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务之急,是要控制舆论,不能让这种谣言继续散播,造成民心浮动,各地旧势力就会抬头,趁机作乱!”苏秦警惕说道。

范雎老当益壮,目光闪烁道:“最好,我们能先下手为强,趁着老氏族谋反之前,迅速诛灭,否则下一步,他们就要拉拢禁卫首领,燕军武将,发动宫变了!”

乐毅又说道:“目前燕山大营有精兵五万,驻守在燕山脚下,负责防御山外草原的游牧部落,禁卫军剩下三万,大内宫廷侍卫五千,其中百夫长以上的武官,三分之一来自燕国老氏族的子弟,五成来自燕国本土的寒门庶子,还有两成,是求贤令时,来到燕国加入军方效力的剑客游侠,逐渐被提拔,我们要能利用的,就是那些寒门出身的武将,他们对燕王和朝廷忠心耿耿,而且与老氏族子弟对立,相互排斥,可以提前调动来布局!”

易太后点头道:“这也是哀家召你们来的缘由,燕国旧贵氏族,虽然在变法中遭到一定打击,但毕竟还有部分势力,根深蒂固,倚老卖老,不肯接受新法,他们这群人,顽固守旧,还有恢复燕旧法,尤其是当今天下即将平定,更像掌权,压在诸国王侯、公卿之上,不劳而获,其心可诛,咱们当早下手。”

“目前首要任务,就是掌控舆论,压制住这股谣传风气,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我们有燕京时报、大国士报,只要立即发布,痛斥这种流言,乃是秦国间谍所为,污蔑燕王正统身份,企图燕国内乱,此外,有些别有用心者,企图浑水摸鱼,全国上下士子、官吏,当驳斥这种言论,禁止再有人云亦云者。”苏代这时提出建议。

“那关于燕王与辰凌直接的关系,是否要公布出来?”

苏代摇头道:“臣以为不必说出来,否则百姓猜想连篇,更容易节外生枝。”

范雎也点头说道:“不错,如果承认辰凌的身份,会让天下人觉得燕王是个工于心计,挑起了诸侯之间的大战,这样反而对燕王正统身份不利,直接全盘否定,止住谣言,胆敢挑衅王权威严的,就是谋逆反之人,可以引蛇出洞,全部伏诛!”

易太后和墨皇后都觉得有理,赞同了这个观点。

“乐卿,宫外调兵之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了,尽早平定这场祸乱,可以让燕王在前线能够安心,否则会让秦国得逞奸计,使我统一大业受阻!”易太后郑重委托道。

乐毅身为丞相,权力很大,此时身为太尉的剧辛不在燕京,这次大任,自然落在他的身上,毕竟苏秦、范雎等人,都是文官,不曾接触过兵法,也没掌过兵,不像乐毅懂带兵之道。

“臣定当办妥!”乐毅恭敬施礼,应承下来。

易太后瞧了淳于臻一眼,说道:“调动锦衫卫在燕京的力量,全城戒备,盯住燕老氏族和一些王侯,如有谋反异动,可进行刺杀!”

“臣明白!”淳于臻拱手遵命。

“此外,把消息迅速传递给燕王,让他不必着急赶回,以免中伏。”易太后担心儿子,所以打算依靠京城力量镇压叛逆的人,稳住大局。

淳于臻点头,认真记下来,脑海里考虑如何回去安排任务。

“诸位重卿,国之栋梁,这次危机,就靠你们竭尽所能了,等燕王凯旋归来,哀家定当为诸位说项,论功行赏!”易太后许诺出来,好让这些人尽力去做,以免被人收买。

※※※

数日后,在前线的辰凌已经得知了燕京发生的一切,甚至包裹哪些人有异心,哪些人被收买,都被潜龙的情报组织掌握,不断送到他的手里,此时脸色冷峻,寒光一闪而过,这些燕老氏族,胆敢谋逆,要重新拥立新王,对他逼宫,简直不可饶恕!

“既然这些老氏族不安分,我也就不必念血脉之情,趁机拔除,让这些顽固的毒瘤,彻底从燕地清除掉。”辰凌浑身透发出一股强大的杀机,君王一怒,伏尸百万,对那些不识大局,居心叵测的燕国老氏族,真正动了杀机。

片刻,辰凌冷静了下来,目光闪烁,忽然想到一计,可助他拿下咸阳!

第1037章 智取咸阳

辰凌满脸寒霜,已经有心趁着这次祸乱,一举铲除燕老氏族,毕竟他的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对家族血脉之情,并不浓,二是这些老贵族,谋反叛逆,触动他的逆鳞,阻碍大业,已经不能留了。

但是光凭这些情报,是无法给燕国老氏族中的一些激进叛逆份子定罪的,毕竟还只是想法谋划阶段,没有完全付之行动,贸然下令围剿诛杀,容易给人一种君王无情无义,监督所有臣子一举一动的冷酷感觉。

辰凌不像自己变成朱元璋,落个滥杀的名声,要做唐太宗,与君臣共勉,和谐治国,在新的青史上,留下千古一帝的美名。

这样一来,辰凌只能暂时压制住立刻下令伏诛燕老氏族的念头,选择火烧焦油,给他们多制造几个谋反机会,诱导他们踏入万劫深渊。

所以,辰凌对着几位禁卫军首领宣称,燕京出事,自己要火速赶往皇都,但是数万禁卫军多是重甲步兵,所以他先率领三千轻骑赶路,其余数万禁卫,在后面正常行军。

六个禁卫军裨将接令后,都执行王命行事。

就这样,辰凌只带三千亲信轻骑出发了,从河东朝着东北燕京方向赶路。

就在他离开的当日,从后方禁军住营地外,一只鹞鹰冲天而起,同样飞向了燕京。

禁卫军中有老氏族的子弟,作为内应,趁机报信出去。

※※※

泾河湍急,河水滔滔,横在数十万燕军与咸阳之间,在泾水北岸,甲士林立,营地连绵,都是燕军的驻扎大营。

帅帐内,秦开端坐在正主之位,帐内聚集了二十多位将领,都是裨将之上的将军级别,廉颇、荆燕也赫然在列。

有些将军身上甲胄还带着血迹,面目狼狈,显然昨晚刚攻打过泾河对岸的防线,还没有来得及休息。

“昨晚的战绩如何?”

“回大帅,昨晚偷袭敌营,我军死伤三万人,不过秦军也差不多这个数目,对岸的防线被我军放火烧营,大炮轰击,防线已经残破,今日秦军若不继续增兵翻倍、修补防御,无法再守下去。”一位将军汇报。

秦开点头道:“秦军兵力短缺,不会在野外继续与我燕军铁甲骑兵、大炮火器抗衡了,今日秦军必然会撤退,明日我就可围到咸阳城下!”

主将都认同主帅的观点,纷纷点首,摩拳擦掌。

秦开目光扫视一圈,声音转冷道:“不知大家听说没有,秦国派奸细到燕京使出离间计,中伤燕王,使得后方一些燕老氏族企图谋反,要逼宫让燕王退位!”

“啊,还有这等事,秦人可耻!”有的武将火爆脾气,一听秦国竟然使阴谋污蔑他们心中的英名君主,都感到很愤慨。

“还不止!”秦开忽然从袖子内抽出一道信函,直接拍在桌子上,怒道:“劝服信,竟然送到本帅的帐内,企图说服本帅,临阵倒戈,拥立其它王室后裔的子孙登基,背叛当今圣上,这些人,脑子被马踢过了?”

帐内的将领看到大帅发威,顿时寒蝉若惊,心中也在微妙变化,各有想法。

“燕国曾是七雄之末,险些被齐国灭亡,岌岌可危,要不是当今圣上英明,力挽狂澜,实行变法,励精图治,革鼎旧习,才使燕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增强,进而一步步消灭了五国,就差一个咸阳,我们就能完成八百年来的伟业,替代周朝,建立大一统的帝国,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一些蛀虫,企图不劳而获,煽动军民,要废掉英主,改立一些废物,成为他们老氏族的傀儡,这些人,也忒地无耻了!”

秦开怒愤填膺,满脸杀机,他跟公子职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后来一个去了韩国做质子,一个去了东胡做质子,双双回国后,更是君臣同心,完成了一件件大事,对燕王的忠心,可谓深到骨子里,目前他已经是军方中的最高级别,还有什么不满足,会背叛英明旧主,听从一个无能之辈?

“我不知你们人中,谁还接到过这样的信函,今天都上缴出来,本帅既往不咎,如果秘而不宣,其它煽动其它将领,可别怪本帅不留情面,军法处置!”秦开目光一寒,然后大吼一声:“带进来!”

这时从军帐外走入数名甲士,推着两名武将,都是老氏族的子弟,被捆绑着,按在了地上。

“这两人,在各自军营煽动麾下裨将、都尉、千夫长,许诺高官厚禄,要在咱们攻打咸阳时候,与秦军配合,烧掉我军粮草,使大军被迫后撤,配合后方的夺权,削弱燕王在外的兵权实力,为了一己私利,致千秋大业而不顾,这些人,实在死不足惜,推出去,统统辕门斩首,祭祀军旗,明日攻打咸阳,壮我军威!”

“饶命啊,大帅,我们知错了,饶命啊——”两人彻底害怕了,大声喊着饶命。

秦开一挥手,脸面无情,要杀这两员将领来立威,震慑其它诸将。

甲士推着二将出了大帐后,秦开继续道:“一个时辰后,把收到的信函上缴到本帅帐内,有违背者,军法处置!”

“我这就有!”荆燕苦笑一声,从袖子里也掏出一封信函,扔在了地上。

“还有我!”又一名将领也掏出信函,随手一扔。

陆续有六七名武将掏出来,大多都是老氏族的族人子弟。

“好,这件事既往不咎,明日攻城,就由荆燕为统领,你们这几人为将,第一批攻城,算是给其他人证明清白,用实际的行动,来支持燕王!”

荆燕点头道:“我没意见,本来就是老氏族中,一些贪得无厌的老贵族,死心不改,我等一心报效国家,忠贞燕王,绝无二心,明日我等必当猛攻咸阳,证明清白。”

其余七八员将领也都纷纷出言保证,绝对没有投敌,只是忽然接到,并无异心。

会议散后,所有将领都退了出去,只剩下秦开一人时,从他身后的屏风里走出一人,竟然是身穿普通亲兵甲胄的辰凌。

“君上,都已安排妥当!”秦开起身行礼。

“寡人已知晓!明日猛攻咸阳,消耗秦军的主力守军,很快,那个寡人替身回燕京被伏的消息就会飞传过来,到时候,依计行事即可!”

辰凌从容一笑,原来他回燕京是假,只是要引出老氏族的人,对他进行伏击,一是成为罪证,二是麻痹秦军,当燕王被伏杀的消息一传开,前线燕军假意撤退,秦军必然会追击,到时候,咸阳空虚,便是夺城的最佳时刻。

第1038章 天将雄狮

翌日近十万燕军度过了泾河,对岸的秦军防线已崩溃,被昨晚火烧连营,成了一片废墟。

荆燕不为所动,下令大军继续前进,把八位将军,分成四组,每组两万人马,他督率两万中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开赴到了咸阳城下。

巍峨的咸阳城,漆黑的墙体,墙头密密麻麻的黑色旗帜和黑甲锐士,给人一种苍凉悲壮,透着神秘之感。

咸阳城墙上,秦王嬴稷、穰侯魏冉、高陵君、华阳君、杜挚、王稽等朝臣,大将军之列有石礼、孟兆等将领,蒙骜也从阵前逃回来,成为驻守咸阳的一大主力。

眼前这一劫,能不能熬过去呢?秦国上下都没有底气,只是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想法,要死战到底。

城下,荆燕勒马而立,腰板儿挺得笔直,傲然地看着城廓宽广的咸阳城,那城墙和护城壕都十分险峻,易守难攻,这是一场硬仗!

秦国已经被逼到悬疑边,肯定会与城共存亡,以老秦人那股血性和凶猛,今日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