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样,自己的日子就在月中了,是很容易怀孕!
难道自己猜错了……
她笑着从面前的匣子里挑了对赤金镶珐琅的丁香花。
“要是把您自己的日子安排在了月初或是月底,肯定是要碰到小日子的。”陶妈妈笑着上前帮十一娘戴耳坠:“只怕到时候得安排个通房了。”说着,她似笑非笑望了十一娘一眼,“侯爷如今又不是不怜惜夫人,夫人何必白白把这机会让给别人。把姨娘们安排在月初或是月底,您自己安排在月中,最适合不过了。”
十一娘不置可否地笑着说了声“知道了”,然后专心打扮起来。
待出了门,却看见南永媳妇怀里揣了个油纸包站在屋檐下,低着头,左脚有些无措地轻轻磨擦着地面。
“怎么了?”十一娘笑着问她,“可是有什么话跟我说?”
南永媳妇抬头望着十一娘,目光像小兔子似的有些惊恐。
十一娘尽量让自己的笑容亲切,不声不响地等着她开口说话。
南永媳妇望着十一娘春风般温暖的笑容,觉得怀里的点心滚烫炙人,抿了抿嘴,终是说了出来:“我,我有事和夫人说……”
十一娘单独和南永媳妇进了厅堂。
南永媳妇忙道:“夫人,您不能把您自己的日子安排在中旬,小日子前后最容易怀孩子。”声音又急又快,像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追赶似的。
十一娘愕然。
“我不是有意的。”南永媳妇脸色有些苍白。
十一娘突然明白过来。
好像在哪本书里看过,以前的人以为小日子前后最容易怀孕,所以常常把份位高的嫔妃安排在小日子前后待寝,结果反而很不容易怀上孩子。
有时候,不过是个善意的微笑。
她笑起来,携了南永媳妇的手:“多谢你提醒我。”说着,语气有了几分怅然,“我姨娘远在余杭,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事。”
南永媳妇松一口气,从十一娘手中抽出自己的手,忙曲膝福下身去:“夫人,是我越僭了。”
十一娘摇头:“这件事,你别跟别人说。我也有我的难处。陶妈妈毕竟是我大姐留下来的人,有时候,我也不好驳了她的意思。还有娘家的嫡母,都不好交待……”
南永媳妇望着她的目光中充满了同情,连连点头:“夫人放心,我谁也不会说的!”
十一娘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转身出厅堂。
心情终于好起来。
陶妈妈不想她怀孩子,所以让她把自己的日子放在月中。还以小日子来了要给徐令宜安排通房来说服她……和她猜的一模一样。可实际上,那个时候最容易怀孕。
十一娘在徐令宜面前从来都是九分真一分假,因为知道像他这样精明锐利的人,凭自己那点小伎俩,根本很难瞒得过。与其在他面前惺惺作态地骗他,不如坦诚些更能赢得他的信任。
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就让这个误会永远误会下去吧!
她微微笑起来。
※
很多朋友在评论区里问我加更的事,所以特意爬上来说明一下。
常看吱吱书的朋友都知道,吱吱是有名的3K党,日更党,虽然一直想提高一下,变成双更党,但一直处于小试阶段,没有办法批量生产。(*^__^*)嘻嘻……这次也一样。每天利用中午休息和晚上的时候写文,发挥到了极限,没想到票票涨到了不可思议的数字。⊙﹏⊙b汗……然后就杯具了!再也不敢说大话了……先把“债”还没……希望能一直坚持双更到月底……姊妹们,投票投票,给我力量吧!
幽悠書萌 uUTxT。cOM 诠蚊自坂阅镀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探望 字数:6630
第一百一十九章探望
大太太果然比上次看到时精神又好了一些,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衣饰搭配的素雅大方,许妈妈殷勤地在一旁服侍着。
听说要去看十娘,她撇嘴,表情却不能像以前那样快速地还原,因此显得有些怪异。
“她一天到晚没个安生的时候,这也算是个教训。”
十一娘听着很是刺耳,笑着坐在那里没有做声。
大太太问起她屋里的人来了:“……三个妾室,秦姨娘年纪大了,侯爷到她那里多半是应个景。文姨娘每次见到侯爷都会叨唠几句文家的生意。你要防的是乔姨娘。知道她小日子是什么时候没有?”
“没问。”十一娘淡淡地笑道。
她是按照尊敬的程度来安排,不是按谁容易受孕来安排。徐令宜又不是个傻瓜。连南永媳妇都知道,他难道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太夫人难道不知道?三夫人难道不知道?她可不想自己变成徐府上上下下的笑柄。
大太太眉头就锁了起来。
“陶妈妈难道没有教你。”尽管在病中,她的目光依旧很严厉,“嫡庶之别是根本。如若那乔莲房生下儿子你又当如何?”
十一娘微微地笑:“如今侯爷儿女双全,多生几个孩子,也是锦上添花的事,母亲不必多虑。”
大太太瞪着十一娘:“你这个蠢货……”
正好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大奶奶来了”,大太太冷“哼”一声,止住了话题。
大奶奶已换了件宝蓝色灰鼠皮的皮袄,脸上敷了淡淡的粉,长眉杏眼,比平日更添几份妩媚。问了大太太可有什么话带过去,就和十一娘辞了大太太,出门坐车到了茂国公府位于石狮胡同的府邸。
早有小厮进去通传,车在垂花门前停下时,立刻有妈妈迎了出来:“大舅奶奶来了,姨夫人来了!”
大奶奶随手打发了赏钱,由那妈妈领着进了内院。
两旁松翠苍柏,映着皑皑白雪,自有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进了屋,正中大盆里焚着百香草,中堂的香案上摆着滴答作响的自鸣钟,幔帐旁立着低眉垂目的丫鬟,倒也不失公卿之家的气派。
有丫鬟婆子簇拥着一头发花白的妇人从内室走了出来:“是大舅奶奶和十一姨吧!”
十一娘见那妇人抹额上镶着鸽子蛋大小的碧玺石,手上戴着莲子米大小的宝红石戒指,身上穿着石青色刻丝通袖袄,已在暗暗猜测这妇人的身份。
一旁已有人道:“这位是我们府上的老夫人。”
没想到王琅的母亲会在十娘的屋里。
两人忙上前行礼。
十一娘忍不住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相貌很端秀,那姜夫人倒与她有七、八份相似,只是眼角眉梢都带着浓浓的郁色,像个久病经年的人,显得很憔悴。
王老夫人一手携了大奶奶,一手携了十一娘:“快快请起!”说着,眼泪已经落下来,“十娘不吃不喝有两三天了,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差人带信过去。你们帮着我劝劝她吧!”
大奶奶和十一娘都很惊愕。
没想到事情已经发生两三天了。
两人胡乱点了头,匆匆进了内室。
大红罗帐半掩着,十娘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地倚在翠绿色的大迎枕上,眉宇间再也没有夏花怒放的明艳,有的,只是秋叶般的苍黄。
“十娘。”大奶奶眼眶立刻湿了,她快步走到床前坐下,轻声喊她,“十娘,我是大嫂。和十一娘一起来看你了。”
王老夫人和一群人围着大奶奶和十一娘:“十娘,你母亲家人来看你了。”
十娘长长的睫毛轻轻地颤抖了几下,眼睛缓缓睁开。
“十娘。”大奶奶有些激动地喊她。
她的目光在大奶奶脸上留了一下,然后停在了十一娘的脸上。
“十姐。”十一娘轻声地喊她。
十娘愣愣地望着她,眸子死灰般的空洞。
十一娘看着她觉得不对劲,有些不安地又喊了一声“十姐”。
十娘依旧愣愣地望着十一娘,好像不认识眼前的人是谁一般。
大家都静气屏息地望着十娘,气氛有些紧张。
半晌,十娘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然后把脸侧了过去。
竟然是一副拒绝见到十一娘的模样。
大家全愣住,目光都落在了十一娘的身上。
一时间,屋子里沉静如水。
大奶奶忙道:“大家也别围在这里了,闷得慌。”说着,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看到银瓶,吩咐她,“你带着十一姑奶奶到外间去坐坐去。”
银瓶慌慌张张地过来给十一娘行礼,王老夫人也看出些端倪来,亲自陪着十一娘到了外面的厅堂。
琥珀立刻笑道:“夫人,时间也不早了,侯爷该下衙了,我们先回去吧!免得您回去晚了,侯爷担心。”
王老夫人听了忙道:“十娘和十一姨是姊妹,她又是个小孩儿心性,想来十一姨也是知道的。还请不要见怪才是。”她为儿媳妇给十一娘陪礼,笑容间颇有些尴尬。
十一娘笑道:“老夫人不用担心。我们一起长大,她的脾气我还是知道几分的。”又对琥珀道:“既然和大嫂一起来的,我还是等等大嫂吧!”
银瓶忙在一旁道:“是啊,是啊,十一姨既然来了,就喝些茶再走吧。”说着,殷勤地十一娘上茶,生怕得罪了她似的。
王老夫人就问起太夫人来:“……还是过年时见过,想来还是那样神采奕奕吧!”
“谢谢老夫人关心。”十一娘和她寒暄着,她却不时朝内室望去,好像很担心会发生什么事似的。
十一娘不动声色。
坐了两盏茶的功夫,大奶奶红着眼睛从内室出来。
王老夫人立刻迎了上去:“大舅奶奶在家里吃了饭再走吧!”
大奶奶看了神色自若的十一娘一眼,摇头道:“时候不早了,我明天再来看她罢。”
王老夫人也没有多留,亲自送两人出了门。
大奶奶朝着十一娘使眼神,大声吩咐:“回弓弦胡同去。”
她们从王家出来,已是黄昏时分,十一娘坐的是徐家的马车,一般情况下和大奶奶说几句话就各自打道回府了。她特意这样高声嘱吩,十一娘又想到刚才王老夫人的不安,十一娘立刻低声吩咐琥珀:“我们跟着大奶奶的马车。”然后由跟随的婆子扶着上了马车。
琥珀不动声色地吩咐赶车的,徐家的马车就跟着罗家的马车驰出了石狮胡同。
“夫人的脾气也太好了些。”琥珀关了车门,语气里就带着几分不满,“十姑奶奶这是怎么了?有气也不能拿您撒啊!这让您的颜面往哪里搁啊?”
十一娘淡淡地笑:“我可有什么做得不对之处?”
琥珀一怔,道:“没有!”
“那不就结了。”十一娘笑道,“我既然没有做错,有什么可不安,可愤恨之处。”说着,眼中露出浅浅的怜惜,“你不知道,十姐她……爱也好,恨也好,总得有样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十娘愤恨的目光、咄咄逼人的神色、绿筠楼掀她桌子时的不甘……各种画面如走马灯似的在十一娘脑海里旋转。
******
马车走到西大街的路口就停了下来。
十一娘正纳闷,随车的婆子叩了车门:“夫人,大舅奶奶过来了。”
她忙让开了车门,大奶奶冒着寒风,提着裙摆钻了进来。
“我看十娘的样子不对劲。”她周身透着冷意,“问她什么也不说!问急了,只应一句‘好’字。”
十一娘听大奶奶这么一说,把王老夫人和自己在一起时的不安也告诉了大奶奶。
大奶奶点头,道:“你上有婆婆,下有妯娌,进出不方便。明天我自己去看她就行了。有什么事,会差人跟你说一声。”又道,“你从这里回荷花里很近,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好了。免得回去晚了侯爷担心。”
十一娘很感激她的体贴,说了一些“路上小心”之路的话,和大奶奶在西大街路口分了手。
回到家里,徐令宜已经下了衙,换了衣裳歪在临窗的大炕上看书,见她进来,抬头看了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回来了”,又低下头去看书。
十一娘应了一声,由琥珀服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