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拆迁工-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骞义愤填膺的说道:“不错!我早就看不惯这些个督抚们中饱私囊了!他们都是老百姓的吸血虫,只是以前咱人卑言微,说的话还赶不上放个屁有影响力!现在有张大人主事,咱不能再眼看着不管了啊!”
  张云飞说道:“金本位制改革没有问题,咱们有的是黄金储备!不过在币制改革上,东北三省的现有的那些个‘陋规’等势力人群,我们如何处理?”
  张云飞最大的问题不是有没有钱,也不是有没有人会改革,而是改革必将触动一些人的利益,目前的张云飞全心准备对俄战争,不想在其他方面消耗精力。
  咸丰以来,清政府即想让面临崩溃的传统制钱体制(特别是京师地区)得到恢复。1887年清政府采取措施,让临江临海各省使用新式机械来铸造优质钱币,同时用制钱来征收一部分厘金和盐税,通过海路运送到京师。可是,收支基本不平衡的大规模的制钱发行政策未能成功,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尽管如此,这项举措仍成为中国币制运营中的新“转机”,它引发各省开始单独铸造中国银元,带来了“通货发行的地方化”现象。
  具体言之,1887年2月,两广总督张之洞指出外国银元不仅在广东,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流通,他以驱逐外国银元和填补铸造钱币所产生的损失为名,奏请利用新式机械来自铸银元。得到清政府同意后,广东于1890年发行了银元。后调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又在1893年获得了在湖北自铸银元的许可,并于1895年开始在湖北发行银元。
  甲午战争以后,在逐渐活跃的币制问题讨论中,又有人提出扩大银元铸造的建议,同时,由于银元铸造具有巨大利益,各省都先后开始了银元铸造,到1898年为止,奉天、吉林、直隶、江苏、福建、安徽、新疆、湖南、浙江等也都自铸银元。各省的银元铸造存在着很多问题。各省所铸银元的平色(重量和纯度)不一致。1897年吉林铸造的大银元(面额1元),重量只有0.6988两(库平);1898年直隶北洋机器局所铸大银元为0.7289两;1897年奉天发行的大银元的纯度是0.845,而湖北的为0.904。
  由于各省银元的平色不同,这些银元离开所铸造的省份进行流通,就会大幅贬值,即使在省内流通,也比墨西哥银元等外国银元便宜。
  第294章 掌控东北
   更为严重的是,铸造利益的扩大使得小银元大量发行。大银元的铸造利益率只不过为2%左右,但是纯度为0.82的小银元的铸造利益率却是10%左右,因此各省所铸造的银元中面额为二角的小银元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一来,大银元和小银元之间的法定比价就崩溃了,小银元的实际流通价格比面额更便宜。此外,铸造利益也使各省间产生了矛盾。譬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了确保湖北银元局所铸银元的销路,便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开设江南银元局,而刘坤一则置之不理,强行铸造银元。
  以上种种理由说明各省的银元铸造给晚清的货币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出于铸造利益而滥发银元,跟制钱铸造的不振一起加速了“银贱钱贵”的现象。为了解决“钱贵”现象,有人数次提出了铸造当十铜元的建议,但鉴于咸丰年间发行当十大钱的失败教训,清政府对当十铜元的发行犹豫不决。
  不过,在香港所发行的“当十铜仙”广泛流通的广东,终于在1898年开始铸造最初的当十铜元。主事者是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接着,闽浙总督升允也奏请铸造铜元并获得许可。1898年2月,清朝政府劝告临江临海各省铸造铜元。由于“钱贵”现象严重,所以初期的铜元发行在民间得到了响应,得以高出法定价值流通。但是,因为铜元高达30%—50%的巨大铸造利益导致了滥发,便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老百姓的生活被严重的打击,更加加速了清政府的财政赤字。
  1898年3月底《北华捷报》的文章就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的。从清政府来讲,不可能对这种“通货发行的地方化”现象置之不理。
  1898年4月,光绪帝下令除湖北、广东以外,所有的造币厂停止铸银,试图依靠湖北和广东的两个造币厂来划一银元。但到六月,慈禧便命令直隶总督荣禄在天津的北洋造币局继续铸造,为其掠夺财富。
  不久,刘坤一的江宁造币局和李鸿章的广州造币局,以及升允的福建造币局也先后获得了铸银许可。
  结果统一银元的计划,因为势力强大的督抚们的反对,实际上是失败了。
  五月光绪帝又一次发布上谕,除了湖北和广东以外,其余各省停止铸银。上谕特别说明,银元是以库平七钱二分来换算,京饷为首的各种公共岁出入的30%可用银元来办理。但没过多久,江南、山东、四川、广东等仍然获得了继续铸银的许可。并且,清政府责令各省银元局提交有关银元铸造的报告书,但除了广东和云南两省外,户部没有接到其他省的报告书。这样,清政府试图统一银元的计划再次落空了。
  维新派见无法阻止地方滥发钱币的势头,于是光绪帝决定在京师设立银钱总厂。
  上谕:
  各省所用银钱,式样各殊,平色不一,最为商民之累。自应明定划一银式,于京设立铸造银钱总厂。俟新式银钱铸成足敷颁行后,所有完纳钱粮关税厘捐一切公款,均专用此项银钱,使补平薪水等弊扫除净尽。
  为了直接掌握造币权,光绪帝设立银钱总厂,显示出要以银钱总厂的银元统一全国银元的意图。与1898年银元的使用比率不同的是,规定“所有完纳钱粮关税厘捐一切公款,均专用此项银钱”。
  这与清政府直接控制造币权联系在一起,故而非常值得重视。
  张骞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后,叹道:“本来,为了统一货币,朝廷理当立即命令各省的造币厂全部停止铸币,中央对其进行接管,或者强制各省遵守中央所规定的银元样式和平色,但是朝廷却没有采取这些措施。除了皇上无权外,这些督抚们根本无法控制,已经是实际上的军阀了!”
  张骞的话,让一旁的唐绍仪不时的打眼色,因为他这不是连张云飞也一块说进去了吗?
  不过张云飞显然对别人说他是大军阀毫不在意,在张云飞看来,他不是像军阀,而就是名副其实的军阀,用不着藏着掖着的。
  经过两次失败的中央政府,这次仍然未能对以各省督抚为中心的币制“分权化”现象施以压力。
  唐绍仪见张云飞没有生气的样子,于是说道:“各省督抚之所以牢牢把住货币铸造权,抵制中央统一币制,主要原因是铸造利益在各省财政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本来清政府建立‘解款、协款’制度,即由中央来控制各省的财政收支,实行中央集权。太平天国时期,各省的财政实权落在督抚手中,其结果导致了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的完全瓦解。各省拥有不受中央控制的各种收入,而其中货币发行的收入占重要比例。”
  张骞接着唐绍仪的话题补充道:“以湖北善后局为例,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收入总额为4739262两,而其中货币发行的收益达746452两,仅次于厘金(1352977两)和土药膏捐(843019两),居第3位。当时田赋只有80000两,而盐课盐厘也不过是607980两,并且货币发行的收入主要充当与维新相关联的经费或者练兵经费,以此可知货币发行收益在省财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过这些钱都没有给朝廷中央,而是地方上就给分了!朝廷虽然知道,但是也没有办法!”
  唐绍仪为张云飞解释道:“地方之所以规避中央的币制改革,是因为地方行政和财政的内部构造上存在着所谓‘陋规’的问题。官员的俸禄非常低,地方官的收入并不能支付所需,更不要说没有俸禄的胥吏和衙役了。因此知县以下的胥吏、衙役们征收‘陋规’以维持生计和官衙的公共支出。……
  ……‘陋规’中最普遍并占最大比重的是火耗。火耗为本来税额的10%—50%,火耗征收的原因就是由于市面上流通银两的平色各不相同。加之,少额的纳税者用钱折纳钱粮,实际上在税金征收时规定所使用的银钱折价要比时价高,而助长火耗和银钱折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全国统一的币制。”
  张云飞明白了他们话中的意思,也知道了很多的国朝金融的弊端,想想国朝目前依然在GDP总量上占世界六分之一,但是却只有八千万银子的财政收入,当真是国朝的理财能力太差劲儿!
  不管光绪帝的维新派统一币制的具体内容如何,此项改革终究会动摇既存的地方财政结构。因此,对于中央的币制改革,地方督抚的反对尽管不是很露骨,实际上代表了包括州县官、胥吏、衙役等全体官吏们的“抵抗”。
  在张云飞看来,光绪帝这次可是得罪了不少的督抚封疆,想必他的维新道路也快走到头了吧!
  虽然东北的人口不多,四五百万人,但是该有的大官小官却是不少。熟话说阎王好骗,小鬼难缠!想要在东北推行币制改革的话,首先要先稳住这些小芝麻官们。
  张云飞问道:“以你们的意思,奉天或者东北三省如何才能不另这些蛀虫们强烈的反对我们的改革呢?”
  张云飞看来,只要不过去消耗他的精力的话,他便立即推行改革,否则的话,只有等到解决北方的那只狗熊之后再来弄这些事情了。
  唐绍仪说道:“东北三省只有奉天造币厂和吉林造币厂两个,奉天造币厂我们已经接管,原有的奉天官员不用做事,照样有俸禄,对于我们如何改革他们都没啥可说的,倒是没有什么!不过吉林造币厂可是长顺的心头肉,每年有近百万两的火耗钱可赚,让他吐出来的话,元首您怕是需要堵住他的嘴巴才行!至于其他的小鬼们,还不是长顺一句话的事儿?只要长顺点头,他们有几个胆子敢跟咱们说道?”
  张云飞问道:“我们至少得给长顺同样的银子才能让他闭嘴,不过我们接管过来造币厂的话,我们自己能不能赚回本钱来?”
  这才是张云飞最关心的,不能做赔钱买卖不是?
  张骞说道:“大人放心,统一东北货币金融市场的话,我们不但可以掌控住全东北的财富,同时收益又岂能是区区百万两银子?若是我没有估计错的话,按照目前各大银行和钱庄发行钱币所带来的利润,我们至少能赚千万两银子以上!”
  千万两?
  张云飞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说道:“既然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那何乐而不为?少川,你马上以东北将军府的名义,跟长顺谈谈,尽量给足他好处,让他把造币厂吐出来!”
  ~~~~~~~~~~~~
  事情进展很顺利,唐绍仪跟吉林总督长顺和黑龙江总督寿山联络时,打着朝廷维新改革的旗号,暗中却许诺长顺,盛京银行每年将会给长顺等同100万两白银的新币作为红利,让长顺交出吉林造币厂。
  长顺是个政治上的老狐狸了,如今张云飞已经是事实上的东北三省的主子了,他自然不敢得罪。同时,知道他自己再混个几年,便要退休了,想要继续在吉林造币厂上分火耗钱已经十分不实际,倒不如答应张云飞的条件,在张云飞手下混个铁饭碗。
  善于钻营的长顺立马同意了唐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