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何成为带头大哥-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刀下之鬼。
  也就是说,韦小宝认识到自身能力不足,负担不起顺利并有成效地领导这些下属的责任,所以他非常明智地放弃了这个看起来很美的机会。
  韦小宝的第二次机会是担任天地会的总舵主。
  当时,天地会的总舵主(也即韦小宝的师父)陈近南遇害后,天地会群龙无主,天地会下辖的十堂兄弟商议推举总舵主。韦小宝掌管下的青木堂兄弟准备推举韦小宝。但韦小宝早已打定主意,说:“总舵主我是决计做不来的。”
  话是这样说,但韦小宝内心真实的想法却不是“做得来、做不来”的问题,如果韦小宝真的有意当总舵主,他根本用不着推举。他是陈近南的嫡传弟子,也是唯一在世的弟子,在陈近南遇害之际,又是唯一在场的天地会成员。只要韦小宝捏造一番遗命,凭借陈近南的余威,他立即就可以成为下一任总舵主的人选。
  那韦小宝为什么这一次还是不当“一把手”呢?
  韦小宝不能不考虑到,如果出任天地会的总舵主,势必要承担起反清复明的重任。这就是以康熙为直接对手。韦小宝不愿和康熙直接对抗,并不是因为他把康熙当成朋友,而是因为康熙实在太强大了。康熙以小小年纪,铲除鳌拜,开始亲政,一步一步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击败老毛子。在这个过程中,康熙的个人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天地会的施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当一个组织前景黯淡的时候,如果确实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足以承担重整河山的重任,那么出任“一把手”也是无可非议的。但韦小宝知道自己的分量,是绝对无法和康熙相抗衡的。试想以精明强干的陈近南,苦心孤诣经营了数十年都没有动了康熙的一根毫毛,更何况是不学无术的韦小宝呢?

六问韦小宝(2)
所以,韦小宝再一次明智地拒绝了“一把手”的诱惑。
  韦小宝的第三次当“一把手”的机会更加诱人。
  顾炎武、吕留良、查继佐等当世大儒极力劝说韦小宝当皇帝。这等于是取代康熙,掌管天下的“一把手”了。
  韦小宝大吃一惊,但这几位“高参”的话语也十分具有说服力。
  查继佐仔细分析了韦小宝当皇帝的可行性,说:“我们几人计议了几个月,都觉大明气数已尽,天下百姓已不归心于前明。实在是前明的历朝皇帝把百姓害得太苦,人人思之痛恨。可是鞑子占了我们汉家江山,要天下汉人雉头结辫,改服夷狄衣冠,这口气总是咽不下去。韦香主手绾兵符,又得鞑子皇帝信任,只要高举义旗,自立为帝,天下百姓一定望风随从。”
  查继佐还进一步用简单的数字对比来强化这种可行性:“我们汉人比满人多出百倍,一百人打他一个,哪有不胜之理?当日吴三桂起事,只因他是断送大明江山的大汉奸,天下汉人个个对他切齿痛恨,这才不能成功。韦香主天与人归,最近平了罗刹,为中国立下不世奇功,声望之隆,如日中天。只要韦香主一点头,我们便去联络江湖好汉,共图大事。”
  而吕留良则搬出历史上成功从大流氓转型为皇帝的刘邦作为有力的例证,说:“凡英雄豪杰多不拘细行。汉高祖豁达大度,韦香主更加随便得多。”
  话语中的含义是:你是小流氓出身,那也不要紧。汉高祖是大流氓出身,他骂人赌钱,比你还要胡闹,可是终于成了汉朝的开国之王。
  这几位大儒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吴三桂不但叛明降清,还亲手杀死了明朝的最后血脉……桂王,其名声之烂已无人可比。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起兵叛乱康熙的时候,拉起反清的旗号,竟然也是天下云从,屡败清兵。
  照这样说来,韦小宝实在是不用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承担重任,更不用顾忌组织会前景看跌了。但韦小宝还是拒绝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韦小宝看着康熙当皇帝,早就知道这个“一把手”不好当了。台湾刮一阵大风,他要发愁;云南有人造反,他又伤脑筋。领导责任中包含了无穷无尽的付出。所以,做皇帝的差使又辛苦又不好玩,韦小宝贪图享乐,是万万不想当皇帝的。
  韦小宝的想法其实一点也不错。
  “一把手”并不仅仅代表着风光无限的享受,还意味着要承担沉重的领导责任。组织越是庞大,“一把手”越是没有休息的时间,也几乎没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一旦“一把手”意图偷懒,渴望享受,组织势必大受影响,最终也会危及“一把手”的地位。而且,“一把手”是组织中最无助的人,特别是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一把手”必须独自在巨大的压力下,承担未知的迷茫,为组织寻找到清晰的方向。
  韦小宝遇到的这三种情况,极具典型意义。而无赖韦小宝的做法,比谁都头脑清醒。
  所以,我们也要借此提醒各个组织中有意将“一把手”当成自己事业目标的人,如果你自身能力不足以驾驭,如果组织的前景黯淡,你也没有能力敢叫日月换新天,那还是不要强求。即便你的能力足够强大,组织的前景也十分光明,如果你不能忍受担当重任所必然随附的繁琐艰辛,也还是不要去当“一把手”。
  反过来说,机遇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你对上述三种情况都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那么就拿出“舍我其谁”的气概,勇敢地为组织承担起重如泰山的领导责任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六问韦小宝(3)
很多领导者仗着自己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很喜欢为下属规划未来,尤其是对钟爱的下属,更是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强制执行,并将其作为一种宠爱的表示。但是这样的领导者却很少想一想,你所给的,真的是下属所需要、所喜欢的吗?康熙也是如此,他极其宠信韦小宝,他安排韦小宝去五台山当和尚,日后自有提升。没想到却遭到韦小宝的拒绝……
  之二:韦小宝为什么不愿当和尚
  ……论愿景冲突
  康熙通过韦小宝得知父皇顺治并未驾崩,而是在五台山出家后,大为震惊。他立即封韦小宝为“御前侍卫副总管钦赐黄马褂”,前往五台山探视。
  韦小宝成功护得顺治归来,自然是一番邀功。康熙却考虑到父皇需要一个贴心的人在身旁服侍。这个人必须是自己的心腹之人,而且,顺治尚在人世是一个极大的秘密,绝对不能让多余的人知道。这样一来,人选就非韦小宝莫属了。
  康熙说:“我真担心父皇没人服待。你说那个行颠和尚莽莽撞撞,甚是粗笨,父皇身边没个得力的人,好教人放心不下。小桂子,本来嘛,我身边也少不了你。不过做儿子的孝顺父亲,手边有什么东西,总是挑最好的孝敬爹爹。你是我最得力的手下,年纪虽小,却十分能干,对我父子忠心耿耿。这样罢,你上五台山去,出家做了和尚,就在清凉寺中服侍我父皇。”
  康熙这样安排,其实确实没把韦小宝当外人。从他的心理来说,一般人想要这个差事还真没有机会。当然,康熙也知道,这也是一项苦差事,事成之后,康熙肯定也不会亏待了韦小宝。
  康熙的这种心理,是领导者典型的唯我独尊心理。
  领导者掌握了组织内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步骤来运行。他喜欢为下属做职业规划,要求下属必须按照他设定的程序做事、晋升。而且,他把这种强制性的安排视为对下属的特殊关爱,只有最亲信的人才可以享受到这种关爱。
  但是,这样的领导者根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并不是只有领导者才有愿景规划,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景规划,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规划行事,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景。
  如果领导者恩赐般的规划符合甚至超越了下属自身规划的心理预期,下属当然是会感恩戴德,甘之如饴。但是,如果领导者的安排不符合下属的规划或期望,甚至和下属的规划、期望大相径庭、极度背离的话,下属是不可能甘心情愿、兴高采烈地接受的。
  韦小宝遭遇的就是这种背离的情况。
  韦小宝虽然是康熙的臣属,必须听康熙的命令,但康熙想让他当和尚,则是他极不情愿的。韦小宝并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大愿景,他最大的生活乐趣就是喝喝花酒,扔扔骰子。要他当和尚就等于是剥夺了他最基本的人生乐趣。所以,他的想法必然是:“你派老子去五台山陪老和尚,宁可叫我坐牢。”
  韦小宝自小出生于扬州的妓院,这与五台山的寺庙形成强烈的反差。扬州自古繁华,妓院里更是烟花妖艳。而五台山上势必山居寂寞,当和尚更是孤灯伴佛,凄清难言。这两种生活恰是两个极端,根本没有交集。即便不是韦小宝,换作其他任何人,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瞬间完成这种天翻地覆式的转变。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六问韦小宝(4)
所以,从来没有违背过康熙命令的韦小宝(韦小宝是个大滑头,很多康熙布置给他的任务,他即便是不情愿执行,也会先信誓旦旦应承下来,容后再想应付之策),这次竟然破天荒地直接提出了拒绝。
  韦小宝说:“服侍老皇爷是好得很,要我做和尚,这个……我可不干!”
  由此可见,康熙自以为是的安排和韦小宝的愿景冲突是何等的深刻强劲。
  但是,领导者的意志是不会以下属的感受为转移的。康熙微微一笑,说道:“也不是要你永远做和尚。只不过父皇既一心清修,你也做了和尚,服侍起来方便些。将来……将来……你要还俗,自也由得你。”言下之意,是说日后顺治老了,圆寂归西,你不做和尚,谁也不会加以阻拦。
  康熙自以为这样的安排对韦小宝已经够宽容,但韦小宝却听出了不同的声音。
  顺治年纪并不大,一心清修,无欲无求,不知道还要活多少年,说不定比韦小宝都活得长,弄不好韦小宝的一辈子都搭进去还不够。这样的愿景,实在大大突破了韦小宝的忍受极限,韦小宝一反油嘴滑舌的常态,竟然在康熙面前大哭起来。
  这是一种绝望的表现。饶是韦小宝机变百出,这时却也束手无策,他虽知小皇帝待自己甚好,但既出口差遣,倘若坚决不允,不但前功尽弃,说不定皇帝一翻脸,立即砍了自己脑袋,可不是好玩的,只好嚎啕大哭。
  韦小宝毕竟是个精通领导心理的人,他知道即使再不愿意去,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否则,直接对抗领导者自以为是的安排,轻则葬送前程,重则断送性命。韦小宝把自己的不情愿伪装成对康熙的依赖,果然骗得了康熙的感动。
  领导者一般都是点到为止,不会对下属明白宣示未来的具体安排的。但康熙感动之余,也将自认为好的安排提前透露给韦小宝。康熙温言道:“这样罢,你去做几年和尚,服侍我父皇,然后我另行派人来,接替你回到我身边,岂不是好?小桂子,你乖乖的,听我吩咐,将来我给你一个好官做。”
  在康熙的设想中,将来给韦小宝一个好官、一个大官做,就是对他极大的回报,也足以体现自己对韦小宝的职业规划的良苦用心了。
  但是,韦小宝却不这样想。将来能不能做大官还是个未知数,但眼前的这个和尚却是他实在不愿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