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锄禾日当午-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日头足的很,那些被面里表已是晒的半干,田小午寻思着下午便可以着手做着被子了,只是那掏出来的棉絮,常年使用,已是又板又硬,需要好好的弹弹才是,这一时间又找不到那走乡串户的弹棉花的匠人,田小午便在院子的日头底下铺了竹席子,将棉絮摊在上面曝晒了一番,要锄头找了竹坯子于木锤子,两人自己动手弹棉絮。

  弹棉花是要用棉花弓的,这棉弓主要在整理弹好的棉絮按压成整个方形的棉絮套子,或是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时用,若是只是单单的弹花,用木捶竹棒也是可以的。

  田小午教着锄头,尽量的想着那一世见过的弹棉花的样子,用木棰频频击弦那堆旧棉絮,使席子上棉花渐趋疏松,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那本来硬板的旧棉在这弹击中慢慢的蓬松了起来。

  锄头虽不善言辞,但心灵手巧的很,活计套路一看就会,上手干起来比田小午还象师傅,且干起活来却也一点不马虎,到显得田小午笨拙了许多。

  这弹棉花不仅是费力也是个精细活,敲竹板木捶的时候要花大力气,“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几句词极好的诠释了弹棉花这行业工匠们的辛苦,尤其是这旧棉重弹,人在太阳底下要反反复复的弹几道才出的了棉絮的松软模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田小午几下,灰尘横飞,碎屑乱舞,呛得她直咳嗽,锄头于心不忍,且他已是掌握了要领,便让田小午屋里歇息去了,那一点点的棉絮,他一人之力足够了。

  田小午在一旁看着,不知为何就想起了《巧奔妙逃》里那首让人忍俊不禁的曲子《弹棉花》,一时兴起,便唱起了小调,为干的热火朝天的锄头助助兴。

  弹棉花啊弹棉花
  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
  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

  哎哟勒哟勒 哎哟勒哟勒
  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
  那个姑娘要出嫁
  弹棉花罗弹棉花
  半斤棉弹出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
  弹好了棉被姑娘要出嫁

  唱者无心,听着却是有意,锄头听着田小午这曲子里的“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不知为何,浑身像是登时充满了干劲,弹得更欢实了。

  锄头力气大,耗费了一下午的气力,那床本是年头久远的又硬又黑的棉絮,一经这番重新弹制,便又洁白柔软如新,很是神奇,田小午帮着锄头压磨一番,使之平贴,便又是一床新棉絮了。

  吃罢了晚饭,锄头干了大半天的活,又弹了那一下午的棉花,很是劳累,便早早的睡去了,田小午却在油灯底下兴致勃勃的做她的被子。

  下午锄头在院子里弹棉花的时候,田小午已是将那干了的被面里子铺开来,翻过来反面朝外的缝好了三面,又用上次做裙子留的碎布头将那些烂着的破洞给补好了,一回生二回熟,做过了一回衣裙,田小午这次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干起来很是轻车熟路,棉布虽大,但不过是四个边角,手工花样做起来却是最简单的,田小午做的得心应手。

  如今又将那缝好的被子表里平铺在凉席上,将那弹好的散乱蓬松的棉絮一层层的铺上,层层叠叠的絮匀了,等这棉絮将一床被子都絮满了,便用针线松松的牵引缝制几圈,将这棉絮跟下面的棉被的里子粗略的勾缝在一起,再由那开着口得一头慢慢的将这棉被给翻过来,这般一来,棉絮便被翻进了里面,被子的雏形已是出来了,将絮好的棉被用针把最后留着的那一溜被边缝好,这棉被便就做好了。

  为了防止自己絮棉花功力不够,这棉絮在被子里乱跑,田小午又将被子翻过来被子里子朝上,飞针走线的又缝了几圈才作罢。

  田小午看着自己做好的棉被,因那略显粗糙的针脚隐在被子里面大看不出来,这般粗略的看去,软和厚实,蓬松干净,还带着股阳光的味道,很是满意!

  在上面舒舒服服的打了个滚,心里成就感极度的泛滥,要不是那伤腿不便,她怕是要翻个跟头以抒发自己内心的得意自豪呢!

  成功总是鼓舞人的,首战告捷的田小午第二日一鼓作气势如虎又将那床铺着的褥子也依法拆洗翻新了一遍,当然,锄头还是客串了那弹棉花的重要角色,不过,田小午只知道被褥是她做的,锄头那不可磨灭的功劳已被她给暂时忽略不计了!

  这秋庄稼刚刚种上,布谷鸟的呼唤从窗外声声传来,喜鹊也在枝头蹦的长的欢喜,这几日田里已是不太忙,旺子村的庄稼人一大早除了男子照例下地拾掇田地之外,女人们却是闲暇了下来。

  锄头照例早早便上了山,田小午在院子里浇她那已经打花苞的一溜扁豆南瓜,远远的就听到一声接着一声的的叫卖声,“赊小鸡了呦,赊小鸡不?”,“赊~小鸡儿嘞——好~小鸡儿!”
  ……,悠扬嘹亮,绵软悠长,荡漾在这个绿荫四合的小村庄上。

  在这农村没几户有钱的人家,这买小鸡大多是按照惯例赊鸡。

  春天赊鸡,按照赊购的数额,都记在卖鸡人的账簿上,农村人有识字的人自己写,不识字的人由邻居代写,有些信得过的也央卖鸡人来写,待到秋收后卖鸡人来要鸡账。那时的小鸡已经长大,又是庄稼丰收的季节,淳朴厚道的乡里人自会一份不落的把所欠的钱还上。

  按理说这麦子收了,已是过了那春夏之交的小鸡出炕的时节,多少有些晚了,不该还有赊小鸡的来的,田小午疑惑的透过篱笆门向外看去,看清楚了的确是农村走街串巷的卖鸡人。

  只见那赊鸡的汉子头戴苇笠,脸热得通红,肩上用桑木的上弯扁担挑着底部是四个撑的方型木托,上面是用树条儿编成的大圆箩,忽闪忽闪地,边走边吆喝,一路从邻村方向走来往城镇上去,正路过锄头家门口。

  田小午当下正想养鸡呢,便叫住了那赊小鸡的汉子放下担子,锄头家虽是村头,但却是进城下田的毕竟之路,人来人往的行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这番见到赊小鸡的,好多人都停了下来,有些热心的女人则赶着回村去吆喝街坊四邻。不多久,这东邻西舍的大娘小媳妇,纷纷出门,围拢了来,小孩子们也欢呼雀跃着,拿着小提篮或簸箕,跟随母亲婶娘,兴高采烈的涌来看大人们挑选小鸡。

  等田小午从锄头院落里跛着脚出来,旺子村没下地的大人小孩都已是闻声出门,早已是人头攒动的围在装满小鸡的竹筐旁边。


作者有话要说:某遥只见过弹棉花,但没亲自弹过,但却是老老实实的去百度上找了资料,
用木捶也是可以弹棉花的,
那首《弹棉花》很是欢快,有农村小调的味道,
某遥剽窃来了……
~/~啦啦啦
下一章,锄头家有新住户了……
OO哈哈~ 
 
 
25毛球新房客
  卖鸡的汉子很是机灵,一看似是有生意的样子,便在这村口树脚下一处较开阔平坦的地角,先解下腰间肥大的棉布护巾擦擦汗,随后便铺开块茅草席头,在上边圈围上貌似一个罗面用的不带罗底的木罗圈,自己安好皮条马扎坐定,再熟练地打开箩盖,掀开盖布,麻利地用双手大捧往圈栏内捧小鸡。

  几下子,这木罗圈里满满的都是刚出炕的小鸡崽们,毛绒绒圆滚滚,小毛球似的,有黄色的、黑色的、花色的、白色的,张着黄黄的小嘴鸣叫着,晃晃悠悠的还有些站立不稳的样子。

  赊小鸡的汉子捧完小鸡后,不慌不忙地打开一旁的褡裢,将一小把用清水泡透的麦麸撒进木罗圈内,小鸡雏们便争先恐后地抢食着,有的站立不稳,连摔几个跟头,起来后瞪着愤怒的小眼睛,猛啄身边的同伴,挨挨挤挤,“唧、唧、唧”的细小嘈杂的叫个不停,憨态可掬,甚是可爱。

  刚懂事的孩子最为欢喜,对着满筐的小鸡,瞧瞧这个,望望那个,既想伸手抚摸,又怕惹得它不高兴,只是用手指轻轻一点小鸡的绒毛便立即缩手,胆大的伸手摸一摸那小鸡仔毛茸茸的小脑袋,胆小的则使劲拍拍木罗圈边,看小鸡惊恐地挤作一团,孩子们也笑的分外开心。

  有的调皮一点的娃娃,趁着赊鸡的汉子不注意,小心翼翼的把手指伸进去,让小鸡啄啄手指,更有调皮的还拉直嗓子,学着赊小鸡汉子的腔调,在一旁“赊小鸡嘞——赊小鸡嘞”地乱喊上一通,甚是得意。

  据这汉子说,今年这一炕鸡不知为何出窝晚了,这才这个时候来跑这一趟买卖,因是晚鸡仔,今年怕是连带着这下蛋的时间自然也晚了,所以赊的价格也要便宜几文。

  乡人们问过卖价和赊价,有些却是直摇头,这赊小鸡的来的有些晚了,到秋天未必能下蛋,且几日前赊的小鸡都已近张全了扁鸡毛满地跑了,家里已经有了鸡仔的,自然不想再赊了,这赊鸡仔毕竟是担风险的,有些还是想赊的,为这那略便宜些的价格,很有些心痒痒的蠢蠢欲动,不管这有意或是无心的都没有离去,大都聚拢在这树荫下围观唠嗑看热闹,这可看的热闹可不是只有这小鸡仔,还有来了这旺子村月余都没出口大门吊足了乡里人胃口的田小午。

  田小午一心扑在小鸡上,自是无暇顾及那些打量的目光,拄着那拐杖站稳了身子,一个劲的往那密密麻麻的箩筐里瞅。

  那些想赊的农妇已是商商量量的蹲在箩旁,像小鸡一样叽叽喳喳的精心挑选那些斗志昂扬的毛球球。这些农村的女人都是养鸡的好手,她们经验十足的把小鸡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看看爪子,瞧瞧冠子,仔细分辨着公鸡母鸡。

  田小午对挑选鸡仔是一窍不通的,便想着先听听看看再说。

  其实,田小午看到那毛茸茸的小鸡仔时已是抵抗无能了,且锄头家本也没赊鸡,很是需要养几只。在贫苦的农村,养几只鸡卖蛋,几乎是日常生活开支的惟一经济来源,这鸡屁股可是穷人的银行!

  以前在家每年奶奶赊鸡仔的时候都给小时候田小午单独赊个两只,让田小午好好喂养,下了蛋,那就是田小午的小金库,可以换很多花花绿绿的水果糖跟冰棍,大了,读书了,课业重起来的田小午再没时间养过鸡,可小时候那份期盼跟养鸡的乐趣,却是真真实实的留在了记忆里,时不时还会拿出来品咂一番,乐趣横生。

  如今,田小午有一万个理由,说服自己,这鸡,她养定了。

  张大婶也在围观的人群中,她是田小午唯一认识的村子人,其余的女人们除了看小鸡,就是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第一次见到的田小午了,田小午也渐渐觉察到了旁人那审视的目光,虽多少有些不自在,但她被那毛球般的小鸡搅动的痒痒的心早就悉数放到了这小鸡上,也没空去理会太多。

  张大婶家除了前几日春夏之交赊的那几只小鸡,自家的老母鸡还抱了一窝小鸡,当然是不用再赊的,此次在这里也不过是在家里闲着没事,来凑凑热闹拉拉话匣子,见田小午伸长了脖子恨不得把眼睛都盯在那小鸡仔上的样子,知道她是想要,便自告奋勇的为田小午挑鸡。

  张大婶是老手了,眼睛贼尖,她一把捏住木罗圈里跑的最欢实的,摸摸绒毛,瞅瞅鸡爪子,看看鸡屁股是否干净。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