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5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耶律焘蓉也想错了一点,石坚虽然为士兵的牺牲心痛,可也不会失去理智。他已经不是初上战场的那个青年。现在他经过了无数的大战,固然他歼灭的敌人,以百万计数。可是跟在他后面倒下的士兵也有几万人。现在他对死亡已经看得很开了。

既然是战争,不可能不出现伤亡,只是将伤亡减少到最低地步,对敌人伤害最大,这才叫有本事。如果这个城市在耶律焘蓉指挥下,他零伤亡,可能他自己都不相信。如果不是耶律焘蓉为克己与允言拖累,而从容的组织战斗,那么伤亡还要更大。

当然现在耶律焘蓉也许在大局观上,比他不逊色。特别是这次,她与李织差一点就将大宋真正瓦解了。别看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石坚的安排,无论江宁府的保卫战,还是京城让机速房的人盯着克己,才没有出大事。可如果不是那个花花公子石达龙,跑到李织床下捉奸(这一点石达龙可不敢掩瞒,虽然他立下大功,可他老子回来,狠狠抽他几十马鞭,打得他叫苦连天。当然,他老子抽完后,又跑到外面偷笑,这个不孝的儿子,竟然睡了天理教教主,还捉她的奸)。那么李织就不会那么急迫地发动,也不会牵连到克己随着匆匆忙忙地跑到军营中。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也许瓦解不可能,但宋朝想恢复元气,还不知过多少年。

但耶律焘蓉也有缺点,那就是她的临阵指挥能力。这一点还很差,别看她送了一个桃子,那是萧孝穆执行的。这也难怪,毕竟她是一个女子,没有亲自指挥过军队,如果这也行,那么她也顶替石坚成了妖人了。

石坚这一次固然因为这么多士兵死去生气,可是他更为了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他马上就要走了,这些俘虏也不能押回中原。难道他一路急行军,还要带着这些俘虏,在几十万契丹大军中穿行?找死?

可他自己说过投降不杀,因此,他必须得找一条理由,将这些俘虏全部杀死!

当然如果在契丹大后方,石坚也许会卖一个面子,将他们放掉,现在不能放。留下来,让他们还继续为害大宋百姓?因此,他们必须死!

而且确实,石坚与耶律焘蓉两个人的出发点,耶律焘蓉就落在下风,她只想恢复以前契丹人继续欺压大宋的那种格局,可石坚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上升,将所有不确定因素与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中,让大宋健康地发展下去。这样以后就没有了他前世被人欺压,连收回自己的领土,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连海洋,也让几个小岛国占有,还要与他们协商的事。更不会出现被一群列强差点将中国瓜分的事。

可惜耶律焘蓉不是一个穿越者,当然如果她也是穿越者,那么以她的智慧,选择的不是合作,石坚会更头痛。

现在场中,只剩下几个契丹高级官员,如那个韩八,那个杨佶。

但石坚没有看他们,而是看着克己。

石坚说道:“小候爷,我们一别又是快两年了。”

对于这个小候爷,石坚是十分地欣赏。他的琴技高超,而且书法也不错,同时他的学问惊人。石坚在京城时,还与他交往过好多次,当然,石坚可不想攀龙附凤,这是这位小候爷向他请教学问的。特别是小提琴出来后,他更是对此痴迷。竟然后来让他学会了,而且弹奏手法,还在石坚之上。如果论在音乐上的造诣,他还在耶律焘蓉之上,赵蓉更是远远不及。以前赵蓉一提起自己的这个超大堂侄,还满口称赞。可就因为这一点,让石坚去了一趟江宁,发觉了他可疑的身份。

事情反常即为妖,这一点他不及自己,不及耶律焘蓉。当然,现在看起来,事情水落石出了,可石坚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是这样的人,不会让李织佩服,更不会与他合作。

这后面还有人。

同时不解的事情多着。例如那些摩呼罗迦,也就是那些死士,根据那一年,也就是天圣初年,得到的口供,他们培养了许多年,而这时天理教成立的时间才只有四五年。也就是说那些死士,在天理教之前成立的。还有那个李晓风一提起贺媛就支支唔唔的,难道还有什么隐秘的事情?

他在奇怪,契丹某些大臣也在奇怪,那就是辽圣宗培养的一批死士跑到哪里去了。这些人都是契丹精卒,一直掌握在辽圣宗手里就没有动用过。可随着辽圣宗死亡,他们也没有露出水面。

当然石坚知道历史还是那个历史,这些变化都是自己带来的,或者原来就有的,因为没有时机发动,而没有载入史册,可因为他的出现,让他们有了浮出水面的楔机。

他看着这个有些憔悴的青年,应当他还比自己大上几岁吧。这个人在京城为人低调,才华出众,风度翩翩,可惜了!

赵克己看着他,也是一笑,到了这种地步,他反而将负担放开,举止自然。他说道:“是啊。可惜到现在,我对那首《梁祝》中几个疑问还没有弄明白。”

这几个疑问,是石坚记错了谱子,但在他的法眼里,立即察觉出来问题。石坚也不是什么音乐大家,他也不好回答。于是这个小候爷回家钻研了好久,但他修改后,还是觉得不满意。应当来说,他对音乐的态度,那是抱着很神圣的眼光对待的。

这时候东方开始正式发白,一抹晨光照在他脸上,虽然他脸上还是灰暗一片,但他的神情很坦然。随着他这一笑,露出满嘴雪白的牙齿。

他又说道:“这是我唯一的遗憾。或者石大人创造了这首曲子,有本事能将它完善,可是石大人也没有时间。”

石坚说道:“行,本官答应你。不过那要等本官将事情忙完。”

也许是他这种执着的精神,让石坚多少有点感动,虽然他的行为让石坚愤恨。可艺术无界限,也许等到一天自己不再忙碌了,与赵蓉一起商量,将这首曲子错误之处找出来。毕竟自己听过“正版”的,虽然音乐才华没有他高,可想找出来的难度比他动手,还要更低。

“那么多谢石大人了。”赵克己再次说道:“我那天路过黄河,恰好有灵感产生,于是作了一首曲子,石大人,可否一听。”

石坚说道:“多谢赐奏。”

赵克己从他背上拿下一副古琴,敢情他连逃跑时,也没有忘记带上这个东西。

赵克己将古琴摆放在城门边一个石凳上,不怕寒冷,席地弹奏起来。

这时候天渐渐大亮起来,东边的太阳开始露出一张鲜红的脸。城中的战斗声也渐渐平息下来。可是各路的战士没有敢禀报石坚。

因为他正聆听着这个叛党的首领弹琴,随着音乐声高吭低落,一会儿眉头皱起,一会儿低声叹息,一会儿抚着双手。

阳光照在他俩人的脸上,俩个人似乎一个在弹,一个在听,都忘记了一切。

第462章 望风而逃

一曲终有了时,石坚叹息道:“黄河虽壮,可是小候爷这首曲子总是有些枯瑟。”

赵克己大笑:“石大人,这首曲子本来就描写傍晚的黄河,终有些枯瑟的味道。”

这是他带领着叛军渡过黄河时,突然生起灵感所作。当时正值日薄西山时分,他一路北逃,前途迷茫,加上冬天严寒,虽然看着被冰封起来的黄河,遥想黄河冰化时的波澜壮阔,可曲子难免会夹杂着一种担忧失望。

石坚说道:“本官离上次听小候爷的琴声,已经很远了。现在小候爷的琴技再次大进,已经真正成为千古的名家行列。只是琴技好不代表着其他也好。就仿佛南唐李后主一样。”

爱好是一回事,钻研是另一回事,无论你想在什么领域达到千古的巅峰,就得将其他事情放弃。李煜词写得好啊,可皇帝做得一塌糊涂。跟后面还有一个赵佶,宋徽宗,那个画那个字,在石坚前世,就是以石坚那时的资产也别想买上一幅两幅回家挂挂玩。还有那个明熹宗,那个木匠活更绝,他做了一张屏风,叫小太监拿出去卖,说一不准透露是朕做的,二不准低于一万两银子出售。结果一个时辰,小太监就将一万两银票拿回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后来的明朝银价更高,好几百万人民币。但人家这手艺活就值这个价。

想想这些主儿,在这些方面达到如此的造诣,他们怎能有心思将国家治理好。还有一个相反的例子,那就是小赵祯。人家什么也不会,就是喜欢一手飞白体,自己也写不好。后来又学习石体,就是石坚的那种内刚外媚的那种字体,更写得一塌糊涂,只有艳羡,向石坚一个劲地敲诈。怎么办呢,谁叫咱俩妹夫郎舅关系好,朕写不出来,可你能写出来,有什么好字就送给朕欣赏得了。

但人家会听会用,自己勤俭节约。会听就是能听大臣的进谏,所以包拯这些人敢把唾沫往他脸上飞。会用,就是会用一些有本事的大臣。说起来简单,可并不那么简单,一个大臣放在那儿,你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有什么特长,用在什么地方?刘邦也没有多少本事,只用对了三个人,就打下了天下。还有会听,或者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那也不一定,触龙说赵太后,那个话讲得是多么动听。但是忠言!赵高直接指鹿为马了。这种话不好听,但更不是忠言。有些人故意装忠臣,逆言皇帝。有些良臣为了皇帝接受他的谏议,那个话说得娓娓动听,不听都不行。

所以你自己得逐磨,那些人什么用场,那些话儿该听不该听,这就要精力。那还有多时间用在其他方面。至于勤俭,也许说起来更简单,别忘记了,人家是皇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时候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个难度比一个熬了二十年的光棍,突然一个美女在他前面脱光了衣服,让他不上的难度还要大。

当然小皇帝够背的,想改革,遇到守旧势力的阻拦,而且正好遇到元昊崛起,把宋朝的财政弄得紧张无比。然后临死时只抱着一匹玉马进入了陵墓。如果不是这档子的事,他的功业未必比汉文景二帝差到哪里。

石坚的意思,你一个小候爷,玩玩琴,也不错,何必弄一个叛乱。那不是你玩的。可惜了。当然这也是他风彩好,石坚一是怜惜他才华,二也是与他有旧,否则他才不会这么多废话。

赵克己摇头,他说道:“石大人错矣,非是我琴技大涨,而是刚才看到石大人,我知道我自己穷途末日,放下了所有的包袱,这才真正以心入琴。就象石大人用人品入字一样。”

也许在普通百姓眼里,石坚什么都是超人一等。但在这个多才多艺的叛党首领面前,他可知道很清楚。石坚的棋也只是二流的高手,与那些顶尖的还有不小的距离。当然拿是绝对能拿得出。至于琴技,也只是一般,特别在古琴上,只能说三流。就是他创造了那个小提琴,现在赵克己也分辨出来,还有很多的缺陷。不过他为什么会创造那么多优美的曲子,或者只有说他天生异禀。真正让赵克己折服的是书法。别看那幅百寿图,他看过,只能说追其形,没有其神。当然出自一个八岁少年之手,那就了不得了。后来才日进圆融。最后石坚那种石体定型,那真正代表着他走入绝世大家的行列,与颜欧他们并肩了。

而且这种字体被人称为历史以来最好看的字体,骨不失刚,表不失其丽。于是许多人模仿,可是大多或学其表媚,无其刚力。或学其刚,但无其媚丽之形。因此,也是石坚的字在市场上一抬再抬的原因。当然他说到心境,这玩艺,玄之又玄,不好说。就象李煜也是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