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虎是不是不想一个人睡?”
这会儿人们都在忙着,人多又吵杂,难免小虎会不适应,虽说不怕生,但在这种场合下,小虎怕也是理所当然的。
小虎闷闷的应了声,凌红这才松了口气,比起小虎来,其他事她根本就不在意。
“那妈妈陪你睡?”
这次小虎终于点头了,凌红心里一片柔软,不仅是因为小虎黏自己,更多的还是因为在陌生的地方自己对小虎来说才是依靠。
小虎是真的累了,放到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八月的天气尤为炎热,加上房间里没有风扇,凌红只好找来扇子给小虎扇风,小家伙这才睡得比较踏实。
“是凌红吧?”
突如其来的声音,凌红循声望去,看见一个并不熟悉的上了年纪的妇人走进了她和小虎所在的房间。
“你是?”
“我是你外婆三堂姐的女儿,小时候见过的,你可以叫我表姨。”妇人眉开眼笑,明明应该和朱慧珍年龄差不多,却因为眼角的鱼尾纹和农村生活的洗礼苍老很多。
凌红尴尬的笑了笑打了个招呼,小时候见过又没怎么印象的人她怎么可能会记得?真心觉得‘逝者为大’这句话没错,否则的话隔了几代关系的亲人又怎么会齐聚一堂呢?无论是外出的还是这种隔了几代关系的人,只要稍有血缘关系的基本上都聚集到一起了。
“听说你是刚从外面赶回来的?”
“是啊。”凌红觉得这次谈话不会断,却又无可奈何。
“唉,是啊,连你都赶回来了,可见你二姨婆真的是个善心人呐,偏偏又是个苦命的人……”
妇人的话一开口就势如波涛、绵绵不绝,不过凌红表现的很有耐心的听着,就算再怎么不想听,尊重长辈还是有必要的。
终于,似乎过了很久,妇人一点停止的意思都没有,而且还都是单方面的说,凌红都有点替她叫渴,还是外面突然鸣响礼炮才让她停了口。
“啊,准备封盖了,一起出去看看?”
凌红看了眼熟睡的小虎,又转向妇人笑说:“不了,我怕孩子突然醒来找不到我会哭。”
“哟,我一直都忘记问了呢,这是你的孩子?长的可真好。”房间不大,就算站在门口也能看见,何况妇人早就进来屋里。
“嗯。”
“你家那位没来吗?”
不知道妇人是出于什么心理才会这么问的,凌红只知道她并没有而已,却只能僵直着不知道怎么开口。
“不会是没回来吧?”妇人只知道凌红去了外地混得不错,可并不知道凌红的情况,所以是有口无心。
凌红摇了摇头说:“不。”
“那怎么……”妇人是迟钝的,但好在并不是非常迟钝,经过这两三句下来再看凌红的神情,她就发现了异样,“不说了,既然你不出去,我就先出去了。”
“嗯。”对于妇人的识趣凌红自是感激的,在这种场合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她还是分得清,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她宁可选择不说。
看着妇人直至完全不见,凌红才重新将实现移回床上正在酣睡的小虎脸上,可能是因为回到家乡的缘故,凌红才不禁想起亲人。其实,对于亲人凌红没有多大概念,外公外婆早就去了,而母亲娘家除了两个舅舅之外还有三个姨,一年到头都是各自忙各自的又不在同一个地方,交流自然就少了;至于父亲这边,四个堂兄弟,五个姑姑和一个小叔,除了逢年过节有些来往之外,其他时间也很少在一起,所以交情也不是很深。现在,家里真正就只有她、朱慧珍和小虎三个人,她和朱慧珍早就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小虎却不同,她不知道没有父亲对小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她知道小虎还小不懂,她和朱慧珍把所有的爱给了小虎,只为填补父亲的空缺,凌红不希望因为没有父亲而影响小虎的成长,如今安下心来,她不得不再考虑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乡下丧礼比较讲究,在逝者死后的三天里都会大摆酒席,全村人都可以参加,当然还有远亲,凌红他们回来的晚,但好在赶在了出殡前。一场丧礼基本上将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聚集在一起,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场面还是十分热闹的,平时见不到的人在这个时候都能找到。
因为要照顾小虎,所以凌红连饭都没能吃,小虎这一觉直接睡到晚上,可见他真的累,凌红心疼的还哪有心思吃饭?不过好在小虎在酒席结束前醒来了,凌红这才有时间去厨房拿食物,她和小虎两人份的。
因为本身就是远亲的缘故,所以对于厨房的那些人凌红可以说是完全不认识,但凌红不认识她们不代表她们不认识她凌红。
“你是慧珍家的女儿吧?”一名掌厨的妇人开口问凌红。
“嗯。”凌红礼貌回以一笑。
“哟,你来的时候我就见到你了,仔细看还真漂亮呢。”厨房是灶火,也比较阴暗,只有一个灯泡照明,而小小的厨房更是摆满了各种炉灶、厨具、锅碗瓢盆和食物,不是很亮的灯光照着人并不会很明显,尤其是在做饭、炒菜的时候,又加上天气的缘故,整个空间充满了高温和烟雾,所以毫不怀疑这些只是客套话。
凌红点了点头:“这几天大家都很辛苦吧?”
“不会,比起下田这些轻松多了。”正在往灶里放柴火的大娘说,农村人比较实在和朴实,所以相对的说话也很是直白。
“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可以叫我。”
“不用不用,我们人手都够了,怎么能好意思让你这位远到的客人帮忙呢。”另一名在炉灶这边的大娘忙说。
“就是,厨房很热吧,赶紧拿些吃的出去吧,可别让孩子饿着。”
“来来来,这些是刚炒好的,拿些走。”
“还有这边,刚炖好的排骨。”
“饭蒸好了在这边。”
一个人开口,便连三的有大娘招呼各自负责的部分,凌红也没客气,毕竟这种大型酒席分量都十分充足,何况她和小虎又吃不了多少,一一道谢之后挑拣了些小虎爱吃的菜,再拿些米饭和汤就走了。
凌红回到小虎所在的房间时,朱慧珍已经在了,从酒桌上拿了些吃的,看来即使坐在酒桌上还不忘顾忌自己的孙子没吃到好东西,见凌红拿回一些还未上桌的菜,朱慧珍就笑开了,比起自己从酒桌上七挑八拣的,显然凌红拿的更丰富。
“妈,你回去吃吧,这里有我。”凌红把从厨房拿来的收获端了过来边说。
“你可真行,这些都还没上桌呢。”看似抱怨,实则完全是高兴,和凌红的想法一样,人多分量大,少拿一点也没影响,她当然不会介意凌红这种做法。
“妈妈,我要吃。”原本还在吃朱慧珍拿来的食物的小虎见凌红端来更好的,立马眼前一亮。
“别急,这些本来就是要拿来给你吃的。”凌红好笑的把饭菜连带端来的托盘一起放到床边的凳子上,床就一个框架,床头柜什么的自然不会有,更何况这个房间还是临时弄的客房。
还别说,比起酒桌上,直接从厨房拿来自己喜欢的食物吃的更香些,对于许久未曾接触过家乡食物的凌红来说,这无疑让她回味,即便大锅菜比不上小锅炒的,可家乡的口味地道,而且掌厨的那些大娘手艺看来也都不错,至少凌红和小虎都吃的非常满意。
本書首发于看書王
。。。
 ;。。。 ; ; 马上就要考试了,凌红每天都过的更加忙碌,除了工作外,其他的时间都被用来学习,对此,朱慧珍十分支持和理解,只是因为很少出去,小虎会有少许抱怨,不过好在还算懂事,没有太过无理取闹,毕竟凌红还是会抽出些时间陪他们。
这天凌红仍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就开始忙着复习,朱慧珍收拾好一切之后,给她端来绿豆汤,算是解暑。
“有把握吗?”凌红的聪明朱慧珍向来都以引为豪,但仍不免有些担心。
“嗯,不说百分百,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一定可以。”上次因为特殊事件而错过,且并不是很有把握,这次不但时间充分,凌红更做足了各种准备,用古话来说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答案让朱慧珍瞬间就松了口气,她当然相信凌红什么事都是能说到做到,从不谦虚,也从不过分自信,而且小虎好像也遗传到凌红的这种优异的基因,所以她想来以有这样的女儿和孙子自豪。
看完最后一段,凌红收起书,面朝正在沉思的朱慧珍,关心的问:“妈,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啊,”朱慧珍被这一声唤醒过神来,忙说:“被你看出来了。”
“怎么了?”
“是这样的,今天白天我和你舅舅通了电话,说是你二姨婆昨天去了,所以我打算回去一趟,顺便看看家里的情况。”朱慧珍都不禁感叹她的电话打的真是时候,否则错过了,指不定老人家会怎么怪她。
“二姨婆吗?那表舅和表姨他们……”
“别提了,老人家在生病的时候除了你小表姨之外那些人根本就没出现过,现在人死了竟然全跑出来了,不用猜也知道为了房子和土地。”朱慧珍一脸埋怨和不屑。
对这些凌红是知情的,但毕竟是别人的事,就算有着一层关系,她也不好多话,加上他们根本就没怎么接触过,至于记忆中的二姨婆,她只能说那是个可怜的人。
“唉,你二姨婆是个苦命的人,上天对她太不公平了,早在你小表姨不到十岁就去了,却硬是咬着牙养活了一个家,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吃的喝的都让给自己的孩子,可结果呢,两双儿女,各自有了家之后连老人的面都不看,还把老人当瘟神一样离得远远的,病了要不是你三姨婆碰巧发现,怕是早就去了,又哪会活到现在?”
凌红知道朱慧珍心里很是不平,毕竟那位老人在朱慧珍小时候并没少照顾过,她还知道外婆所有的兄弟姐妹中,三姨婆是最心善的,也是最吃苦耐劳的,有时候就连肯吃苦的外婆的叫苦连天她眉头都不皱一下,更从没叫过苦。凌红还记得,在她父亲刚走之后的有段时间里,也是家里最难的时候,明明没有余力帮忙的这位二姨婆竟然拿出了二十多块钱接济她们,一直都没叫还过,还是她来深圳后第一年回去的时候记起来才特地送过去的,之后每年回去的时候也都会去看她。不能不说,老人的心真的是非常的善,不少的亲朋好友和乡亲都得到过她的帮助,哪怕只是微不足道,她都会义不容辞,可偏偏生的四个儿女让人咬牙切齿,一个比一个狠心,**之后就从没管过老人,什么好吃好喝的都顾着自己,唯有小女儿,会偶尔施舍下,说是施舍一点都不为过,其中内情凌红只能叹造化弄人。
“你还记不记得,在你父亲刚去的时候,你大病一场,我又没时间照顾你,你那些叔叔伯伯婶婶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