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小丫鬟 全集-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看向宝玉,见他穿花过草,拉着湘云说这个姚黄好,又说那个魏紫俏,端的无忧无虑,倘若知道黛玉定亲,还不知是怎么样一副天翻地覆。

但凡宝玉争气些,林如海何至于不肯结亲?

贾母想到此处,再看杨家欣欣向荣,有蒸蒸日上之势,琳琅由一个丫头长到如今,出入深宫,可自家子孙儿女不过赖其祖荫,毫无作为,不由得心中大感凄然。

琳琅见状明了,叹道:“爷们也该给娘娘争一口气了。前儿我从山上回城,可巧碰见有贵妃的娘家人以国丈国舅身份自居,耀武扬威,无法无天,作践百姓,极是不堪。”

说得贾母一呆,琳琅笑道:“怕是老太太都不知道呢。不过我遇到的却不是府上也,是别家的。只是见了,我倒惊了,这岂不是前车之鉴?娘娘如今恩宠日盛,府上都光彩,真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老太太更该约束上下人等,防患于未然,免得坏了娘娘在宫里的名声。”

虽说她感念贾母王夫人之恩典,但凭良心而论,贾家落得最后抄家,未尝不是自作自受。

贾母细细一想,点头感叹道:“你说的极是,平常我不大管事,只不过能吃的吃两口,能顽的顽两日,越发纵得下头不堪了,对我阳奉阴违的,虽然你见到的不是咱们家的人作恶,不过你一说,我竟有些怵目惊心呢!”

作者有话要说:JJ就是个弱受!幸亏我起来看了,不然岂不是像以前有几次明明早早定时,结果后来晚了个把小时,我左等右等新章节,结果登陆后台一看,跟我定的时间完全不符合。

先更二章,留一章,今天若写得三章,再更,不,写两章也更这一章。

皮埃斯:得到的赏赐女主拿给贾母等人看不是炫耀,一般下人晚辈得赏赐,都要拿着东西去回话。琳琅既然是下人,又是晚辈,而且贾母时时打发人去问,所以此举是必须的,不是炫耀哟!

87邢夫人初提迎春事

贾母一席话,说的邢夫人和王夫人都是默默无言,席间登时有积分沉寂。

探春张了张嘴,正要开口,却听薛姨妈忙笑道:“老太太见过大世面,比我们都强百倍呢,有老太太教导晚辈规矩体统,自然是极好,怕下面欢喜都来不及,只有听的,没有违的。”

琳琅听到这话,怔了怔。

贾母笑道:“正是呢,你这姐姐从来都极听我的话。再说,我们家再不济,也都是读书明理的人,倘若有谁为非作歹,瞧我皮不揭了他们!”

凤姐闻言,脸色为之一白,随即若无其事,又和姐妹们说说笑笑。

琳琅却是淡淡一笑,说得再好有什么用?付诸行动才行。

琳琅也明白,贾母虽然上了年纪,但不糊涂,其实对许多事情都心里明白,只是她纵然明白,却并不大去管,只知和孙子孙女玩乐,这才导致荣国府子孙无能,后继无力。

宝玉拉着湘云走过来道:“姐姐,这本焦骨红极好,我爱那份傲骨,姐姐送我可使得?”

琳琅犹未开口,王夫人已开口斥道:“你这孩子什么话?哪有来做客反要东西的理儿?”

宝玉被吓了一跳,贾母忙道:“你说他做什么?小孩子家,谁没个喜欢的花儿草儿?”

琳琅忙笑道:“这几本牡丹也都是别人送的,我瞧着好,在院子里种下,今年便开了,宝二爷若喜欢,一会子我叫人移摘两盆带走,横竖也不值什么,太太不比如此。”

宝钗笑道:“亏的是你,倘或是别人,谁舍得?”

史湘云不解,问道:“有什么舍不得,不过就是一株牡丹罢了。”

宝钗方笑对她道:“你哪里知道,蒋安人家里中的牡丹,虽只三四十株,却皆是名种,无一凡品,等闲难得一见。你瞧我后边的这一株御衣黄,乃黄牡丹中的极品,千金难求。还有探丫头身后的那一株青龙卧墨池,红极而紫,紫极而黑,紫中泛黑,宛若墨染似的,花心四青龙而卧,故有此名,给一千两银子也没处买一株去!”

史湘云听了咋舌不已。

凤姐忙道:“哎哟哟,一株牡丹就上千的银子去,给宝兄弟两盆,岂不是损失大了?”

琳琅莞尔道:“你当它是花,它就是专给人看的,好不好,再没有以价钱来论的道理。我也是家常闲了无事,在家里侍花弄草,别人送了许多花儿草儿来,前前后后院子里都收拾出来了。你若喜欢,我送你一盆凤丹白,那才是国色原来不染尘呢!”

凤姐笑道:“我不要白牡丹,我喜欢红牡丹,大红的。”

琳琅道:“怎么和宝玉一个脾性?偏爱那红的。既这么着,我只两株潜溪绯,又名火炼金丹,是最红的牡丹了,送你一株,好歹给我留一株。”

又向宝钗湘云并三春道:“姑娘们也选一株,我叫人一同送去,倒便宜。”

凤姐大笑道:“这可好,倘若有一日我没钱了,就卖了它,还能白得一千两银子!”

贾母在上头听得啐了她一口,道:“贪心不足的东西,忒俗气了些,一点子花儿草儿也论钱,咱们家难道还差了这些?”语罢,又问三春选中了什么。

探春听了,左右与迎春、惜春二人商议一番,抬头对贾母笑道:“我们不要。它们好好儿地在这里,开得国色天香,令人叹为观止,何苦又费事地?移到盆里,倒拘束了,也孤零零的没个好处。等我们闲了,再来看,岂不是比移走更好?”

贾母笑道:“那你们可得问问你们琳琅姐姐。”

琳琅道:“姑娘们什么时候来都使得。”

又问湘云宝钗。

湘云自宝钗嘴里知道牡丹的价值后,早已望而却步,笑道:“我便是要了,又能种到哪里去?还是叫它好好呆在这里罢。宝姐姐你呢?”

宝钗笑道:“你们都不要,我要有什么趣儿?我也不要。”

湘云却笑道:“姐姐和牡丹最相配,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不要可惜了。”

宝钗听了这话,脸上渐渐现出一层层的红晕,恰似潜溪绯。

宝玉闻言,抬头看了宝钗一眼,然后又比了比身畔的牡丹花,良久方道:“云妹妹说的是,也只有牡丹才配得过宝姐姐,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湘云笑道:“爱哥哥什么时候也看了书本子?你怎么不说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又怎么不说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宝玉朝她一笑,道:“你都说了,我怎么说?况且后两句也不好。”

湘云听了哈哈大笑。

惜春走过来向琳琅道:“姐姐可有笔墨?三姐姐要我画一幅牡丹图呢!”

琳琅笑道:“有,随我来。”

说着向贾母告罪,引着惜春穿过牡丹从,去了掩映在石榴树的小书房,因前院大书房里常有人走动,为防闺阁笔墨叫人知,故琳琅又在自己院子里辟了一处小书房,里面除了一些名家真迹外,余者都是自己的书画。

惜春一进来,便先吃了一惊,道:“从前我只道林姐姐书是最多的,姐姐这里却也多。”

再看壁上挂的姨夫黄公望的山居图,案上整齐地摆着许多画轴,还有十来个卷轴疏落有致地插在案边青花缸里,惜春再也忍不住了,跑到山居图跟前仰头看着,良久,方扭头对琳琅笑道:“姐姐这里倒清净,我竟不想走了呢!”

琳琅叫翠儿沏了茶过来,笑道:“那些书,许多都是林姑娘送的,笔墨纸砚从前娘娘未进宫之先给了些,后来林林总总林姑娘又送了许多,竟不曾买过,便是买,也买不到这样好的。姑娘若是喜欢那山居图,拿去观摩几日又如何?”

惜春却摇头道:“我拿去做什么?没两日,指不定又叫谁拿去了。林姐姐可还好?”

琳琅奇道:“姑娘不曾和林姑娘书信来往?”倘或她记得不错,黛玉在和自己书信来往的时候,也未曾和荣国府断过。

惜春淡淡地道:“我从来不和她写信,哪里知道她好不好。不过想一想,回了家必是好的。”

琳琅笑道:“何出此言?”

惜春瞅着她取出纸笔颜料,道:“难道还用我说?你是不明白的?我瞧着,满府里,也没睡比你更明白。说了,倒没意思。”

琳琅闻言莞尔。

惜春又道:“我只画几笔工笔或是几笔山水罢了,用不到颜料,姐姐不必拿。倘或姐姐有画好的牡丹图,就给我一幅,我倒生了一番功夫。”

琳琅住了手,道:“姑娘怎么不画了?”

惜春道:“她们叫我画,我便画不成?我又不是那画匠!不过瞧着老太太高兴,我不好推辞罢了。难道将来叫我画园子,那么些亭台楼阁,我也一年到头地去画不成?哪里能呢!”

琳琅一笑,想起刘姥姥游过大观园后的事儿,道:“说不得将来还真有一日叫你画园子。”

惜春昂头道:“便是叫我画,我也有法儿偷懒。姐姐快说,有没有画好的牡丹?”

琳琅道:“有却有,只是不好。”

惜春笑道:“从前,我在林姐姐那里可见过姐姐的画儿,那焦叶图,还有诗词,比我强得多了,怎么就不好了?只是你素日不大露于人前罢了,也只林姐姐满心愿意你读书识字作画,还说你是大家。快拿给我看罢,我拿两幅交差了事。”

琳琅又是一笑,想了想,回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重锦绣牡丹的长条匣子来,打开给惜春看时,竟有二十来个卷轴,道:“这里都是我素日画的牡丹图,都裱糊好的,有单的,有双的,也有满堂富贵的,偶尔用作绣花样子。”

惜春一幅一幅展开看,堆满了大案,极口夸赞,道:“样样都好,我竟挑不出来了。”

琳琅笑道:“叫翠儿陪着你挑,我到席间去,离不得。”

惜春摆摆手道:“入画也在,你去罢。”

琳琅方去了。

来到席间,又陪着贾母邢夫人等说笑了一番,撤了席,便去花厅里吃茶。

邢夫人因笑道:“你常在外头走动,见的人也多,人又精,如今又进过宫,再没这更体面的了,什么时候给我们二丫头瞅个好人家,你觉得配得过的,说给我听听,如今,二丫头已经十五了,性子面团儿似的,不比别人模样好性情好有钱有根基耽搁得起。”

琳琅心里暗暗纳罕,忙笑道:“太太抬举我了,我是哪个名牌上的人,哪能越俎代庖呢?”

她却不知邢夫人瞧着琳琅以丫头之身,竟做了六品敕命,出入官宦之家应酬交际,名声极好,但凡见过便是君宜人不喜琳琅出身也挑不出不好来,逢人也只有说好的。如今杨海又出征了,一年半载回来后,少不得又要升官,琳琅更是得了皇太后的青睐,纵然只进宫一趟,可是,能在皇太后跟前挂名儿,那也是了不得的事情。

邢夫人素不喜贾琏凤姐赫赫扬扬一对子,只跟着贾政王夫人料理些庶务,不曾对迎春照应过一点子。眼瞅着迎春越来越大,没个人登门提亲,邢夫人也急了。迎春不是宝钗才貌俱全家财百万又有金玉良缘,不如趁着元春省亲正是好荣光时说门好亲,也能多谢聘礼聘金,否则,若再耽搁一二年,谁知道能不能说上好人家。

再者,邢夫人颇有自知之明,自己出身不好,见识又薄,名声也差,不曾读书识字,每每出去常叫人看不起,也不大爱出门,所以才有此语。

想到这里,邢夫人瞅着外面和宝玉宝钗湘云探春在花间玩耍,独迎春倚栏而坐,正要开口,贾母已经笑道:“大太太说得极是,我们不常出门,也不知道哪家好,你看这哪家公子好,先来跟我说,我再叫人打听,便是家里穷,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