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农的田园生活-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家的,爹估算的很准,这次小麦比上次多了2斗多的收成。现在麦子晒好了,明天我准备磨一下面粉,买些肉回来包包子,好好吃一顿。”因为赵子丰天天要去帮村里人收割,但各家的条件不一样,虽然农忙肯定会有肉,但人多一分肯定吃不到多少油水。心疼他的刘氏晚上和早餐都会做肉菜,杀猪留下的咸猪肉已经吃完了,昨天开始就去王屠户那里买肉做菜了。如佳也天天在家里煮绿豆汤,然后冰镇在水里,等赵子丰回来可以喝。虽然家里肉菜不缺,但多日来的劳动,还是让赵子丰瘦了一些,晒黑是肯定的,农闲时男的也多是麦色皮肤,农忙就是黑色皮肤。刘氏,如佳和如意这次晒的少,只是没那么白而已。

46抢种

等帮曾铁柱家收割完;赵家的种子那些都挑选好了,地瓜藤也蛮长了。赵子丰就牵着牛犁地,家里有了牛帮忙犁地后;赵子丰就不让赵木头来帮忙了,这次先帮忙把孩子她爷奶的沙地犁了。刘氏领着如佳,如意捡野草跟;在地瓜地的话就要捡遗漏的地瓜。听大姑父让人带来的口信;明天他们三父子会过来帮忙;早点犁了后再借牛给他们犁地。

小宝满周岁的那天,刘氏煮了两个红鸡蛋和一碗面条给他吃;如意几个也占了光,吃上了鸡蛋白菜青瓜面汤。农家小孩子满周岁也没什么抓周的,有条件的像刘氏这一弄鸡蛋和面条吃的就很不错了,没条件的直接忽视。

在犁地的时候,如意见到了卢村长家的孙子卢睿壮,麦芽色的皮肤,笑起来有个酒窝,目测他有168的身高,大概15;6岁,听说他上了三年私塾,他自认自己没读书天赋,让家里人帮忙找学徒的活。现在在县里的一家店铺做学徒。师傅看他上手快,批准他回来帮家里做几天农活,之前也就过年能回来,反正如意穿来后,只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不过听大姐说起的时候总觉得他们之间有些QJ的味道。这也是今天见到他本人后,如意认真打量的原因,看他看了大姐好几眼,大姐也比平时多了几分羞涩,非常肯定确定他们有QJ了。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听大姐说他之前的事情,应该是个有主见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去争取的人。如意想他做自己的姐夫的话还不错,前提是不要有什么花花肠肠,不然才不舍得自己如花似玉的大姐嫁给花心大萝卜。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着呢,说不定那时两个人都变了也不定,还是赶紧做手里的活好。早点做完,爷爷家的水稻快要收割了,事情还多着呢。

中途如佳和如意回家去把冰镇的红豆糖水拿来,这种大热天实在是热,虽然已经很早吃完早餐出门干农活了,但太阳也很早出来,没多久就显示它的威力。带着草帽脸上还能感觉到火辣辣的热气,早上带来了的茶水已经喝完了,还不顶事,赵子丰都开始喝山上留下的泉水,汗已经把整身衣服弄湿了。

给留守在家里的如静和小宝盛了一小碗红豆糖水,儒青一早带着三条狗去割草,也刚回来,又给他盛了一大碗糖水,交代他们记得小口喂点给小宝喝后,如佳和如意一个拿着装有绿豆糖水的竹篮,一个拿着碗回去地里。

经过三天多的时间,赵家和大姑父家的地都犁了,积了肥后等晒上两个日头后就可以种了。这两天空档正好收赵木头家的1亩半的水稻,赵木头,赵子丰,大姑父,两个表哥一天就能把它们收回来。村里要好的秦勇,杨大郎和曾铜柱也想来帮忙的,但赵木头谢了他们的好意,不同意,说明自家劳力充足,不需要麻烦大家耽搁农活来帮忙,不然良心上过意不去。他们见赵木头家有五个劳力,加上自家还要为抢收做准备,也就各自去各自的地里忙活了。

割完水稻后,赵木头就放了水养着地,方便耕地。如佳两姐妹帮着李氏晒了一天多的稻谷水分已经干了5;6成,怕抢种的时候下雨,暂时收起来不晒了,等忙完后再晒就是了。赵木头和赵子丰让大姑父三父子回家休息一天,毕竟他们一直忙完赵家再忙自家,等于是大姑父跟赵家合伙干农活,然后有时间又去给人家帮工,实在累的,第二天在过来一起抢种,一亩半的水田赵家两父子轮流半天就能犁完。因为多了韦氏三父子,赵家农忙收割的时候的男劳力够了,所以李氏和刘氏她们也比较轻松,主要负责好后勤。

天气炎热外加雨水不定,为了赶时间,除了晚餐比平时迟一个时辰以外,早餐和午餐都是李氏带着如意几个送到地里。先种韦家的旱地和沙地,然后是赵木头的旱地,种的还是地瓜和苞谷,只不过方位倒过来。种完赵木头的地瓜和苞谷后,就种水稻,这次如意家有水转筒车的地也尝试着种了一亩水,稻苗是跟赵木头一起下的秧田。种完后就去大姑家种水稻,插秧完再回来种如意家的地瓜,苞谷和土豆,最后是种小麦。如意发现这时候的一季小麦种植时间要7…8个月,而不想现代4个月左右就能成熟一季了,不然收完冬小麦后,还能种上一季地瓜,苞谷之类的,收了后再种冬小麦,这样旱地就能种两次麦子和一季其他农作物,多好啊,可惜没有如果。

在家里和地里忙活着,不知不觉就进入八月份了,地里的作物都已经加了一次肥。闲下来后才发现山里的桃子有一部分都已经熟的掉地了,也就剩下晚熟的有些还挂在树上。家里移栽的李树和桃树只零散结了几个,进入儒青和如静的肚子里。至于龙眼和荔枝可能是有点水土不服,只开了一些花,没结什么果实。

这一天喂完家禽,把鸡鸭鹅赶到鱼塘和荒地,如佳带着如意和如佳去村里跟小姑,阿芳,狗蛋他们集合,到时一起上山采野果。让如意惊讶的是曾铁柱也背着竹篓准备跟大家一起去,之前他都不参与同龄人的活动的。大概如意的表情太明显了,让曾铁柱有些不自在,如佳出声问道:“铁柱,你不用去私塾吗?”“我的夫子身体有些不适,布置了作业让我们回家做。大壮约我去山上采野果,我就来了。”听到他们的对话,如意回过神来,加入他们的聊天中。原来大壮无意看到曾铁柱采桑叶喂养蚕虫,觉得很好玩,自从那时候就时不时去找曾铁柱玩,虽然曾铁柱大部分时候去私塾,但不妨碍大壮想跟曾铁柱做玩伴的心思,有什么玩的都会告诉曾铁柱一声,顺便邀请他一起去。本来曾铁柱说了今天要上学,不能来的,没想到夫子身体抱恙,有了时间就来了。

等大家来齐后,个个背着竹篓或拿着菜篮子,边说边玩向山里走去。曾铁柱跟着如意三个,连带大壮也放慢了脚步跟在旁边,没管狗蛋,狗剩他们让他快点的叫喊。对狗蛋他们来说,山里有什么都很熟的,先去摘桃子,金桃娘,糖梨子和拐枣,又名鸡距子、鸡爪子、万寿果、金钩子、梨枣、枸、鸡爪梨、臭杞子等。

其中比较多人叫它万寿果,因为其果实形态酷似楷书“万”字,它的果树叫万寿果树,高五至十几米不等,万寿果树的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是做家具、工艺品的上选木材。果树每年入春开花,8月果实成熟。这个时候,正是它们成熟的时候。

果实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浆,无果核,种子□在果肉之外,味浆甜略有甘涩,亦可做汤,汤味独特醇香。果实有益气补血功效,老少皆宜。

“这东西不能直接在果树上摘下来吃,一般就等它们自动脱落,那时候它们才算是真正成熟。成熟后,它不耐藏,很快坏掉的!也有人敲打下来,但一般都因为不熟而扔掉。”大壮看曾铁柱对这个万寿果很感兴趣,高兴的跟他说。如意在现代也没见过这果食,还是去年来到这里后,听姐说了才知道有这么奇特的果子。

因为果实形状似万字,村里人特别是老人特别喜欢吃它,觉得是长寿的象征。如果这段时间过寿的话,这果实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做寿的老一辈会觉得晚辈不够孝顺,连万寿果都不准备。如意她们都捡了不少拐枣,除了现在吃以外,还要送一下给长辈哄他们开心。

这时候的山里野果挺多的,大家带来装的竹制品就那容量,就像贪心的猴子,见一样摘一样,然后吃了一部分后又清出一些地方来放下一种果子。如意三姐妹主要目标是采摘山葡萄回去做葡萄酒,因此先摘的这四样果子,除了走着吃以外,就剩下一些给家里人,并不多摘,需要预留空间装葡萄。金桃娘和糖梨子都是很不错的野果,算的上美味,如意和如静吃了不少,肚子都撑了,幸好继续走着去摘其他果子,不然那个难受啊。看的如佳又好气又好笑,刚才就跟她们说了不要吃那么多,小心撑到了,结果还是这样。曾铁柱看她们难受,接过她们背上的竹篓让她们轻松的慢慢走,看她们重点摘葡萄,他也摘了很多葡萄,直到竹篓放不下去。

下山后,大家个个都吃的心满意足,肚子还抱着,竹篓或竹篮上也有不少野果子带回家去。刘氏,如佳正在挑选葡萄的时候,如意带着如静去给赵木头和叔爷爷,卢老头送拐枣还没回来,曾铁柱背着竹篓进来,把里面的葡萄拿出来,说:“刘婶,我看你们喜欢葡萄,我摘了不少回来除了吃的外,这些都没什么用,就给你们了。”“这个,谢谢铁柱,等我们做好葡萄酒了给你们送一些过去。”刘氏迟疑一下后还是接了过来,经过这段时间接触,知道他们两兄弟都是嘴巴严,不喜八卦的人,挺喜欢他们两兄弟的,特别是会读书的曾铁柱,一直希望自己的大儿子能像他一样考上童生;加上他还经常指点儒青的课业,也就更放心告诉他自己摘那么多葡萄回来是干什么了。

47中秋

随着山上的葡萄的成熟;如意家开始了做葡萄酒;这次赵子丰做了20个大木桶,有密封的盖子,另外定制了10斤;20斤装的酒坛子各150个。为了这葡萄酒家里可是花了不少,如意想现代自制葡萄酒都是用冰糖;说明冰糖的效果比白糖好;特意让爹赵子丰去镇上看是否有冰糖卖。不过镇上虽然有冰糖,但数量不多,而且贵。后来赵子丰去了县里买了几十斤冰糖;花了3两多的银子。

天气还有些热;担心每一批葡萄酒都有些差异,而且这次酿葡萄酒的数量不会少,赵子丰打算请人挖地窖来存放葡萄酒。虽然听说过有酒窖,但这个镇会挖地窖的人还有些,酒窖的几乎没有,而且挖了地窖也可以存放粮食。经过多方私下打听,曾铜柱告知镇上有一户孙姓人家不仅会挖地窖,还有些懂酒窖。原来孙老头年轻时在县里的一家大户人家里帮工,认识了那家人请来异地的酒窖师,因为嘴巴甜,勤快,加上孙老头的祖辈曾经生活的地方离酒窖师家乡相邻,所以赶工不够人手时就要了孙老头去帮忙打下手。虽然只是做简单的挖土活,但那个酒窖师心情好的时候会时不时说两句挖地窖的技巧,久了他自己也就懂了。后来活契到期后,他就开始给殷实的人家挖地窖为活计,慢慢积累了钱,在镇上安了家,取了婆娘,生了三个儿子,把自己的手艺传下来,一般都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帮人挖地窖。

“孙师傅,我是东河村的赵子丰。今天来找您是想让你帮忙挖地窖,最好能挖多一个酒窖。请问您老最近可以安排帮忙吗?工价多少,多少天能忙完?”第二天赵子丰赶车送了儒青去上私塾后,就去镇上孙老头家。

“我要先看你们那边的土质如何,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