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 1-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里有些乱,随口道:“这卖地的人是谁?能不能找关系和他搭上。到时候好好跟人家说说,再多出些钱。他反正是要卖,想来没什么大碍。” 
徐令宜听了苦笑:“哪有这么容易!” 
十一娘不解。 
徐令宜道:“那块田产,有六千亩之多,全是良田,而且连成一片。二嫂外家当年也是花了大力气才置下的这份产业。当时章丘一带没人能一口气吃下去,田是分成了几十块,一块一块地卖出去的。卖的时候好说,如今想买回来……”他叹了口气,“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买地的人各有际遇,有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有的却落魄了。那些落魄了的好说,不过是多给些钱,可那些日子过得好的,又怎么会把那么好的地卖出来。是有银子也办不到的事。” 
十一娘脑海里却只回荡着“六千亩之多,全是良田”这一句。 
“怎么会这么多?”她听着自己的声音竟然有些结巴。 
徐令宜委婉地道:“这是二嫂的家事,我们也不好多问!” 
十一娘想到二夫人和项太太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觉得这其中恐怕还有些故事,也不好多问。道:“那现在可曾收回了一些地?” 
“收回了八百多亩。”徐令宜道,“二嫂不肯要。说,当年项家老夫人把地给她的时候,也是希望这地能在万一的时候解二嫂之危。如今她拿出来解了徐家的燃眉之急,也算是用得其所。何况我把当年卖地的钱补给了她。无论如何不肯要。地契就一直放在娘那里,”又道,“这次要卖的地一共有四百多亩。章丘那一带的人大多数都知道我要买回这块地,还有些闲帮专使欺诈的手段哄骗那些地主卖地。所以我明天一早就赶去章丘,免得地没买成,强买强卖的名声却落下了。” 
这算不算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既然如此,侯爷还是仔细思量一番的好。”十一娘劝他,“免得被御史弹劾,又成了一桩事不说。传出徐家卖媳妇的产业,那就更不好听了!” 
“我何尝不知道!”徐令宜无奈地道,“所以这些年只断断续续买回了八百多亩。这次去也是看看情况,能买下就买下,万一不行,也只好再看机会了。”又道,“只是这年月越久,这田产的变化越大,只怕越不容易买到手了。”很是遗憾。 
十一娘能理解徐令宜的心情,但更关心三十六台嫁妆和六千亩上等良田之间的关系。 
第二天送走徐令宜,她立刻招了宋妈妈来问。 
“我听陶妈妈说,二夫人嫁过来的时候,太夫人帮着添了嫁妆的。可有此事?” 
“有啊!”宋妈妈笑着,然后凑到十一娘的耳边低声道:“项大人,是嗣子。”然后直了身子笑道,“当时二夫人嫁过来的时候,搬了好几车书过来。项家老夫人说了,免得以后起纠纷,这些东西就不上礼单了。太夫人心里过意不去,就把自己当年陪嫁的一对一尺来长的羊脂玉玉如意,还有些贵重首饰送给了二夫人。项家老太太很喜欢,说我们家太夫人是爽快磊落的。所以二夫人嫁过来的时候,用太夫人给的那对玉如意做了第一台。三夫人刚嫁进来的时候,还为这事和三爷置过气呢!” 
不上礼单,那就是说,这些书全送给了徐家! 
“那我姐姐知道不知道?”十一娘沉吟道。 
“应该知道吧!”宋妈妈有些不确定,“二夫人搬过来的书就放在韶华院,四夫人刚嫁过来的时候,还曾经向二夫人借过书的!” 
※ 
抱歉,先上草稿,等会捉虫虫! 
汗…… 
uu书擝 UUTxT.cOm 全文吇坂越镀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七章 挑选(下) 字数:6476 
第三百一十七章挑选(下) 
十一娘沉思片刻,又问:“那你知不知道,二夫人有笔压箱的钱?” 
宋妈妈一怔,低声道:“奴婢不大清楚。”眼睑低垂,好像在回避什么。 
十一娘没再问。 
宋妈妈毕竟是个仆妇,有些事,以她的立场,说出来就是僭越了。 
她转移了话题:“眼看要到端午节了。明天一早回事处的要到翰林院姜学士家里送端午节礼。到时候你带两个小丫鬟,带些香药、五色荷包什么,跟着过去给姜夫人问个安,然后探探口气,看姜先生家的太太、小姐什么时候到京里。” 
谆哥的婚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十一娘这么一说,宋妈妈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忙笑着应“是”。 
十一娘去了太夫人那里。 
徐令宜走得很低调,在太夫人那里只说是有事要出几天门,更没有让妻妾子女送行。 
太夫人不免担心:“老四这是要去哪里?五月初五即是你及笄的日子,又是端午节了,他到处乱跑些什么啊!” 
徐令宜没有跟太夫人说,自然有他的考虑,十一娘不好多说,笑道:“侯爷做事一向稳妥,应该早有安排。走的时候还让我打听一下姜先生家的太太、小姐什么时候进京,帮着谕哥儿收拾行囊。”然后把明天宋妈妈去姜家探消息的事告诉了太夫人,又和她老人家商量,“那姜先生既然不恋仕途,想必品行高洁。谕哥又是去求学,我想,要是太过铺张奢侈,姜先生看着只怕以为我们舍不得孩子吃苦、谕哥儿吃不得苦。” 
太夫人听了点头:“你的意思呢?” 
“我的意思,丫鬟里文竹最尽心,小厮里小禄子最尽心,不如就带这两个贴身服侍的,再加一个年长的、两个壮年的随从随谕哥去乐安。您看怎样?” 
“嗯!”太夫人道,“那就照你说的。让白总管帮着挑个年长些、有见识的,有什么事,也知道应该怎么办。再派两个身强体壮的,也有人干粗活。”然后问十一娘,“谕哥那边的东西可都开始收拾了?” 
“还没有呢!”十一娘笑道,“侯爷说,等他回来了再和姜家商定具体启程的日期。” 
“到了乐安可不比在家里。”太夫人听了道,“那可就要悬梁刺股刻苦攻读了。这几天让他别温习功课了。歇一歇吧!” 
自从徐令宜和徐嗣谕谈话以后,徐嗣谕就没再去族学,遵照徐令宜的意思在家里准备去乐安的相关事宜。 
“是。”十一娘笑道,“只是谕哥儿读书一向用心,您让他闲着,他反而不安心。也就随他去了。” 
她说着,太夫人想起谆哥来:“……今天是第一天上学,我们等会偷偷去看看吧!” 
徐令宜安排好谆哥上学的事才动的身,把中午招待赵先生的事交给了徐令宽。徐令宽为这件事请了罗振兴做陪不说,还特意请了一天假在家里。 
“下午去吧!”十一娘委婉地道,“上午先生讲讲规矩也就到了吃饭的时候。” 
太夫人想了想,差了魏紫去垂花门:“四少爷一下学就领到我这里来。” 
魏紫笑着去了。 
十一娘就陪着太夫人说话。待午初,魏紫帮谆哥拿着深蓝色毡包走了进来。 
“祖母!”他笑嘻嘻地扑到了太夫人怀里,蹭了两下才站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给十一娘行礼。 
太夫人见他头上还有薄汗,忙叫姚黄打水给他洗脸,等他收拾干净,又搂在怀里问他上学的事。 
“先生都讲了些什么?” 
“下午才开始讲课。”谆哥笑道,“上午只让告诉我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休息。” 
“休息?”太夫人听着微怔,“离端午节还有半个月呢!” 
“端午节休息是端午节的,平时也休息。”谆哥道,“每个月初十、二十和三十都不上学。端午节、六月六、中元节、中秋、重阳、冬至、春节、清明……”谆哥扳指头一个一个的算,“都放假。” 
太夫人听的目瞪口呆,半晌才望着十一娘道:“这,这会不会太多了?” 
十一娘也觉得有点多。 
谁知谆哥却道:“不多,不多。先生说了。每个月的初十、二十、三十要洗头洗脸,端午节要看赛龙舟,六月六晒书,中元节要供奉祖先,中秋节要赏月,重阳节要登高,冬至要吃火锅,春节要休息,清明节要踏清。”他扬着小脸望着太夫人,眼角眉梢洋溢着快活,“先生还问我,燕京哪里可以看赛龙舟,到时候要带了我一起去看。”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动,笑道:“那先生也带你去登山、踏青吗?” 
“当然!”谆哥昂着头,挺了挺胸,“先生说了,有事弟子服其劳。到时候我要帮先生背书笸的。”又道,“祖母,燕京哪里能看赛龙舟?” 
太夫人就笑道:“西苑运河就有赛龙舟。” 
谆哥听了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我等会去告诉先生去。免得他找不到地方。” 
赵先生当年曾在中山侯府坐馆,又怎么会不知道西苑运河每年五月初五有赛龙舟! 
十一娘笑道:“是先生让你来问的吗?” 
谆哥听了忙道:“不是,不是。是我想着先生不是燕京人,到时候我们去看龙舟,要是走错了地方怎么办?”语气十分的维护。 
太夫人和十一娘听着都笑了起来。 
正巧有丫鬟进来问饭摆到哪里,大家打住了话题,到东次间去吃了饭。 
太夫人让姚黄服侍谆哥去午觉,谆哥却要去双芙院。“……先生在做笛子。说是给我做的。” 
他拉着太夫人的衣袖扭来扭去,一副非去不可的样子。 
太夫人笑呵呵地应了,吩咐谆哥身边的丫鬟、婆子好生照料,让姚黄送着出了门。转头却敛了笑容,对十一娘道:“我们下午去看看!” 
是觉得谆哥对先生太过亲近了吧? 
既担心赵先生到时候挟谆哥插手徐家的事务,也怕天长日久徐令宜在谆哥心里失去了父亲的威严。 
十一娘含蓄地道:“侯爷是父亲,自然要有严父的模样。可谆哥毕竟还小,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有赵先生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人陪着,想来性情也会开朗些。再过几年,懂事了,也就知道孰是孰非了。” 
太夫人还是有些不放心:“还是去看看的好!” 
等太夫人午歇起来,十一娘就陪着太夫人去了双芙院。 
她们从徐令宜的外院房绕道去了双芙院正屋的后院。 
黑漆葵纹槅扇半开,谆哥正歪着小脑袋描红。有温和的声音提醒他:“坐直了。不然要成驼背的。走到哪里都要矮人一截。” 
谆哥听了笑嘻嘻地坐直了身子。 
十一娘扶着太夫人沿着墙角向左走了几步,看见一个穿着青色杭绸衣衫的修长背影,正背手而立望着谆哥。看见谆哥写得很认真,他笑着转身回到了自己书案前,正好被外面的人看了个清楚。 
三十来岁的年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轻柔大方,显得很斯文。 
太夫人看着微微点头,和十一娘回了内院。 
“看样子到不错。” 
十一娘听了笑着帮太夫人奉了茶。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卓侍郎家的夫人亲自来给夫人送端午节的节礼了!” 
十一娘和太夫人不禁交换了一个眼神。 
“多半是为贞姐儿的事来的!”太夫人低声道。 
十一娘点了点头,辞了太夫人,在花厅见了卓夫人。 
卓夫人带了几把款式新颖的团扇,还带了些新鲜的桃子和李子。 
“是一点心意。” 
十一娘笑着收了。 
卓夫人问:“怎么不见大小姐?” 
“在屋里做针线呢!” 
卓夫人就提出来要见识见识:“一到燕京就听说夫人的手巧,大小姐既然跟着您,针黹上想来也非同一般。”很是坚持。 
十一娘笑着和她去了垂纶水榭。 
路上,卓夫人笑道:“我们家老爷最钦佩的人就是侯爷了,常常对妾身说,要不是有侯爷,我们家哪里有今天。让我多和夫人走动走动。只是我见识浅薄,有什么做得不妥当的,还请夫人多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