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都怪本帅疏忽。你去转告庞监军,让他代替本帅迎请客人。”

庞悦一见曾杰,觉得可笑:“我说小孩,你架子可不小,还得本监军亲自迎接。”

“你才小孩呢!”曾杰恭敬狄龙,因为父亲是狄家的奴仆。对于别人,他可不在乎。“我说你叫螃蟹……”“大胆!本监军庞悦。”

“差不多。你还别跟我端架子。实话告诉你,狄太保要死要活,粮车全丢了。我本想详细报告杨元帅。你管我叫小孩,信不着我,得,我不进城了,改日再见。”

“回来,请回来,您请回来!”庞悦心说,这么重要的军情,如果耽误了,谁敢负责。“小……兄弟,请随我来。”庞悦将曾杰领到帅虎堂。其实,曾杰故弄么虚,岂能真走?他见到杨文广,把详细经过一五一十讲述清楚。

文广大惊。第一,狄虎遇难;第二,狄龙吐血.第二,军粮丢失,军心必乱。这三条都是天大的事情。怎么办?快请寇军师,共同商议对策。

寇成听罢这些事,也很吃惊:“元帅,如今首项任务,快派朱先锋官把狄太保接回来。他是个实心人,已经上过吊,又吐过血。万一想不开,自杀自残,那就更糟了!”

“对,对。”元帅下令,让朱朗跟随曾杰,火速按回狄太保。

狄龙回到淮南府,已经不成样子了。大脸蜡黄,不见半点血色。眼睛却是通红,胡子多老长。紧走几步,双膝跪倒:“元帅,犯官狄龙罪该万死!”

文广、寇成、庞悦三巨头同时搀扶:“狄太保,胜败乃兵家常事。军粮丢了,再找回来。算不得什么,且往远处想啊。”

狄龙泪洒前胸。他明白.三位上级这是安慰自己呢。若论军法,即便找回军粮,自己最轻得记两次大过,还得挨四十军棍。重一重就得押入牢房或者充军。虽无死罪,活罪绝不能饶。三位上级听说自己又上吊,又吐血,这是同情自己。同情不能代替军法,军法不鲜明,便失去战斗力。这个道理,白己应该懂得。他把双臂往后一反:“庞监军,请你按军法从事吧。”

庞悦看了看元帅:“狄太保,你先回营养病,军法之事,慢慢再说。”朱朗搀着狄龙,走出帅虎堂。

寇成长叹:“唉,狄太保的罪过是不能免的。若强大的敌人阻却军粮,狄太保无力保护,我们还能替他圆全。结果呢?山贼设计,将他引开。他为了自己的名声,致使军粮丢失,这种情节就严重了。元帅,监军,咱们如实上报吗?”

庞悦心里惦记着狄凤,有意替狄龙开脱:“大太保很可怜,就不必上报,记大过一次算了吧。”

文广摇头:“六百万斤军粮,非同小可。寇军师,你立即去写奏折,上报天子!”“这……是。”

三巨头都很痛心,又得公事公办。

先说监军庞悦,回到自己的住处,取出功过簿,很难落笔。这时,他的助理狄凤来了,杏眼哭得通红,“庞悦呀,”姑娘在众人面前称他“监军”,俩人独处时,直呼其名。“唉,我二哥被人杀了,你得保我大哥呀。他若有个好歹,我也就不活了!”

“凤,”庞悦叫得亲切。起初,狄凤不理他。最近这些天,已经默认了。“咱大哥的事,我当然尽力而为。不过,六百万斤军粮,非同小可呀!就连杨元帅也保不住他,必须上秦皇帝。至于功过簿,我可以轻描淡写。给皇上的奏拆,归小寇负责。一字千钧,差别很大。依我之见,你去求求金花,让她找小寇说情,奏折尽量写轻点。只要皇上不过问,交给我们三人处理,这事就好办多了。”

“我谢谢你给我出主意。庞悦,你们三巨头碰面时,你别忘了说好话呀。”

“放心吧,凤。即便不冲你,我也要尽力保护咱大哥。他是个好人呀。”

“咱……大哥……”狄凤苦笑地摇了摇头,回归自己的住房。

说完庞悦,再说寇成。他铺纸提笔,瞑思苦想。这份奏折太难写了。正在这时,他的助理杨金花推门而入,“寇成,”金花和狄凤一样,公开场面称“军师”,背地直接叫名字。“狄太保丢粮灼事,非得报告皇上不可吗?”

“小花,”寇成叫得更亲切,把“金花”改成“小花, 起初,姑娘听得脸红心跳,现在觉得挺舒服,如果再称“金花”,她还不满呢!“不报告皇上绝对不行,这事太大了。”

“奏折归你写,能不能写轻点呀?一字千钧,全看你了!”“嘿,狄凤派你来的吧了?”“你会算卦?”

“那‘一字千钩’四个字,肯定是庞悦说的。你们当武将的,很少用这种词语。”“小瞧人,就你们进士有学向呀?”

“狄凤先找了庞悦,庞悦给她出主意,求你来找我。嘿嘿,我的小花呀,你真愿跑腿!”“谁是你的……小花了”姑娘小嘴一撅,“军师大人,我跟狄凤打了保票,你肯不肯帮忙吧?”

“哈哈,全说露了。你要叫我‘军师大人,咱就公事公办……”“寇成,寇成,死寇成,坏寇成……”姑娘忍俊不住,笑了起来。

寇成轻轻摇头,小声嘟嚷:“沙场女将军,也会这般娇媚……”

金花偏偏听得清楚:“你以为女将军应该什么样?”“这……似乎都像铁扇公主……”

“哼,我要走铁扇公主,你不成了牛魔王?”姑娘一言出口,才觉得不当。那小脸“唰”地就红了。扭头往外就走,临走时还甩了句硬词:“你要是不帮忙,别想当毕魔王!

寇成哈哈大笑。自言自语:“傻丫头,即便你不来求情,我也得尽力替狄龙开脱呀!”主意拿定,来到庞悦的住处,两位大才子字字推敲,句句斟酌,费了一夜的工夫,才写出这份奏折。奏折很有学问,既把事情说清了,又把狄龙摘清了。什么内容?可惜,编书人既查遍《宋史》 ,也没找到原件。只好由看官领会去吧。

次日清晨,他俩把奏折交给了元帅。文广看罢,连连称赞。加盖了元帅金印。为了显得郑重,寇成、庞悦又加盖了两封玉印。三巨头联名上奏,分量不轻。文广又派董麟、宋豹为信使,乘快马赶往京都。并再三嘱托:“你们把奏折先交给开封府包相爷,一切听从相爷安排。”

“是。”二将牢牢记住,起身告辞。“等会儿。”寇成一摆手,“既然投文开封府,我再给我老师写封私人信,清他从中关照。”

“对,对,”庞悦赞称。“我也给我老爹写封信,让他也说说好话。文广大悦:“承相、太师乃文武两位班头,他们若能出面,狄太保无忧了!”

寇成没说话,心中暗道:小庞那封信,不如不写。可是元帅赞成,我不好阻拦呀!三位巨头,为保护狄太保,仁至义尽!

单说董麟、宋豹,他们把一份奏折、两封书信背在身上,日夜兼程,来到汴梁。先到太师府,把庞悦的信件交给了门差,又到开封府,直接拜见包丞相。包丞礼看了寇成的信件,沉思良久:“二位小将,途中辛苦,你们随王朝、马汉先休息去吧。”

“回禀相爷,我们不累。离开淮南府的时候,狄小姐吩咐我们,抽空去见见狄王爷。把大太保、二太保的事,先跟狄王爷说说,省得他老人家在皇上跟前突然慌乱……”

“这……”包公摇了摇头,“你们不必去了,如今,狄王爷已经不在京都。”“是。”董、宋二将不敢再问。

二将不敢问,看官必定要问:狄王爷不在京都,到哪里去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西夏王李元昊当年造反,被狄青平灭。他不仅交递了降书顺表,并且把妹妹双阳公主木贞贞许配了狄青。这件往事,眨狠过去三十年。如今,李元昊年过花甲,一病身亡。他的儿子李凉祚即位,号称“昭英皇帝”。这位新君年纪轻轻,性情狂傲。根据常规:西夏是大宋的属国,他应该先发一份折本,请大宋皇帝赏赐封浩,再发一份哀本,请大宋皇帝派员参加父亲的葬仪。只有这样,才附合做属国的规矩。可是李谅祚没有这样做,不等上国封语,便擅自称帝。哀本倒是发来了,指名道姓要求姑姑双阳公主回国治丧。对于这种举动,仁宗皇帝十分不满。心中暗骂:在你西夏眼中,还有天朝吗?若按公理,就该治罪。怎奈南唐叛乱,抽不出兵力讨伐西夏,只得罢了。皇上本来一肚子是气呢,平西王狄青偏偏添乱:“万岁,臣妻木贞贞接到她侄儿李谅柞的家书,请她回国为抱兄治丧。特来察明万岁……”

“噢?”皇上可没给好脸,“狄王爷,李元昊死了,派谁去吊丧,肤说了算呢,还是你说了算呢?”

狄青一愣,因为皇上这话太难听了。若是一般的大臣,会立刻紧张,他却不然。第一,南清宫老娘娘狄王后是他姑母;第二,当年平西时,自己曾立过十大汗马的功劳;第三,如今,两个儿于一个女儿都在征南,为国效力。依仗这三条,狄王爷不管不顾:“万岁,派使臣吊丧,当然是您说了算。亲妹妹参加亲哥哥的丧仪,还,还应该我家说了算。”群臣紧张:狄王爷肌够“肥”的!

仁宗恼怒.“朕只知国法,不懂家规。李元昊病故,凡我大宋臣民,不准一人参加吊丧!”皇上把话说绝了,狄王爷把事也做绝了。他竟敢违背圣旨,同意双阳公主木贞贞带着侍妾西兰花暗赴兴庆府,参加李元昊的葬礼!

抗旨不遵,这还得了?若涣第二个人,准得斩首。对于平西工,皇上终究客气。削去王爵,改任武国公。从名义上看,公与王只差一等。实际土,公爵与王爵相距远多了!

狄青削爵之后,闷闷不乐,称病在家,不再上朝。看看身边,妻妾去了西夏,儿女攻打南唐,一个亲人邦没有了。唉,人生不过如此,又何必争名夺利?他虽然这么想,遇到事情,又控制不住自己。这天,他接到女儿的一封信,看罢这封家书,又怒从心头起!

原来,大宋征南军攻下淮南府之后,狄龙去催粮,其余的人等休兵一个月。乘此机会,寇军卿、庭监军联石给皇帝写了份奏折。奏折词句恳切,把吴金定小姐的品德、武艺、功劳都说将拮清楚楚,并请求万岁批准,让吴小姐嫁给杨元帅。在传送奏折的同时,杨金花也给佘太君、柴都主、穆柱英写了封家书,请求长亲同意这门婚事。狄凤跟着凑热闹,她给老爹写信,让老爹再当一回媒人。谁料狄公爷拍案大怒:哼,当年,我把吕蒙正老大人的孙女介绍给杨文广,被杨家一口回绝。如今,杨文广竟招叛女为妻,这就证明,我介绍的女孩都不如个叛女,让我这老脸丢尽了!更可恨自己的女儿,还让我再当媒人,我不但不能当,还得参杨文广一本!

可叹狄青,由于心情不好,看谁都不顺眼。跟老杨家交情那么厚,他竟然参起了杨文广。谁料,仁宗皇帝看狄青更不顺眼,一拍龙案:“狄公爷,有关文广的婚事.朕已接到奏折了。你打了半辈子仗,懂不懂军法呀?那位吴小姐献关起义,功比天大。她和文广是段美姻缘,怎么变成临阵收妻,罪该万死呢?你再想一想,我朝元帅收南唐起义女将为妻,这将震动南唐,瓦解敌人军心。即便打上一百仗,都不会有这种效果。哼,肤赞赞同这段婚事,你又跟朕作对,真是老糊涂了。你再当公爵,会误大事。从今日起,改称‘逍遥侯’。回家‘逍遥,去吧!

群臣一听,得,王降公,公降侯。还是个“逍遥侯”,等于回家养老,不淮参预朝政了。

狄青在精神上彻底垮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