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找各种关系让陆航配合运送的记者们在他们的老关系老朋友面前也无奈地碰了钉子。陆航团的团长对一位央视的记者说道:“方副司令下了命令,所有飞机必须全部用于救灾物资的运送……抱歉,我帮不了你了。”
记者们的身影不再出现在坝上了。雷涛他们的工作也已经准备就绪了。就在最后时限到来之前,从国务院传来了命令。
总理批准了三阶段排险的计划。
“5、4、3、2、1……起爆!”一声令下之后,唐家湾堰塞湖的堰塞体内部爆发了一阵轰响。只觉得整个坝体震了一阵,坝体的左侧就好象被一枚炮弹击中了一样,一堆巨石飞了出来。这个爆破点并没有完全垮塌而是随着水流的经过开始一点点地落入水中。
雷涛为了不让堰塞体出现全面溃决,只是在左边的坝体上找了一个爆点,这个爆点爆炸之后,石块和土壤都有了松动,随后在水压的作用下,缓缓下泄。如此一来就能够实现可控的爆炸目标。为了防止其他的地方出现问题,事先还对几个危险点进行了灌浆加固。
随着坝体一点点的崩塌,水流也越来越急了。直到出现了一股腾空的水柱飞出好远落在了湍急的河流之中,这场景和黄河壶口瀑布上的冲击水流非常相似。
“洪峰已经形成,让下游注意观测,有问题随时报告!”汪公权盯着电脑屏幕上实时传回的数据,这第一次泄洪是最关键的,万一出现问题,那就会引起连锁反应,那可是万万马虎不得。
这时一个年轻人跑进了帐篷,他是汪公权的助手。他的脸上此时显出一种激动的潮红:“汪总工,溃口已经稳定住了,经过测算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我们成功了!”
他说完这话之后,帐篷里鸦雀无声,汪公权也没有回应,他还是盯着电脑屏幕,时不时地还朝着一旁的电话机看一眼。他在等下游监测点的汇报。
“叮铃铃……”军用电话机机械单调地振铃响了。汪公权一把拿起电话听筒……
“嗯……嗯……嗯嗯……”汪公权对着电话频频点头,过了一会他把电话放回原位之后,好半天才说了一句,“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刚刚电话里向他汇报了洪峰已经通过了下游的王庙乡电站。之前排空的电站将洪峰稍微拦截了一下之后,又放开了闸口。通过下游几个电站逐级阻滞,这股洪峰到达下游北川县和绵江市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大的势能了,他们设计的泄洪方案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只要下游组织撤离的工作完成的好,那么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伤亡了。
这次第一阶段泄洪,给所有人带来了胜利的喜悦,对于后面两个阶段的工作,他们就更有信心了。
看着滔滔而下的洪水,方辰光不由得有些感慨的对雷涛说道:“这次可多亏了你啊!你这雷神可真不是白叫的!”
他一不小心把“雷神”这两个字给说出来了,雷涛有些诧异地转头看了他一眼。方辰光也发现了自己的口误。他想了想说道:“总理让我转告你,之前因为需要保密的原因,你的这个定向爆破技术,你一直都没有透露过。现在经过研究决定,你可以将此项技术用于正常的经营,注册专利之类的事情,会有专利局的同志找你联系的。”
他的话让雷涛心里一惊。他现在才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方辰光会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以总理的身份,要查他的资料那是完全没问题的。应该就是总理让方辰光找他来唐家湾的吧!
雷涛此时眼前浮现出了总理的面容,那双隐藏在眼镜后面的双眼,虽然因为年老的原因有着厚重的眼袋,但眼神里透出的神光,却是那么的深邃睿智。他微笑的时候,很平淡,但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总理的个子不高,身形也有些瘦小,但他的身上却有着一种强大的力量!
这是祖国的力量!
就只是在影秀和雷涛匆匆见了一面,总理竟然会去调取他的密档,了解了他的过去。如今更是破例让雷涛可以使用他的定向爆破技术用于商业经营……可以预见的是雷涛拥有的这项技术如果投入商业经营,那是会带来极其丰厚的利润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唐家湾第一阶段的溃坝完成地非常成功,随即又开始准备进行第二阶段溃坝了。这次他们要将整个堰塞体的坝体炸掉一半。虽说之前已经清掉了一大部分了,这个阶段的溃坝只是将原有的口子弄得大一点。但对于雷涛他们来说,每一个阶段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地震本来就将河床抬高了不少,再加上这么多的堰塞体泥沙石块顺流而下,由此可以预见,这条河的河床将会被抬高将近10米多。
“北山县城估计是没办法原址重建了!”盛万林的秘书颜学彬在现场看着二次溃坝泄下去的那些混杂着泥沙石块的水流,不无感叹地说道。
他是北山县人,对于家乡这次遭受的重大地震,可谓是痛彻心扉了。可就在不久前,在对二次溃坝方案的最后论证会上,汪公权提到北川县城将来很可能会被水淹没,原址重建是不可能了。这就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了。
现在灾区的搜救工作虽然还在继续,但事实上已经没有什么生还奇迹再发生过了。那些失踪的人员有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他们就长眠在那些废墟之中,在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上,他们成了孤魂冤鬼。如果老县城无法原址重建,那么他们就只能长眠在水下了!
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老县城这一片废墟已经被军队封锁了。那些试图回去寻找亲人遗物,还有遗失财产的人都无法进入了。而且由于这次地震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结构,经专家确定,北山老县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险情,所以这地方已经不再适合重建了
现在有人提出在县城旧址建立“北山地震博物馆”的思路,为确保地震灾后的县城原貌不被破坏,需要对县城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
“我听说已经决定了,在临近长荣县荣东镇东南的板凳桥重建北山县新城……这是真的吗?”雷涛听到颜学彬的话,随即问了一声。
颜学彬点了点头说道:“省委已经决定了,那地方离老县城20公里。”
“我听说这次是我们江南省对口援建北山县的。我已经和世纪地产的纪总商量过了,我们两家公司联合捐赠五亿,参与北山县城的重建工作。”雷涛的话让颜学彬很是感动地说不出话来了。
二次溃坝同样非常成功,接着就是第三次溃坝了,这次溃坝爆破作业之前,所有在坝上的部队和抢险人员要全部撤离。
在撤离时,央视的一位记者捕捉到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镜头——抢险人员全部撤离时,方辰光故意拖在了最后。
方辰光曾经面对华新社和央视的记者说过,他会在最后一个撤离。这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老军人做出的斩钉截铁的承诺。现在他这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承诺。
随着一声巨响,唐家湾堰塞湖的危机彻底的解除了。这也是这次地震救援完美的收官一战。而就在雷涛从唐家湾坝上下来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噩耗——张德强死了!
第五百零一章 不拿救灾作秀
自从雷涛离开影秀之后,在影秀及周边地区救灾的三千多雷霆建设的救援人员都是由张德强统一指挥的。这段日子里,张德强忙得脚不沾地,体力严重透支,可他还是每天和大家一起去救援现场。
“他这是在赎罪啊!”雷涛听着一直和张德强在一起救灾的段和文向他讲述张德强的事迹时,心中暗自哀叹。
张德强是西川人,当初让他到西川分公司来,主要就是因为这一点。可没想到张德强却被所谓的“同乡”拉下了水。他曾经对张德强感到失望透顶,可后来张德强诚心悔罪,又让他心生不舍。
雷涛曾经考虑过,以张德强参与的那些事情来看,估计也就是判个几年。等他出来之后,雷涛打算再给他一个重头再来的机会。
后来地震发生了,雷涛手头没有信得过的人,仓促间决定让张德强戴罪立功,和他一起带队来救灾。事实证明,张德强当初的悔罪是诚心实意的。只是让雷涛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感冒就要了张德强的命。
“现在已经开始对灾民安置点和救援人员的宿营地进行防疫处理了。这也给我们的防疫工作敲响了警钟啊!”胥大勇对雷涛手下的副总的死,也感到非常遗憾。
一场小小的感冒,却由于灾区的特殊情况导致张德强并发急性肺炎,虽然经过医生的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他现在在哪儿?”雷涛沉声问道。这是他回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自从得知张德强的死讯之后,雷涛就一直沉默着。
胥大勇回答道:“他的骨灰和我们部队其他牺牲的官兵们一起都暂时寄存在汶水殡仪馆里。”
这次救灾,部队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在救援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受伤和牺牲的救援人员,其中部队的官兵占了很大的部分。胥大勇对雷涛说,上级已经有了决定,将在汶水建一座烈士陵园。不论是部队的,还是地方的,所有为了抗震救灾牺牲的人都将被安葬在这座烈士陵园里。
听了胥大勇的话,雷涛想了想说道:“不用了,我还是把老张带回他家乡安葬吧!他从当兵、复员到后来去邯江打工,就很少回家。他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妻儿也都在家里,我想老张更愿意回到家乡陪着妻儿老小。”
对于雷涛的意见,胥大勇和段和文也不可能反对。雷涛虽然是用的这个理由,但他心里明白,张德强一定不愿意呆在烈士陵园里,被人当作烈士瞻仰。他会觉得心里不安的。
其实在雷涛看来张德强不管做了什么错事或罪行,但那只是一时走歪了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的完全配得上“烈士”这两个字。只是他知道张德强不会接受的。而且,雷涛刚刚说的理由也不能说只是一个借口。
张德强的母亲已经七十岁了,妻子也还年轻,孩子才十岁……她们应该也想能够每年清明为张德强扫扫墓、上上香的,可如果葬在汶水这里,她们来一趟也不方便,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他送回去。
正好这边的救灾工作也已经进入尾声了,不少部队也开始陆续撤出归建。雷涛和胥大勇商量了一下,留下部分人员参与灾后重建,其他的人则都要撤回邛川去。
“再过几天我也要走了……真有点舍不得呢!你回头把联系方式给我留下!”胥大勇想起这些日子朝夕相处的日子,和雷涛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战友之情,比那些一起工作了好几年的人都要深厚一些。
雷涛也有些舍不得胥大勇、段和文、马宏义……他们的相遇可谓邂逅,但在这场巨大的天灾面前,他们并肩战斗一起为了救援灾区民众而流血流汗,甚至付出了生命。这就和在战场上一样,这样的战斗友情和平日里一起生活起居所建立起来的感情,的确是不一样的。
胥大勇的b集团军司令部驻扎在江游市,雷涛笑着对他说道:“我们公司马上要在江游做一个工程,江游分公司也会随之成立,到时候我去视察。我们还有碰面的机会的。”
听到这话,胥大勇随即热情地表示,一定等他去:“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打靶!”
两人曾经在救灾间隙休息闲聊的时候,谈起了彼此的枪法,虽然胥大勇知道,以雷涛曾经在王牌部队当特种兵的经历,枪法一定不会差,但他对于雷涛所说的那种神乎其神的枪法还是有点不信。
雷涛离开影秀之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