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北洋巨擘-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两国政府现在都宣称都琉球海域拥有主权,而1879年签订的中日条约中,日本政府也承认中国拥有部分琉球海岛,因此他们也不好自打嘴巴,一时间倒是无可奈何起来,只要中国人不入冲绳海域,就忍忍算了,等到我大日本帝国在琉球布置妥当,就会让你们这帮支那人没有好果子吃。

海军的离去,似乎没有影响到台湾的军务情况,台北府督署内,台湾巡抚刘铭传还在为琉球王室举行欢迎宴会。

琉球王室成员暂时在台湾落脚,经过一段时间来的休息,大多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氛,他们在台湾各处不断发表演讲,述说这些年来在日本遭遇到的非人待遇,受到了台湾上下的热烈欢迎。

宴会开始后不久后,气氛已经十分热络。

觥筹交错,互相攀谈,一些台湾名流也应邀参加了这场宴会。

琉球公主尚清已经不见当日在船上的憔悴,成为这场宴会上一颗最闪亮的明珠,身边围了一大群前来搭讪的风流少年。

不过这位琉球公主心思显然不在此地,对那些自命风流的台湾青年才子,只是出于礼仪稍微交谈一翻。

“武大哥,你是说我父王会进京前去拜见大总统。”小姑娘眨着一双漂亮的眼睛看着这位琉球王室的救命恩人武小艺。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你父亲会在后日出发。”武小艺拿起一块糕点,一下扔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武小艺如今的职责就是保护琉球王室,对与琉球王的行程自是一清二楚。

“这样啊,那我能不能与父王一起前去。”尚清这段日子一直缠着武小艺,要他将一些中国各地的风俗民情,武小艺走南闯北,说话风趣幽默,但是也往往夸大其词,将北京城说得天上没有,地上只有一处,一直以来被囚禁的尚清听得向往不用,而且她对武小艺嘴中那名英明神武的中国大总统叶之魁也是好奇不已,想趁此机会前去看上一眼。

武小艺撇撇嘴,笑着回道:”尚小姐不是会一直晕船吗?你父王又怎么舍得再让你遭受这一番苦楚。”

尚清闻言眼睛转了转,不知在想什么。

作为宴会的主人台湾巡抚刘铭传,仅仅出现了十几分钟,与琉球王尚泰酒过三旬,稍微对其他人示意之后,便随意找了一个借口离去。

琉球王尚泰看似与其他众人打得火热,其实却一直在注意他,见此,放下酒杯,也尾随而去。

等尚泰求见刘铭传有事相商时,却被告知刘铭传正在召开军事会议,让他稍等片刻。

会议室内,台湾巡抚刘铭传微皱着眉头,身子有些佝偻的坐在最前面,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已经感到自己精力大不如前,以前的一员虎将,不知如今还能出战否。

下方,台湾诸将领一脸严肃的正经危坐,计有刘永福,邓长安,章高元,林则京等将。

刘铭传先是咳嗽了一声,接着对着旁边的亲卫附耳嘱咐一句。

待到亲卫离开后,他方才不急不缓的开口说道:“众位,不用我多说,如今中日两国已成水火之势,两国开战不可避免,大总统已经从北京发来命令,台湾军队除一部分留守外,大部将随海军进攻琉球。”

刘铭传说完,看着底下一干人的脸色,除几名略显惊讶之外,大多安坐如故。

话说台湾诸将虽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如今得到确认,还是心中微微一惊,不知是何滋味,这就要开战了吗?

像是猜到了众人的心思一般,刘铭传展颜一笑,接着说道:“不过众位也不用太过担心,台湾军区初建,本质上还是当初的一帮新旧合兵,没有经历过多大的战事,鉴于此,我们不会作为作战的主力,而是当做辅助部队,协助国防新军即可。”

刘永福现为澎湖列岛守将,这次专门赶来台北召开军事会议,听到刘铭传如此说,心中有些不服,插嘴道:“大人,为将者但求战死沙场,刘某虽老,亦愿作为一马前卒,当做先锋,还请大人答应我。”

其他诸将听到刘永福如此说,自是不甘落后,纷纷求战,一时间看起来倒是有那么几分气势,不过是不是真心话,就不知道了。

刘铭传无奈的苦笑两声,你说你这个刘永福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这么积极干嘛。

他只好拿出巡抚的威严来,将手往下压了压,止住众人的求战声,淡淡说道:“众位要求战,也毋须向老夫请求,因为老夫此次是坐镇后方,固守台湾,支援前方,前线作战之事,不会由老夫指挥。”

刘铭传说到这里也是很无奈,自己以前好歹也是一员名将,如今却被民国政府看不上,沦落到防守后方了。

刘铭传不指挥作战,那会是谁,众人都露出询问的眼光。

“好了,现在有请南京军区的司令员宋平蓝大将军。”刘铭传也不打妄语,直接解答了众人的疑惑,说出了前线指挥官的人选。

刘铭传话刚落下,宋平蓝就带着曹锟等一干南京军区的将领一脸傲然的走了进来。

宋平蓝接到叶之魁的命令后,便先行一步,带着一些高级将领离开南京,对于台湾守军,他自是看不上眼,不过也不好明说,只好先与刘铭传商议过后,由刘铭传婉约的传达他们的任务。

1895年11月5日,宋平蓝入台,开始组建对日作战前线指挥大本营,紧随其后的,是从南京军区调遣的一万五千余人,他们将分步慢慢渡过台湾海峡。

这下,各国军事专家都哑然了,只有安蒂斯沾沾自喜的述说自己的先见之明。

8日,琉球海域,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正在缓缓向前方行驶,当舰队经过硫磺鸟岛之时,从旗舰镇远号上面传来了全舰警戒的命令。

各舰管带不敢怠慢,急忙跑到舰桥上观察情况。

但见远方有一支日本舰队正在向前快速行驶,大大小小的舰船多达三十多艘,日本穹甲巡洋舰松岛、高千穗、浪速赫然在列,更有横滨丸、萨摩丸等大小运输舰。

中日两国舰队就这样在冲绳海域不期而遇了。

“碰上日本人的运输舰队了。”舰队最前列的镇远号管带林泰曾放下望远镜,喃喃自语道。

日本运输舰被死死护卫在中间,只要稍微推测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

松岛号上,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记勃然色变,虽然知道中国舰队这段时间来比较猖狂,却也万万没有料到中国人竟然踏足冲绳县海域,对那些有争议的琉球海域,日本海军还能装傻充愣一下,不过对于冲绳海域,实在是与到达日本本岛没有任何区别了。

难道现在带领舰队前去开战,桦山资纪恼怒的盯着中国舰队,他这是一队运输舰队,舰上有5000多人日军,万一起冲突,这些陆军是帮不上忙,而且万一运输舰被击沉,损失就大了。

桦山资纪片刻之间就有了决定,还是先将兵力运到冲绳县再说。

第二卷 京师风云 第二七三章孙中山求职

桦山资纪不愧是只老狐狸,片刻间就懂得怎么取舍,日本舰队一碰到中国舰队就掉头而走,让林泰曾一阵无语,不都说日本人敢于死战吗?这是什么情况。

穷寇莫追,何况还不一定追得上,林泰曾想了想,也就放弃了追击,一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来歼灭日本海军的,而是来观察海域地形的,为随后的登陆战做好准备。二是日本海军显然是在极力避战,只顾逃命,要是追到冲绳港口,日本人可以进港死守,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至于出动这么多军舰,是因为中国海军也怕日本人围歼啊。

身处颐和园的叶之魁当然还没有接到中日海战差点爆发的消息,他此时正在和两位重要人物见面。

大总统办公室里,叶之魁嘴角挂着一丝笑容,有些惊讶的看着来人。

“载之,少白,多日不见,可安好?”叶之魁好整以暇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笑笑问道。

不错,来人是孙中山和陈少白,至于来意,叶之魁暂时还不知道。

“多谢大总统关心。”孙中山拱了拱手,脸上稍微有些尴尬。

“不知两位今日来见我叶之魁有何要事?难道又有一些民主思想要对我叶某说?”叶之魁眨眨眼睛,继续问道,语气中稍微带了一些讽刺的气味。

国民大会过后,孙中山等人仍然羁留京师,并没有离去,而且不久前还向民国政府提出了众多有关如何实施民主政策的建议。

民政部等官员看到他们就头疼,想不到他两现在还直接找上叶之魁来了,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叶之魁暗叹一声。

陈少白在旁边却用身体碰了碰他,使了一个眼色。

孙中山方搓着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孙某见中国在大总统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心中着实佩服,但每每思量不能为国多出一份力,又感到惭愧不已。”

叶之魁真心实意的说道:“载之兄切莫如此说,你对民国政府的民主建议书,我都细细品读过了,其中一些观点很是赞成,而且已经开始付诸实行,怎么能说为国没有尽力呢?你们都是民主的先行者,我叶某也是敬佩不已。”

陈少白见孙中山半天没有说出来意,不由有些着急,将茶杯往桌上一放,然后自嘲道:“我和载之在京多日,每天除了写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外,一件实事也没有做过,看到往日的朋友一个个都在政府中任职,我陈少白也心急啊,可惜没有什么门路,今日馋着脸来求见大总统,其实是想谋得一官半职,做一番实业出来。”

孙中山脸霍的一下子就红了,陈少白说完倒是显得光明磊落,一双眼睛真诚的看着叶之魁。

“求一官半职。”叶之魁晕乎乎的,想不到孙中山和陈少白今日是来为自己谋出身的,这,还真是的,叶之魁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少白兄。”叶之魁沉吟片刻,只得出声说道:“各地方政府现在也是缺人之际,凭两位大才,何愁不能找到一官半职”

孙中山笑笑说道:“地方政府官员都是一些老朽之辈,没有大总统思想开明,对孙某的建议也大多置之不理。”

感情是他早就去求过职,只是别人看不上他啊,叶之魁恍然大悟,也是,如今虽然政风开放,但是碰上孙中山这等天生能说会道,有领导才能的人,还真不好安排。

陈少白见叶之魁沉着脸不说话,不由讪讪一笑,道:“少白毛遂自荐,倒是让大总统为难了。”

叶之魁连忙摆手道:“少白说笑了,叶某只是在想如何安排两位,两位兄台素有才干,要是被我叶某埋没了,岂不是民国政府的损失。”

对于这些民主进步人士,叶之魁认为要采取分化拉拢,不能采用打压的政策,当然,也不能让他们搅入军政等重要部门。

既然孙中山和陈少白有此心,叶之魁也只好为他们安排一个职位了。

“倒是有一个重要职位适合两位兄台。”叶之魁扬起头来,笑着说道。

孙中山眼睛一亮,竖长耳朵倾听。

陈少白也是一幅渴望的表情。

叶之魁也不卖关子,继续说道:“两位兄台肯定了解如今政府正在大力修建铁路,北京至天津的铁路已经开通,北京入川的铁路也正在修建,东三省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三条铁路同时开通。不过依叶某之见,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叶某最后的计划是,要在全国修长一张巨大的铁路网,让各省都能与京城连通。”

叶之魁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奈何如今政府在在忙于对外作战之事,对这方面未免有些照顾不到,铁路网的计划虽然提出来了,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