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北洋巨擘-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叶之魁的大炮却大大方方的露了出来。

看来得给巡抚总督发发电报,说明一下情况啊,劝他们千万千万不能妄动,否则一炮下来,谁受得了。

飞艇部队停在上空,几乎同时,从各架上面天女散花般落下来无数五颜六色的丝带,为今天这个喜庆日子增色不少。

秋瑾还是个少女,看见了,赞道:真漂亮

其他人看见了,想道:要是落下来的是炸弹那…

想到这里不由缩了缩头,紧了紧衣服。

那些学员看到国防军如此军威,无不振奋,想到自己以后会加入这支军队,自豪之情不由充斥心头。

三军过后,叶之魁重上台上,看了看四周,自豪的说道:“诸位,看到我们国防军如此军威,千言万语,我只是要告诉大家一句话:对于任何敢于前来冒犯之国家,军政府是有办法的,中国是有办法的。”

在场的各位中国人真心实意拍起掌来。

阅兵式结束过后,叶之魁邀请各界观礼人士前往军校食堂用午餐。

众人欣然应允。

军校食堂中早就布置妥当,几十桌的圆桌摆在大厅中间,大伙纷纷落座。

叶之魁知道众人饿了一个上午,也不多说,立即开饭。

虽然没有安排座次,但各个团体之间倒是魏晋分明,坐在一起。

几杯酒下肚,看到大元帅谈笑风生,平易近人,一些人前来敬酒。

“大元帅,此人是孙中山。”杨度在旁边为叶之魁解说。

其实不用他说,叶之魁自己也认识。

孙中山迈着大步,端着一杯酒,走到叶之魁桌前,笑着说道:“大元帅一心为国为民,孙某甚是敬佩,请”

叶之魁笑着站起来,眨眨眼睛,意味深长的说道:“孙先生,我们可不是第一次见面哦。”

孙中山许是想起了大沽口的事情,脸色微红,笑着说道:“年少轻狂,大元帅还记得孙某,孙某再喝一杯。”

“好说”

又有几人敬过之后,走过来一名竖目大耳的中年汉子。

“此人是陕甘代表:甘肃按察使岑春煊”杨度又轻声在他耳边说道。

岑春煊,有意思,清末三屠之一,士屠张之洞:极力赞成废除科举考试;人屠袁世凯:不用解释,杀人闯出的名号;官屠岑春煊:严吏治反贪反腐,正纲纪肃官“屠官”,维新变法时光绪任他为甘肃按察使至现在。

屠官无论到那里为官,都是不受官场欢迎的,岑春煊被陕甘总督杨昌浚一脚踢往京师,美其名曰代表,实则是赶瘟神。

岑春煊也有自知之明,入京之后,再也没有和陕甘总督府联系请示过。

叶之魁正思索间,岑春煊已经走到桌前。

“云阶敬大元帅一杯,今日得观国防军军容,方知军政府实为我中国之中央政府,是中国之幸,百姓之幸。”

岑春煊无论怎么露出笑容,脸上表情还是严肃。

叶之魁浅浅一笑,起身回道:“云阶缪奖了,军政府草创,还有很多方面不足,不知云阶是否有意入中枢任职?”

岑春煊一愣,显然没有预料到叶之魁会忽然明面招士,不过也没多想,笑道:“大元帅厚爱,感激不尽,敢不从命尔。”

叶之魁心中高兴,开玩笑道:“还请云阶手下留情,不要屠尽我军政府官员啊。”

岑春煊脸色一整,正经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他们为官清正,云阶也不会随便为难人,否则还不如回家乖乖去种田。”

叶之魁还能说什么,只能在心中为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暗暗祝福了。

岑春煊走后,又来了一位三十岁的中年人,这回连杨度也不知道名字,只说是美国致公堂的华侨人士,来京之后不怎么与人交往。

那人走到叶之魁身前,伸出手来,然后自嘲一笑,想到这里不是国外。

哪知叶之魁却也伸出了手来,轻轻一握,笑着说道:“一定是归国华侨了,感谢你们对祖国的关注和支持。”

中年人自己倒是不好意思起来,摸摸头道:“黄三德,字传镒,素来敬佩大元帅,便讨了这个差事入国,中国之变化如果传往国外,定会让海外同胞开心。”

叶之魁笑着说道:“中外华人是一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后还要海外人士多多支持,才能让中国人重立世界之巅。”

“大元帅传到国外,美国华人都盼着大元帅出国访问呢”

叶之魁耸耸肩,无奈的回道:“奈何国家正处多事之秋。”

两人又谈了不短的时间,倒是让其他人对这个黄三德刮目相看,能入得大元帅眼的,还真没有几个。。

第二卷 京师风云 第一七五章留学

中国公派留学生之路曲折坎坷,曾国藩在世的时候,就派遣了一批留**童,清政府企图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让这些人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接受了新文化的熏陶,也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却也剪下辫子,穿上西服。

因此,最终清政府对这些留**童失去政治上的信任,悍然撤回留美人员,使留学教育流于破产,史称“留**童案”。

历史上直到庚子赔款之后,清政府才重启公派留学生之门。

这些留**童是否真的成为了清政府所认为的头生反骨之辈?詹天佑不用说了,其他一些也大多进入北洋水师,成为中高级将领,后世英勇牺牲的不在少数。中华民族不是那么容易被同化的,即使后世有大量的留日将领,最终回国后,还不是一样的奔赴抗日战场。

中国在那个时代,科学技术全面路后西方是不容置喙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军政府准备重启公派留学生之路。

叶之魁的威望是实打实挣来的,即便是在自认为开明的美国,民众还不是一样的崇拜华盛顿,所以,他一点有不怕将来那些留学生起什么异心。

外务部大臣李鸿章在与美德两国要展开友好合作时,便按照叶之魁的指示,将留学这一项也列了进去。

两国大使当然是欣喜了,西方国家一直都希望中国能接受西方文化,他们认为这些派过来的留学生,回国后如果担当要职,会对留过学的国家有好感,在政治上就形成了很大的优势。

于是,学术方面往美国送人,军校方面往德国送人,就成为了以后留学的基本论调。

26日宴请过各界人士之后,叶之魁并没有离开军校,他下午还要参与全校师生自己编排的一些节目,图个喜庆嘛。

在这之前,他留下了黄三德。

容闳正好唐有才等人说着话。

此次入京,看到军政府的政策开明,军威鼎盛,对叶之魁也是敬佩不已,他不由也起了异心,倒是没有以前那么热衷鼓吹搞什么政治制度了,只想做一两件实事。

眼看这宴会开始结束,大元帅已经先走一步,其他人三三两两,也尽兴而散,正准备起身告辞。

却有一名军士走到他面前问道:“请问是容先生吗?”

容闳看看左右,有些诧异的回道:“我是容闳,不知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位?”

军士伸了伸手,笑着说道:“正是,大元帅有请”

容闳站起身子,对唐有才等人说道:“看来老夫要先行一步了。”

几人嘴上只说无妨,心中却在猜测着叶之魁的用意。

不久,容闳随着军士行至军校西边的一间小议事厅内。

军士敲了敲门,轻声说道:“大元帅,容先生到了。”

里面传来一声洪亮欢喜的声音,道:“是吗?快请他进来。”

容闳进门之后,见方才前去敬酒的黄三德此时正坐在叶之魁的对面,两人似乎是相谈甚欢。

叶之魁起身欢迎道:“容老快快请坐,方才和黄兄还谈到荣老呢”

容闳见叶之魁没有一丝醉意,不由在心中佩服大元帅的酒量,方才在宴会时敬酒的人多说一百少说也有几十人了。

抱拳行了礼之后,容闳依言坐在黄三德的身边,笑着问道:“不知大元帅找老夫有何要事?”

叶之魁指了指他身边的黄三德,介绍道:“这是美国致公堂的爱国华侨黄先生,不知你们是否认识。”

以反清复明为旗帜的致公堂帮会组织,容闳在国外时自然听说过,但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不过如今叶之魁一手完成反清复汉的大业,致公堂来人入国求见也是正常现象了。

两人互相打过招呼,算做认识了。

叶之魁这才面容一整,谈到正事道:“中国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甚多,相信在外国生活过的两位对这点深有感触吧,我也不绕弯了,军政府准备重派公费留学生,容先生多有经验,不知能否相助一二。”

容闳在叶之魁一开口说到中国落后西方时,就差不多知道叶之魁后面要说什么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留学之事老夫倒是很有经验,怕只怕军政府和大元帅不能持之以恒,到时又要白费一翻力气。”

叶之魁知道他是说气话,不以为意的笑笑道:“这个容先生但请放心,军政府不是满清政府,政策之开明,言论之自由,相信先生在京中这段日子已经看得明白。”

言论当然自由了,只是别人在报纸上写一篇关于其他制度的文章,在此同时却能有十几家报纸为叶之魁歌功颂德。

容闳有些意动,叶之魁又对两人说道:“军政府和美国政府合作,准备在美国几所大学周围,建造几栋楼房,作为选派和管理留学生的办公用房,同时还是住宿和学习汉语的教室,到时不但是留学生,就连华侨子弟都可以在此学习我中国文化,也不至于忘了老祖宗。”

“如果容先生答应,就由您出任留学生监督,所有一切事物由你负责。”

“这,容老夫仔细想想。”容闳摸了摸下巴。可是脸上兴奋的表情却出卖了他。

“容老,这是为国为民之好事,此事除了您,我还真不知道谁能担此大任,请万毋推辞。”幸好叶之魁和见仁时吾学了几招。

容闳见叶之魁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点头应道:“不知大元帅准备一年派遣多少留学生?”

叶之魁敲了敲桌子,回道:“军政府准备每年派遣一百留学生,此后看情况扩大规模,五年归国,出国一切费用都由政府出资,不过为防一些学生懈怠,每年会回国叙述一次,将学到的技能整理成册,供国内参考。”

“那留学生的年龄呢?”

“十五岁左右,这些人还未出国前,先在国内学习一些基础的课程以及外国的语言习俗,出国之后就能比较方便。”

之所以选择十五岁,是因为叶之魁不会放任自流,让他们先接受中式的教育,思想有些定型之后,再送往美国,就更不易被同化了。

容闳一愣,经过以前的事后,他估计叶之魁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就不多劝,而是说道:“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不过先在国内接受一些基础教育,入美国后,还是能跟得上的。”

“此事就多劳容老用心了,外务部会协助您办好此事。”

容闳站起身子,告辞道:“既然如此,老夫这就前去找外务部,尽快完成。”

有了正事,他觉得浑身都是力气,再也坐不住。

叶之魁倒是很欣赏容闳做事的积极性,也不多留。

容闳走后,黄三德谢道:“多谢大元帅对海外华人的关心,相信消息传往美国,一定会振奋人心。”

叶之魁却没有这么开心,眼神变冷的说道:“中国贫弱,连海外华人也受到欺辱,1892年美国国会通过将1882年的《排华法案》延长10年的法案,军政府成立不久后,外务部便已经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废除法案,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