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5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疆域如此之大,但却疲乏无力,几个月就被咱们合力攻陷了,与大国之名,并不相符。”荆燕露出几分轻蔑。

剧辛却摇头道:“不,楚国已经战出了尊严,王族没有弃城投降,世族也没有大奸卖国者,甚至还组织几次与燕大战,统帅殚精竭虑而兵败自杀,也算有气节了,只不过,楚国受限自身的体制和落后风俗,才导致这样大国,难有作为!”

“为何?”荆燕询问。

剧辛饱读史书,对战国七雄的发展有所了解,叹道:“楚国失败在于国体落后,朝政腐败,国家的聚合力不够,庙堂决策之效率、征发动员之规模、战败恢复之速度、粮草辎重之通常,兵器装备之精良、民气战心之高下等等,皆不如燕国,甚至差的很远!”

“是否因为楚国面积之广,无法调集?”

剧辛答道:“楚国起源于江汉山川,数百年发展成为横跨江淮之地的超级大国,版图超过其它六国,但其国力军力却一直乏力不振,最好的状态,便是一次进攻中原,被齐桓公‘尊王攘夷’打败,另外虚领了两次合纵抗秦的‘纵约长国’,其余时候,都是看似强大,实则没有形成对天下格局的冲击力量,原因是楚国的广袤,方国众多,但并非像六国一样,完全的郡县统治,楚国境内许多地方小国和部落,都是软扩张,以臣服的关系,平时自治,对楚王朝廷的服从度有限,此外,朝廷变法不够彻底,老世族的力量太强,分化了朝廷王族的权力,这样上下都不够聚合力,导致楚国虽为大国,却无法调动多少真正力量,不如燕、秦、赵等,全民皆兵。”

荆燕点了点头,听君一席话,的确增补了不少古史常识,对楚国的失败,也知道其根本原因了,感慨道:“想不到,我燕国从十年前七雄之末,一下子后来居上,消灭了五国,只差一个秦,就要统一九州了,这种功绩,让人难以置信。”

剧辛点头道:“是啊,燕王是个了不起的英主,如果没有他力挽波澜,变法图强,就没有燕国的崛起和强盛,甚至早就亡于齐国之手了。”

“现在回想,燕王还真是个传奇,像个谜一样,凭空出世,以前默默无闻。”

“这一点我也想过,还真是有些难以置信,听说燕王曾在韩国做人质,被郭隗、淳于臻接过燕国,才被拥戴成储君,强势横扫太子平,北逐东胡,发明诸多科技,推广教育,实在令人佩服不已,远的不说,前段时间,御驾亲征,将计就计,大破秦军二十多万精锐,逼得秦统帅白起阵亡,威震天下,谁与争锋!”

荆燕听完,浑身热血沸腾,他是真正燕人,自己的君主如此强大喝英明,他也觉得非常的骄傲,特别是那一战连环计,以身犯险,引得秦军追击,最后中了伏击,一举消灭二十多万秦军主力,实在打得漂亮,让他们这些武将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第1030章 秦之毁灭(上)

楚国覆亡的消息,仿佛像插上翅膀一般,很快传开,天下皆叹,燕人振奋,赵、齐、魏、韩等旧国遗民,只是稍微感慨了一番,摇了摇头,也就没有什么感触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诸侯灭亡,被燕国消灭,划入统一的版图,各地的子民反而都更加意识到了‘大一统’的趋势不可逆转,心中的芥蒂越来越少,很容易融入这个华夏大家庭中来。

汨罗江畔,一位青衫士子,容貌英俊,只是颜色憔悴,一束乌莹莹的长发,未带发冠,只松松地用一条浅紫色的丝带系了,整个人仿佛一朵不濯纤尘地墨莲莹然水上,手中一根长橹,弄着一叶扁舟,在江水上摇曳。

“燕,北方边陲,戎狼之国,不可信也!先王啊,你听信谗言,不懂纳谏,才有昨昔被扣,今朝亡国之局啊……”

这个男子嚎啕大哭,对着江水在倾诉排忧,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流放江南洞庭之地的屈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此时此刻的屈原,已经情绪激动,无以复加,显然难以自控了。

忽然他在出船板上,俯下身用手沾了沾水珠,然后抿了抿鬓角和发丝,整了下衣冠,高声唱起来: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歌声高亢婉转,一腔悲愤和绝望之情被唱出来,情绪已经高涨的一定地步,突然一头跳入了江水中。

“噗通!”

一个水花迸出来,很快人就沉没下去了。

屈原投江自杀了。

“快,他跳水了,准备营救!”几位扮作渔夫的燕国特工,这些日子一直跟踪屈原,他们得到上级的指示,要在屈原轻生时候救下来。

当然,最高指示肯定来自燕王,辰凌也知道,这种爱国之士,满腔热血,一旦幻想破灭,往往会想不开,可是如果死而复生,被救下来,那求死之心就淡了,反而浴火重生,开始新的人生路。

辰凌不想这样一个有才爱国之士,就这样悲剧了,所以才向情报部门下了密令,密切关注屈原,一旦他轻生之后,才去施救,然后让他自己醒悟,获得新生,如果执迷不悟还寻死,那就不管第二次了。

就是这样,几名水性好的特工,潜游过去,去搭救已经溺水昏迷的屈原。

※※※

秦国朝野得知楚国也被燕军消灭之后,唇亡齿寒,彻底感受到了亡国之前的恐惧。

赳赳老秦,西戎猛虎,俯视中原百年,自商鞅变法之后,本该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吞并东方六国,可是却被燕国捷足先登,完成这样的大业,而秦国,反变成了待宰的困兽。

白起死在了阵前,葬送了二十多万秦军精兵,眼下秦国境内,不足二十万兵力,这已经是燕国最后的男丁,十六岁以上,到六十岁以下,如果再征兵,就要把少年和老人、妇女都要调动起来防御了。

即便如此,那也是垂死挣扎,没有任何胜算了。

咸阳笼罩了一层乌云,王城沉默,街市冷清,飘荡着一种大世凋零之感。

王宫大殿内,宣太后、年轻的秦王、魏冉、高陵君、泾阳君、杜挚、公孙爽、王稽等朝野主要人物,文官武将,都聚集一堂,在讨论着御敌之策。

可面对强大的燕军,势如破竹的气势,他们的底气都不足了,兵力不够,国力和武器也不如燕军,如何能胜?

俗话说‘打仗打将’,将的关系,实在太大了,只有两军将帅能力相当的时候,才是拼比国力和后勤辎重的时候,如果双方将领的能力差距太大,往往很少的一点兵马,就能击跨庞大的对手大军。

此时,秦国的名将司马错、白起都死了,乌获、任鄙等猛将也战死在当年五国伐秦,已经没有什么大将可派了,西秦第一智谋樗里疾年纪太大,已经在府内垂垂将死,使秦国难有作为了。

“燕王怎么会如此厉害?”宣太后听完了河东战场的来龙去脉,惊心动魄的连环计,跌宕起伏,换做谁去,都难以做的比白起更好,所以宣太后感慨,燕王为何如此精通兵法,想出这等计谋来?

不但识破白起的离间计,又对廉颇信任有加,暗中委以重任,还敢轻身犯险引十万大军围堵,这等气魄和手段,哪国的君王能比得了?

秦王嬴稷也听得蹙眉连连,紧握着拳头,他自觉跟燕王差不了几岁,可是对比一下作为,实在天壤之别,秦国大权至今还被母后掌控,而燕国却被姬职打造成了超级霸主,不由生出无力对抗的感觉,在心理上,已经输了。

“不对!”宣太后忽然想起了一事,让全朝文武大臣都愣了一下,纷纷注目过来,不知太后为何惊诧。

宣太后沉吟说道:“众卿可曾想过,这燕王登基之前,有很长一段空白期,哀家曾在燕国为质,深知这二王子姬职早在八九岁的时候,就被送往韩国为质,他幼时体弱多病,并无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之处,在韩国做质子也默默无闻,没听说他在韩拜过什么名师,学过什么武艺和兵法,后来燕国被齐攻占,据说这燕质子偷偷逃离,不知所踪,忽然在数年后,突然被淳于臻、郭隗等人在魏发现,秘密接回了燕国,此事当时我听燕易太后提过几句,难道这姬职在魏的几年,学到了大本领?”

此刻,所有的文臣武将也都纷纷猜想,一些精明人士,如公孙爽、魏冉等人,全都想到了魏国的一位名人,脸色微变。

“哀家见过那燕王几面,同时去魏的时候,又与魏国的一位都尉辰凌,也有交往,这两人出奇的相似,简直就像同一个人,若不是在当年逢泽湖畔校武晚会上,同时间出现在众人面前,连哀家都差点弄混。现在想起来,这件事太过蹊跷,当年那个叱咤六国的年轻小将辰凌,死的太突然,竟然在破敌入城之后,死不见尸,人间蒸发,只有一个被烧毁容的焦炭干尸,如今串联起来,哀家很怀疑,这燕王,就是当年的辰凌!”

“什么?”所有秦国的大臣全都惊呆了,辰凌没有死,就是当今燕王?这个推论也太让人吃惊了!

第1031章 秦之毁灭(中)

秦国大臣听到宣太后大胆的推断和结论,都震惊万分,觉得难以置信,当年那个如流星一般闪耀六国的名将新星,绝对要比白起、廉颇、蒙骜、荆燕这些人惊艳,一时间成为其他诸侯国的眼中钉,担心他会成长起来,如孙膑、吴起那样,对周围的国家造成威胁。

只可惜辰凌突殇,英年早逝,死在了战场上,威名顿时一落千丈,让人唏嘘不已,当时其它几国,都送了一口气,暗自庆幸。

谁又能想到,这个辰凌,很有可能就是燕王?

宣太后眼眸闪烁,放出光芒,点头道:“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一切并不难解释了,这个姬职很肯能在逃离韩国的时候,在魏国境内被捉去充军,他不敢泄露身份,担心被杀,就用了‘辰凌’这个假名,于是在魏国军旅锻炼,一点点磨练,在当年河东之战,十万大军中竟活捉了我秦帅甘茂,崭露头角,然后去往大梁城,开始他的发展,很可能与燕国使节接头之后,并没有马上回燕,而是计划着逐步混入魏国军界高层,了解魏国朝政,以魏国为中心,搅动六国风云!”

“你们没有发觉吗,自从这个辰凌冒出头之后,天下就没有安定的时候,先是秦魏大战,然后五国会盟,共同伐秦,利用五国力量攻克函谷关,伏杀秦武王,把我秦国打得大伤元气!”

“随后魏国不消停,又鼓动其它诸侯蚕食周围小国,这样虽然使赵、齐、楚扩大的疆域,却消耗了他们的精锐,跟鲁、卫、宋、越等小国拼杀,扫除了中间小国障碍,使大国之间没有了缓冲,矛盾更加尖锐,这等于燕王那时利用了天下的武力,横扫了诸多邦国,省去燕国日后逐一对付,好算盘!”

“其后,燕国鼓动齐王称帝,然后魏国发动其余几国伐齐,把齐国主力消灭后,反被燕国出兵占领,紧接着,赵国内乱,被燕趁机吞并,几乎每件大事,都有燕、魏的影子,相得益彰,这推动六国动乱争斗的大手,就是来自这个燕王!”

不得不说,女人的第六感很敏锐,宣太后亦非普通女子,若妖一般精明,尽管早有怀疑,但是这次燕王御驾亲征,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