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朝乃礼仪之邦,他们被安排坐在大臣之中比较靠前的位置。
  大殿的中央,还有歌舞表演,灯火辉煌,觥筹交错,酒意正酣,青年才子们纷纷献上诗篇,一律是歌功颂德,大赞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类,皇帝虽听得腻耳,面上却笑意盎然,心道:中书侍郎徐长卿的文采甚好,只可惜禹县水灾,奉旨赈灾去了,否着他在,定有佳作。突然想起一事,问起赐坐于身边的王老太尉:
  “听闻你家老二,生出了个才女,这次特地叫你带上,怎么不见?”
  王老太尉故作神秘的眨眨眼:“陛下莫急,一会就知道了。”
  皇帝笑了:“你这个老家伙,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喜欢卖关子。”
  “臣比陛下虚长几岁,但臣可从没觉得自己老过,尤其上次见了陛下后,沾染了陛下的真龙之气,反倒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王老太尉摇首道。
  皇帝听完,指着老太尉笑道:“你呀——咳咳——”
  原来呛到了,身边的皇后连忙接过宫女递上的帕子,一边拍皇帝的背,一边替他轻柔的拭面:“皇上,小心些。”短短几字却是气吐幽兰,翠莺婉转。
  皇帝转而拉住皇后的手,却面向老太尉:“这都怪他,年纪越大,越不知羞,惹人笑话。”
  老太尉没有再辩驳,只是抚着胡子道:“方才陛下提到的那个丫头,是我们家老二的长女,仗着几分小聪明,任意妄为,缺调少教,叫陛下笑话了。老臣托陛下的洪福,如今一排孙子孙女承欢膝下,不过若论我其中最疼爱的,倒是我家老二的三丫头。”
  “哦?为何?”皇帝问道。
  “还在三丫头十岁的时候,老臣有次害了重症,那丫头见我为疾病所苦,整日里不得欢喜,便跑到我病榻前跳舞给我解闷,她不过才十岁,短胳膊短腿,跳的能好看到哪里去?不过憨态可掬倒也真把我逗乐了。
  于是这丫头每天过来跳舞哄我,我也怕她累着,就说她:你跳得不好,等你日后跳的好了阿爷再看。本意是不想她跳了,谁知道她回去央了她父亲请人来教她舞技,他父亲不愿意,哪有好人家的女儿学那东西的,可是她偏不肯,说是要跳给阿爷看,结果老二耐不过就依了她。”
  老太尉顿了一下,微眯着眼睛好像真在回忆这段本没有的过去,接着说:“那孩子性子好,耐磨,真好好练了几年,我见她如今跳得颇过得去,这次叫她准备了一下,给陛下祝寿,陛下可以愿意赏脸欣赏一下?”
  皇帝直夸夸老太尉福气,子孙皆孝顺,让人羡慕。本来帝王家就亲情淡薄,所以对亲情特别渴望,听了老太尉的话,倒真想见见这个孝顺的孩子。
  老太尉得了旨意,便吩咐了身边的小太监,小太监赶紧出去告知王珍他们。
  一会,大殿里的歌舞停了下来,乐人们退了出去,宫女们把殿里的灯火灭了大半,只余几盏小灯,皇帝望向老太尉,老太尉含笑摇摇手,示意无妨,底下的大臣虽也奇怪,但是皇上都没有做声,谁敢发话?
  只见原本关闭的殿门被打开,外面立了一个三尺高的莲花台,莲花台的四周,放着四个正在冒着徐徐轻烟的大香炉。一个少女,身着白衣,胸前和裙摆上用金线绣着精致花纹,胳膊上挽着蓝色长纱,一只手腕上层层叠叠的戴着数根细细的银环,背对着众人站在莲花台上。那少女,只把头侧过来,露出姣好的侧面,一个侧面都那么美丽,众人心中升起一股热切的渴望,想看到她的全貌。
  一阵琴声和箫声交织着响起,众人才发觉莲花台的两旁,一坐一立,有两个人。坐着的也是位白色女子,面容秀丽的她正拨动着案上的古琴;站着的是一个相貌英俊的白衣少年,吹箫的正是他。他二人,在轻烟娆娆中,宛若仙人,弹琴的女子,朱唇轻启,低回婉转的唱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她的歌声,莲花台上的少女转过身来,只见她腰里别着一只玉笛,头上梳着飞天髻,脖子的一侧到锁骨上绘着蓝色的牡丹,连额头上都都点着一抹蓝色,晚风徐来,裙角轻扬,整个人似乎要随风飘走一般。她的装扮已经如梦似幻,但是让人更加震撼的是她容貌,任何言语不足描叙,惟有美丽绝伦四字。
  众人都窒息了,大殿里安静极了。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原来真有国色天香只之说。。。”二皇子周煦逸不禁念道。本来他声音不大,几乎于喃喃自语,但是此时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并且深刻的认同。
  那美丽的女子在人们的心中,已经在似真似幻的气氛下,幻化为仙子,不似凡人,但见她长袖一甩,伴着歌声随风飘舞。如果说之前已经让人们不敢相信眼前是真实的,那么而后,他们已经怀疑大殿外的那片天地,是不是属于仙境。
  那仙子,在烟雾缭绕中,伴着优美的歌声,曼妙的舞着,她的腰肢,柔的像一汪清水,慵懒而舒缓的扭动。当她低头,弯曲的颈项犹如天鹅一般。她抬起修长的腿,原来她身着的是像裙子一样的裤子,膝盖下的部分像花瓣似的散开着。
  她媚眼如丝,扫过众人,却不在任何人身上停留,月光洒在她身上,反射出一层濯濯清辉,使她看起来高不可攀。她慢慢向右靠去,一点一点的仿佛从云中缓缓飘舞而下,直到身子与地面近乎平行;而脚还稳稳的站在莲花台上,这怎么可能!这不符合常理!就连整个皇宫,轻功最好的禁军统领萧海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个地步,而这个仙子面带微笑,轻松地犹如在云里飞翔一般。
  仙子舒缓的立起身子,在人们还在惊愕之中,再次施展那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动作,只是这次是向左边。她似乎是在云里随风而下,风吹向哪边,她的身姿就像哪边摇曳。几番之后她抽出腰间的玉笛,放在朱唇下,轻轻的吹出悠扬的声音,忽远忽近。
  一时间,琴声交织着箫声,歌声绕着笛声,以及美妙且不可思议的舞姿,把大家的心神,摄在了那个仙境里。
  直到结束后许久,当王家三兄妹站在大殿里,伏在地上,以仙人之姿恭祝皇帝“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时候,大家都还愣愣的。
  是的,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王珍对王瑶的佩服,已经上升的一个新的高度。刚才的舞蹈,别人不知道,可王珍知道的清楚的很,整一个08年春节晚会上《飞天》舞的单人版,连服装的款式都是直接拷贝,而那个莲花台上也有可以固定左脚的机关,所以她身子斜的不管多很,只要全力稳住,就不会摔下来,秘密就在于此。
  这。。。这。。。爱卿,你的孙儿们莫非仙人?”皇帝也回不过神来:“你们把头抬起来。”
  三人便把头抬起来,个个俊美,尤其是王珍,如夜幕里的月亮般吸引人的眼睛,让人看到她就想不起看别人了。
  “哪能呢,刚才那些不过是掩人耳目的雕虫小技,说穿了就不稀奇了,陛下莫让他们给唬住了。”老太尉拱手笑道,面色恭敬。
  “雕虫小技?”皇帝笑道:“待我问问他们。”
  “你可是王珍?”皇上看着王珍问道。
  “正是臣女。”
  “今年多大了?”
  “年方十四。”
  年方十四就这般美丽,若是年纪大了五官身量长开,那还了得,皇帝心想,却面上赞道:“听说你习舞是为了孝道,十分难得。”
  要知道,这个时代贵族女子,多数习音律而不会习歌舞,以弄萧抚琴等清音为雅,却把歌舞看得低下,认为只那是搔首弄姿的献媚作态,老太尉事前编排的一些话,不过就是为了给王珍习歌舞安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陛下谬赞,臣女惶恐。”虽这样说,面上却没有不安神色,只是低眉顺眼。
  “你们的献艺,让朕叹为观止,朕很高兴,要赏赐你们,说吧,你想要什么?”
  “臣女想要的,陛下已经给了。”
  “哦?”皇帝疑惑了:“是什么?”
  “有道‘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陛下已经给了臣女一个国泰民安,人心安定的盛世,臣女不敢多求。”
  “哈哈哈,好孩子,好孩子,不过朕既然说了要赏就一定要赏,君无戏言嘛,这样吧,朕赐你珍珠一斛吧。”
  “谢陛下。”王珍谢恩。
  “对了,朕刚才看你跳舞的时候,有如随风飘舞一般,身子倾斜得要倒在地上似的,脚下却稳如磐石,如何缘故?
  王珍垂目道:“回禀陛下,那个莲花台上有一个固定小腿的机关,臣女就是靠它,做出那些动作的。”
  “哦?”皇帝立刻明了:“虽然说得简单,但是这样巧的心思,实在聪慧的很,是你想出来的吗?”
  “是臣女的姐姐想出来的。”王珍有问即答,却不多说一句。
  第八章
  皇帝这才把目光转向旁边的女子,只见她面若秋水,带着微微的激动,睁着双眼打量着自己。
  面对自己,旁人从来都是战战兢兢,毕恭毕敬,没有人敢直视自己,虽然是自己让他们抬头的,但其余的两个都恭敬的垂着眼帘,只有这个丫头特别大胆,但皇帝今天高兴,也不介意,便问:“丫头,你就是王瑶吧,你看着朕做什么?”
  “我没见过陛下,难得一见,自然想好好看看。”王瑶很是俏皮的说。
  皇帝闻言,颇感有趣:“那你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啦。”
  “朕好不好看?”皇帝笑问。
  其实皇帝年轻的时候,也是相貌堂堂,颇为英武,但是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不免体态浮肿,面色蜡黄,看上去和别的老头子没什么区别,只是眼神特别犀利,他如此问王瑶,便是要看她如何应对。
  “好看,王瑶从没见过这么有气势的人,今日方知帝王之气如此。”王瑶一脸正经的拍着马屁道:“可见老天还是眷顾王瑶的,没白来这世间一遭。”
  皇帝又笑:“你这丫头一张好嘴,我问你,莲花台这个主意是你出的?”
  “是。”
  “词也是你作的?”
  “是。”
  “整场献艺都是你安排的?”
  “是。”
  “那不用说,刚才听见你们说什么‘仙福永享,寿与天齐’,这么新鲜古怪的词儿,必有是你的主意。”
  “陛下圣明。”王瑶不会想到,日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这两句这在大政朝朝堂上出现频率比神龙教还神龙教些。
  “哈哈。”皇帝大笑道:“王老儿你好福气,得了这么一个聪慧的孙女,难怪有人说她是大政第一才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得好啊,歌好,词好,一手琴也弹得好,更难得的是有这般的奇巧心思,瑶儿无愧此名声啊。”
  老太尉连忙满脸堆笑:“陛下过奖。”
  “哪里过奖,朕心里真喜欢这个孩子。”皇帝顿了顿,笑对王瑶道:“这样吧,朕要考考你,就让你为皇后做一篇诗作,若是作得好,朕有赏赐,若是作不好,可是要罚的哦。”
  “臣女遵旨。”王瑶故作沉思,心中也十分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