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拆迁工-第6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法国采取坚壁清野,步步为营的防御战术的话,阻滞德军的进攻速度和时间,拉长德军补给线便会让德国陷入险境。因为,那样将会给俄国赢得宝贵的战争动员时间,出兵攻击东普鲁士,威胁首都柏林的安全。
  因此,小毛奇修改了施里芬计划,将突击兵力缩减,调往东线对付俄国的威胁。施里芬计划是个极大的冒险计划,成则消灭法国,败则德国灭亡。德皇威廉二世也正是因为施里芬的坚持,而改换成了小毛奇任总参谋长。
  小毛奇的计划是东西两线坚固,略微倾向西线,准备西线打败法国之后,再回师东线迎战俄国。德国很指望奥匈帝国的,希望奥匈帝国能够跟德国东线军队一起顶住俄国军队。因为按照兵力来说,德国东线兵力加上奥匈帝国的兵力足够顶住俄国军队了。因此,德国东线的策略是先防御再反攻。
  德国制定军事计划的同时,法国没有闲着。法国军方认为陆战打不过德国,因此法国的想法是利用坚固的要塞堡垒,拖住德国军队,让庞大的俄国陆军攻击德国,迫使德国抽调更多的兵力去跟俄国火拼,最后法国再趁机反攻德国。
  长时间以来,法国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阵地扩建准备,其中包括贝尔福、埃皮纳尔、图尔、凡尔登等大型要塞,它们构成了防御阵地的主要支撑点。这一阵地可由数量众多的法军以各种方式驻守,给进攻带来很大困难。
  可以说,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策略都是非常到位的,各有针对性,都是非常可行的战术战略方案,然而战争期间,计划比不上变化快,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计划,还要靠实战效果,以及受其他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三天后,奥匈帝国完成了军事动员准备,并向塞尔维亚宣战。由于之前奥匈帝国就开始秘密进行军事总动员了,因此到7月28日宣战时,奥匈帝国动员兵力达到200人。
  按照奥匈帝国总参谋部在1912年的作战计划,奥匈帝国军队将按照C、Q、X三个计划进行。C计划中,奥匈帝国将履行同德国军事义务,将对俄罗斯全面开战作战,奥匈帝国主力将全部集中于加利西亚一线,以深远迂回切断俄属波兰,配合东线德军,集中三百万大军,破釜沉舟击败俄国军队。这个计划是疯狂的,因此奥匈帝国将会抽空国内全部兵力,跟俄国一战定胜负。
  Q计划是个折中计划,同样是配合德军东线攻击行动,迂回至俄属波兰地区,调集100万军队跟德军一起对抗俄军。同时,调集80万军队攻击塞尔维亚,对塞黑仅保持一个弱小的巴尔干集团军群呈压迫状态。
  按照X计划预案,奥匈帝国仅仅对塞尔维亚作战,则使用巴尔干集团军群和皇家匈牙利步兵集团军群,以压倒性兵力优势攻击塞黑,皇家奥地利步兵集团军群对俄保持防御态势。
  可以说,奥匈帝国的作战计划如果跟德国配合的天衣无缝的话,那么协约国将会在三个月内被德奥联军打垮。然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自大,导致了这种必杀技没有发挥出来。
  在奥匈帝国动员的时候,德国虽然也在动员,但是没有发展成为全面性总动员。而俄国却是在进行全国总动员了。为此,德皇威廉二世给俄皇尼古拉二世发去了一封电报,要求俄国停止进行军事动员。表示德国不希望跟俄国开战,他们是亲戚,不应该反目成仇。
  尼古拉二世接到威廉二世的电报后,很是感动,顿时放弃了全国总动员。并回复威廉二世,表示不希望战争爆发。
  然而,威廉二世信以为真,依旧没有让德国全面动员。而尼古拉二世虽然下令停止动员,但是命令传下去的时候,俄国已经动员完成了,从未有过的效率,让尼古拉二世都不敢相信那是他的军队,于是在俄国军方的怂恿下,尼古拉二世的战争念头再次燃烧了起来。
  在俄国秘密完成军事动员的情况下,德国确给了奥匈帝国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俄国不会干涉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可以放心的出兵了。
  于是,7月28日,奥匈帝国迫不及待的执行了X计划,全面对塞尔维亚发起了进攻。
  位于最前线的是奥匈帝国巴尔干集团军群,是个三流部队,二十二个师,属于地方城卫军,紧挨着塞尔维亚国境线界河上。
  由于塞尔维亚不过是300万人的小国,动员兵力不过40万,已经到了极限。为了守卫国家,塞尔维亚不惜炸毁了界河上唯一的桥梁,阻止敌人入侵。
  战斗一开始;奥匈帝国的巴尔干集团军在同样三流的指挥官;前波黑军事总督波梯雷克的指挥下;两次进攻塞尔维亚;被塞尔维亚和黑山联军打得狼狈不堪。
  同时,刚开战三天,俄国突然对奥匈帝国宣战,导致奥匈帝国的X计划破产,半路上的匈牙利步兵集团军被迫执行C计划,调往对付俄军。
  而塞尔维亚战场上,巴尔干集团军因为没有了后续精锐的增援,最后在界河上跟塞尔维亚军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对峙而毫无进展。
  八月三日,德国恼怒俄国的背信弃义,对俄国宣战。同一天,俄国对德国宣战。
  八月四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同一天,法国对俄国宣战。
  八月五日,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同一天,奥匈帝国对法国和俄国同时宣战。
  至此,同盟国和协约国爆发全面战争,欧洲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点燃。
  第535章 张云飞的算盘
   【今日第二更,最近更新的时间都比较晚。心急的童鞋可以攒一天再看。】
  “干杯!”
  “干杯!”
  皇宫内觥筹交错,酒美梅酸。在欧洲爆发大战的同时,张云飞却在皇宫内举行晚宴,祝贺这么多年来帝秦政府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满朝文武大臣兢兢业业的工作的奖励。同时,更是祝贺欧洲爆发大战,和中国建设的尼加拉瓜大运河正式通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满朝文武大臣都沉浸在浓厚的欢庆气氛中时,张云飞却带着唐绍仪和田仁杰离开了晚宴大殿,到南书房议事。
  “欧洲战况进展如何了?”张云飞坐下后,立刻问道。
  “启禀陛下!”田仁杰回答道:“欧洲大战爆发,英、法、俄、塞尔维亚、波黑为协约国一方,德国和奥匈帝国为同盟国一方。双方在一个礼拜的时间内纷纷向对方各国宣战,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却被狼狈的打回了界河。德国东线对俄国采取防守态势,西线在德法边境上和法国对峙,法军进攻德国阿尔萨斯…洛林,德军处于防守态势。但是,很奇怪,德军却在一天内占领卢森堡,并对比利时宣战。而且主力兵锋直抵比利时烈日要塞。英国开始全国总动员,远征军估计十号左右在法国登陆。”
  张云飞点点头,心中想到,一战的局部细节出现了变化,但是整体的战略态势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依然在张云飞的控制范围内。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张云飞说道:“你们看出没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而且都是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来打一场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
  田仁杰点点头,说道:“陛下说的是!如今看来,之前暴露出的作战计划,如今并没有多大改变。说明他们的战略决策还没有变化。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来看,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
  德国为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施利芬计划,准备在6-8周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然而,田仁杰并不知道德国的参谋长小毛奇已经把施里芬计划做了修改,以为德国还是采用原计划行事。
  不过。后世的张云飞一直认为小毛奇修改了施里芬计划,导致德国的闪电战术失败,因此从个人感情上有些不喜。
  但是,当亲身来到这个世界,亲自了解了欧洲的军事格局和战场态势之后,张云飞不再认为小毛奇的做法是错的了。反而,张云飞认为,恰恰是小毛奇将施里芬计划修改过后,才使得德国在三个月内没有被协约国打垮,相反,他是居功至伟的。
  众所周知,施里芬计划在1905年就已经制定好了,可是谁都知道战争是千变万化的。十年前的东西怎么能用在十年后呢?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按照施里芬的军事计划规定:利用德军素质高,机动能力强,而且处于内线作战易于调动的特点,集中兵力抢先进攻西线的法国,在4~6周内击败法国,然后再回头去对付俄国。而俄国军队素质差,训练落后,调动和集中都比较迟缓,在4~6周内很难在东线对德国发起大的攻势。德军将有时间集中兵力击败俄军主力。在3~4个月内赢得两线作战的胜利。
  因此,德军的兵力部署是,在东线只部署9个师的兵力,以牵制俄军;在西线则部署78个师的庞大兵力,猛攻法国。而西线又以法国西北部的右翼为主要突击方向,部署70个师德军,在左翼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洛林方向只部署8个师,用来牵制法军主力。在法军主力攻击阿尔萨斯和洛林未果之前,右翼德军将迅速冲过中立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突入法国北部,一直向西冲到英吉利海峡,切断英国同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再南下绕过法国首都巴黎,渡过塞纳河,与德军左翼部队配合,将法国东部的法军主力一举包围歼灭,从而夺得西线战场的全胜。
  施里芬去世后,小毛奇继任了德军参谋总长职务。此时,欧洲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人口在十年内增加了30%,相应的军队也多了100万,尤其是变态的俄国,将常备军扩充到了300万人。
  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小毛奇对施里芬的计划进行了调整。他将东线的德军兵力增加到18个师,以对付过于庞大的俄军。在西线则加强了左翼,从8个师增加到15个师,否则很难抵挡达75个师之多的法军主力。因为德国人口增长,军队数量也相应增加。所以西线右翼军队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个师,达到72个师。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在东线战场一开始,就被俄军接连打了四连胜,俄军侵入德国东普鲁士,使得柏林危机。同时,法国主力攻入阿尔萨斯,德军勉强的挡住了攻势。如果还是按照施里芬计划执行的话,那么德国就完了。
  法国和俄国早就知道德国的施里芬计划,因此针对德国的这个闪电战计划,法俄两国制订了他们的博文斯基作战行动,想要趁着德国未完成迂回机动前,法俄两国主力便攻克柏林,结束战争。
  可以说,如果小毛奇不修改施里芬计划的话,德国将会在三个月内战败。而法国大元帅在开战的当天便向媒体保证,三个月内结束战争,可以足够证明了小毛奇临时修改施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