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巍文集:四行日记-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军八万人,在此折兵过半。白崇禧吹嘘胜利,还编了一个《七千俘虏》的电影。我分析恐怕主要是那些新编的缺乏战斗力的部队,也许是这些部队溃散了,有一个师整个未过来。师长刘树湘率领残部打游击,战斗中负伤肠子被打出来,被俘后,他在担架上将自己的肠子扯断,牺牲了,可谓壮烈矣!
  回到兴安时,又游了秦始皇时的水利工程灵渠。一道清澈的溪水长三十四公里,贯通在兴安市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原来是在湘江故道上修了一个人字形的大堤 名犁铧嘴 ,将湘江一分为二,成为南北二渠。灵渠桂花夹岸,花香四溢,秋华折得桂花一枝,非常高兴。
  此处还有一个三将军的故事:修渠的两个工匠,修渠毕生未成,被斩首,以后又叫他的徒弟去修,却修成了。皇帝封他为将军,徒弟不受。因他深知自己之所以修成是他的师父打下基础的缘故。想念到师父的被杀,自己不愿独得此荣誉,自杀了。我对这个故事颇为欣赏,因为他承认前人的贡献。自己的功绩与前人是不能分开的。
   。。

十月十六日
昨天刚晴了一天,今天又细雨蒙蒙。
  今天同行者,除韦明波、彭源重、祝遵琪等同志外,又增加了全州党史办的唐厚军同志。他是个年轻人,今年刚三十岁。
  我们的小旅行车,在祝的指挥下,首先自界首越过湘江,沿东岸前行。沿途皆为起伏地,除岗坡上长满松柏树外,就是稻田。我们走的这条路正是红军自道州过来的路,红军正是从道州的丛山中出来,来到这块平野的。我们先向东走了一程,随后向北走了十几里,过了一条小河,然后到了麻子渡。附近有几个桂林式的小山。祝介绍说,这里就是红军烧书籍文件之处。因中央纵队带的笨重东西很多,不得不把许多书籍烧掉。当时人们的紧张和怜惜的心情可想而知。将来的书中,此种场景应当写到。
  又行了几公里,就来到湘江边的凤凰嘴渡口。此时蒙蒙细雨下得更紧,我同祝遵琪同志打了一把雨伞,一起来到渡口。我们站在船上。撑着伞,看到江水在雨中显得更清,对岸的水柳泡在水中,再向上就是江堤。江水围着凤凰村弯了一个弯,倒像凤凰的脖子,我还没有看出哪里是嘴。据说,此处上面有个范家堰是个浅滩可以徒涉,这里的江水很深,当初红军在这里搭了浮桥,八、九军团主要是从这里过的。一军团的主要渡河点是大坪。
  我们同赶集的人一起坐摆渡走了一个来回,是姓康的一个年轻人划的。集上很热闹,卖猪肉的肉膘子很厚,一元三角一斤。橘子三角一斤。
  随后我们一直向北驶去。过了万相河和湘江到了全州。我们从桥上量了量湘江,约有一百米宽。
  中午,受全州武装部唐新浩、陆水保正副部长的款待,坐在矮凳上就地吃火锅。本地烧酒加莲花鱼(在稻田中养的鱼 。主人很热情,自称是我的学生云云。
  饭后不敢耽搁,又自全州向南至鲁班桥,这是一军团一个营警戒全州的阵地,也是最先同湘军打响的。此处有一些小山。再向南七八里,就看见烟雨蒙蒙中一道山岭,名米花山。这里是红一师的前沿阵地了。过了米花山,我们本想找到给红军带路的老人王寅修,遗憾的是老人不在,由他儿子领我们去看。他那三十多岁的儿子,在细雨中指给我们看公路两侧两行山岭。左侧为一师阵地,由北向南依次为米花山、美女梳头岭、冲天凤凰岭、望家山、怀中抱子山,公路右侧依次为尖锋岭、双把牛角抱西瓜、半把牛角抱西瓜、黄帝岭等。这些山都不高,不过因雨天云低,美女梳头岭的山头,还笼在雨云里。王的儿子指给我们说,在双把牛角抱西瓜和尖锋岭的山坳里死了许多人。他们小时在山上见到许多人骨头,甚至拿着人头骨玩。……我一听,心中颇不是个滋味。
  我在公路上站了多时,随后又到了脚山铺,这里只有二十多户的一个村,当年只有十几家。农村房舍还很破旧。我们在王家的大房子里坐了一坐,老太太不吭不响,点起火,给我们炒花生了。
  我看到这里有许多桂花树苗。请他们挖几棵,准备送给聂总作为纪念,我想这是有意义的。不一时王家的儿子就提来三棵湿漉漉的桂花树苗来。
  今天唐同志给王老汉买了两瓶烧酒,一包点心。
  在雨中又转到水口、白沙。白沙村有一株颇大的樟树。村东是一带小山,也许这就是当年红二师的阻击阵地。
  我们本来要到鹞子江口去看,因道路不好走,行至栗树头,下车到村外从远处望了望那个烟雨朦胧中的山口,随后返回兴安。
  晚与那个姓唐的年轻人见面时,我向县里提了个建议,即是将脚山铺山上的烈士遗骨收起埋葬,立个石碑作为纪念。
  

十月十七日
今天到油榨坪要爬一千公尺的大山,彭源重不放心,又从分区要了一辆北京牌吉普。瑶族的司机李天德一早赶来,这孩子很可爱,性格坦率热情,他看雨不下了,就说:“老天看见我出车就不下了。”
  今天陪我们前去的是彭源重和祝遵琪。祝很热情,送了不少材料给我。
  从兴安出发,经百里往西,天色阴沉,不久又下起雨来。先过了一条河,就望见西面的一派大山隐在蒙蒙的雨雾里。祝指着这片大山说,这就是三千界,正是中央纵队经过的地方,另外还有两个口子,靠北的是清坪界,靠南的是打鸟界,我们今天过的正是打鸟界。说着我们就进了一个山口,开始爬山。小李颇有勇气,一个劲向上冲。彭不断关照他注意对面车辆,我也告他注意鸣笛。车到山顶时,冷风飕飕,和山下完全不同,这里山顶上插着几根竹竿,据说这就是打鸟的地方。这里自秋季候鸟南飞,当地农民就在这个重要的鸟道上开始了捕杀的活动。他们一般有三个人,一个人烧起大火堆,鸟群夜间经过看见火光即向这里扑来,它们触网落地,其余两人即紧张地捉住飞鸟将其翅膀揪断,装到篓子里。一夜即能捕捉很多,然后在天亮后回家,家里妇女即将鸟煮好腌起,或晒成鸟干,然后炒了吃。据说此味甚美。所以有“鸟不过兴安,狗不过临川”的俗语 临川人喜吃狗肉 。秋华听了介绍说:“这个太残忍了!”
  我们下了车,在山顶上往西望了一会儿,那里山峦重叠,云雾迷蒙,简直是一片山海。这里就是越城岭,红军最难走的老山界就在那里。聂总多年后还感叹说,山真多啊,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山也许指的就是在此经过时感到的。
  下了山是一块平坝子,走了不远到了枫木。据祝介绍说,红军到了油榨坪,本来要到大埠头 资源 ,因为该地已为广西夏威部占领,不得不折回枫木,向老山界前进。
  十时许,赶到油榨坪。这个不断为老红军提到的村庄,现在约一二百户,当时恐不上百户。村庄边有一条不宽的小河,原来就是资江的发源之地。据说,发源处只不过是一口井中流出的小溪。我们下车时,牛毛细雨又绵密起来。我们和祝、彭二人走到江边,过了一条很窄的小桥,又望了望这个当年红军云集的村庄。
  祝、彭二人介绍说,红军一个排长和四个红军战士负伤后到了这里,睡在一个盛粪的木框框里,为一个铁匠所发现,铁匠觉得他们很可怜,就煮了一锅粥给他们吃了。其中两个轻伤的有了力气就走了。又养了一些天,另两个好了,也赶队伍去了。最后剩下这个排长,这时风声紧了,为了躲开敌分队的搜捕,铁匠就把他背到山里藏起,然后每天将饭打成饼子捆在胸前,给这个排长送去。这个排长就是现在总后的副部长,为了想念这位铁匠,曾将他接到北京,以后每年都给他寄钱去。这真是一则动人的故事。
  我们本想访问这位铁匠,一打听铁匠已在不久前去世了,实在令人感到遗憾。只好在街上找到两位老人,在一个老人的家里进行了座谈。在谈话中,知道红军掉队者的遭遇很悲惨,有些坏人,为了抢红军的枪支,甚至将红军害死。一个地主婆为了夺一个红军的轻机枪,就将一个负伤的红军打死了。 解放时没有被枪毙。 ,还有将红军衣服剥去者。红军过老山界,为了减轻负担,成捆的票子、药品都丢掉了。
  此处距资源县城仅十八里,我们赶到县武装部吃了午饭。饭后即返回。
  归途中,雨又大起来。三时许回到兴安。
  下午为兴安之灵渠写诗一首,并为他们的“万里桥”写了一尺五见方的三个大字。给祝遵琪同志也写了一张。给灵渠的诗是:
  三匠垂千古,
  桂香飘岭南,
  再创新功业,
  万世说兴安。
  饭后,晚十时赶回桂林。
  

十月十八日
上午游芦笛岩。此处我一九六一年虽参观过,不过那时刚发现,是由一位同志手拿长电棒领我去看。今日本想好好看一看,不想里面灯光时明时灭,看也没看清,听也没听清,真糟糕。
  随后,去看了李宗仁的公馆。院甚大,有孤峰一座,周围尽是桂花树,有金桂、玉桂和丹桂,花香四溢。一座漂亮的楼房依山而建,楼内通一大洞,洞分两层,为李氏打牌玩乐之地。两洞之上,还有一能容两三人的小洞,是防止意外的逃藏之所。院后有一清澈的江水,名桃花江。李氏就在此游泳垂钓。
  白崇禧的公馆就是现在的榕湖饭店,有一两层楼房,比李氏逊色。然后院紧靠榕湖,风景甚佳。据说白的女儿曾来看过,竟提出要索回这座楼房。说给她建一座同样的房子她也不要。
  晚应宋贤邦同志的邀请,到他家里吃饭。还有广西师范大学的黄给清、周作秋作陪。宋贤邦是我的研究专集的编辑者,为编此专集是费了很大力气的。这次是第一次看到他,一望而知,他是一个老实诚恳的人。我向他表示感谢。他的妻子名陈美玉,是个小学教师。
  

十月十九日
今晨彭、韦二同志陪同游阳朔。因十几年来漓江水位下降,船已不能直接由桂林起航,改由羊蹄 他们嫌不好听,改为杨堤了 上船。据说水位下降的原因是农民乱砍伐树木造成的,彭说,政府干预亦无效。这个说法不知准确否总之,是一个颇严重的问题,如进一步恶化,桂林也就不会再甲天下了。现在从羊蹄起不过一半路程。
  我们今天乘船,是每人四十元,算是免费了。但伙食每人五元五毛。
  江水碧清得很。山也自然很美,随便切下一段都是美丽的画幅。所经各景,老人看苹果、老人坐鸡、八仙过江、九马画山、美女照镜、螺蛳山、乌龟爬山,都惟妙惟肖,颇有情趣。
  至阳朔看了古城遗址、阳朔街道、月亮山、大榕树始返回。那棵大榕树过去我记不清了,今天一看这株千年古榕,横出的一枝长有数丈,十分挺拔有力。这株古榕,据说前些年已显衰老,近年又生新叶,一片嫩绿,似又焕发青春,使我非常喜欢。
  在归途中,我仍毫无倦意。我一生爱美,爱风景,好风景会使我感动得流泪,今日仍如是。在归途上,他人已倦,我们下车仔细看了骆驼过江。桂林山的好处就在于不一般,不平板,千姿百态,颇有情趣。但回来之后,总觉不如一九六一年初游时那种梦幻般的美。那次,我与秋华、小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