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过了多九,韩九儿发出一声甜美的梦呓,翻个身,把小脸儿转过来,睫毛长履,腮晕潮红,娇慵睡态分外怜人。
自相识以来,小五第一次得以如此端详她的面容,一时看得恍恍惚惚,仿佛娇美的浑家睡在自己身畔。
“哥哥、哥哥……”小五迷迷糊糊的,感觉浑家撒娇地摇晃着自己的胳膊,却又奇怪,她怎么喊自己哥哥,一念及此,他猛地睁开眼,却是南柯一梦,只见天色已明,自己竟靠在椅子上睡着了,身上还盖着一床被子,床上却已空了。
九姑娘?他惊得跳起,一张盈盈笑脸从背后闪出,刮着鼻子道:“羞也不羞?做梦也想着阿嫂呢,娘子、娘子地喊个不停,真真肉麻的紧!”
“驾!”小五狠狠地抽了骡子一鞭,赶得它飞快,以此避开韩九儿的戏谑,天知道她真真假假地编了好多肉麻的名目,都栽在他的头上。
“哥哥别跑,小弟又想起你一句梦话了……”韩九儿大呼小叫着,跟个顽童没有区别,官道上的行人见此俩兄弟,不约而同想,怎地弟弟如此俊朗,哥哥却这等粗面?定不是一个娘生的。
二人你追我赶,有说有笑,一路自不觉闷,如此朝行暮宿,过了青州,沿道西南而下,这日到得郓州地界,却要过济水,转上西北,经大名府,再过黄河,便离相州不远了。
午后,济水东岸的一处渡口,挤满了等待过河的行旅。小五和韩九儿牵骡立在人群之中,左右观望,但见两岸枯苇摇曳,水面宽广,碧水翻波,难怪济水以“清”闻名。
正值初冬,近岸浅水已结了一层薄冰,若至三九,当可履冰而过,但眼下,却要靠那船儿摆渡,偌宽的河上,只一条平头渡船,慢腾腾地来回折返。
韩九儿身娇体弱,在寒风中站立良久,不禁瑟瑟发抖,小五见状,便从行囊中取出自己的皮裘给她裹上,出门最忌露财,他一个乡间庄汉,自不识宗弼所赠的这件皮裘乃是极珍贵的青鼠之皮,却逃不过识货者的眼睛,顿有几道精亮的目光射过来。
总算上船了,这条平头渡船虽然老旧,却能载客数十,舱板都被拆除,成为露舱,牲畜羁于舱尾,货物置于舱中,人居舱前,一时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各自占座。
小五背着大弓,一肩扛着穿着包裹的铁枪,一手搀着韩九儿,找了一处背风角落坐下,方得闲打量同船者,只见渡客们各自安顿好,随之安静下来,船面风急,个个冻得缩脖拢手,多为行商贩夫,走亲夫妇,却有几个头戴斗笠、怀抱锄头的庄汉颇为扎眼。
小五也是庄稼人,知道这时节已是农闲,田具归仓,这几个庄汉却有些可疑,不觉攥紧铁枪。那艄公见人上齐,岸夹上已无来客,便收了一圈渡钱,撤下艞板,解绳起渡。
船至河央,却听得水面上飘来一阵悠扬的歌谣,歌声响处,一条小舢板逐浪而来,两个顶着破草帽的渔夫,一人摇橹,一人划桨,转眼已近渡船,那歌词儿也听得分明。
一个渔夫唱着:“踢倒毬,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哥哥,他们唱的是反歌!”韩九儿俯耳告诉小五。
“甚么?”小五吃一吓,倒没听出来。
“踢倒毬,说得可不是高俅高殿帅?打破筒,却不是指童贯童枢密?泼了菜,自是蔡京蔡公相!说起来,高殿帅和童枢密分掌军政内外,倒也尽心尽力,惟独蔡公相把持朝廷内外,征花石纲,设括田所,鱼肉百姓,也怪不得民怨极大。”韩九儿一门官宦,对朝廷之事自然清楚。
蔡公相乃是民间对蔡京的恶称,只因自封“教主道君皇帝”的赵佶最宠信三臣,蔡京称“公相”,宦官童贯又称“媪相”,另一宦官梁师成则称“隐相”。小妮子对蔡京颇有微词却有私人恩怨,原来她的曾祖父韩忠彦、祖父韩治曾遭蔡京排挤,被扣上“元佑奸党”之帽,还是靠着高祖父韩琦的余荫才得以复仕。
就在二人交头接耳的当儿,另一个渔夫和道:“扬帆梁山泺,出没风波里,刀飞不平路,击楫当中流!”
那一声“击楫当中流”余音未了,便听得呼哨一声,渡船上人影闪动,那几个庄汉掀去斗笠,皆头系红巾,挥舞锄头齐齐发难,一个逼住艄公,另几个各占据露舱要害。
渡船失去舵手,在水面上打起转来,同时,水边枯苇丛中又蹿出几条小舢板,一个个暗伏其上的汉子弓身而起,使刀弄枪地围将上来。
众渡客没想到在河上遇到强匪,一时大乱,却见一个黑面利目、矮小精悍的庄汉手持朴刀,跳出来吆喝道:“老少男女,休要惊慌,某乃梁山‘赛保义’宋江是也,一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只为天寒地冻,众家兄弟衣食不足,特向尔等借讨些财货,他日得志,定当归还。尔等切莫起他意,众家兄弟可不像某这般好相与,手上兵器不长眼睛,或一不留神送尔等下水,冰也冰死……”
众渡客闻言,皆抱头蹲下,小五见强匪势众,自己又带着韩九儿,却不好反抗,也只有破财免灾了,遂横倒铁枪,用眼神示意小妮子沉住气。几个喽罗已逐人搜刮起来,令男子解下搭裢,女子取下首饰,尽放在斗笠中,满了便倒在舢板中,另有几个翻找值钱的货物,亦往舢板上抬。
一个喽罗走过来,小五忍气吞声,将行囊连同褡裢奉上,却不想对方早瞄着韩九儿身上的皮裘,不由分说就上前扒拉。
韩九儿却误会了,以为对方意欲非礼自己,手脚乱蹬,娇声斥道:“死泼皮、臭淫贼……”
喽罗没想到这个俊少年竟是个雌儿,眼睛一亮,射出淫光:“好个标致的小娘子……”
小五眼眸一缩,心知伸头缩头终要一刀,双手一振,闪电般地操起铁枪,顺势一磕,正中喽罗的小腹,这个可怜的家伙闷哼一声,整个身子折弯起来,如同虾米似地弹出去,越过半个舱身,扑通掉进冰冷彻骨的河里,还是小五手下留情,只用枪尾磕打。
既已出击,刻不容缓,小五腾身而起,眼到手到,将那枪尾使得风车一般,或挑或刺,或扫或撩,顷刻功夫,竟将渡船上的强匪打落大半。
一则事起突然,强匪皆站着,而渡客们皆蹲着,目标明确,没有形成阻碍,二则小五经过北国之行的历练,枪法精进,招招制敌。这班强匪全被打蒙了,众渡客则看傻了。
“哥哥,救我!”身后蓦地传来韩九儿的惊叫,小五心头咯噔一下,顿足转身,却见那个叫宋江的匪首正用朴刀架在她的粉颈上。
直恁命苦!小五心中长叹,恨恨地将枪头插在舱板上,自打跟韩九儿相识以来,这已是她第三遭被人挟持,却不成了二人的宿命,她总被绑,他总是救……
“壮士,你我井水不犯河水,若再妄动,定取了你妹子性命。”宋江面目狰狞,显其凶心,真个把韩九儿当作了小五妹妹。
“好汉,你若伤了我妹子,我便大开杀戒!”小五语气森严,心知到这份上,若再示弱,不仅救不了韩九儿,连自己也恐搭上,他已非当日的懵懂少年,不仅杀过盗匪、也杀过辽卒、更杀过疯罴,浑身散发出一股凛冽的杀气,令人不由不信。
“你不动我也不动。风急浪大,大伙儿散水!”宋江见碰上硬点子,随风倒舵,以江湖切口下令撤退,一面觑着小五背上的大弓,一面用刀逼着韩九儿,缩在她身后,一步步倒走。
小五确有一箭射杀宋江之心,却见他防备甚紧,不得下手,眼睁睁地看着他将韩九儿带上舢板。
这半途杀出个程咬金,强匪们铩羽而退,灰溜溜地将落水的同伴救起,又一声呼哨,驾着舢板如飞而去。
“妹妹!”小五当即将大弓握在手上,追到船舷,看着一波波叠荡的碧水,一阵恶心,这晕船来得真不是时候。
“多亏壮士了……真是少年英雄……”众渡客围着小五,不迭道谢。
“船家,快靠岸!”小五省过来,喊了一声。
不消人说,艄公已将渡船靠上对岸,小五等不及放下艞板,以铁枪一撑,纵身跃到岸上,沿河堤追过去,留下身后一片嗡嗡的赞叹声。
“小娘子,你们是何来路?”溯流直上的舢板,宋江露出慈和之态,探韩九儿的口风。
“矮黑子,快放了自家,否则我哥哥当杀得尔等片甲不留!”毕竟这种场面也经历几回,韩九儿的胆子长了不少,竟不示弱。
“贼婆娘……某不跟你一般见识,哈哈哈!”宋江被骂得直翻白眼,气急反笑。
“大王,那小子真个追来了。”舢板上群匪一阵骚动,远远只见那个利害少年自岸夹徒步追来,其势汹汹。
“好个小子!”宋江忍不住赞一声,其实摆脱小五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另一侧上岸,小五便望河兴叹了,他却吩咐,“只管前行,跟他比比,是我们的船快,还是他的脚快!”
小五自没想到此节,脚不点地,扬尘飞土,很快跟河上的舢板儿齐头并进,真的好脚力。喽罗们咄舌之余,又见他徒奈我何,一个个口出不逊,胡言撩拨。
小五居高临下,听得心中冒火,群匪已在大弓射程之内,却又思关己则乱,万一出个闪失,反害了韩九儿,终不敢放箭。
如此呼吸提纵,小五死死缀着强匪不放,足足跟了一两个时辰,却见水面越来越宽,蓦然河堤到头,迎面一片汪泽,港汊交错,芦苇纵横,风吼波摇,水天一色,好一片巨泊。
强匪的舢板儿如鱼归大海,左一拐,右一弯,分散钻进港汊,宋江得意的哂笑声随风飘至:“小子,有本事追来,否则,就拿你妹子做压寨夫人了。”
“宋江,看好了!”小五心急如焚,七窍生烟,忍不住握弓在手,就欲杀人立威,却见芦苇中惊起一群大雁,瞬间改了注意,射出一轮“十二连珠”,但见天上群雁哀鸣,“扑通、扑通”掉下一串,小五洪亮的声音响彻湖荡,“尔等若敢动我妹妹一根毫毛,有如此雁!”
天底下竟有这等射术?强匪们看得呆了,只觉头皮凉飕飕的,在方才的追逐中,这个少年足以将他们一一射杀,却是手下留情了,不迭摇橹划桨,只求离这个太岁越远越好。
小五虽发了狠话,但也无计可施,任这伙强匪消失在湖荡中,想到韩九儿可能的遭遇,牙咬欲碎,胸闷欲裂,正做没理会处,却见芦苇横拂,从中摇出一个舢板,上面立着两人,正是方才唱歌谣的渔夫。见对方直驶过来,小五心中顿生一线希望,将铁枪插地,收起大弓,贴水边候着。
舢板在距岸两步处停下,站在船头的渔夫取下草帽,满脸麻点,相貌粗犷,与小五抱拳见礼,一嘴山东口音的官话:“壮士,俺乃石碣村阮氏兄弟小二是也,身后是俺弟小七,俺们爱你武艺,求宋大哥放了你妹子,他却有个条件,要你入伙来换,意下如何?”
“入伙?”一心报国的小五,想都没想过落草为寇,况且这身子可是爹娘给的,怎能污了清白,正待拒绝,却又想到,自己若保了清白,韩九儿的清白却是难保,一时颇为踌躇。
“壮士,俺们都是活不下去的穷苦人,那朝廷设甚么括田所,将梁山八百里水泊收为公有,课以重税,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