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 1-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娘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已经去逝了? 
快一年了,大姨娘和二姨娘却一点消息也没有。 
就如同有个谜语横在大家面前,所有的人都猜不出答案。而知道答案的那个明明就在眼前,却谁也不去问,然后无视它存在般的绕道而行……硬生生让这件事变成了一个诡异! 
她思忖着,就有人笑道:“七小姐刚回来啊?我们五小姐请两位去喝茶呢!” 
她抬头,看见紫薇笑盈盈地站在台阶上。 
七娘就低声问十一娘:“还有谁跟着嫁过去?” 
“平时服侍的都跟过去。”十一娘笑道,“再加两房陪房。” 
七娘点头,和十一娘一起去了五娘那里。 
五娘拿了上好的西湖龙井招待她们。 
七娘就打趣道:“是想知道大奶奶都说了些什么吧?” 
五娘强做镇定:“有什么好问的!” 
“那是!”七娘笑道,“明天嫁过去就什么都知道了!” 
“这个促狭鬼,”五娘嗔道,“就你知道的多!” 
七娘大笑,还是把大奶奶的话告诉了五娘。 
五娘听着若有所思。 
七娘趁机告辞:“五姐明天一大早还要起来梳头。” 
五娘让紫薇送她们出门。 
两人回屋,丫鬟忙打水服侍她们梳洗。 
七娘要和十一娘一起洗脚。 
“各洗各的。”十一娘很直接地拒绝了。 
“一起!”七娘很执着。 
十一娘“啪”地关了净室的门,七娘气得直跺脚。十一娘就隔着门扇呵呵地笑。 
洗了澡,七娘要和十一娘睡。 
十一娘虽然觉得不习惯,但想着床够大,让人加了床被子。 
七娘又不依:“你怎么这样?平时我对你多好啊!” 
十一娘笑起来:“你不就想和我说说话,我听着呢!”说着,率先躺了下去。 
“你就欺软怕硬!”七娘嘟呶着上了床。 
十一娘直笑。 
七娘就遣了屋里服侍的。 
冬青无所谓。十一娘歇下,只要在床头放了暖茶的茶桶即可,有没有人值夜,她通常不太在乎。可木芙不同,二奶奶走的时候反复交待过,这要是有个什么事,她可担不起这担子。不免在一旁苦苦地哀求。 
十一娘想着明天还要早起,折中道:“要不,你躺在临窗的大炕上去。” 
木芙还在犹豫,七娘已道:“要不睡临窗的大炕,要不就和冬青挤一起去。” 
答案不言而喻。 
七娘果然是有话对她说。 
她七七八八说了一大堆没用的,附耳道:“……我去庙会了……遇到一个人……” 
开场白就让十一娘心惊肉跳。 
“后来,他来求亲……” 
十一娘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心里的惊涛骇浪压下去:“还有这种事?”她佯做惊讶。 
“所以我想让你知道啊……”欢喜从七娘眼角眉稍溢出来,“我连娘都没有说!” 
那为什么要对我说! 
为人保守秘密,也是件很累人的事! 
十一娘不由在心里嘀咕,又担心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她小声地问七娘:“那二婶答应了吗?” 
七娘不同于她,七娘的婚事,二太太肯定会很慎重的。 
“嗯!”七娘点头,“我听喻妈妈说,回去就会下定了。”她笑容羞赧。 
十一娘一怔。 
“他叫朱安平,山东高青县人,今年二十二岁,父亲早逝,十五岁就袭卫指挥佥事之职。我听有人戏称他薛邑君……”说着,她咯咯笑起来,“以前,孟尝君的封地在薛邑,难道他也有孟尝君之风不成?真的是个很好玩的人……” 
“你怎么知道有人戏称朱安平为‘薛邑君’?”十一娘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柔和一些。 
“我在庙会上听到的!”七娘把头靠在十一娘的肩膀上,“有人高喊‘原来是高青薛邑君’,我当时就觉得很好奇,望了一眼……谁知道没过多久,就有人来家里提亲,说是高青人,为人豪爽,被人戏称‘薛邑君’。十一妹,你说,这是不是缘分?”她声音里轻柔,带着无限的憧憬,“我第一次去庙会……” 
十一娘很意外。 
如果是真的,那的确是缘分…… 
念头闪过,她突然为自己这种固步自封的僵硬思路感觉到一丝自惭形秽来。 
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了年少时的热血沸腾,所以看什么东西目光都变得充满了怀疑呢? 
她不由握住了七娘的手:“七姐,这是难得的缘分!”声音非常的真诚。 
七娘小声笑起来:“我就知道,你不会笑我的!” 
欢快的笑声会感染人。 
十一娘也笑起来。 
“喂,如果只是认识了一个人,你不会这样吧?”不知道为什么,她起了戏谑之心,“是不是还很高大英俊,丰神俊朗……” 
“没有,没有,”七娘“腾”地一下坐了起来,连连摇手,“没有这种事!” 
“真的没有!”十一娘笑得狡黠,“要不要我问问木芙!” 
“哎呀!”七娘不依,“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调侃人?” 
十一娘低声地笑起来。 
七娘也抿了嘴笑,眼底划过几丝得意,最后还是忍不住道:“是,是挺英俊的……” 
十一娘大笑。 
看见身边的人幸福,你也会感觉到幸福吧? 
U憂書盟 uutxT。cOM 铨纹字坂阅牍 

正文 第七十六章 东西(上) 字数:7733 
第七十六章东西(上) 
七娘一直拉着十一娘说话,两人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地睡了。正睡得香,被琥珀叫醒了:“七小姐、十一小姐,给五小姐梳头的人来了。” 
两人忙爬了起来,由丫鬟服侍着梳洗了一番,然后草草吃了早饭,去了五娘处。 
屋子里灯火通明。江妈妈陪着个四旬的白胖妇人坐在一旁喝茶。看见七娘和十一娘,江妈妈忙站了起来,向两人引荐:“这位是鸿卢寺主薄章培云的夫人。” 
想来就是请来给五娘梳头的人了。 
两人行了礼,七娘就嚷道:“咦,怎么不见五娘?” 
给她们捧茶的穗儿忙笑道:“正要沐浴!” 
“她怎么这么慢?”七娘抱怨道,“小心误了吉时。” 
“不会误,不会误。”那章夫人笑道,“新郎那边正午才发轿,要到了申酉时分才来,不会迟的。” 
“这么晚才来!”七娘很是吃惊的样子,“四姐嫁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是一大早就送了。” 
“七小姐的四姐是远嫁吧!”章夫人笑眯眯地道,“要是嫁的远,新娘子家通常都一早发亲。像钱公子这样,大家同住一个城,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的,自然可以晚些发轿——赶在巳正吉时到就成了!” 
七娘“嗯”了一声,道:“我四姐是从余杭嫁到富阳。” 
“那就是了。”那章夫人就笑道,“各家都不同。” 
七娘见她对婚嫁的各种礼节都十分熟悉,知道是个常给人做全福夫人的,就细细地和她攀谈起来。 
“……那路上怎么办啊?那么远!” 
“要是走水路呢,等轿子上了船,就可以暂时脱下嫁衣歇息一会。到了地方,男家会找个地方作为女家嫁女之处的,到了吉时发轿依行成亲就行了。要是走旱路呢,那新娘子就要辛苦些了,吃睡都要在轿里了……” 
正说着,大太太和大奶奶来了。 
大太太今天穿了一身宝蓝色葫芦双喜纹的遍地金褙子,大奶奶今年穿了件大红色百蝶穿花纹的遍地金褙子,两人都显得精神焕发。 
大家笑着起来见礼,刚坐下来,五娘沐浴出来。 
她白嫩的脸上有淡淡的红晕,显得十分娇艳动人。 
“五娘,你今天好漂亮。”七娘的赞扬,让五娘眼底有了几份羞怯。 
她上前给大太太和大奶奶行礼。 
大太太笑望着她,表情很是欣慰:“一眨眼,都要嫁人了。” 
五娘眼睛有些湿润。 
那章夫人就笑道:“这可是好事啊!” 
大太太听了就笑起来,由大奶奶陪着焚了香,告了祖先,然后请了章夫人为五娘梳头。 
丫鬟们就簇着五娘坐到了梳妆台前,章夫人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黄杨木梳子从头梳到尾,一面梳,还一面说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的吉祥话。仪式完了,还端了百合红枣莲子汤圆羹给五娘吃。 
七娘在一旁低声和十一娘笑道:“我们也去要一碗来吃。” 
“我看,你不是要吃……”十一娘调侃她。 
七娘满脸通红地戳十一娘,十一娘就笑着躲她,大太太突然望了过来。 
两人忙一本正经地站直了。 
章夫人就帮着五娘换嫁衣,梳头。 
期间有人来禀大太太,说二太太和三太太来了。 
大太太就带着大奶奶去迎,七娘也跟着去了。不一会,她又和二太太、三太太一起折了回来。十一娘忙上前给两位婶婶行礼,大家就笑盈盈地坐下来看五娘装扮。 
渐渐的,人多了起来,家里也喧阗起来。 
五娘装扮好了,也到了正午,七娘、十一娘陪着五娘在屋里吃饭,其他人到外间去坐了席。 
七娘和十一娘睡得晚,起来的早,吃完饭,两人就打起哈欠来。 
五娘却一点睡意也没有,不时问紫薇“我的那双绣了麻姑拜寿的鞋带了没有”,“我那条大红销金的汗巾在哪里”,十分紧张的样子。 
七娘就在一旁笑。 
五娘根本不理睬她。 
不一会,吃完饭的人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七娘就趁机拉了十一娘回屋里歇息:“……反正也没有人会注意到。” 
十一娘也觉得累,两人和衣倒头就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琥珀过来喊两人:“……新郎官来了。” 
两人骨碌一下就起来了,叫丫鬟重新梳了头,赶着去了五娘处。 
五娘屋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人,七娘不由一怔,十一娘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热烈的喧笑声。 
她笑道:“怕都去前面看热闹去了。” 
七娘点头。就看见灼桃满脸兴奋地跑了进来:“小姐,大爷出了十道谜语,说姑爷过了关就开门,过不了关就不开门。姑爷好厉害,一口气全答对了。” 
“真的,真的。”五娘还没有说话,七娘倒高兴起来,拉了十一娘,“我们去看看。” 
“还是别去了吧!”十一娘笑道,“既然五姐夫都答出来了,那迎娶的人应该很快就来了……” 
七娘不由泄气。 
灼桃就笑道:“七小姐想去就去吧!我看这门一时半会是开不了的。” 
屋里人一怔。 
灼桃掩嘴而笑:“四姑爷又上去了。这次不出谜语,改出论语了。让姑爷答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五娘不由急道:“大哥怎么说话不算数。” 
满屋的人都笑起来。 
五娘羞得满脸通红。 
灼桃就道:“姑爷也这么说。结果大爷说,我这一关你是过了,可没说只有我这一关啊!” 
七娘听得极有趣,拉着十一娘就往外跑:“五娘,我们帮你去看看!” 
十一娘也觉得有意思,跟着七娘去了正院。 
就看见垂花门紧闭,门旁架了一个出墙的梯子。余怡清正站在梯子上和外面的人答话。 
“……这句勉强算你答对。再答这句。治本于道,道本于德。古今论治者必折衷于孔子,孔子告鲁君为政在九经,而归本于三德。至宋司马光言:人君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明武,果与孔子合欤?” 
“这又不是写策论。”余治清的话音刚落,罗振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换一个!” 
余治清“扑哧”笑,朝着众人道:“看见没有,这就帮上了。” 
院内院外一阵笑。 
有人喊道:“钱姑爷,你可不能辜负了我们大爷的一片心意。” 
“放心,放心。”门外传来钱明的回答。 
大家哄堂一笑后,都静下来听钱明怎么回答。 
门内门外一片寂静。 
十一娘就发现七娘的手紧紧攥成了拳。 
过了好一会,钱明清朗的声音缓缓传来:“何谓大本?敛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