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是中国,不是*社会的美国或者欧洲国家,成功,是需要一些手腕的。

  曹植欠缺的就是这些手腕。

  曹丕却有,尤其是在猜测老爸的心思这个方面,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已经犯了曹操的忌讳,要知道,你再会折腾,这位集老大和老爸于一身的家伙拥有一票否决权力的。

29—09:曹魏接班人之争(3)
曹操的确是很喜欢曹植的,和丁廪的那次谈话就可以看出来。

  “曹植,那是我的儿子,我很喜欢他,他的好处就不用你说了,我现在想拥他为继承人,你看怎么样?”

  可见附加分是加在曹植身上的,看看曹操是这个态度,丁廪才“肆无忌惮”的吹捧曹植的。

  但是,这也只是一开始,曹植,领先的是起跑线上的一个身位而已,而这,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

  建安十九年,曹操攻打孙权,任命的是年轻的曹植,而不是持重的曹丕留守邺城,也是曹植无限接近那个宝座的一次,看看曹操对曹植苦口婆心的劝谏吧,“吾昔日为顿邱令,年二十三岁,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岁,可不勉于?”

  这个任务没有难度可以说,但是显得很有分量,所以,再加上这句话,明显是给曹植一个增加经验值的机会,不知道曹丕听没有听到,如果听到的话一定会很郁闷。

  但是,曹丕没有放弃,三年后,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魏太子是曹丕而不是曹植。

  这三年里都发生了什么?

  曹植以为自己是胜局已定了,所以,释放了自己全部的本性,没有一点掩饰,尤其是在和死党交往上,毫无顾忌,简直就是逼着曹操把自己拿下。

  每当曹操下定决心立曹植为太子的时候,曹植都会因为一点小毛病而犯错出轨,至于什么错误嘛,无非是“任性而行、饮酒不节”而已。

  这些真的都是小毛病,但是,小问题足以破坏他在曹操心中的形象。

  除了小问题,杨修也是无意中起到了反作用。

  这个人真的是太聪明了,但是有一点比较糊涂,那就是忘记了猜心思那是领导最喜欢的活动,让属下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使他们的最爱,尤其是曹操这样领导中的佼佼者。

  耳熟能详的小聪明至少有三次。

  第一次就是曹植一党搞得有声有色,曹丕心下疑虑,于是就把吴质藏在筐里运进府中商量对策,“凑巧”,这件事被杨修知道了,于是就向曹操告发,曹丕知道了很害怕,吴质倒是镇静,对曹丕说:没有事,既然已经被杨修盯上了那就来个将计就计吧,这一次就这么着,下一次再弄个筐运进来,想必杨修一定会再一次打小报告,所以里面放一些绫罗绸缎就可以了。

  曹丕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了。

  果然不出吴质所料,第二次,那个车还没有运进来就被杨修发现了,上次没有来得及检验的曹操也跟进检查,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

  可想而知,杨修和曹植的印象分大大降低了。

  这是三把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把,我们也许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曹丕要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费劲巴拉的和吴质交流呢?就算是没有电话和电邮也不至于这个样子吧?

  其实这很能说明一个态势,那就是,曹操不允许有拉帮结派的现象存在,你们是我的儿子,他们是我的臣子,一个个不安分守己的听我号令,反而各自寻找下家,简直就是在侮辱我的权威,试问像曹操这样及其有权力欲的人,会容忍这种现象存在吗?

  所以,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也都相互提防以及利用这一点,曹丕夹着腿放屁,杨修就二十四小时轮班监视他,一有异动马上汇报,要不然你以为就会这么巧碰到吴质?都在寻找对方的弱点,企图一击毙命。

  问题也就来了,杨修和曹植既然知道利用这个弱点打击曹丕,为什么就不掩饰一下自己太过招摇的动作呢?

  因此,这一小事的爆发,致命之处不在于杨修扑了个空,让曹操感到无聊,而是暴露了他和曹植之间的交往并非是单纯的以文会友,仰慕对方的才识,这个障碍物的被拆除以及朋党关系的暴露,才是最严重的,曹操要重新审视看似单纯的曹植,看似简单关系的朋友了,顺带的,从杨修身上还要怀疑到丁仪兄弟,再顺带着,丁廪那番话也要重新审核一下,甚至作废了。

  退一步讲,即便是曹操早就知道了这个小党派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曹植和几个小罗罗很招他喜欢,所以睁一眼闭一眼,但是,告发曹丕失败依旧是一个失策:我的儿子,那么“老实”的一个孩子,凭什么要你来监视?!

  而且,你还没有证据,万一是诬告呢?

  也就是说,不管抓没有抓到吴质,杨修心急火燎的蹦出来,连个垫背的都没有找都是一种失误。

  聪明人犯这种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太心急,太急功近利了。

  要不怎么说做人一定要低调呢,曹丕也有自己的小党派,可是人家夹着尾巴,曹植这边倒好,*在外面了,说点粗俗的,这东西就像老二一样,一定要保护起来,别以为这是在澡堂子里面随便曝光,曹植等人像有*癖一样招摇,等着输吧。

  有一就有二,下次杨修要继续引导曹植犯错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9—10:曹魏接班人之争(4)
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失误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应对曹操的考核中表面上是答对了所有的题目,但是因为猜错了方向和出发点而导致的满盘皆输,这就是所谓的有智商没有情商。

  曹操喜欢考试,测验一下几个儿子的政治感和军事素质。

  文化测试就没有必要了,曹丕和曹植都是不错的,而且高下立分,曹植就是比曹丕强。

  但是到了其他方面,曹植就没有那种优势了,由于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喝酒和吟诗上,所以,对于军国方面没有太好的感觉,一旦考试的话,比不上刻意在这方面下功夫的曹丕。

  因此,曹植的智囊团,以杨修为首的一帮人想出了一个看似聪明,实则愚蠢无比的主意,那就是作弊。

  这种情形应该是我们这些有过应试教育的人所熟悉的:杨修拉来了王凌这样的几个都是主簿岗位上的死党同事,让他们和自己一起猜度分析曹操的爱好和出题方向,然后制定一套比较完美的答案,让曹植给背下来,曹植记忆力超群,背这些东西小菜一碟,怎么样,杨修是不是扮演了那些高考冲刺押题,猜命题作文范围和内容的名教师?

  不错,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只是可惜,用错了地方,杨修等人也许技术过硬,因为几乎每一次都可以用复式投注的方法让曹操的考题落入到自己的范围当中,但是,曹操却不是那些有些昏庸,靠着这套游戏规则混饭吃的考试中心的老家伙们,他的出发点是测验出具有一定素质的学生,而不是单纯的看一个分数,而纵容你们违背素质教育的要义,去大搞应试教育那一套。

  时间一长,曹植就露出马脚了。

  原因很简单,丁廪早就说过这句话了: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这帮人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是一到自己办事的时候就失去了起码的冷静,曹植有多大能耐,作为父亲的曹操会不知道吗?

  曹操知道曹植的才华主要集中在文学修养方面,政略和军事,只能说勉强及格,测验的目的,主要是看看曹植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升值空间,是不是太差劲。

  曹丕很聪明,他就没有造假,事实上,凭借他的本事不造假也可以弄出一个不错的分数出来,但是,曹植这种恃才傲物的人,极为较真的人,是拒绝失败的,哪怕是一次小测验,也不想落在曹丕的后面,说得不好听一些,属于吃屎都要吃屎尖那一种。

  于是,呈现在曹操眼前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应该良好的曹丕的试卷还是良好,而应该及格到70分之间的曹植,交出的却是接近满分的。

  你说,曹操能不怀疑吗?而且,这还不是一次,几乎每一次都是曹植明显优势领先于曹丕,这就是愚蠢的地方了,几十年后,司马炎的儿子也要造假,但是人家的智囊团聪明一些,知道把答案涂抹一下,故意打错一些地方,字迹再潦草一些。

  司马炎果然被忽悠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平庸的家伙,只要不是弱智就可以了,这也是智囊团的心理定位。

  现在,杨修对曹植的定位和曹操那里有了偏差,曹操要求真唱,属于流行通俗歌手的曹植唱功底子不太好,为了追求效果而拿出了录音棚的带子,你说,结果是什么?

  司马炎不会虐待自己的白痴儿子,难道聪明如曹操者就要和自己的聪明儿子过不去吗?当然不会了,其实只要表现不太糟糕的话也就可以接受了,但是,这个儿子聪明的有点狡猾,连老爸都欺骗,以后不一定会干出什么事情来,不行,看来不能用啊。

  再一调查,杨修等人的高考舞弊案东窗事发,作为获利考生的曹植自然也会被牵连,于是,印象分再一次降低,而前一次以受害人形象出庭的曹丕本次则扮演了本分的考生,老实孩子,又获得了加分。

  两上两下,曹植一开始加上去的分数已经被扣得差不多了,而曹丕逐渐撵了上来,弄得曹植等人有些着急,于是,就像快点扳回一局来。

  越着急就越容易犯错误,曹操直到这个时候还在给曹植机会,足以说明他之前的领先优势有多么的明显了,当然了,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曹丕也是他的孩子,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曹丕比曹植更优秀的话,那么推翻之前的论点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29—11:曹魏接班人之争(5)
第三次的考核虽然有点错误,但是,相比于前两次,消极影响已经是小了不少。

  因为这一次曹操的考试答案是开放性的(其实每一次考试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他让曹丕和曹植各自出一个城门,然后事先安排好城门守卫说死也不放行通过。

  这样的话结果无非是以下两种,一是看看没有希望,直接打道回府,一是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是极端行为而过关。

  选择第一种是显得人比较低调、老实,选择第二种显得人比较有才华,有急智,曹丕选择的第一种,没有什么毛病,而曹植选择的是第二种。

  本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不过杨修过于极端,有点狗急跳墙的他们急切的想帮助曹植赢得考试的胜利,那就是下狠手,杀掉了城门守卫而出城——因为是奉了曹操的命令嘛,挡我者死。

  倒霉的也许只有那个群众演员,但是,因为这一招完全不是曹植的风格,打上了杨修的烙印,自然引起了曹操的不满。

  也许我坐在这里大放厥词显得有些事后诸葛亮:你小子不就是知道了最后的结果然后在这里显摆自己吗?放在那个时候说不定你还表现的更烂呢,装什么啊,真是!

  没有错,我的确有点事后诸葛,但是,仔细看看这三把火,其实如果不是杨修,而是我等蠢人的话,兴许还真的会帮助曹植过关呢。

  为什么?表面上看杨修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让曹植取得了每一次考试对曹丕的领先(其实第一次不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