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本事了,居然敢偷袭!”
白晓倩动作十分之灵活,一连倒退几步,右手一勾,把球又抽了回来。正如她之前所说的一样,跟她打就是找虐,每局21个球,三局两胜只需要打两局,韩律师再次败下阵来。
“喝口水,坐下来歇一会儿。”虽输得很惨,张琳却像迎接奥运冠军一样兴高采烈地迎上来。
没人管没人问,白晓倩只有拿姜怡撒气:“生姜那个死丫头,竟敢不参加集体活动,晚上不给她留门,让她吃里扒外,让她开我车出去显摆!”
“重案队开欢送会,吃散伙儿饭,她是主角,不能不去。”
韩均喝了一口水,接着道:“再说生姜已经是大姑娘了,人家有人家的生活,要交朋友,要谈恋爱,哪能整天跟在你屁股后面转,整天听你使唤。”
“是啊,”张琳把刚打开的纯净水往她手里一塞,夫唱妇随地笑道:“晓倩,她跟你不同,她有单位有领导有同事,不是自由职业者,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的。”
想起那丫头居然被调到公安厅,白晓倩就忍不住笑道:“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没想到她那黄毛丫头也副主任科员了。韩大律师,我感觉是人家没法给你再升官了,只能给她升,让她占了个大便宜。”
韩均同样感觉很好笑,放下纯净水道:“副主任科员才刚刚开始,听吴卓羲说在侦破‘10。01特大跨国杀人诈骗案’中她表现突出,本来市局要给她一个三等功,现在调到省厅刑侦局只能由刑侦局报。不但立功没问题,甚至可能提前晋升一级警衔。”
白晓倩轻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道:“23岁的副主任科员,二级警司,这升官速度够快的。”
“快什么?”
张琳挽着“辩方证人”胳膊,吃吃笑道:“也不看看她师傅是谁,29岁的正处级副处长,最年轻的三级警监。生姜只能算青出于蓝,离胜于蓝还有一定差距。”
小萍忍不住问:“姐夫,案子是你破的,他们怎么不给你升官,怎么还三级警监?”
白晓倩被这个问题搞得啼笑皆非,不等韩均开口,就一脸夸张地解释道:“小萍,算起来你姐夫升得比生姜更快,以前那个调研员是正处级非领导,有名无实!现在这个副处长是如假包换的领导职务,更不用说由之前的‘假警察’变成了现在的‘真警察’,由之前的专业技术警衔变成现在的行政警衔了。”
“我感觉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啊,又不用天天去上班,既不受人管,也不用去管别人。”
“区别大了,这么说吧,如果刚回国时进公安厅,你姐夫顶多能混个三级警督。现在却是三级警监,整整高出一轮。现在想想这条升迁路线真是捷径中的捷径,每个环节又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把那些眼红的人活活气死。”
司法警察变成了公安警察,专业技术警衔变成了行政警衔,彭厅长的意思又很明确,把生姜调到省厅刑侦局大案要案处就是为了方便他调查全省范围内的积案。
韩均沉思了片刻,突然抬头道:“张琳,晓倩,你们知道的,我回国是想找一些东西,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个东西就是兴趣,破案的兴趣,破命案的兴趣,只要可以破命案,担不担公职真无所谓。不过有这个副处长的职务,有公安警察的身份,以后调查会方便很多,不再会像之前那样名不正言不顺。”
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张琳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对其它事情感兴趣,倍感无奈地苦笑道:“我支持你,不拖你后腿。”
“别看我,老板娘都没意见,我能有什么意见?”
“姐夫,我也支持你,破命案抓凶手都好啊,帮人伸冤,这是积德的好事。”
“谢谢。”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继续说道:“其实我要说得是,我已经兼任了东华集团的常年法律顾问,每年至少有60万人民币收入。如果律所这边能再接几单涉外业务,一年赚两三百万应该没什么问题。
相比之下,省法律顾问团的顾问费,省里的高层次人才补贴,正义律师事务所的那10万顾问费和公安厅的工资显得有些无足轻重。所以我想把省法律顾问团的顾问费和公安厅的工资全捐出去,省得将来又招来什么非议,毕竟我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天天去上班。
考虑到西郊分所事实上独立了,而我与分所又有密切合作,再拿正义律师事务所那10万顾问费显然不太合适,所以我想把那10万顾问费和省里的高层次人才补贴全退掉,一心一意过我的小日子,不想再招惹什么是非,不想再惹什么麻烦。”
省领导们知道他为江省作出了很大贡献,享受这些待遇一点都不为过,但下面人尤其老百姓却不知道,只会看见他光拿工资不去上班,整个一吃空饷的蛀虫。
张琳不想惹麻烦,不想他再被推到风口浪尖,嫣然一笑道:“这么安排最好啦,反正我们又不差那点钱。”
他已经把分所当成了自己的分所,不然不会拍那辆路虎,更不会说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有他这个涉外法律专家在,分所发展起来是早早晚晚的事,白晓倩当然不会有意见,一反常态地笑道:“既然你考虑得这么全面,那我也不能没一点表示,我们主任那边我去跟他说,另外你我之间的合约也没必要再履行。”
韩均笑问道:“白主任,那可能一年15万,你想清楚了。”
“我算明白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想要150万,就必须放弃这15万。韩大律师,您说是不是?”
“算你聪明。”
韩均和张琳对视了一眼,回过头来语重心长地说:“晓倩,我知道你想干一番事业,不管出于我的个人利益,还是鉴于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关系,我都要想方设法帮你,只要我能做到的,决不会让你失望。你呢,也要把目光放远点,术业有专攻,既然认定了涉外业务就一心一意地去做,以后尽量少接那些刑辩案子,在高铭他们身上多下点功夫,只有这样你才能出头。”
张琳深以为然地附和道:“晓倩,韩均说得对,要做就做最专业的,太杂了不好。”
白晓倩暗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地说道:“这些道理我懂,可是想出头至少要两三年,我怕我撑不下去。”
“不是有我吗?”
韩均笑了笑,循循善诱地说道:“人员贵在精不在多,一个团队五六个人足够了,培养起也不会太费劲。等手头上的案子全了了,跟高铭他们好好谈谈,想一起创业,想当合伙人,就签个十年协议。然后我轮流安排他们去美国培训,一个人半年,两年时间一支团队不就拉出来了?”
白晓倩欣喜若狂,连连点头道:“有你这句话就行,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她话音刚落,手机突然响了,掏出来一看,原来是吴卓羲。
“韩处长,休息了吗?”
他知道自己不喜欢别人骚扰,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不会打电话,韩均立马起身问:“吴局,是不是有什么事。”
“如果没休息,如果张教授没意见,我想请你跟我出一个现场。”
总得来说,国内公安的命案侦破率是比较高,超过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江省公安部门即发即破,七日以内侦破的案件占79。78%以上,许多恶性命案均在三日以内成功侦破。
他居然请自己出现场,这意味着肯定是大案,韩均毫不犹豫地答应道:“案发现场在哪儿,我马上到。”
“我就在你楼下!”
吴卓羲用肩膀夹着手机,点上根香烟解释道:“这么晚,本来不想麻烦你的,可这是一起涉外案,被害人是外国留学生,案发现场在留学生租住的小区,报案人也是外国留学生,你英语好,又会破案,肯定能帮上大忙。”
…………………………………………
ps:推荐票有点少,不厌其烦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
第八十七章 现发命案
“打球出一身臭汗,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让你久等了。”
为了解案情,韩均没开车。吴卓羲打开警灯,扶着方向盘道:“西霞分局已经封锁了案发现场及周围所有路口,我们早几分钟晚几分钟没事。”
“到底什么情况?”
“我也才接到电话的,只知道被害人是个黑人留学生,男性,20多岁,到底是从哪个国家来的,到底是江城哪所大学的留学生还不清楚。”
“这个案子你管?”
吴卓羲侧头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涉外案件,按规定应该由我们刑侦局管。不过像这样的案子,如果在排查和现场勘察中找不线索,感觉很难快侦快破,就要向省厅刑侦局和出入境管理局求助。韩处长,我吴卓羲责无旁贷,你同样责无旁贷啊。”
“什么责无旁贷,我又不是出入境管理局的人。”车里烟味太呛,韩均摁下车窗。
“都已经调过去了,怎么不是。”
韩均脸色一正,煞有介事地说:“我是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江省联络处副处长,跟出入境管理局和那个什么国际合作局没任何关系。吴卓羲,你知道严主任把任免文件交给我,给我介绍完这里面的弯弯道道时我是怎么想的吗?”
吴卓羲一脸好奇地问:“怎么想的?”
韩均关车窗,拿起他的警务通,“我想去出入境管理局把联络处的牌子搬回来,因为这个联络处真正的工作人员就我一个,其他人全兼职,甚至连兼职都算不上,只是挂了个头衔。不信你哪天去公安厅查查工资表,除了我韩均韩副处长之外,拿联络处工资的绝不会有第二。”
正如他所说,国际刑警江省联络处真是一个“不存在”的部门,只会出现在名片上和宣传中。不止他这个副处长没办公室,连联络处都没办公室,就一块牌子。
吴卓羲忍俊不禁地笑道:“听你这一说真有几分道理,名不正言不顺,他们不拿联络处工资,不占联络处编制,算什么联络处的人?”
警灯闪烁,一路畅通无阻,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到了案发现场。
市局刑侦局重案一大队、技术大队,市局特巡警六大队,西霞分局刑警大队和辖区派出所民警蜂拥而至,警车随处可见,周边所有路口全被封锁,经过的市民和大学生都要接受盘问,都要出示身份证。
公安厅对命案非常重视,要求领导挂帅,快速反应,上下联动,合成作战。
命案发生后,市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主管刑侦工作的局领导、县区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破案。3日内不能破获的,市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研究,部署侦查工作。
小区里发生的不仅仅是一起命案,而且是一起涉外命案。
古副局长和几个不认识的市局以西霞分局领导正在路边说些什么,早点看完早点回去睡觉,韩均顾不上去跟他们打招呼,管技侦人员要来一副手套,自顾自地走进小区。
不知道是吴卓羲安排的,还是下车时被古副局长看见了,刚跟维持秩序的民警出示完证件,一个四十多岁的民警就小跑着追了过来。
“韩处长,我是青川路派出所民警颜书诚,市局领导让我来给您介绍情况。”
韩均环顾了下四周,面无表情地问:“颜警官,你对这一片很熟悉?”
“报告韩处长,我是片区民警,这一片比较熟悉。”
“那一起进去吧。”
这是一个有了年头的小区,紧邻江南大学、江省大学、江省师范大学等六所高等院校,一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贴在各个楼道门口的英文、日文和韩文告示,就知道里面住着很多外国留学生,真有点国外贴的“中国人请安静”的意思。
民警老颜一边带着他往16号楼走去,一边介绍道:“周围几所大学都有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