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锄禾日当午-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头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来往的客船、汗流浃背的劳工、喊着号子的纤夫、上下船的旅客,川流不息的人群,就连那个简陋的茶寮,都坐的满满当当,可田小午跟锄头这边就是乏人问津。 
  一些在这渡头上讨生活的劳工好奇的打量着围着奇怪的围兜,带着草帽的田小午,还有一旁被炉火熏得满头大汗的锄头,不解犹疑却没人上前询问。 
   
  田小午知道有些东西初来乍到第一步是最难些,她见锄头又累又热那辛苦的样子,又看看自己这空无一人的摊子,心急如焚,纠结半响,终于红着脸吆喝出了自己做买卖的第一声。 
   
  “串串香啊,串串香——,来吃来瞧了,一文钱两串哦——!凉茶不要钱吆——!”万事开头难,田小午硬着头皮脆生生的喊出了这一嗓子,便觉得这开口也没那么难,当下,痛痛快快落落大方的吆喝了起来。 
   
  其实,因为大热天的吃这麻辣烫确实是有点热,田小午还特意从家里带了些锄头山上找得夏枯草、金银花、荷叶、桑叶、甘草等清火明目、补脾益气、气味芳香的凉药,在一旁的小小泥炉子上熬着些凉茶,本来这渡头已是有了一家茶寮,田小午很不想来跟人家抢生意争地盘,但一时间没有别的噱头,只有先用这凉茶不要钱来吸引一下眼球,她心里知道那茶寮毕竟是不高兴的,但她初来乍到想着先开开张载说,其他的一时间也顾不了那么多,反正这渡头也不是他家的,卖的吃食又不同,各凭本事便是。 
   
  这下,随着这女子银铃般的吆喝响彻渡头,终是有人可是来摊子上询问了,在这个时代,一文钱不过半个杂面烧饼,田小午这摊子香气四溢,红红绿绿的很是新鲜,却才卖一文钱两串,不免让人食指大动、跃跃欲试,都想掏出一文钱好歹可以尝个新鲜。 
   
  你一文,我一文,他两串,他两串,还有人吃了当即赞不绝口,再来几串的,旁边围观的见别人吃的那般痛快,口水也被引了下来,又加上这东西实在便宜,便纷纷掏钱捡自己喜欢的要个几串,配着田小午的凉茶,头碰头的围着担子坐在那小矮桌一旁享用起来,吃的那叫一个痛快。 
   
  这串串香的汤底一般分红汤跟白汤,其实田小午更爱吃海鲜汤底的,只是初次做这买卖,她还想看看反响,只敢简单的准备了红白汤底,别小看这汤底,这可是串串香的灵魂所在。 
   
  烫煮串串的汤料用料很考究,从主料的牛油、辣椒、花椒、海椒、胡椒,到辅料的糖、姜片、大蒜甚至是红枣都不能少,炒料火候都拿捏的极为到位,否则味道便会打折扣,这煮出来的串串香便有了高低良莠。 
   
  即使是工序简单些的白汤,也是放足了用料用骨头熬了一晚上,下足了功夫,尝起来不但是锄头,田小午自己都老王卖瓜赞不绝口。 
   
  除此之外,这作料蘸水也十分讲究,有香油碟与干油碟,田小午的香油碟的主打料是芝麻油配油辣椒跟田小午自制的香辣酱,清热祛燥,回味幽香,干油碟里面是辣椒面、花生末、葱,爽辣开胃,吃的人接过田小午烫好的串串放在里面一裹,吃起来辣、香,浑身的毛孔都张开来,爽得透彻。 
   
  制作串串香的关键在于串串香汤底底料的炒制,炒制串串香底料时,不仅要掌握好各种原料的用量和比例,而且要掌握好正确的炒制方法。田小午为了在这个世界的第一炮,虽是小本生意,却是下足了功夫,除了泡制了豆瓣酱、香辣酱,还转变了集市香料铺,配足了用料,红汤辣而不燥,香而不腻,鲜香迷人,怡人爽口;白汤香味醇厚、回味绵长,原汁原味,营养清新,不把人吃的移不开脚步誓不罢休! 
   
  田小午边热情的跟众人介绍着口味,边将一大把竹签穿起的一大把肉和菜放进翻滚的底汤中,这串串香的控制火候也很重要,火候过头,东西则变老,火候不到,则是生的,田小午力求尽善尽美,虽忙的满头是汗,却一丝都不敢马虎。 
36、忙却快乐着
  田小午力求尽善尽美,虽忙的满头是汗,却一丝都不敢马虎。 

  土豆、花菜、莴笋、冬瓜、白菜、豆角、韭菜、蘑菇、藕、肉片、鱼片、虾子……及各种野菜,等等无论荤素,田小午热情的回应着,将顾客自己挑的爱吃的东西煮进锅里。 

  有些人是一串一串的沾着干作料吃,而是一抓一大把,用筷子轻轻一捋,菜就纷纷掉落香油碟中,然后大快朵颐。 

  结帐的时候,田小午便以竹签的根数计价,只是简单的一数竹签便能快算清,干脆利落。 

  因为田小午他们的菜大部分都极为便宜,占不了本钱,所以田小午穿得串串香很是实惠,大串大串的,三五串的菜便可以捋一碗,几文钱便能混个肚儿圆,真正是物美价廉,不过,嘴巴却是管不住的,吃了还想吃,因为味道别具一格,奇香四溢,让人越吃越想吃,麻辣爽口,久吃不厌。 

  来来往往的商旅或是劳工纤夫即来即食,价格低廉,大口饕餮,吃的大汗淋漓,再喝一碗免费的清甜的凉茶,说不出的痛快! 

  那干活出苦力的劳工纤夫们,这般就着自己自带的干粮窝头,随便点个几文钱的串串,咸咸辣辣的多放些作料,全当下干粮的菜,一场大汗痛快的吃下来,竟然觉得浑身上下都痛快舒爽了很多,打着饱嗝,擦擦汗,连干活都觉得多了几分力气。 

  而船上停泊靠岸的长途跋涉的客商或是行船者就更别说了,因每趟行程一般都要数月有余,在这船上干粮鱼虾不少,却极度的缺乏这新鲜菜蔬,或许是由于缺乏维生素,很多人嘴皮干裂,馋这些新鲜的蔬菜馋的要命,吃什么都食不知味,如此在靠岸的这短短片刻时辰,得意甩开膀子放开胃口,各种五花八门的蔬菜都可以一次尝个遍,更是胃口大开,饕餮盛宴一般,吃的挪不动步子上不了船了,还尚觉意犹未尽,都要另外出些银钱,让田小午各样汤好几串,用荷叶包包了带到船上解馋。 

  这不多久,小摊位就开始人满为患,络绎不绝满头大汗的人群,成了这渡头的另外一景。 

  这般辛苦了一天,从上午开始竟然没有停歇过,田小午负责烫串串招呼客人,锄头则煮茶、添炭火、收钱,这番汗流浃背的忙碌下来,直到如薄西山所有准备的菜蔬都一点不剩卖的一干二净,田小午跟锄头才得以停歇下来喘口气。 

  锄头跟田小午两个人撑着酸软的腰肢捶着肩膀,将东西一样样的搬上担子,锄头挑起来,在前面走,田小午拉着那扁担的一头背着些杂物,跟在后面。 

  天色越走越暗,好在这一路倒也不乏外归或是远行的行人,锄头跟田小午身体是累的,可心却是兴奋莫名,一路上讲着今天的生意,说着谁吃了一大把竹签,都攥不过来,或是,谁吃了还打包带着啦,或是,都卖完了还有人意犹未尽舍不得走啦,两个人嗓子都有点哑了,可却是丝毫都不觉得累,心被一种新生活的希望给填的满满的,有种叫做成就感的东西,仿若满的要溢出来。 

  刚刚到村口,便是那扎堆的纳凉的村里人,见锄头跟小午挑着担子回来,都好奇的询问这么晚是做什么去了,怪不得不见点灯呢,说是没了田小午在,那些个泥腿子壮小伙们都垂头丧气的每个精神头了。 

  田小午自然知道这玩笑中的关爱,她笑笑的跟这些淳朴的乡亲们打着招呼,虽然腿重的跟灌了铅似的,可却如回到了家一般,别样温暖。 

  只是田小午跟锄头今日实在没气力在这里闲话家常,她略略的站了一会儿,跟众人寒暄了几句,便回去了。 

  回到那破旧的土屋,田小午跟锄头在油灯下清点了一天的收获,扣除本钱,既然足足收入了三百多文!田小午捧着那些她来这个世界换的的第一桶金几乎要潸然泪下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激动啊,田小午觉得那些闪光的铜板将她的眼睛都闪晕了! 

  初战告捷一炮打响,田小午却知道这生意要做成长久的事丝毫都马虎不得。 

  这才是第一天,田小午知道自己还不能放松,这做生意哪有这般顺风顺水,一帆风顺的,尤其是这饮食行当,必须要时时小心,处处用心,才能赢得老主顾,驶得万年船。 

  因为明天一早还要出摊,田小午连夜便开始温和熬着那骨头汤,备着明早的料了。 

  锄头采购的菜蔬还有自己去田埂挖的那些野菜还够明早一天的买卖,有些白菜、油菜、菠菜之类的叶子却是有些蔫了,田小午跟锄头当夜又捡了一道,用井水洗干净,摊开来晾着,锄头在一旁削着竹签,田小午一根根的串好,明天好卖。 

  等这些做的差不多了,田小午将剩下的活计交给锄头,她要去准备明天的蘸料去了。 

  油碟跟干碟的用料,该炼香油的炼香油,熬辣椒油的熬辣椒油,还要烘焙干辣椒,舂辣椒面,在铁锅里炒干料,一样样的做下来,已是过了子时,田小午累的眼皮直打架,匆匆洗了脸脚便将那汤料在灶上的余火上煨着,打着呵欠去睡了。 

  不过是匆匆睡了四五个小时,寅时便又要起了,将那红白汤底炒料配好了,在那一串串的菜蔬上洒了些井水,看起来叶子舒展鲜嫩些。 

  昨晚冰在井水里那块猪肉田小午见已经是不够新鲜了,不敢拿去做涮菜,只是木桶里养得鱼虾还活蹦乱跳,可以串些荤腥菜串。 

  四下看看,该做的都做好了,锄头已经是样样放好到了扁担上,两人眼见天也快要亮了,赶忙匆匆上路。 

  田小午昨日细心的观察过了,劳工纤夫这些个卖苦力的,虽然也会来吃,却是人多量少,一般一人也就舍得花两三个铜板买了添添菜,解解馋,那些下船的客商或是行船的老板围过来的不见得有多少,却很是财大气粗,这几文钱根本不放在眼里,一般一吃就是各色各样的吃个遍,还会打包带走不少,所以人少却是买这吃食的主力。 

  这串串香不像那干粮馒头,要饭点儿才会有人来吃,这渡头商船货船一整天都有靠岸的,上下船的旅人或是下来粘粘地气的船客一般下来不论时点都会来吃几串,这也是田小午跟锄头昨天一天都不得喘口气的原因,所以即使是上午时间,田小午跟锄头也觉得浪费不得,要赶早去才好做买卖。 

  昨日是第一天,田小午跟锄头多少有些手忙脚乱,可今日便好的多了,到了那棵大槐树底下,田小午跟锄头还没摆放好,便有昨日靠岸今日还没起航的船客下船来吃了。 

  昨日他们吃了一会,实在是意犹未尽,又加上船上本就难见些新鲜菜蔬,馋虫被勾了起来,一晚上都念念不忘那爽口带劲的味道,今日都巴巴的望着那河岸,等着田小午他们挑担子吆喝的身影呢。 

  田小午跟锄头轻车熟路的生好炉灶,开始烫了起来。 

  锄头多带了两个木桶,熬好了几大桶的凉茶摆在摊子一边,要喝的随手自己用葫芦瓢舀了倒到茶碗里即可,比起昨日的又熬茶又招呼主顾,轻省了许多。 

  他见田小午也麻利轻松了不少,至少脸上不再如昨日一般的急的满头大汗,锄头将昨日连夜劈成小块的柴火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