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明-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家商号组织了商队出塞,还有鞑虏骑兵接应,说白了,这等于是总督大同的钦差大人和鞑虏那边联合照应,草原上的马贼再怎么胆大妄为,难道还能抢了不成。

但大同右卫守卫在杀虎口那边的官兵,看到商队狼狈的进入关口,各个都是睁大了眼睛,马贼还真是胆大包天,居然这都敢抢。

消息很快就是传遍了各处,大队鞑虏骑兵护送到了归化城,交卸了货物,到这里都是无事的,回程在归化城这边采买了大量的特产,但这回程鞑虏就没有必要护送了,但半路上商队还是遇到了马贼。

马贼仅仅是洗掠了货物和金银,却没有伤及人命,看这个作风倒像是最早作案的那批马贼。

尽管人命没有伤及,大同镇这边好像是被人抽了个耳光,实在是丢人之极,马贼真是一点颜面也不给大家留啊!

杀虎口距离大同右卫的距离不远,很快大家就知道了上峰的反应,总督大同的钦差王通王大人震怒。

这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三,大同镇里外已经能听到鞭炮声了,不过稍微对兵事了解些的人都感觉不到什么喜庆的气氛,反倒感觉充满了肃杀之意。

在归化城几百里外的东边,冲天而起的烟柱自然很容易被人发现,而且很多人也记得,在那个方向上派出了剿灭马贼的骑兵。

等第二队人马赶到那里的时候,只看到了头颅堆成的京观,现场烧的一片狼藉,焦臭的让人无法呼吸,禽鸟和野兽正在撕扯着尸体的残骸。

一名千夫长在鞑虏的层级中也是能上台面的人物,他的相貌自然有人认得,认识这一个,其余的人自然被认了出来。

每个人都在愤怒的大吼大叫,拿出兵刃来对着空中乱砍,想要从雪地和草地上的踪迹追踪却不太容易,因为大火和烟尘将大多数的痕迹掩盖了。

“罗参将,你部下为呈一时之欲,逼得民女上吊自尽,这个事情是真的吧?”

在王通的军帐之中,丝毫看不到节日的气氛,坐在椅子上的王通,冷然询问下首的一名参将,在他面前的地面上,一个千总打扮的汉子头破血流的跪在那里,浑身上下都被捆了个结实。各军各将都在那里肃立,看着跪在那里的汉子,眼神中都有些不屑。

那位罗参将相貌威猛,身材魁梧,可此时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在那里抱拳说道:“大人,余千总一时糊涂混帐,末将愿意补偿那女方家中的银钱,请大人饶了这混帐……”

“既然确有此事,拉下去行军法吧!”

王通根本没有给这参将多说话的机会,两名亲卫听到王通的命令,大步向前,直接把人向外拖了出去。

那千总拼命的挣扎,可浑身被捆的结实,又怎么动弹的了,在出营帐之前,王通冷声又是说道:“砍了脑袋后,用长矛挑着,各营各军宣示一番,看看触犯军法的下场!”

亲卫们轰然答应,千总张嘴要喊,却被人塞了块毛巾进去,直接拖了出去,王通看着那罗参将,开口说道:“罗玉城,本官说过此时等同战时,不得擅自出营,你这边一个战兵的千总,居然能去市镇之中,喝多了酒冲入民家,你怎么当的这个参将!?”

王通的声音猛地严厉,那罗参将双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说道:“末将知道错了,末将知道错了,请大人饶命,请大人饶命。”

边兵和鞑虏交战时懦弱不前,但***地方却有如虎狼,也是王通的虎威军和蓟镇来的兵马军纪森严,让当地的百姓们感觉不那么害怕,也就有些松懈,可本地的军兵依旧是混帐异常,尽管王通有军令约束,可依旧是管不住。

这个余千总喝多了酒,冲进民家糟蹋了别人姑娘,那女人不堪羞辱自尽,平日里这等事都是被含糊过去的。

要是苦主闹的狠了,甚至会连苦主一块宰了,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不过现在却有王通驻扎在此处,那姑娘的爹偷跑到了王通的大营前告了一状。

王通身边的护卫,从天津卫那边过来的禁军,平日里被军纪勒束的严,自然见不惯这个,告状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王通的耳中。

禽兽之行自然应该严惩,让王通真正愤怒的是明明自己宣布战时,千总这样的军将居然还能跑出营地去喝酒发疯。

违犯军法,那自然要严惩,但这时事情又是出了岔子,过去抓人的军法队,居然被大同右卫的一干人拒之门外。

那千总手下也有千把兵马,一个个忠心耿耿的模样,还叫嚣着说什么“如果派兵来拿,大不了火并了,大家去草原上投鞑子!”

一个年轻人来这边做钦差,统领数万大军,每日间管的大家这么严,众人都是不忿气的很,都想着给王通一个好看,让他知道行军打仗到底是依靠你们那些少爷兵,还是要靠本地的边兵。

王通的应对很简单,派出了李虎头率领的第一团,带着四门大炮去了那千总所在的军营,这伙兵痞的嚣张气焰在见到第一团的整齐队列后就没了。

胡作非为归胡作非为,好歹是训练过的军兵,能看出来什么是强兵,什么是软蛋,何况马匹拖行的那四门大炮,实在是让人胆寒无比。

原本还在营门处放置了拒马鹿角,一干人在后面狐假虎威,看着大炮过来,总归觉得是个威慑,不敢这么开炮轰打自己人,还躲在后面叫骂。

李虎头眼里***不进沙子,直接命令火铳兵射了一轮,几十具尸体摆在地上,再看看漠然的一干虎威军兵,这边的兵痞们知道自己再闹,那边会毫不留情的再杀,立刻是一哄而散。

等那千总被抓了之后,这参将才匆匆忙忙的赶来,从前不管闹成什么样子,这参将都不出面的。

知道了虎威军的厉害之后,这才不敢躲在边上看笑话了,进了虎威军的军营,看到了一路上的森严整备,气势越来越低,到了军帐之中,已经是战战兢兢,不敢大声出气。

大同镇副将马栋恨恨的看着这参将,他从前在天成卫那边,做了副将之后,下面的一干军将多有不服的,自行其事,他也无可奈何,这一次等于是在王通面前又丢了他的脸面,实在是恨极。

“马副将,这等非常之时,罗玉城纵容下属妄为,你看该怎么处置?”

在军帐之中已经能隐约听到外面的宣示喊话,王通突然开口问马栋说道,马栋一愣,连忙开口回答说道:“罗玉城也是犯了军法,在这等时刻实在是不智,如此荒唐,怎能担任参将职位,请大人另行选派!”

“撤掉罗玉城分守大同右卫参将之职,自带亲兵家丁来军中立功赎罪,这大同右卫参将的人选,马副将你是大同的本管,就由你和监军徐公公会商决定吧!”

马栋连忙躬身答应了下来,没人去理会面如死灰的罗玉城,王通这可是卖了好大一个人情给马栋,给了他一个参将空缺安排,这让马栋在大同站稳脚跟可是大有好处。

大同镇的边兵边将心中不管如何不忿,看到了这等局面后也只能是认了,钦差大人调来的兵马都是精锐,压制大同镇这些土鸡瓦狗实在是容易的很,加上眼下的统管副将马栋都是低头,大家也知道要缩头度日了。

腊月二十五的时候,从草原上传来消息,归化城一次出动万骑,在草原各处搜寻马贼,务求消灭这股猖狂的马贼。

原本在草原上活动的鞑虏骑兵还有个分寸节制,不过这一次却不管不顾了,大同边墙各处,处处有警,左近的村镇经常能看到烽烟燃起,本就不浓的节日气氛被这***的肃杀冲的烟消云散。

这边紧张成这般,钦差王通也是为商行遭劫的事情震怒,而且钦差大人和大同的各位大员议事之后,决定不能任由马贼如此横行,也不能任由鞑虏骑兵这般的猖狂活动,如果不是为了追剿马贼,反而趁势攻打大同,那岂不是大害。

敌人出动万骑,这边也要做出相应的动作,钦差王大人决意率领虎威军和蓟镇援军,并大同镇各路精锐,出塞清剿马贼,威慑鞑虏。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是错愕,威慑鞑虏,别被鞑虏威慑就是好的,如今各路兵马云集,规规矩矩的躲在边墙后面难道不好,出去干什么,难道没听过羊入虎口这句话。

那些吃了瘪的人,比如代王府则是已经写了弹劾的折子,就等这王通在草原上吃了败仗就上奏,一干老成持重的,则是纷纷写信或者派使者前往规劝。

和年轻气盛,少年得志的人一样,王通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

第一卷第七百三十八章 大军动各有言

大军出塞,一定要携带粮秣给养,在这个时节,还需要准备马匹的草料,更不要说帐篷等物,蓟镇军兵两万,虎威军以及随行辅兵长夫近七千,再加上大同镇的骑兵近两千,接近三万的大军,携带的军需给养也是惊人的数量。

大明的兵丁,在边镇的时候,饷银和粮草都要被克扣,出塞之后,不在自己的地盘,所有的给养都需要后面输送,如果实现不了充足供应,那军心士气肯定是谈不上了,吃不饱肚子,怎么有力气去打仗,更多的时候,是人心惶惶。

不过钦差王通领军,加上前段时间也行了雷霆手段,砍下了不少血淋淋的脑袋,大家都战战兢兢,不敢弄什么手脚。

加上早在两月之前,三江商行和几家大的商行就开始在山西全境购买粮秣装备,从河南,从北直隶也有大批的物资输送过来,加上大同镇本身的积储,短时间内的物资还可以说是丰富。

大军出边塞,自己携带几日用的粮草,接下来的粮草都要靠后方输送,粮库和粮道就成了重中之重,如果被人抄了粮道,往往是全军崩溃的惨剧。

大明自立国以来,就和草原上的鞑虏征战不休,几次大的惨败都不是输在正面的交战上,而是后勤被敌人断绝,然后军心浮动,被人趁乱猛攻,然后大败。

倒不是说草原上的鞑虏骑兵就不需要粮秣给养,草原上是他们的地盘,每次明军出战,鞑虏都算是内线作战。

他们熟悉地形,而且因为骑兵为主,活动范围大,后勤基地可以放在距离战场较远的地方,明军如果没有强大的骑兵,根本不可能长途奔袭,去抄劫鞑虏的储粮辎重之地,而且牧民在草原上生活,这边的环境远远比大明内陆要严酷,从各个部落征发而来的牧民骑兵往往都是自行携带给养,吃用的东西放在另一匹马上携带,这种种原因结合起来,储粮之地,运粮道路,往往就是明军的要害,而不是鞑虏的要紧处。

粮食给养这个关键,并不只是军将们知道,就连下面的军兵甚至大同边镇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得知要出兵的消息之后,大同右卫周围三百里四百里内的区域,一下子就是十室九空,有男丁的人家都是消失无踪。

直到出兵前两天,才陆陆续续有人从躲藏处出来,原因很简单,如此大规模的部队出塞,所用的民夫丁壮肯定也是惊人的数目,这些用来搬运东西的民夫丁壮自然不会自愿前来,行军战场上辛苦活都是他们做,逃的时候他们还被甩在后面,而且没什么报酬可以拿,这样的苦差事谁愿意去。

官兵自然也知道百姓不愿意出这个苦差,所以每次都是大肆的抓捕,不过这次官兵却没有一点的动静,邻近出兵两天,就算想要搜捕也来不及了,百姓们都是放心的回来,可也有个纳闷。

没有民夫丁壮,出塞你们难道自己扎营,难道自己去搬运粮草和辎重,钦差大人倒是个为民做主的人,但打仗这等事半点轻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