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之冲突-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妙子眯了眯眼睛,开口道:

    “你还准备留在他们的命?你离开的时候不准备把他们一起带走吗?你刚才说的天启四骑士计划,很需要这些高手的尸体吧?”

    林安楞了一下,他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没想到被鲁妙子一下子看穿了。随即摇了摇头,开口道:

    “鲁老多虑了,解晖留在益州不会过来的,我们走时,也不会带走他。这是控制解晖的终端,你找人送给你女儿就万无一失了。”

    鲁妙子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

    文物荟萃,千秋帝都。长安位於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建都於此。

    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重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

    北则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

    在这些山岭界划出来的大片沃原上,长安城雄据其中,泾、渭、刿、灞、澧、涝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的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这些河流犹如一道道的血脉,既给长安提供丰富的水源,也使长安充满活力。“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自古以来,长安便得到历代君主的垂青。

    秦始皇赢政以之收拾战国诸雄割据的乱局,开创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局面。到西汉张骞两次出西域,开辟了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长安更升格为国际级的名城,联结中外文明的纽带。其况之感,只有东都洛阳堪与比拟。

    隋朝建立后,创建新都,名为大兴。唐代继续沿用大兴为都城,更名长安,取其“长治久安”之意,并不断修建扩充,使之更为宏伟壮丽。

    隋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份组成。宫城和皇城位於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内的各坊从左、右、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以正中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西分属万年,长安两县。

    宫城和皇城乃唐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则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有布局。

    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田。

    长安郭城共有南北十一条大街和东西十四条大街,纵横交错地把郭城内部划分为一百一十坊。其中贯穿城门之间的三条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街构成长安城内的交通主干,其中最宽敞的是等若洛阳天街的朱雀大街,阔达四十丈,馀者虽不及朱雀大街的宽阔,其规模亦可想见。

    长安除朱雀大街外,最着名就是位於皇城东南和西南的都会市和利人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内各有四街,形成交叉“井”字形的布局,把整个市界划为九个区,每区四面临街,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设。每区之内,尚有小的巷道,便其内部通行。两市为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酒楼食肆不少更是通宵营业,为长安城不夜天的繁华胜地。

    而“杨公宝库”就在这座天下第一雄城之中,

    林安一行人随唯一来过这的鲁妙子从明德门安然入城,踏足朱雀大街,亦为这不平凡且深具帝皇霸主气象的都城的鼎盛局面震慑,普通人要从这么一个地方把杨公宝藏搬走,是多么渺茫的一件事。不过,有着半位面作为中转,要搬空这么个宝库对于林安而言完全都不是什么问题。

    走在这条贯通长安城南北的主轴上,心中岂能无慨,想到历经无数险阻,最后终抵此处,那种感觉确难以言宣。

    为防止积水,城内主要大街两旁设排水沟,宽若小川,在路囗水沟交汇处,均铺架石桥,形成长安的一个特色。大道两旁,植有槐树,不过际此寒冬之时,茂密的枝叶早由积雪冰挂替代,令人感受到隆冬的威严。

    严寒的天气,无损长安的繁荣盛况。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鲫,比之洛阳的热闹有过之而无不及。朱雀大街两旁无论商铺民居,均是规制宽宏的大宅院,院落重重,拥有天井厢堂。坊巷内的民居则为瓦顶白墙,单层构筑列成街巷的联排。宅门多作装修讲究的瓦木门担,高墙深院,巷道深长,与热闹的大街迥然有异,宁静祥和。

    富户人家的宅院固是极尽华丽巍峨,店铺的装置亦无不竭尽心思智巧,担桶梁架,雕饰精美,或梁枋穿插,斗拱出檐,规法各有不同。鲁妙子精通各种杂学,在他的讲解下,林安一行人自是听的兴致盎然,津津入味。

    目不暇接下,皇城的朱雀门赫然在望,随着鲁妙子引路,林安一行策马转入贯通城东春明门和城西金光门的光明大街,夕阳斜照下,朝又被称为东市的都会市驰去。鲁妙子在大兴城里也有这暗桩东市上第二大的客栈就是鲁妙子在背后操纵的。有了他的加入,很多的麻烦对于林安他们而言都不再是问题了。

    现在一行人手里的身份证明,都已经是正正经经的真货了。

    “好了,晚上好好歇息,明天就去杨公宝库!”来到客栈的后院里,林安对着众人点了点头,转身进了房间里。
第69章 杨公宝库
    林安回房休息了没一阵子,鲁妙子和毕玄就找上了门来,在鲁妙子这个地头虫陪伴下,林安和毕玄走出旅店,踏足长街,都会市繁盛兴旺,灯火映照得明如白昼,不愧是名都大邑的通街闹市。

    井字形布局的四条主街布满各行各业的店铺,除销土产百货外,其他珍玩亦无不具备,酒铺食店,林立两旁。行人肩摩踵接,好不热闹。

    在鲁妙子特别吩咐下,旅店里的人堆林安一行照顾备致,非常热情。难得一见的大老板亲自带来的客人,由不得他们不小心伺候,因此,对于留在旅店的阿青林安一点也不担心。

    走在石板铺筑的整齐的街道上,林安放开怀抱,纵目四览,挤在前推后涌的人流中,

    感觉看大兴城太平的兴盛气象。

    没行一会儿,林安指着东市中心一座特别宏伟的建筑物问道:“那是甚么处所?”

    鲁妙子道:“那是东市署,而令和市丞就在那里办事,管理东中的一切买卖。凡是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粗制滥造,短斤少两者,一旦查实,货物没收,人则杖责。无论东市西市,用的戥秤均由他们统一制作供应,严禁私制,市场物价地由他们厘定。”

    “这倒是和物价局有些类似,只是那群尸位素餐的老爷除了抬高油价和给抬高油价找理由外没什么别的贡献。”林安若有所思的说出了一段毕玄和鲁妙子都不理解的话。

    鲁妙子听多了林安的古怪话,也不在意,继续道:

    “东西市署之上叉百总而署,统管两市,东市内目前共有五千馀家店铺,分属二百多个行业,可谓盛况空前。”

    林安闻之咋舌,在这方圆里许修以围墙,四道大街通接八座市门的繁华市集,比起现代中型城市来完全不差,比起来就是东都洛阳也立显逊色。

    三人此时路经一排而设的数十间丝绸店,毕玄欣然道:

    “长安的丝织和金银器最是有名,其中尤以丝织名闻天下,故有南山树尽,织绢不竭”之语,而生产上乘丝织的均为官府办的作坊,宫内只是供应贵妃的织匠便有二百多人。”

    林安闻言不由大乐,调笑道:

    “毕玄你是劫掠中原劫掠出经验来了,对那里有钱倒是门清的很啊!”

    鲁妙子也笑着摇了摇头,又以内行身分指看陈列的一匹缕缎道:

    “这是以彩缬法印花成纹的绢布,把织料以针线绣出不同花纹,染印时花纹处不能接触染料,染色后,解去线结,花纹可保留原色,倍显华采。这才是最值钱的东西。”虽然毕玄现在和林安是一伙的,但是他突厥人的身份让鲁妙子还是对他有些隔阂,这话说的就是在毕玄没文化。

    林安心情轻松,兴趣盎然的听看,顺囗问道:“这些店铺何时才收市呢?”

    鲁妙子道:“平时早就收铺,不过年关临近,人人赶办年货,附近乡城的人又涌来长安购物。所以了延长买卖的时间。”

    三人由束市都会市北门进入接通春明门和金光门的光明大街,朝皇城的方向走去。

    鲁妙子笑道:

    “皇宫左右最多权贵巨富,目的是易於攀附皇室,故而竞相修建宅第,兼有购物方便之利,所以东四两市以北的几个里坊,都有金坊之称。”

    来往於光明大街的马车都极尽华饰,行人衣着光鲜。而鲁妙子所指的宅第院落重重,茂林修竹,楼阁巍峨,便知此言不虚。

    沿途所见,长安的交通要点均有唐兵驻守,戒备森严,一切井然有条,愈接近皇城,巡弋卫兵更是随处可遇,岗哨林立。暗忖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稍今人生疑,后果实不堪设想。要在这情况下去寻跃马桥附近某处的宝藏,等如是痴人做梦。也只有林安这样有着特殊能力的人,才有搬空宝藏的资本。

    皇城南面有三座城门,由东向西依次是安上门、朱雀门和含光门,每座大门均与城内大街相通。其中当然以皇城正门的朱雀门最是巍峨宽大,气像万千,由三个门道串成,深进逾百步。守门的御卫被称为御门郎,画夜宿勤,轮番把守,门禁森严。

    鲁妙子笑道:“林安你是异域来人,可知这里的规矩?”

    林安一脸茫然的问道:“甚么规矩?”

    鲁妙子道:“官府立例不能向宫城内窥探,违者要坐牢一年,若向宫城投石又或翻越城墙者,处以绞刑,像你刚才凝望城门,已算犯规。”

    林安愕然道:“这是谁订出来的规矩。”

    谢家荣道:“当然是杨广那个昏君,别人才不会这么严酷,看多两眼也算犯事。”

    三人左转进入朱雀大街,把朱雀门抛在后方,鲁妙子道:“我们算来得不合时,这几日听说唐军正要过来攻打大兴,等到交战时便要尝晚晚宵禁的滋味,日暮更鼓一响,所有行人必须返回坊内,到天明鼓响后才准离坊,那种枯燥的生活可教你闷出鸟儿来啊!”

    忽然鲁妙子拉着林安的衣袖,与毕玄横过大街,避开一群十多个华服锦袍的大汉。

    林安日光扫过那夥人,沉声问道:“是甚么人?”

    毕玄道:“现在长安共有几波恶人,前面就是禁军的人,这些隋军别的本事没有,最爱撩事生非,我们犯不着和他们正面碰上。要不然免不了又是一阵麻烦。”说着瞄了眼背着长矛的毕玄,就他那个深眼眶和卷头发,一看就是外族人,还背着武器满大街跑,遇上禁军肯定要被盘问。

    毕玄冷笑道:“看情况他们又是联群结队往平康里胡混,就这些货色,我不用长矛也是几个呼吸的功夫。”

    林安摇了摇头道:“真要动手,整个大兴城也不够我们糟蹋的,不过现在大事要紧,还是别惹麻烦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