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画记-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画室门口,他用非常严厉的眼神看着我说,“你听我把话说完了你再走,我李可染比你大的很多,我讲的事情是真实的,也是故事。我一生不会骗人,也不会说好听的话。解放前我在北平,第一次见齐白石老师的时候,齐老师先看了我的画,并且鼓励我说:“你的画是真正的大写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齐老师要留我吃饭。我听人家说,齐老师很会过日子,生活十分俭朴,家里的点心长毛了,拿出来给人看看,只是客气一下。我当时不好意思在齐老师家里吃饭。齐老师见我执意要走,就说,“如果你不在我这里吃饭,以后就不要再进我的门了!”他严肃地瞪着我,问道,“你听明白了吗?”
  可染老师又接着说道:“当时,齐老师家的护士对我说,先生留你吃饭,是喜欢你,你就不要违背先生对你的真心。从那以后,每次到老师家,只要是遇上吃饭,我也就不客气,一起跟着吃饭。”说完,老人松了我的手,走进了旁边吃饭的屋子,我只得听话地跟过去。
  屋里是一张长桌,桌上放着小碗,醋盏,他说,坐吧。他端起饭碗就吃了起来。
  这时,先生的儿子小可端着饭碗,站在我的旁边吃,李庚夹了一点桌子上的菜,到他自己的屋里吃去了。我吃得很慢,心里也很紧张。他叫我要吃饱,但是我那天太拘谨了,其实并没有吃饱。
  吃过中午饭后,又到可染老师的画室。他说,只要是不耽误学习,爷爷随时欢迎你来,欢迎你经常来。
  这是唯有的一次,让我叫他“爷爷”。
  以后我再喊他“爷爷”,他就说,“叫我李可染,或是叫我李老师。”有一次我把他给我讲的话记在笔记本上,请他订正,上面写的是“李老说”他问我,“我老吗? 人家叫我李老,说好听了,是尊重,不好听呢,就是奉承。”你以后就叫我老师就行了。”
  我连连点头说是。
  以后,差不多每到星期天我都到可染老师家去一次。遇到中午吃饭,就跟老师一起吃饭,有时走晚了,连晚饭也一起吃了。
  吃过中午饭以后,可染先生要去午睡。我的工作,就是在那里为老师磨墨,满满一池子,有时一个钟头都磨不好。要不然,他就找出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籍或杂志,让我在那里看。
  老师在里屋睡觉,我翻书的声音非常小,怕声音大了,惊醒老师。有时想解小便,也不敢开门,怕惊动先生。我当时觉得,这些事情尽管我做得很注意,还是怕打扰老师。
  

三、学写毛笔字
一天下午,可染老师看了我的笔记本后,说,你写的字很难看啊!说完,他从屋里找出一本字帖,字帖很古旧的样子,好像还缺了几页。“这是《大麻姑仙坛》,是唐朝颜真卿写的。这个帖,我送给你,也算是留个纪念吧。”他说:“颜真卿是中唐时候的人,这是他六十七、八岁的时候书写的。这里面的字,巨细有法,越看越好,你要耐下心来临写。”
  可染老师一边说,一边走到画案边,拿出一张宣纸:“写字是一辈子的事,初学写字,要写的大一些。”他从纸上裁下了一截,有八开大小,我说,“老师,这么大的纸,你裁下来了,太可惜了。”他说,“学写字,不要怕用纸。”他把纸一点一点地折叠起来,每个字框里都是“米”字格,然后就在上面写了《麻姑仙坛》几个字。他说,“就写这样大的,以一寸大小为宜。颜真卿的字,有骨有肉,棉里包针,软中有硬。你写到一定程度,基本功扎实了,我再教你写汉碑。”
  可染老师是把写毛笔字当成一辈子要做的功课来完成的,从来没有放松过。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他患病失语,手脚麻木的日子里,他仍然坚持在毛边纸上写毛笔字。他的法书从古代碑刻中获得了养分,从而领悟到雄大、浑厚、凝重、稚拙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这些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山水画创作。
  我总是想让可染老师教我画画,就说:“您什么时候教我画画呀?”
  他说:“教你画画,但不是教你临摹我的画。你要到大自然当中去画,对着实景写生,要画真山、真人、真树。”说到这里,他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说到画人,这个事情难啊!我一辈子画不好人,写不好字,所以我画山水了,我也不承认我是书法家。”我那时不知道这是老师谦虚。其实,可染老师的人物和书法都非常经典。我后来看了老舍先生评论老师当年画的人物画,生动极了。这才理解可染老师给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让我静下心来,先把字写好,再学画画,要先打好基础。
  可染老师又接着说:“你每次来,画可以不画,少画,但写字不能少。”我问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临摹你的画呢?”老师说:“白石老师说过,‘学我者死,似我者拙’。一味临摹下去,时间长了,就没有创造性了。古代的画家开始学画画,要学一些程式,像‘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一类,能背下几个画家的程式了,就能创作。我还是主张‘外师造化’的。”
  可染老师还是把话题转到写字上:“我让你临写《大麻姑仙坛》,你要先读帖,要像读作文一样读,目的是知道你临的这本帖是什么内容。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临写。临摹一段时间以后,把帖拿开,自己再默帖。看自己能不能写下来。要反复地看。看什么?就是要看字的结构,笔画,最重要的是看字的神态。”
  我按照可染老师讲的,每天课余时间就认真临写颜真卿的《大麻姑仙坛》帖,我都用从文具店买来的便宜的毛边纸临写,每次到可染老师那里,就带去十来张。他让我把临写的字放在地上,然后一张一张地细细查看。
  这天上午,可染老师看了我临写的字以后,指着其中一张说:“你这一张字临的较接近,但是看得出来,你在字的结体上,了解得不多,字写得发软,没有骨头。结体就是字的骨架,这好比是盖房子搭的架子。这里面要注意两点,一是用力要均匀,均匀了才能把字写得横平竖直。二是用笔要稳当,要能控制住笔,捏得住手里的笔。”
  为了使我学写字不枯燥,可染老师这天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书法家,这天去访问朋友,正巧朋友不在家,他的小孩在家,这个小孩喜欢写毛笔字。书法家要走,小孩知道他字写得好,就不让他走,想让书法家教他写字,书法家就让小孩写个字给他看看。小孩就顺手写了一个“大”字。书法家把这张纸翻过来看看,只有五个点,看不到字的骨架和形状。就对小孩说了,字怎么才能写得好?力量要用均匀,每个地方都要用力,把力贯穿进一个字能写到的每个地方去,这才能力透纸背,才能把字写好。
  第二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一天看他的儿子在那里写字,他从后面走过去,猛地用力抽他手里的笔,结果没有抽掉。书法家高兴地对孩子说,你的手指捏得很实,持住了笔,只要这样聚精会神的认真练下去,以后一定能把字写好。后来,这个小孩果然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听了可染老师讲的这两个故事,当时虽然不能像今天这样理解得比较深刻,但是当年可染老师讲故事的那认真、和善又专注的神态,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浮现。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写字“力要均匀”,第二个故事实际也讲的是“力”,就是手能控制住手里的笔。我后来从事摄影,照相机就是我手里的“笔”。不论何时,我手里的照相机都端得平稳,有力,能拍出焦点清晰的照片,这与我牢牢记住可染老师当年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带了十几张临写的字让老师批改。他认真地一张张看过后,拿过来一张,放在画案上,指着上面的“有”字、“唐”字和“南”字说,“这三个字都有转折,有‘ ’,要掌握住写的时候,让人看不出转折,就是起笔、落笔不留痕迹,通常叫无起止之迹。这里面有横笔,竖笔,写的时候,要横笔竖下,竖笔横下。”说着,可染先生又指着《大麻姑仙坛》帖上的这几个字说,“你看这个‘有’字,和这个‘南’字,两个字写的转折都很自然,为什么写的自然,就是他掌握住了‘提’和‘按’的关系,‘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有’和‘南’转折的地方,都是轻轻提起,然后再轻轻按下,这就是无起止之迹了。”
  这一天老师精神很好,也很高兴,他倚在沙发上,一字一句,说得很慢——
  “练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练来练去,目的是线条要过关,这是一辈子的事情。练到一定时间,线条才会丰润有力。颜字为什么难写?因为他端正,丰厚,气派大,写好了,叫做骨立、血浓、筋藏、肉莹,就是丰厚里面含着弹性,字写得有血有肉,有生机。”
  接着可染老师又说了,写字就是磨练意志的过程。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七个字。他解释道:“很多人要去一个目的地,行了九十里路,大多数人就停住不走了,走不到头的原因,就是没能坚持下来,没能坚持下来,就成功不了。在写字这条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能够坚持,经得住意志的磨练,就能前进,就一定会有收获。”
  李老师又回头看了看我练习写的字,缓缓地说:“坚持前进的路上,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渐变当中,也有反复。”他站起身来,说,“天天能够坚持写字,实际是在进步,自己有时看不出来,有时还感到自己退步了,实际上这是在进步。比如把铁练成钢,把铁烧红了打,打了又烧,到了一定时间,就成了钢。钢和铁性质变了,突然变了,是因为火候到了。打铁的过程就是渐变的过程,渐变中的最难问题,就是要有志气,没有志气,就会在渐变中萎缩了。王羲之的孩子问他,怎么能把字写好,王羲之指着院里的八个大缸说,打满了水就行了。”
  这时候阿姨叫吃饭了,老师说,“不急,上次你的作业我看完了,上一次的笔记我要看一看。”可染老师看完了我的笔记,说,“我给你讲的归纳起来,就是写字的提按和转折。”他特别在这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

四、画树的学问
那个时候,我一有空就到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香山、颐和园这些地方去画画。因为可染老师有“对景写生”几个字的教诲。每次写生前他都认真地告诉我:“邓伟,对你的写生没有时间限制。你要有像看一场电影那样的兴趣和态度,好好动一动脑子去画。”
  记得还是可染老师住在香山东宫村的时候,有一次我跟他去樱桃沟画画。到了地方后,他就围着几棵树一个劲地转着看,转了好长时间,他才动笔。他还给我讲过一件事情,他说,听西安的一个朋友说,西安电影厂的著名导演史东山,带着他的助手们去选一个场景,去的时候,他让助手带了一兜木头橛子。到了拍摄地点,他认真地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看,看好了一个机位,就放上一个木头橛子。可染老师说,史东山选场景的角度和咱们写生选择角度是一样的,就是不要匆匆忙忙地定地点,要认真反复去比较着看,觉得可以了,再动笔画。
  老师住在医院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