮,火力太密集了!我得让坦克和步兵配合着,一点点清除,没办法!我现在冲一下也能拿下,但您得准备让我损失三十辆坦克!长官!”

李根生气得七窍生烟:

“去你妈的!”

把话筒摔到一边。三十辆?我他妈的一共只有七十五辆,现在损失的也有十来辆了,再让你损失三十辆,我还活不活了?向大人非把我毙了不可!

这时候指挥车里无线电响了起来,是向小强的声音:

“老板呼叫狐狸,老板呼叫狐狸。”

李根生冲进指挥车,飞快回应道:

“狐狸收到,请讲。”

“狐狸啊,”向小强的声音叹道,“你那里好像不顺啊,怎么样了?”

李根生好像见到亲人一样,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这里的情况全说了。

向小强的嘴吧唧了两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

“狐狸啊,你这样不行啊,我们就这么点家当,打光了我怎么跟陛下交代啊。……别硬攻了,劝降吧。”

李根生苦笑道:

“大人,不是我们不劝降,我们都照您教的喊了‘缴枪不杀’,可一点没用。这些八旗兵受那边的宣传太深了,都以为我们抓住旗人就会枪毙。我们现在歼敌很多,俘虏却很少,就那么少的俘虏,还都是不相信那边宣传的。那些相信的,现在还一个投降的都没有。”

向小强思考了一下,犹豫着说道:

“其实,你可以试试这么办……”

……

明军的攻势减弱了。步兵不再往上冲,坦克和装甲车也都退后几十米,大炮和机枪严阵以待。

清军虽不清楚怎么回事,但也都停下火,以节省已经不多的炮弹子弹。

这样对峙了一会儿,明军阵地上,装甲指挥车开上来了,停在几辆坦克身后。

周围的士兵都惊奇地盯着这辆指挥车,前边坦克炮塔上的车长也都回过身来看。

这辆装甲指挥车是属于机动队司令的,怎么会开到这么靠前呢?

车内,高大义对一个女军医说道:

“来,坐在这儿,对着这个话筒说就好。紧张什么啊,放松点,又不要你演讲,照着纸上写的念就行。……好,开始吧。”

那个女军医紧张地望了团长一眼,咳嗽两声,嘴巴凑在话筒前,打着颤说道:

“清军……八旗六师的弟兄们……”

“对,”高大义站在后面微笑鼓励,“就这样,挺好的。”

……

对面的清兵突然竖起耳朵,大雾中飘荡着一个女人的柔和声音:

“清军八旗六师的弟兄们……放下武器,过来投降吧,别再跟自己过不去了……弟兄们也都是给朝廷卖命,犯得着么?大家都别打了……有什么解不开的深仇大恨呢?你们朝廷宣传说,因为你们是旗人,明军抓到你们就要枪毙……弟兄们,你们都不是三岁孩子了,自己想一下,可能吗?……

“现在不是几百年前了,我们都是文明国家、文明军队,都在国联里有席位的,也都在日内瓦签过公约,杀害战俘这种事,做了又有什么好处呢?……不错,你们是旗人,但旗人怎么啦?旗人也是爹妈生父母养的,大家吃一样的米,说一样的话,长一样的面孔……怎么会因为这么愚蠢的理由,就枪毙你们呢?你们都是会思考的大男人,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这是你们的朝廷、你们的皇帝骗你们当炮灰的谎话……

“弟兄们,说真的,你们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了……人的一辈子还长着呢,今后你们还要成家,还要有自己的儿子、孙子……那时候你们回想今天,就会感叹:人活一辈子,真好,那天我要是当炮灰死了,就没有今天了……弟兄们,放下武器吧,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受伤的我们给治伤,治晚了会落下残废的……我们这里战俘营比你们军营吃的还好,天天都有白米饭、大白菜炖猪肉……弟兄们,你们打了一夜,饿了吧?饿了放下枪,过来吃饭吧……”

这几句话太厉害了,句句打到清兵们的心里去了。

这残存的几千清兵已经是退无可退,在枪林弹雨中苦撑,迫击炮弹雨点般地落下,眼看着明军的坦克一步步逼近,眼看着自己的火炮和机枪一门门被炸毁,已经觉得每分钟都可能覆灭了。现在唯一支撑他们打下去的,就是“被捉到就要枪毙”的教导,还有宁可战死不愿被枪毙的血性了。

但现在对面突然有个温柔的声音,关切之极,像个大姐姐一样,告诉他们不但不会被枪毙,还能被治伤,还有那么好的饭菜吃。这些兵一夜急行军,打了两仗,早已是饥肠辘辘,最后一句“饿了吧?饿了过来吃饭吧”对他们的诱惑太大了。

是啊,人这一辈子长着呢,现在谁想死啊,只要给个不死的理由,都会争先恐后地求生。这些八旗师的小伙子心里都感到一阵热,都不想死了。但他们对明军“不枪毙”的承诺,一时还是有些顾虑。

这时候,对面又回响起了一个大嗓门辽宁口音:

“我说弟兄们哪,老少爷们儿们哪,投过来吧,麻溜地,啥事儿没有,真地!……哎呀妈,这边儿老好了,又给吃饭又给治伤地……那女护士个顶个儿地心灵手巧,缝针都不带疼的……我现在膀子已经给打上石膏了……你们也赶紧过来治,治晚了残废就落下了,你一辈子打光棍儿,媳妇都说不上……你说谁爱嫁残废啊……这边儿吃的也老好了,大米饭,大肉片儿肥溜的,那叫一个香啊……哎,说了这半天你们听出来我是谁了吧?对,我就是一团二营机枪连的那个萨小二,萨二白活啊……那啥,赶紧问问你们身边儿的弟兄,有认识我的不……”

清兵阵地上有人喊道:

“萨二白活,是萨二白活,我听着就像他……”

“这小子,舒服了……”

……

“妈的,咱也过去算了!”

终于有人第一个喊出了众人的心声。

立刻一片赞同。偶有一两个军官想压制,但已经控制不住了。

明军阵地上,那个女声又回荡起来:

“弟兄们,愿意过来的把枪扔下,手举在头顶,慢慢走过来就行了……”

于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十个八个、几十个……

几分钟内,清兵几千人都扔下枪举着头,人山人海地投降过来了。

战俘排成长队,密密麻麻地向后走着,身后是山一样高的枪支弹药。那些清军伤员,也像承诺中的一样,专门集中在几个帐篷里,像明军士兵一样被治伤。

明军大部队迅速向北继续搜索推进,不费一枪一弹,很快抵达了外秦淮河边,打灯光信号给北岸的守军,表示会师。

至此,这场人民卫队合围、全歼满清八旗第六师的战斗,圆满结束。

明军阵亡八百余人,受伤六百余人,失踪五十人,损失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击毙清军六千余人,生俘八千于人,失踪近一千人。

向小强在雨花台上接到电话后,长出了一口气,慢慢坐到椅子上,感到浑身肌肉都酥软了。

这是人民卫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战。现在看来,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士气。

不但顺利全歼了满清最精锐的一个八旗师,而且己方伤亡、坦克损失都在能接受的范围内。称得上开门红。称得上大胜。

向小强掏出手绢,擦着额头上的汗,端起桌子上的茶,一饮而尽。然后痛快地抹抹嘴,笑道:

“根生,好样的!!!”

听的出来,李根生也高兴得合不拢嘴,笑道:

“全靠大人指挥有方,将士用命,根生不敢居功……”

开玩笑,说是不敢居功,但这么一场大胜,不但向小强,就是他李根生,还有下边的高大石胜利这些人,军功簿上都要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向小强又问道:

“师长哈丰阿抓到了没有?”

“哦,回大人,正在从俘虏中甄别。”

“一定要把他抓出来!”向小强声音突然变得严肃之极,“还有他的师部参谋、师部直属部队的主要军官,都要看住了,别让跑!……因为刚刚接到报告,在秣陵镇、宁宜公路旁的张家村……发现村后有一块空地……”

向小强的声音沉寂了一会儿。

“大人?”

“那块空地上,有四十多具村民尸体,都是被反捆双臂,用刺刀挑死的……”

“啊!!”

“那村子里有大批军队驻过的痕迹。那也正是八旗六师伏击我87摩步师的地方。所以,要把那些人抓出来,好好审清楚。”

“是,”李根生立正,大声道,“我向大人立下军令状,一定把这些人一个不剩地挑出来,送到大人面前!”

“辛苦你了。”

第35章 十二钗

“怎么,还是找不到?”

李根生坐在指挥车里,喝着浓茶,布满血丝的眼睛望着宪兵连长。

眼前的宪兵连长低着头,小心地说:

“司令大人……这……只是第二遍,可能还不干净,属下再叫他们过第三遍,这次要过得再细点……”

李根生喝着茶,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这些俘虏都没往俘虏营送,都还在原地,被人民卫队的士兵们看押着,宪兵连一百多人全部上阵,给那几千俘虏过筛子。目的就是找出八旗师师长哈丰阿,和他的直属部队主要军官。

现在已经是上午九点多了,已经过了两遍,只是找出了十几个师部参谋、师属警卫连长、宪兵连长等军官,师长哈丰阿还没找到,还有几个主要军官也没找到。

按说大战过后,从成千上万的俘虏里甄别出军官来总得费点功夫。军官都不想被认出是军官,都千方百计的装小兵,越高级的军官越是如此。但也只是费点功夫而已,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毕竟还有那么多其他俘虏呢,自己的长官总会认得,一般总是能被那些小兵战俘指认出来。

但是现在貌似奇了怪了,这都开始过第三遍了,师长和那核心的几个人就像蒸发了一样。李根生已经在那些俘虏中出了悬赏,第一个指认出哈丰阿的,赏明洋50块。这不少了,等于31。1克黄金了。就算折合北清的银元,也有一百多块了。但是就算把战俘们排成队、在那几个天天见哈丰阿的警卫员面前过,还是找不出来。

现在有很多部队在这块作战区域反复搜索,已经搜出了不少藏在灌木丛里、小树林里的零散清兵,但没有哈丰阿的踪影。审问他们,都说是从人民卫队的坦克冲过反坦克防线后,就没人见过师长了。

不光是俘虏,连这块区域里的尸体都被翻过来看了一遍,也没找到哈丰阿。就连那些被炸得残缺不全的、炸掉头脸的尸体,也没有穿着将官制服的。

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哈丰阿翻山跑了。这块狭长的作战区域,北面是外秦淮河,南面是人民卫队的攻势,他不可能从这两个方向逃跑。东边是汤山山脉,西边是将军山和牛首山。这两处山脉都不高,大部队虽然很难过去,但零散的人空着手还是不难翻越的。统计后清军失踪近千人,估计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