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园情-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存汇库款,各省解库大宗款项,一到北京,孰立即径解户部缴纳。公
典因为开支大、利润薄,在做生意方面反而竞争不过当铺,逐渐归于淘
汰。倒是华中、华南各省,在北伐之前的上海租界里,典、当、质、押,四
者俱全。尤其抗战时期,所谓沪西歹土赌窟林立,质铺小押大行其道,
赌赢立刻取赎,赌输多半死当。直到抗战胜利,典固然没有了,质押也

无形消灭,就剩下当铺硕果仅存了。”
    笔者当年有位教珠算的班长保老师,当铺出身,不但两只手能同
时打算盘,而且运指如飞,打完之后只要两把算盘数字相同,根本就不
用复盘了。他说:“当票上写的字,龙翔风舞,这也属于典当行一种特
殊技巧,绝不是胡涂乱抹而是有结构有笔法的,凡是吃当铺饭的同行,
一瞧便知,外行人就是草圣复生,也认不出写的是天书还是鬼画符。
一个学徒能练得正式开当票,还得心性灵巧,最少也要一年多以上才
能开当票呢!有人说当铺里朝奉都是徽州人,其实也不尽然,例如嘉
庆初年和坤抄家,他出资在北京通县所开的当铺十二家,以及他家人
刘全的八家当铺,其中就有若干家没有徽州朝奉。不过在江浙一带的
典当,都要请一两位徽州朝奉来掌眼,负责鉴定珠宝珍玩字画皮货等
的价值真假倒不差。所以后来大家都误会典当里必定有徽州人主持
的说法。”
    另外班老师给我们讲过一段典当历史,是向所未闻。他说:“在学
生意的时候,听老前辈谈说,前朝的当铺,跟县衙门后墙都是相连的。
当铺墙高壁厚不说,就是迎门富棂门楣,也都粗厚坚固,尤其门外加上
一道寸半见方漆的木栅栏,变成当铺特有的标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
是当铺。表面上说是防范偷盗抢劫,其实也有防范当铺里执事人等溜
走逃亡的因素在内,因为彼时当铺里的人,都是监狱里的囚犯。凡是
跟当铺打过交道的人,总觉得当铺的柜台特别高,心里想着去当是去
求人,所以当铺要显出是高高在上,其实完全猜错了。因为他们都是
牢里囚犯,脚上都铐着脚镣,让人瞧见难以为情,同时也防着他们逃



脱。再则就是进当铺的都是有急用的人,总想物品价值当得越多越
好,当铺想法恰恰相反,怕死当不赎,尽量压低价码。双方时常会因为
当价高当价低,发生口角冲突,柜台做得高不可攀,就可以减少若干不
必要的纠缠了。”班老师所说的话,照事实印证,的确合情合理,不过从
书刊查证,一直没查出所以然来,只好留以待考吧。
    北平各大当铺,还有所谓信当的办法。清朝素来就有穷京官之
说,因为京官清苦,十之八九都是宦囊不裕的。一到过年过节,或遇上
喜庆丧葬大事,一时筹措不及,可以弄一两只大皮箱,里头就是塞点破
烂不值钱的东西也没关系,锁好加封。当铺里如果知道这位大老爷根
底明白是信用可靠的,当个干儿八百两都不成问题,可是到期必定取
赎,否则砂锅砟蒜变成一锤子买卖,下回您再打算信当,那就免开尊口
吧。
    清朝在乾隆年间当铺已经相当发达,当时北京城里当铺有六七百
家之多,掌朝大臣鄂尔泰曾一再上疏谏言,为了稳定钱价(币值),官府
应当提拔一部分银两,充作资金,跟当铺合作;因为当铺组织严密信
用可靠,发本放债,无虞亏折。后来凡是由内务府经管的皇室款项,也
陆续存放典当生息。经户部收的佃租房租,各税关罚赔银两,各王公
大臣获罪罚俸,犯罪官吏抄没家产变价款项,£行下效,甚至于各级官
署的经费饷银,也都慢慢改成存典生息,视为当然。事实上在没有票
号之前,典当业在当时已经成为实际上的金融机构r。笔者幼年时只
听说某家当铺被聚众持械掳掠,叫作抢当铺,很少听说哪家当铺因经
营不善而倒闭的呢。

    谈完当铺该谈谈票号了,票号因为他主要业务是汇兑,所以称之
汇票庄,又因为票号最初是山西人创办的,而票号十之八九都是山西
人经营的,所以又叫山西票庄。
    从前金融界称之为财神的梁士诒说过,中国什么时候有的票号,
说者不一。现在虽然无案可稽,可是依据金融界老前辈传说,自从“闯
王”李自成囊括剽窃所得金银珍宝,从北京狼狈西窜,藏在山西康家,
后来因官中搜捕甚亟,他又流窜到九官山,穷困交迫自缢而死,那批财
富就悉数落到康氏手中了‘。
    康家骤然之间变成上亿的巨富,于是操奇计赢,由华北而华中华
南,他的买卖越做越兴旺,不几年,遍及全国各大都市。那些关系企业
为了彼此支援,相互调度头寸便利起见,在山西城太原设立一家总票
号,总绾财权。由于资金雄厚,运用灵活,一般商号,没法子跟他家抗
衡,当然大赚其钱。本利相权,把营业地区,逐渐伸张到长江上下游,
进而珠江、闽江流域,财势声势更趋壮大。山西一般殷商富豪群起效
尤,到了后来,几乎全国各大乡镇都有山西人经营的票号了。
    最早的票号足集中山西祁县、平遥、太谷三县的,大家都称之为
“山西帮”,又叫三大帮。票号汇兑业务,虽然几乎被山西帮所垄断,可
是久而久之,就有安徽合肥的李经楚设立了源顺润、义善源两家票号,
云南昆明巨富李湛阳成立天顺祥票号,跟山西帮抗衡。徽李滇李两家
在同治光绪年间鼎盛时期,全国各大商埠也都各设有分号达二三十处
之多呢。
    另外又有人说,康家的票号主要的业务是为自己关系企业周转融


通,不能算是一家正式票号。第一家正式票号是乾隆元年蔚盛长绸缎
庄东家开的蔚泰厚,也有人认为蔚泰厚业务范围,组织结构,还是蔚盛
长绸缎庄外柜形态,也算不上正式票号。到了嘉庆年间,日升昌颜料
号开的日升昌票号虽然两家字号相同,可是财务独立,业务也是两不
相侔,才是第一家正式票号呢。后来大德通茶庄、存义公布店、三阳木
厂、乾盛永粮行,都认为票号容易发旺,货币商品可以彼此流通,相辅
相成,除了本身业务外,都用自己匾牌增设票庄。大德通、存义公到了
民国初年索性把自己的老本行茶叶庄布店收歇,一心一意经营起票号
来,一直到卢沟桥事变前,大德通在钱庄业还是响当当的字号呢。
    依据中国财经沿革史记述:“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的英国人佛尔
曼,日本经济学权威平生钒三郎在他们调查中国金融报告里都说过,
中国的票号,不但内部组织严明,采用内外相互牵扯制度,跟欧洲金融
机构企业化经营方式,无形中大致吻合。尤其在信用方面,颇令人惊
诧,不管是多大款额,不管商品钱盘,有多大起落,说话算数(上海商场
所谓‘闲话一句’),从无拖赖情形发生。比起欧西国家,遇事必须立约
签字以为凭信的做法,足证他们在商场上的信用,是令人十分信赖
的了。
    “谈到营业拓展,当年合益元在日本神户、长崎、大阪、东西两京都
有分号;蔚泰厚专做西北各省汇兑;大盛州、北安利除了做外人生意以
外,库伦、克什米尔甚至印度的旁遮普都有他家分号;大德恒专事向南
开拓,除了华南一带之外,远及老挝、越南、暹罗等国;大德玉是专做东
北和俄罗斯生意的。”

    照以上这段记载,可见当年票号规模、组织、信誉是非常受人信赖
的。再看那些家票号营业范围,在那个时候,交通艰阻,能够披荆斩
棘,悉力拓展到国际贸易,他们的精神毅力,实在不能不令人佩服了。
笔者同窗好友任相杓是当年大德通票号的少东家,据他所知,山西票
号三五人合资经营的占多数,独资经营的全国不超过二三十家。总之
不管独资合资,一律是无限责任,股份有的一万白银一股,也有五千、
三千、一千一股的。每年底作一次年结,满三年算一次大账,赔赚按股
匀摊,统称银股。每家票号另有人力股,又叫身股,是奖励勤奋得力有
功执事的。三年分大账,人力股都是优先分配,这跟现在倡导一般企
业施行员工入股制度,又暗暗吻合。不过票号钱庄在若干年前,早行
之有素啦。
    山西票号用人,只限于山西同乡,有的用人范围缩小到同县,甚至
仅用同一家族。票号都是采用学徒制,学徒都是知根知底的十来岁的
小孩,只要略通写算就成。照规矩三年零一节才算满师,要是聪明有
为才堪造就。虽然没满师不能开工钱,只给购置衣履、日常零用。为
了鼓励他上进,可能先给几厘身股,枳了三年算大账按股分红,买卖越
发达,利润就越厚,身股也跟着往上加,过不了几年,也可以衣锦还乡,
盖房子置地了。
    营业鼎盛自然要扩大范围,各处设立分号,新开分号掌柜的人选,
必须首先考虑要派总号得力的伙友出任(除非实在没人愿去,才能外
聘)。分号掌柜的,既然都是本乡本土的人,到外地去主持业务,当然
更为可靠,可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是谁一律不准携带家眷。


表面上是说把家眷留在当地,总号得就近照应,其实彼此心照不宣,谁
也不敢耍花枪起黑票(拐款潜逃的意思),否则全家老小就是最好的人
质。分号掌柜的在外,一切开销一律由柜上支应,就是个人开支,也都
从柜上支销。每月薪资则由总号径送家中,在外三年任满,回到总号
一交大账,如果账目清楚,营运得法,东家除了盛筵款待犒劳庆功之
外,立刻增给人力股,可以说是衣锦荣归,回家去老小团聚,可以舒舒
服服过上一段清闲的生活,然后再行调优,或是回任。照这样小心翼
翼,做个二十来年,自己也就可以开庄立号挑起牌匾当东家了。
    假如不幸在任上身故,他的身股盈利,只要票号存在一天,股息红
利照送不误,遗族子弟如是应对便给,举动有度,能写能算有出息的好
孩子,也可以入号工作。
    这一套严谨务实的管理办法,只要能跻身票号,只要自己操持严
谨,不出纰漏,职业既得保障,生活又能安定,甚至于这一生都不用为
衣食再奔走担忧,就是死后还能荫及妻孥。在当年淳朴的社会里,谁
能不兢兢业业把这只金饭碗捧得牢牢的,死心塌地黾勉奉公呢?
    孑L庸之先生是山西太谷人,他的上代就是经营票号卓著声誉的,
他对票号有两句评语是:“不督而动,不稽而检。”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对
票号鞭辟入里的评赘。
    从清代乾嘉到庚子拳匪变乱之前,可以说是票号黄金时代,全国
南北票号多达四十余家,山西票号就占了半数。其所以这样发达,不
外当时交通尚未流畅,现金搬运困难,各省协饷都要解往京都,海外贸
易日趋频繁,各项牙税征金的收解,还有各省摊派的限额外债,全归各



大号划分区域,承揽包做,还能不皆大欢喜,家家发财吗?
    可是好景不长,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举国扰攘,人心浮动,武汉
三镇立刻变为金融中枢,各票商的总号在运用调度上发生了周转滞涩
现象,而各地分号有的清理账目暂停营业。这一停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