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港二十八总督-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0名员工。德士古石油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购置新的石油输送设备,并雇用160名员工。美国太平洋银行动用4500万美元,收购广东银行股份。
  《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受到日本经济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产业界、金融界人士表示从此“可以安心下来”,继续利用香港这一信息中心和商业基地,发展同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交往。三菱开始计划增强在港子公司;西武集团等大百货公司加快向香港发展步伐;日本许多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纷纷在香港增设分支机构。日本三和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吉水信二说:“中英表明会维持香港资本主义的制度不变,今后日资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
  英国有两家公司在中英协议草签后,决定在香港投资2。4亿港元。
  欧洲各国也看好香港前途,积极向香港发展。法国国家巴黎银行中国香港地区总经理谢怀志表示:“中英联合声明之后,香港前景明朗,香港银行业将因此进入新的蓬勃期。巴黎银行决定把握时机,大力拓展中国和香港业务。”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后,香港的经济建设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外国的财团对香港的前途看好,增强了投资的信心。香港的财团和企业家更加充满信心,准备以新的姿态,为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1985年内共有18465家新公司注册,比1984年增加5031家。新注册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为36064亿元,注册资本额在500万元或以上的新公司有104家。1985年内有5312家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增加额达144。12亿元。1985年底已注册的香港公司总数有147636家,比1984年的130726家增加16910家。可见,1985年香港的企业家比起1984年对香港的信心更强,投资的积极性更高。
  一任奔劳溘然而去
  1986年7月,尤德访问美国,走遍旧金山、西雅图等地,到处演说讲话,强调中英联合声明为香港的未来提供了稳固的建设基础,是解决香港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的一个富有创意的方法,使香港在九七后继续与今天一样发挥效能。访问的目的主要是宣传香港是一个旅游及贸易的地方,是一个繁荣稳定的地方,能给商人提供新机会,是自由贸易区。欢迎美商投资香港。
  1986年11月14日,他返英。在接受英国《西部邮报》记者访问,回答问题时,他说对香港前途充满信心。当记者问到:“现年62岁的你已经远超55岁退休年龄,当你将来离开香港后,你希望怎样打发时间呢?”
  他回答:我将继续留在香港,至少直至1988年底。一直以来,港督的职位被视作独立于整个公务员架构。不过,我相信自己若然继续留在香港直至1997年,就未免太老一点。不过,我至今仍对东方研究学问或远东事务教育的发展感到兴趣。
  当记者问到:展望未来20年,你最忧虑香港哪一方面的问题时,他回答:“我对香港没有任何重大忧虑。我对香港具有信心,因为它具有应付任何艰难时刻的能力,亦可以在困难过后逐步恢复活力。香港人干劲十足和精明勤奋,即使是遭逢千辛万苦的局面,亦有决心排除万难。
  “香港经常是一个容易受到外在世界干扰的地方,事实上,假如世界经济表现出色,香港亦必然获得理想的经济发展。否则,香港便面对艰巨的局面。香港最易受到外来因素影响是其面对的一个大难题。
  “香港完全没有天然资源,唯一拥有的是一个深水港口和很多非常吃苦耐劳的市民。
  “我希望目睹中英联合声明能够成功地执行。当然,我亦希望见到香港经济像现时那样成功。我希望香港的第三间大学能够顺利成立,还有广大市民的福利较我去港履新时有所改善。我相信这一定会出现。”
  他正沉浸在联合声明的乐观之中,从英伦返港,即来京访问,为促进中英双边贸易而努力。
  谁能料到,1986年12月4日,便溘然而逝。
  此时,他的夫人正在古城西安旅游。接到通知,立即返京。
  新华社12月5日发表了如下的消息:香港总督尤德昨天夜里睡眠中在英国驻华大使馆邸逝世。外交部发言人今天上午发表谈话表示哀悼。发言人说,今天上午8时20分英国驻华大使馆向外交部通报,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于昨夜因病去世。
  尤德爵士是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邀请,作为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香港产品展览会展览团的特邀嘉宾前来北京的。发言人说,噩耗传来,我们对之感到震惊和惋惜,并向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和尤德夫人及亲属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
  消息传出,在京的有关人士都觉得突然,因为前一天晚上,他参加姬鹏飞在钓鱼台举行的宴会时,身体、情绪都很好,还饮了几杯茅台酒。
  消息传到香港,各界甚感哀悼。香港《华侨晚报》11月5日作了如下的报道:“尤德爵士自82年5月20日上任本港总督以来,仆仆风尘,曾经56次出外,分别为21次去伦敦,28次去北京,其中22次为参加中英香港前途谈判。此外,他亦去过美国、日本、澳门。
  与历任港督比,尤德在任期内去北京的次数最多,并且出席及亲眼目击了中英联合声明之草签及正式签署的仪式。
  《华侨晚报》同日发表社论说:“尤德爵士是死于任内的第一位港督,亦可说是为香港鞠躬尽瘁的第一位港督。在1982年莅任以来,无论对外与对内应负的任务,都比任何一位港督沉重与复杂,这位酷爱中国的英国外交家,都能以祥和与审慎的态度,挥洒自如的应付过去,单就这点已值得我们长为追忆。
  “尤德爵士不幸客死北京,很可能是心脏病复发,以最近的行动推测,亦很可能积劳所致。他刚由英国述职回来,即以嘉宾身份随香港经贸高层代表团北上,为促进中港双边贸易,合资经营及加强中国内地与香港联系而努力,同时与中国高层交换对香港问题的意见,显出其不辞辛劳。尤德爵士之死,无疑在许多方面是巨大损失。在今后中英与中港的各种联系中,少了这位‘中国老手’穿针引线,自不免有时要多费些功夫。”
  12月9日上午,尤德爵士的丧礼在香港的圣约翰大教堂举行。
  作为英国女王代表的署理总督钟逸杰以及行政局首席议员钟士元先后在丧礼仪式上致挽词,介绍尤德的一生,赞颂他在就任港督期间,为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和执行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丧礼结束后,尤德爵士的遗体由香港政府官员以及他的夫人和女儿送到火葬场火化。
  英国外交部次官李连登、常任次官韦沛达、助理次官魏德巍和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等分别从伦敦和北京到港参加尤德的丧礼。
  中国人民的哀悼
  尤德总督的遗体12月6日下午由专机从北京送往香港。
  中国贸促会会长贾石,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秘书长鲁平和外交部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柯在铄到机场向尤德的遗体告别。他们向护送遗体的尤德夫人和两个女儿表示了深切的慰问。
  尤德夫人感谢贸促会和有关方面为她丈夫的善后所作的一切。夫人说:“我的丈夫和我曾在中国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刻,他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
  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和夫人也到机场向尤德总督的遗体告别。
  机场上举行了简短的向遗体告别仪式。贾石、鲁平、柯在铄、尤德夫人和女儿、伊文思大使和夫人、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邓莲如女士等在寒风中肃立默哀。棺木旁放着贾石送来的花圈,缎带上写道:“香港总督尤德永垂千古”。
  4时15分,英国皇家空军的专机载着尤德的遗体离开首都机场。
  柯在铄从机场出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尤德先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是中国人民很熟悉的老朋友。他为促进中英友好关系的发展,对香港问题的解决,都作出了贡献。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朋友感到惋惜。
  在香港,到机场迎接尤德遗体的有署理总督钟逸杰以及其他港府官员和行政、立法两局议员共60人。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李储文也到机场迎接。
  12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打电报给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电文说:“惊悉尤德爵士离京返港前夕不幸遽然病逝,不胜哀悼。
  “尤德爵士曾在中国工作多年,他对促进和推动中英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他的不幸病逝,我们深感惋惜并深为悼念。请代向尤德爵士的夫人及其亲属以及向英国政府转达中国政府的诚挚慰问。”
  12月6日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打电报给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电文说:“尤德爵士遽然于北京病逝,噩耗传来,不胜震惊。尤德爵士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我们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公私情谊,他多年来促进中英两国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对他的不幸逝世,深感惋惜,请代向他的夫人和家属表示深切的悼念和慰问。”
  尤德观鸟园
  按照香港的习惯,为了纪念尤德,港府行政局和马会协手兴建了香港公园尤德观鸟园。1992年11月,他去世6年之后,他的夫人来香港主持公园揭幕典礼。对此事,《大公报》作了这样的报道:尤德夫人昨日(11月4日)为香港公园尤德观鸟园主持开幕礼。观鸟园以已故港督尤德命名,尤德生前亦为一位热爱观鸟者。
  尤德夫人说,市政局与马会携手建造香港公园,为本港市民提供了一个消闲的好去处。观鸟园饲养了450多只原产于马来西亚群岛热带雨林的雀鸟,许多属罕有品种,有些更是濒临绝种的雀鸟。不过,现在它们都全部安然栖息在观鸟园内,得到专业人员的悉心照料。
  尤德夫人说,很多在建造观鸟园前已有的成龄树,现已变为新造雨林的一部分。新栽种的树木、一条天然溪涧,以及那些长有大块板状根、造型异常逼真的巨型人造树,为雀鸟营造了合适的栖息环境,也令游人得以乐在其中。观鸟园内其中一项特别设施是一条200米长、高度几达树顶的高架行人天桥。游人可漫步桥上,观赏树木、灌丛及翱翔的雀鸟。
  有关部门安排尤德夫人放生五双华丽吸蜜鹦鹉,随后尤德夫人便游览观鸟园,当她行至一半左右,突然听到一只雀鸟吱吱唱歌,有关人员表示,这正是刚才尤德夫人放生的吸蜜鹦鹉当中的一只。这只鹦鹉似乎是为感谢尤德夫人放生,故特意高歌一曲,聊表谢意。尤德夫人亦应众人要求,走到鹦鹉旁边,高高兴兴的与它合照。
  一别经年,尤德夫人看来别来无恙,精神也很好,她表示其夫十分喜欢观鸟,这观鸟园以他的名字命名再理想不过,她认为尤德爵士必会十分喜欢。
  第二十七任 卫奕信DaVid Wilson
  1987年4月9日卫奕信就任第二十七任香港总督,至1992年7月3日为止,任期5年2个月。
  卫奕信(1935~),苏格兰人。原来译名魏德巍,有人说这个名字的读音不吉利,遂改名为卫奕信。他的夫人中文名字颜丽珊,后改为黎丹霞。
  1986年12月4日尤德病逝后,次年1月16日,英国政府同时在伦敦和香港宣布,英女王已批准任命卫奕信为香港总督及驻港三军司令,以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