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霜-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东洋配称为狼吗?浮霜心中嗤笑,那不过是一条狗,为了丁点好处,便可以没有原则的丧家之犬而已。rs

第三百五十六章 利益

将军德川赖秀坐在敞室中,接过家臣送上前的战报。

“打到平壤了?太好了,只是这一回却用了三个月,看来吾辈的力量比家父在任的时候,削弱了很多呢。”

听出了将军话中不满意的含义,家老山下智拓俯首自责道:“请将军恕罪!十多年太平盛世,武士们的确过于养尊处优了,待大军归来,自会前来领罚。”

德川赖秀摇了摇手中的摺扇,笑了起来:“这倒不必了,毕竟是胜利又不是失败,不过耗费了些时间,也不至于要罚他们。”

一旁跪着的诸位奉行心中却不免嘀咕,三个月攻下平壤,却还要被将军斥责?要知道当前的高丽可不是四十年前的高丽了,而东洋同样不是四十年前的东洋。

四十年前,正是东洋德川幕府刚刚建国的时候,五十多年的战争,令德川将军家培养出了一群铁杆军队,武器装备方面是从西方引进的最先进的火绳枪,虽然做不到人手一杆,但起码也装备了两千人的火枪营;战术方面,经过诸多大名争夺战,获得最终胜利的德川家自然是有能耐的,第一任将军据说甚至写过兵法书,号称‘天心流’,也就是能从战争艺术中体味天地心声的含义。

从人力上而言,更是不得了,当时的一代武士都是出生于战争,长于战争的,战争对他们来说便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只要有战事,有能为家主效命的机会,他们宁可放弃一切,至于家庭什么的更是无所谓的很,简单的说便是一群亡命徒。

在这般兵强马壮、天地人和的情况下,又恰逢高丽党争,所以四十年前的高丽战争才能以二十天的惊人速度打到平壤。可如今却截然不同了。

不说别的,就说火绳枪,亚洲都已经泛滥了,当年还算是高尖端武器,后来欧洲研制出了燧发枪,天朝又改良成了新版,全欧洲淘汰的火绳枪都往殖民地和海外输送,因此高丽也从印度弄了不少来装备门面,武器上东洋人已经占不了绝对优势了。

其二,老一代的武士多半都已经去世了,就算还活着的几个,也是风烛残年。而新一代的武士是在太平日子里成长起来的,除了忠心为主的理念没有改变,但事实上由于父辈的封赏,他们的家庭情况都比较宽裕,也没真正吃过什么哭,又哪有当年不要命的那种杀伤力?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将军本人也没有做到他父亲身先士卒的地步,若是当年的将军大人,早就在第一艘战舰开赴高丽的时候,带头跳上岸厮杀了,而现在的将军……这不正坐在自己的宫殿中,轻松的摇着折扇,等着远方传来消息么?

长期的居家生活,加上贵族茹素的习惯性饮食,令德川赖秀的身体衰败了许多,他虽然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但已经患上了脚气型心脏病。暑天会时不时的昏厥,严冬也有时会嘴唇发紫,这样的身体别说上战场了,那套摆在将军房间顶端的盔甲,还不知道穿不穿的起来呢!

当然这些话作为家臣是不敢说的,甚至在心中想一想都是罪过。

“军费!军费!又是军费!刚打了几个小胜仗,就急着伸手和朕要银子?他们的忠心何在?武士的奉献精神何在?”堂上德川赖秀翻阅到第二页时,不高兴的嘟囔起来。

家老山下智拓连忙规劝道:“将军大人,该封赏的时候还是要封赏的,尤其是初战告捷,得了封赏才能激发他们秉承将军的意志,奋力战斗啊!”

德川赖秀想了想,最终道:“那府库里的银子可够呢?”

“当下自然是够的,毕竟还是初战,不宜赏赐的太多,省的大军攻到开城(高丽首都)后无赏可封。臣下已经草拟了个折子,大约也就需要五万两银子。”

可怜的东洋武士,按人头算的话也就是人均一两?

不过显然对于这个数目,将军大人还是略微发憷的,“五万两?”他呆呆的报了一遍,忍不住道,“去岁朕维修御所,不过只花了一万三千五百四十二两。”

家老山下智拓抹了把脸上的虚汗,心道:大人这记性未免也太好了吧?连四十二两的零头都记得?

他躬身伏地,以更加谦卑的口气劝慰道:“大人,大军在外,军心需定啊。”

最终崇尚节俭的将军大人同意了拨款,并削减了宫中各项开支,以维持心理平衡,于是东洋将军和将军夫人的伙食越发寡淡起来,将军夫人前田江子的待遇也降低了不少。

半个月之后,高丽没有传来进一步的好消息,期初冲的太快,战线过长,这段时间远征军正在努力稳固已经夺得的高丽领土。而前田江子却再也忍受不了‘赤贫’的生活水准,她跑到德川赖秀面前,哭诉道:“御年寄(后宫总管)竟然通知臣妾,月例缩减一半!原本臣妾可以动用的银钱就不多,公子年岁也大了,还得我贴补一二,缩减一半之后,臣妾的待遇甚至不如一名下女了!”

德川赖秀闻言,心中不悦:“没有那么严重吧?正是举国之战的关键时刻,财政紧张也是不得已的事,还请多多忍耐才是。”

前田江子倒也不是无知女子,她能获得德川赖秀的器重,就是因为她拥有旁的侧室所缺乏的要素:察言观色的能力。过去关于银钱上的事,只要她哭闹,多半都是能被满足的,可如今正是开战之际,她一瞧见德川赖秀的眼神,便知道他是真不高兴了。于是前田江子便抹着眼泪道:“臣妾也知道国事要紧,也只有臣妾可以与将军同甘共苦了。不过待得战胜了高丽之后,臣妾可要向将军大人讨个赏才不亏呢。”

德川赖秀被她的好口彩都笑了,搂住她便亲了一口。

且不说京都将军御所内众人对高丽战争的看好,事实上此刻远征高丽的东洋大军,过的并不舒坦。

远征军是秋季起兵的,主要是因为高丽和东洋之间的海峡季风,只有在秋季朝着高丽半岛吹,而且风力强劲,足以使得风帆船抵达海峡对岸。可三个月之后进入了冬季,高丽的冬季严寒冷冽,远征军的军粮、火炭、防冻的药品和弹药武器都得从本土运送而来,贫瘠的高丽占领区就算是挖地三尺也养不活五万大吃大喝的东洋人。

负责后勤供给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熟悉的萨摩藩岛津氏。岛津重义本人没有随军来高丽,但他的船队一直来往于海峡两岸,将大批的军备运送到高丽前线。

事实上德川将军本人并没有足够的银子开战,这不军粮都是天朝给赊账的吗?所以他提供给岛津的东西自然也不多,按道理番邦大名就该本分的自己掏口袋贴补,可岛津是什么人啊?他哪里会甩德川赖秀?若不是萨摩藩的地理位置,德川赖秀也不会将后勤事宜交给他去办。

当然,将军对于岛津重义还是不放心的,虽然差事给了他,却派了个人随同监督。只可惜这位监督者山岛进二郎刚到萨摩不久,就被岛津重义关到了地牢里。

岛津重义控制住山岛进二郎之后,便威逼他定期送到京都诓骗德川赖秀,于是原本就不怎么充足的军备,又有一大部分进了岛津重义的个人口袋。

高丽远征军高歌猛进的攻入了平壤之后,突然发现后勤供给逐日缩减,他们竟然需要自己在高丽抢劫粮食为生了!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难道将军大人有改变心意,放弃吞并高丽的计划了吗?还是国内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将军大人捉襟见肘了?

一时间军中人心思动,猜疑谣言满天飞,远征军司令石田靖次不得不下令驻守平壤,与高丽军隔阵相望,停止了进一步的进攻。

越来越少的供给终于在第四个月宣告结束,当月萨摩藩的船队并没有出现在釜山,也就是说远征军被彻底的扔在了高丽半岛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远在京都将军御所内的德川赖秀并不知道自己的大军断粮的消息,事实上他对派往萨摩藩的山岛进二郎十分信任,这位二郎同志其实是第一任德川将军的私生子,德川赖秀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没有想到山岛会为了活命,联合岛津重义来欺骗自己。他更没想到向来只敢背后捣鼓,不敢当面反叛,近期又被天朝皇后殿下收拾了一顿,应该很‘老实’了的岛津重义真会在这档口背叛他。

天朝润州港口,一艘快船驶离了码头,载着浮霜命令的书信被送往鹿儿岛。切断东洋远征军后勤不过是她计划中的第一步,第二步便需要扶植一位代言人了,显然岛津重义已经进入了浮霜的人选名单。

一个分裂的东洋,以及一个被割据的高丽,都是最符合天朝利益的存在,浮霜是如此对卫东洌档摹s

第三百五十七章 怀孕

东洋的局势正按照来自万里之外的天朝的指示运作着,当远征军派往国内报讯的斥候抵达京都将军御所时,已经是来年开春了。

“什么?岛津重义那混蛋竟然胆敢吞没军备?”德川赖秀闻言,失态的从坐席上猛的站起身,大踏步的往前奔至斥候面前,怒目瞪视着他,仿佛他就是那个侵吞他物资的人。

不可能!不可能!山岛进二郎可是他亲弟弟啊!他怎么可能和岛津勾结在一处呢?即便是岛津威逼他,以武士的原则,他也应该是宁可剖腹,也不能投降背主的啊!

然而冰冷的事实令德川意识到,书写了小半年报讯文书的山岛进二郎已经是敌对者的同谋了。

“将军大人!我们远征军那个叫惨啊!”那名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斥候泣诉道,“五万人齐集在平壤城内,城里的余量早让那些高丽人撤退时烧的差不多了。先头国内还运送部分粮草来,虽然不够五万人吃用,倒也勉强过得去,可去年年底就再没见过运送粮食的船。

高丽的大军早就撤离了平壤,可高丽人却没有远离,他们就藏在平壤周边的山坳里,每逢我们部队出去寻粮的时候,时不时就会遭到暗算,地洞、陷阱、层出不穷,我们远征军一边要寻找东西果腹,一边还要防备突然冒出来的当地人暗算。

该死的高丽,就是个连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平壤周边的野草都快让我们大军拔光吃下肚子里去了,可没有得到将军大人的撤退令,我们又怎么敢放弃平壤?石田靖次派小人回国求援,却没成想萨摩藩暗算了小人所乘的船,小人是凭着对将军大人的信仰,以及老天爷的运气才游回来的,还请将军大人速速派后援队前往高丽,救助远征军!”说完那斥候便俯首于地,再不起身了。

德川赖秀闻信气了个半死!与家臣商议之后,他当天便以天皇的名义下达了征讨令,准备对背后抽冷子的萨摩岛津氏宣战!

在他想来,只要召回高丽的五万远征军,加上驻扎京都的部队,灭掉一个萨摩藩还是有胜算的,然而他忘记了,远征军此刻正在海峡对岸,而且缺衣少食,难以为序。

大约是算着了德川赖秀要讨伐萨摩藩,岛津重义率先发动了起兵檄文,萨摩藩的海军是东洋最强大的海军,若非如此当初德川赖秀也不至于非要岛津负责远征军的后勤供给了,如今这海上强军于高丽海峡阻击远征军,在陆地上号称东洋雄师的远征军,在海上却武力值骤减,生生被萨摩武士打的退回了高丽。

于是大军隔海相望,无法援助,德川赖秀留在身边的部队便有些单薄了。

东洋的内斗,混乱的高丽,都无法影响天朝的进程。天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