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门之血色睢阳-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前,使敌军弓箭手无法发挥作用。南将军密切注意敌骑动向,不可让骑兵与步兵会合,共同攻城,接近城下务必射杀。

  各将明确作战计划,出去应战。

  尹子奇纵马于阵前,亲自督阵,巡视各军。他见兵多将广,气势冲天,心中很是安稳,便号令全军猛攻,步兵方阵和骑兵方阵同时推进。他恨不得将十万大军顷刻之间悉数聚于城下,全部登上云梯,立即杀进睢阳城中。

  贼军开始如蝗过野,密密麻麻的涌向睢阳城下。眼见就要冲到城下了,就突然停滞不前了。原来在离城墙百米处,从地底下钻出二千多睢阳守军,摆起陌刀长枪阵。贼军不明就里,就自毙于刀阵,冲得越猛死伤越重。偶有小部贼兵冲过了陌刀长枪阵,可是城上的南霁云便率人箭攻,顿时箭矢齐下。就在有效射杀范围内,那个杀伤力就像扎稻草人,刺穿身体,来个透心凉,统统成了刺猬,攻城贼兵无不惊惧不已。再说,有了这地道,陌刀长阵一旦有了缺口就马上有人从地底钻出替补上,要冲破这陌刀方阵万难,何况冲到城下又是一阵箭雨狂落。

  尹子奇见状心有余悸,大感不妙,马上下令弓箭手齐发。雷万春所领的陌刀阵早有准备,顿时散开,迅速冲入敌阵,化整为零,与贼军混作一团。尹子奇见状,只能命令停止箭攻。他心中开始发慌了,这张巡不是在打我七寸吗,打得我那个痛啊!

  贼军前头部队阵脚大乱,后续部队停滞不前。尹子奇气不打一处出,歇斯底里的喊,“冲,给我们全军压上!”

  贼军死冲,取得的效果不错,竟有几部贼军突入城下。南霁云哪能放过这些贼兵,弓箭手奋力反击,箭如密雨,贼军惊慌万分,攻防不及,纷纷成为刺猬人;而许远率睢阳城百姓中的壮男们也在奋力守城,将巨石和满是铁刺的圆木,从城上倾泻而下,不少贼军竟压碾成肉糜。见有敌军突破到城下,雷万春等率兵左突右进,回援至城下,砍杀完毕,又冲向敌阵,这样来来回回,竟如入无人之阵,来去自如。贼军前后不继,难有作为,而敌骑更是只能两边张望,不能靠近城池。

  尹子奇见破城无望,只能作罢,再次鸣金收兵。

  鸣金鼓声响起,贼军顿时撒腿就跑,再次败退至啸虎道。

  雷万春等诸将见敌军退去,稍作追击便全师而返。

  就这样,尹子奇的攻势再次被扼制住!城中守军士气高昂自不用说。见尹子奇败阵,张巡再令许远率人引睢阳城的南湖水注入城下堑壕,以防尹子奇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也挖地道来攻城。

  尹子奇知士气低迷,不可屯兵于睢阳城下,也只好退至五里开外的啸虎道东南口,安营扎寨,从长计议,战局就进入僵持阶段。

  几个胡人将领听到将士们谈雷万春英雄事迹,说他首战一人对阵,勇猛无敌,便耐不住了,想学起雷万春逞匹夫之勇,特向尹帅请命要和雷万春一比高低。尹子奇此时见破城无望,也无它法,这样扰扰睢阳守军也好,便一一准命。好几个胡人单骑前往城下叫阵,想跟守城的将军单挑,结果城上是南霁云箭在弦中,城下是雷万春万人敌,一上一下,互为呼应,一一做定了赔本的生意:不是死于雷万春的利矛之下,就是死于南霁云的利箭之中。真是打群架不行,单挑也不行,害得尹子奇心里直发狠,睢阳城近在眼前,却可望不可及。

  自来睢阳城下,排兵布阵式的大规模攻城两次,而轮番的小规模攻伐从未间断,如此持续了十六天,尹子奇眼看着一拨又一拨的人冲到睢阳城下,回来只有扛着将军的残兵,传令兵送回来就是将军阵亡的消息。半个月下来,贼兵一听到尹子奇下令冲锋,便心悸不已,就如临死期。

  这十六天,守军狠狠的教训了尹子奇,经过啸虎道设袭、城下对决,让尹子奇损失了六十多员将军,阵亡了近四万兵卒。

  尹子奇才清醒的意识到对手张巡是个人物,绝对不能小看轻觑:他并不是只读圣贤书的一介腐儒,也不是只会逞能用武的一介武夫,他有雍丘之战的守城经验,有过游侠江湖的英雄气概,文韬武略,用兵打仗远在他之上。尹子奇思前顾后,命杨朝宗、令狐潮回陈留休整,自己屯兵啸虎道,采取利用人多势众,围而不攻之策。

  睢阳城的攻守之战以这样连续不断的攻城开始,并且将继续下去,但是这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僵局竟然要坚持到10个月。

睢阳暂无虞,军民同乐
睢阳城的居民,本来以为:贼势汹涌,睢阳城小兵寡,抵抗只是无谓的死撑,三下五去二,迟早兵败城陷,况且就目前整体形势而言,对唐军极为不妙,颜杲之被叛军斩于洛阳,高仙芝被大唐皇帝斩于潼关、哥舒翰被叛军生擒……高仙芝等辈是何等的风云人物,竟死的死,败的败,降的降。谁知这小小的睢阳城来了张巡,竟然固若金汤,久攻不下,睢阳军民深受鼓舞,深信睢阳在张巡的领导下,睢阳城就可以守住;朝廷闻得睢阳几次的大胜,更是欣喜万分,正考虑给张巡、许远等守城将士什么官职以表嘉奖。

  睢阳城军民见敌营从城下撤去,终于迎来短暂的平静。城里再现和平年代的热闹。

  张巡见睢阳城军民信心百倍,便如释重负。他知道最惊心动魄的第一关已经捱过来了。他双眼布满血丝,近二十天来,他夜不卸甲,谋攻论伐,指挥若定。正是他组织的攻守,将士奋勇的杀敌,使得尹子奇损兵折将,士气大落。

  大家很是高兴,城中的戒备并不如前那么吃紧。许远与张巡来商量决定犒劳守城军民。张巡很是支持犒劳军民,这二十几天的苦战,能够撑下来,并且自己损失极小赢得杀敌无数的局面,全赖睢阳城军民同心。于是在许远的张罗下,睢阳城内的校场上,军民同乐,喝酒、唱歌、跳舞,一片火热。

  张巡带着风颜走出虎帐,与睢阳城军民共饮。

  姚訚还是那么平易近人,坐在士兵中间,拿出他心爱的洞箫,一曲《离别难》,箫笛悠悠,如泣似诉,荡漾起战士们浓浓的乡愁、情思。这姚訚是唐明相姚崇的族孙,生性豪放不羁,喜欢饮酒作乐,擅长丝竹音乐,因此在朋友中很有影响,别人也愿意和他接近交朋友。

  张巡悄悄的走到姚訚旁边,拍起手来,“久闻姚大人箫声天下闻名,今日一听,果是天簌神韵!”

  “战事频仍,很久没有动过它了,今天睢阳欢欣鼓舞,所以献丑了。听说张大人文才了得,怎么样来一首诗!”

  张巡推辞道,“世人都说‘作诗当推李白,吹箫当推姚訚;舞剑当推裴旻,射箭当推南八’,我张巡就不丢人现眼了!”

  “张大人你就不要谦虚了,你能文能武,为我们作一首作战诗!”

  风颜一听,也鼓动张巡,说:“夫君,将士们的要求也不为过,你就满足他们吧!”

  “对,嫂夫人说得正是,来一首,来一首!”雷万春说道。

  众将士和睢阳城百姓齐声高呼,“来一首,来一首!”

  张巡推辞不掉,便笑道,“我是听到姚大人的笛声而来,就以《闻笛》为诗名,草成一首: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一段乡愁苦,万种离别恨,姚将军真好笛;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张兄真好诗!痛快!”许远也赶过来,说,“各位大人、将士们,痛快饮酒,今天要好好尽兴!”

  “许大人,你也作一首诗,如何?”雷万春说道。

  “有好诗,好笛,好酒,我就不献拙了,我是来送好消息的,大唐天子来任命书了,擢升张大人为御史中丞、河南节度副使,我为待御史,姚将军为吏部郎中。以后这睢阳不再分睢阳军和雍丘军了,皆由张大人统领!”

  “这睢阳太守是许兄!等我们击退这尹子奇,睢阳还是你许兄的。我等皆从雍丘而来,是客军,统领睢阳张巡我自不敢当,再说朝廷也没要我统制睢阳。”张巡说道。

  “张大人你还是推托,这一点我很不是滋味。许远身为太守,当睢阳危急曾向临淮的贺兰进明、谯郡的许叔冀、彭城的尚衡、雍丘的你四人发出求援信,唯有你一人响应,立即驰援睢阳,合军对付尹子奇。如果没有你的到来,睢阳城恐怕已经不是李唐之睢阳了,许远我也非擒即逃!保睢阳就是保大唐,守一城而捍天下,我自知难当此任,由你统一调度,才是正招。”

  张巡听罢,连忙说,“这万万不能,你是太守!再说,这名份这东西算什么?”

  “许远身为睢阳太守,守城护民是我的职责,但深知智勇不及,此功舍张兄其谁,我再三恳请张兄为大唐江山的福祉、为睢阳六万父老乡亲,勉为其难,统领军政,担任主帅!带兵打仗最怕权职不明,更不能有两个主将。你刚来睢阳城,我就已经说明我负责后勤保障和动员群众。但你处处相让于我,现在有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了,我的部属意见不统一了,你在主持全城的防务,他们跑到我这里来问我的意见。我看这样吧,朝廷的任命书也下来,论官秩你也高我一级,从今往后,你就是你的部属,我如南将军和雷将军一样,归你吩咐,就直呼我名,叫许远,不要再分什么睢阳军、雍丘军,都是大唐军。”

  这时,大将南霁云连忙进言,“许大人言之有理,强敌压境,何计名分。张大人你雍丘一战天下闻名,朝廷已叫你总领河南军政要务,睢阳是河南重镇,拱卫江淮大地,如今之睢阳不再是许大人之睢阳,也不是张大人的睢阳,是大唐的睢阳,守住可保江睢之无虞,我和许大人等追随张大人,正想建非常之功!”

  张巡说,“许兄抬举,既然如此,我当勉力从之,誓死守城。” 

  “张兄早就应该如此。这是大唐之幸,这是睢阳城之幸。许某愿为张兄调军粮,修战具,负责战事后勤!”

  众将欢饮之时,西月楼掌柜贾宏和一个捧着碗酒的老者来到许远和张巡的面前。

  “张大人,这就是贾贲之兄贾宏,就是他赠我落日神弓!”南霁云见到贾宏很是高兴,马上走上前向张巡介绍起贾宏。

  “原来是贾贲兄弟的大哥,当初睢阳县令令狐潮投敌献城,我与贾贲立唐皇图像,结为金兰,共敌令狐潮,死守雍丘。可惜贾贲力战而死,我痛失一位兄弟,今天能够见到贾贲家人,真是欣慰,请受张巡一拜。 ”

  “张大人,你真是客气。家弟贾贲素来敬重张大人,家书数封,封封言及,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雷万春也知贾宏过来,便邀贾宏喝酒,贾宏饶不过雷蛮子的盛情,便跟着南霁云去和雷万春痛饮三百杯。

  与贾宏一同前来的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捧着碗酒,颤巍巍的走到许远跟前,“许大人,我啊,我活了七十多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听说过韩信用兵,什么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不过只是书上写人家口中说罢了。今生有幸,这几天我眼睁睁的看到六千人打得十六万大军没气,奇事!你统兵有方,睢阳城有幸,不为贼军所破,免受遭屠城之灾,睢阳城军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