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宫怨(2)
与陈阿娇、卫子夫的悲剧命运相比,李夫人算是在汉武帝诸多宠爱的女人之中,唯一一个得以善始善终的女人吧。或者说李夫人不仅仅只是一位美貌的女子,还是一位十分聪明的女子,要不然也不会由一位青楼卖艺的女子,摇身一变成为李夫人。李夫人之所以能入宫,还全靠她的哥哥李延年。李延年那个时候是宫廷乐师,因为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李延年的妹妹是个歌女,生得花容月貌,所以他就想着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汉武帝,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小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是一个爱好美色的男人,听说世上竟然有这样美貌的女子,怎么会不想着要见见呢?于是李夫人就出现在他的面前。李夫人的花容月貌为她赢得了无限的宠爱,她擅长歌舞让汉武帝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于是很快就被封为夫人。据说有一次汉武帝去李夫人的宫中,忽然感觉头痒,就随手拔下李夫人的玉簪搔痒。这消息很快传遍后宫,宫中女子一时以头插玉簪为时尚。从此玉簪还多了一个别名,叫“玉搔头”。据说后来汉武帝觉得玉簪太普遍了,竟然下令工匠用象牙给李夫人制作了一支精致的篦梳装扮,以突出李夫人的与众不同。就像卫子夫一样,李夫人的兄弟李延年也被封了高官,就连她那个被认为是流氓的弟弟李广利,也靠着她的宠爱被封了官。
李夫人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之所以受宠爱是因为自己的容貌,所以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可惜她命运不济,在为汉武帝产下一子之后,就得了重病,随着病情的日渐加重,她的容貌也变得万分憔悴,昔日那位美艳的女子,变成了憔悴不堪的妇人。有一天汉武帝前来看望她,她听说之后却躲在被子里面不肯出来,说:“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容貌已经不复当初的美丽,所以不敢见帝王,希望武帝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兄弟。可是汉武帝非常想见李夫人一面,就说李夫人既然想把这些事情托付给自己,为什么不当面讲给自己听呢?可是李夫人蒙在被子里就是不出来,就算汉武帝以千金相赐,也没有能见到李夫人一面。此时的李夫人是心酸的,可是她只是不停地哭泣,最后惹得汉武帝拂袖而去。
旁边的人十分不解,于是就问她为什么就算惹恼了皇帝,也不肯出来见他一面呢?况且皇帝还不惜赐给她千金,李夫人却心酸地说出了一段让所有的人都心酸的话:“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这是一段多么让人心酸的话,尤其是那些行走在权力边缘的女人们,大多都会选择以色事人,以绝美的容貌来赢得手握权力人的青睐,可是当红颜不再的时候,又有几多美人重新取代她们的位置,创新赢得别人艳羡的手段。很多人都以为美貌能成为一个人所向无敌的法宝,可是当容貌慢慢老去的时候,她们的下场更加让人心酸。
最后一位出现在汉武帝眼前的绝色美女,是钩弋夫人。而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是60岁左右的老人。似乎很多人都愿意相信,美人都是为叱咤风云的人物所生。汉武帝大概一直都是这种理论的信奉者,所以他一生除了穷兵黩武之外,还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刮美女,就算是已经走向暮年的时候,也没有改变这种看法。所以钩弋夫人的出现显得很合乎逻辑,虽然在后人的眼里看起来有些惊世骇俗。
传说钩弋夫人是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容貌远在李夫人之上,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如天女下凡一般美丽无双。可惜她却是个残疾人,生下来之后手一直都是紧握着打不开的。这让人觉得十分惊异。有一天汉武帝路过河间,跟随他的星相家说这附近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出现。汉武帝听完之后紧急派遣使者在这里寻找,果然就发现了这位奇特的女子。汉武帝看到她的双手,伸手一掰,手竟然掰开了,而且在这个女子的手里,竟然还握着一只玉钩。既然得到了这位仙苑奇葩,而且看起来与汉武帝又这么有奇缘,自然让汉武帝神魂颠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而且册封她为“钩弋夫人”。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钩弋夫人出身何处,只是记载她姓赵。不管这样的传说是真还是假,汉武帝对她如获至宝是真的,钩弋夫人受到了汉武帝最深的宠爱,并且为她特地建筑了一座宫室,称为名“钩弋宫”。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后宫怨(3)
母以子贵,钩弋夫人很快就怀上了孩子。别人都是怀胎十月就生产,可是钩弋夫人却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来儿子弗陵。传说中尧帝的母亲也是怀孕14个月才生下尧帝,钩弋夫人生下的儿子竟然也是怀孕14个月,这简直是太奇妙了。这让汉武帝万分高兴,所以马上就在“钩弋宫”的宫门上题为“尧母门”。按理说这样的日子,对于钩弋夫人来说应该已经心满意足了,就算是皇帝死去之后,她还有自己的儿子可以依靠不是吗?可是她却不知道,一场大难在无形中向她靠近。
在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四岁那年,太子刘据被诬蔑造反,皇后卫子夫自杀,太子也被迫造反,最后自杀。虽然汉武帝还有几个儿子,但是却都不讨汉武帝的喜欢。此时在后宫之中,最受宠的女人就应该数钩弋夫人了,而刘弗陵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对身边的人都说“弗陵类我”,于是刘弗陵就成了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汉武帝想把他立为太子,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想到她的母亲,此时的钩弋夫人正值年轻貌美,而汉武帝已经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如果他死去之后,这个女人又会怎么恣意妄为,祸乱国家呢?于是他开始把重点放到了钩弋夫人的身上。
公元前88年,70岁高龄的汉武帝,带着满心欢喜的钩弋前往甘泉宫避暑。在这里,他召来画工画《周公负周成王图》,并把它赐给霍光,表明了自己想要立弗陵为太子、让霍光辅政的意思。此时钩弋夫人万分惊喜,这是后宫女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的奖赏,她将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太后。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数日之后,汉武帝突然抓住了钩弋夫人一个很小的过失,给了她严厉的处罚。对于汉武帝喜怒无常的性格,钩弋夫人肯定早就见识过,她连忙拔下头上的簪珥饰物,披头散发地向他磕头求饶。可是这却没有能阻挡汉武帝要处罚她的决心,他没有一点点的怜惜之情,对钩弋夫人向他投来的哀怨目光竟然视而不见,于是绝望的钩弋夫人被囚禁了起来。她大概也朦胧地意识到,自己的死期到了。
至于钩弋夫人到底犯了什么过错,已经没有人记起,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汉书》上只记录了八个字:“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之后不久钩弋夫人就神秘地死去了,是自杀、病死,还是他杀,没有任何结论。对于钩弋夫人的死,汉武帝是这样解释的:“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对于一国之君来说,这诸多的女人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玩物,或者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他不会注意别人的生与死,美丽的女子,在他的眼里也只不过是玩物罢了,或者只是他的一部分财产罢了。当她们如一个美丽的花瓶摆在他面前让他高兴的时候,他可以费尽心思地给他们最好的东西,可是当她们在他的眼里失去魅力之后,或者已经再也没有了用处之后,那谁都免不了可悲的下场。有人说钩弋夫人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可是相对而言她还是幸福的,至少她曾经受到过汉武帝的宠爱,自己的儿子也成了未来的皇帝。而与她一起被处死的,还有很多后宫之中的女人,相同的原因是她们也为皇帝生下了儿女,她们被杀的原因同样荒唐——她们或许能够充当刘弗陵的养母。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只是在流传下来的史书里,给她们留下来这样轻描淡写的记载:“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他姬子二人为燕王、广陵王。其母无宠,以忧死。”
看来李夫人真的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不仅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受宠,而且知道容貌能给自己换来的是什么,虽然她的寿命不长,可是相对而言她却是最幸运的那个,毕竟她在一生之中最美丽的年华逝去,留给汉武帝无尽的回忆,所以汉武帝一生念念不忘的女子,就是李夫人,不仅请人召来她的魂魄与自己相见,还写下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当他百年了之后,还让李夫人一起享受刘氏子孙们的供品。不过也有人说,李夫人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如果她一直都活在后宫之中,肯定也难逃被冷落的命运。毕竟,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三个女人曾经受到的宠爱,并不比她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后宫怨(4)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的容貌,是一种浅薄。但是这样的人却不在少数。当浮华褪去,能一生与之相伴的,应该还是那一份感情吧。与权力相连接的美女,通常只是被当作玩物罢了,所以有人说,平常人的感情才最值得珍惜。容貌的美或者是丑,根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像是汉武帝身边的这些女人们,当汉武帝失去对她们的兴趣时,曾经的恩爱无法阻止厄运的降临,这是多么悲惨的人生。
幸好在这个世界上,容貌极其出色的,几千年也只是出了那么几个而已,爱好美色而又凶残的如汉武帝的人,也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应该感叹。浮浅的只是追求外表的美丽的人,永远没有懂得欣赏知性美的人生活得幸福。这不是现代人的理论,《世说新语》上已经有了这样的记载。名士许允的妻子相貌平平。在新婚的那天,许允见到自己的妻子容貌丑陋,转头就想要走。他的妻子知道他如果出去的话,就再也不会进来了,就拉住他的衣服不让他走,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许允说:“古人说妇有四德,你具备了哪几样?”妻子接口道:“我所缺的,只是容貌罢了,但是士应该具备的品行有数百,你具备几条?”许允毫不犹豫地答道:“我都具备了。”妻子却悠然地问道:“君子以德为首,你爱好美色不爱我的品德,怎么能说什么品德都具备呢?”许允万分惭愧,于是更加敬重自己的妻子。夫妻二人相敬相爱,而且生下了两个儿子。后来许允被杀,许妻一个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在乱世之中保全了两个儿子,而且还赢得了无数后人的赞叹。
。。
男人的爱美之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同样爱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刮起一阵美男风,让本来不太重视外貌的男人们,也加入了爱美的行列之中。大概是从宋文公开始加入爱美队伍的男人越来越多,在晋朝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宋朝。 《诗经》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