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小丫鬟 全集-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夫人道:“年初得了急病,也不过是熬着。”

元春十分叹息,道:“既这么着,林妹妹的婚事也暂时搁置了?”

王夫人点头,这是自然。

元春正要说话,太监忽然来回说时候已到,她不觉滚下泪,看着王夫人出去。

深居宫中,并不自由,元春看着西洋镜中自己苍白疲惫的神色,不到三十岁,却有四十岁的沧桑,说不出这样的富贵荣华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偏家里也不争气,现今宫里嫔妃说闲话,哪个不说自己家中无人?

宝玉性灵聪慧,都说他最像爷爷,是最有造化的,只盼着他能早日成家立业。

元春想罢,便写了一道谕旨,命夏太监几日后颁到荣国府,同时又赐下金玉如意各一柄,金锁玉玦各自一对,金玉杯各一对,金玉环各一对,彩缎四端。

接到元春的谕旨,贾母也不知是喜是悲。

宝玉更是痴痴呆呆,道:“怎么是宝姐姐呢?”

唯一欢喜的便只有贾政和王夫人夫妇两个,他们一个谨守君臣之道,一个偏爱金玉良缘,早早地就请了薛姨妈来,商议两家亲事,并下聘成亲等等。

贾母心里不痛快,欲待推说身上不好,可是看到宝玉,终究不忍不出面。

宝钗年纪大了,比她小的迎春现今已经怀了第二胎,因此日子便定在六月初六。

☆、068章:

吃完宝钗宝玉的喜酒;琳琅热得很;回到家里便先洗了个澡,换了一件银红纱衫;喝了一碗绿豆汤,方坐在凉榻上摇着芭蕉扇;顺便给呼呼大睡的小豹子扇了扇风。

小豹子今儿穿了一件绣大芭蕉叶的葱绿肚兜;罩着大红棉纱对襟小褂,系着松花裤子,越发衬得肤白发靛;侧身而睡,小拳头卧在脸侧;犹若玉雕一般,琳琅心中一动;忽而下榻就案,以工笔画了下来,打算闲了绣将出来。

尚未画完,小豹子便打了个呵欠,自己爬起来,扭身看到琳琅,大喜,嚷道:“妈!”

琳琅逗他顽了一会子,笑道:“小豹子,咱们回乡下老家找哥哥好不好?”

小豹子早不记得虎哥儿了,瞪眼不答。

琳琅一笑,叫人收拾东西回黄叶村,乡下总比城里凉快。

一家四口相见,自是十分欢悦,虎哥儿已晒得黝黑,身材竟也高了许多,琳琅险些没认出来,道:“才一个月没见,怎么就成这样了?”

自年初离别,琳琅每每得空也会回来一趟,终究不放心杨奶奶和虎哥儿。

虎哥儿嘿嘿一笑,也不回话,直接跑出去抱了一个西瓜进来,走得稳稳当当,不费吹灰之力,笑道:“一早湃在井水里的西瓜又甜又沙,妈和弟弟都吃,奶奶也吃。”

琳琅忙接在手里,笑道:“虎哥儿长大了,知道孝顺妈妈了。”

虎哥儿又抱起小豹子,与小豹子面对面,道:“弟弟。”

小豹子张嘴就道:“弟弟。”

他竟是学了虎哥儿的话,口齿清晰,玲珑清脆。

只是这话一出口,杨奶奶便笑得前仰后合,拿着蒲扇不断拍腿,笑道:“这孩子学话儿倒快得很!小豹子,你得叫他哥哥。”

小豹子眨眼瞅虎哥儿,虎哥儿道:“听到没有,你得叫我哥哥,叫哥哥。”

小豹子道:“叫哥哥!”

琳琅也忍不住笑了,道:“虎哥儿你带弟弟在院子里顽,不许出去。”

虎哥儿便抱着小豹子坐在树荫下,开始教他叫哥哥,满院子都是兄弟两个娇嫩的嗓音。

琳琅听得悦耳,即便吃了西瓜,也难掩胸中的畅快。

不知不觉便进了八月,天气逐渐凉爽下来,便打算过完中秋回去,节礼先送上。

他们过得自在,荣国府里众人却并不大好。

自从宝玉成亲后,虽然他难忘黛玉,但是为黛玉不娶并不符合他的本意,兼之又羡宝钗雪白的一段酥臂,好容易得摸,因此倒也相敬如宾。

王夫人见他们如此,自然满心安慰。

李纨一心一意服侍丈夫,照顾儿女,也并不在意王夫人对宝钗的青睐。

唯有凤姐见王夫人待宝钗胜过自己十倍,不由得十分戒备。

虽然宝钗十分孝顺,每日总是第一个起来服侍贾母,事事周全妥当,但是贾母心里总感不平,接连遇到几次不如意的事儿,身子竟渐渐不好起来,略露出下世的光景。

贾政等人日日服侍跟前,宝玉寸步不离。

外头也把贾母的东西都预备好了,这些都是贾母上七十岁时预备下来的。

贾母目光略过床边众人,贾赦夫妇、贾政夫妇、贾珠夫妇、贾宝玉夫妇和凤姐、巧姐、贾兰、二姐儿等人都神色殷切地看着自己,自己也算是儿孙满堂了。

李纨端了药上来,王夫人亲手接过,喂贾母吃。

贾母一口一口吞咽完,略舒服了些,唇齿一动,道:“你们都各自歇息去罢。”

邢王夫人答应着,仍旧先服侍她歇息,众人方鱼贯而出。

王夫人扶着宝钗的手,慈爱地道:“宝玉还年轻,性子跳脱,你多体谅些,我见他素来是疼人的,待你也好,你们家常读书识字,多劝他上进,读些正经书。”

宝钗含羞带怯地应了,送王夫人歇下,方才回屋。

长子虽弱,却夫妻恩爱,儿女双全,长女入宫封妃,富贵尊荣,最费心的小儿子如今也已经成亲,并娶了自己最中意的儿媳妇,王夫人心满意足地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忽见元春从门外进来,道:“母亲好睡,女儿要走了,我们娘儿俩也见不得最后一面了。”

王夫人大惊,忙道:“娘娘,你怎么出宫来了?”

元春依旧是一身贵妃华服,修眉樱唇,端庄秀美,噙着一点清泪,道:“母亲,儿已走在黄泉路上,遂托梦相告,但愿父母亲,早早退步抽身,莫要在想回头时已无路可走。”

王夫人立刻道:“我的娘娘,你这是什么话?好好儿说这些不吉利的东西作甚?”

元春再没说话,径自往前走,回眸一看,眸里带着凄凉万千。

王夫人连忙上前去拉元春的手,不想抓了个空,只听耳畔玉钏儿道:“太太,太太,快醒醒,是不是魇住了?”

王夫人一睁眼,恍然似梦。

玉钏儿沏了一碗茶来给王夫人,她喝了一口,定了定神,问道:“我刚刚说了什么?”

玉钏儿端着茶碗下去,又回来忙道:“太太想是魇住了?我只听太太叫娘娘。天还早,太太睡罢,若要进宫见娘娘,还得三五日呢!”

王夫人忽得此梦,哪里睡得着,翻来覆去一夜,竟再没合过眼。

才寅时二刻,王夫人便起来,一面往贾母房里走去,一面叫人去打探消息。

被叫醒的赖大,打了个呵欠,暗暗埋怨王夫人多事,娘娘在宫里自然是安安稳稳的,何必还打探什么消'奇书网·乐园—wWw。QiSuu。cOm]息?心里虽如此想,终究不敢怠慢,忙忙地带人出门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王夫人仍旧坐在贾母房里。

贾母醒来后便见王夫人出神,不禁问道:“你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王夫人忙笑说无事。

贾母素知王夫人的脾性,也不再多问,只道:“我这回煎药的人参是从哪里得的?前儿琥珀跟我说,我收藏的那些人参皆不能用了,凤丫头前儿配药也没人参。”

王夫人忙道:“有鸳鸯孝敬的,也有琳琅孝敬的,都是上等的人参,配药极好。”

贾母道:“这些人参值多少钱?”

王夫人听了笑道:“说什么钱不钱?两个孩子孝敬老太太的罢了,老太太这么说,倒让她们觉得生分了。若果然说钱,咱们家请的太医说,便是三五十换也不得呢!”

贾母叹道:“难为她们了。”

才说完,邢夫人凤姐李纨宝钗宝玉等相继进来,有她们说说笑笑,贾母气色也好了些。

王夫人却有些心神不宁,也不知道赖大消息打探得如何了。

直至一个多时辰后,赖大才急匆匆地来报。

王夫人不敢惊扰贾母,忙出去道:“娘娘可还好?”

赖大低头道:“回太太,咱们家娘娘薨了!”

话音未落,满院寂静无声。

半日,才听宝玉叫道:“你说什么?你说大姐姐薨了?”

赖大点了点头,宝玉登时大放悲声。

王夫人彼时已是面色惨白,胸闷气短,险些厥了过去,幸被宝钗搀住才没有跌跤,见宝玉痛哭,不觉忍住悲痛道:“宝玉,快别哭,仔细扰了老太太。”

一语未了,贾母已拄着沉香拐立在门口,颤巍巍地道:“娘娘薨了?”

王夫人点头哭道:“昨儿个我梦见娘娘说她已经走了,叫我们退步抽身,我还没反应过来就醒了,心里着实放不下,这才叫人去打探,哪知娘娘竟抛下我们先走了!”

到了这时,满院都是哭声。

贾赦贾政等得了消息,也都忙忙过来,闻听此言,不觉泪流满面。

贾母惨然道:“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儿?赖大,你快说!”

赖大忙道:“奴才去打探消息,递了几百两银子给周太监,才知道,咱们娘娘昨儿夜里薨了,消息还没传出来呢,怕奴才来的这时候,该传过来了。”

贾母难以接受,哭道:“娘娘年纪轻轻的,也没病没痛,怎么忽然就薨了?我这个老不死的还活着做什么?该拿了我的命去,怎么着也不该拿娘娘的命去!”

贾政等忍痛上前劝慰道:“逝者已矣,老太太节哀。若是娘娘见老太太为她如此伤悲,娘娘便是薨了心里也不安。”

王夫人等又扶着贾母回房坐下,不住悲泣,宝玉伏桌大哭,哀声道:“这些姐姐妹妹们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独鬼做什么?可怜大姐姐生得石榴花似的,上个月进宫太太还说大姐姐有了身子呢!竟是一尸两命不成?”

提到此事,众人越发悲痛欲绝,王夫人泣道:“满打满算才三个月呢!”

宫里果然传了消息出来,只令贾家一干人送丧。

本在乡下避暑的琳琅知道后,手里拿着来哄小豹子顽的半生不熟的石榴悄然落地,摔得四分五裂,忙对杨奶奶道:“若不去送娘娘一程,我心里如何都过不去。”一面说,一面换了素衣裳,又叫人备车。

杨奶奶叹道:“你去罢,这样一个贵妃死了,丧礼自然是不比老太妃,我也就不去了。”

琳琅把两个孩子交给杨奶奶,急急忙忙便进城来。

才到家,便见鸳鸯过来,呜咽道:“娘娘薨了,姐姐这是去送丧?”

琳琅叹道:“我虽身有诰命,也得得了宫里意思才能去,也不知如何送葬。先去安慰老太太和太太们罢,出了这样大事,我在家里如何坐得住?”

鸳鸯点了点头,道:“老太太这几日不好,明儿一早我和姐姐一块去。”

次日早起,及至到了贾母房中,贾母哭得眼睛都肿了,下面上下主仆皆是泪痕点点。

此时距元春之薨已经三日了,贾母正在骂贾赦贾政等人,道:“若不是咱们家连累了娘娘,娘娘何至于此命苦?可怜娘娘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也不知道走的时候恨不恨家里!”

贾母骂得厉害,听的人垂头丧气,但多是落泪不已。

平儿悄悄靠近琳琅和鸳鸯,扯了扯两人的衣襟,轻声道:“好容易才得了消息,原来娘娘竟是自缢死的,只是不知缘故,外头都说娘娘是小月血崩,老太太恨极了,不但骂大老爷琏二爷,也骂二老爷珠大爷,已骂了半日了。”

闻言,琳琅心头一凛。

鸳鸯却是面白如雪,颤声道:“好端端的怎会想不开?”

平儿叹道:“谁知道呢!抛下这么个家,这么些长辈亲人。”

琳琅知道其中必有宫闱秘闻,见不得人的事情发生,不然元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