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能农家女-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文正受宠若惊,忙道:“爹,不用的…”

周老爷子对这个二儿子又生气又心疼,故意怒道:“傻小子,她哪里不肯带你去?她是想我们家亲自求她,免得以后路上出了差错,推到她头上。这个女人能撑起这么大的家业,的确不是简单的”

京都,御书房。

已是深夜,皇帝召集了一大帮国之栋梁在御书房,愤怒地把一批奏折摔在地上:“东南的官僚腐败成如此模样,你们果然让朕放心啊”

东南大涝,淹死了上万人,两条主河道决堤,两岸的居民来不及逃走,半夜被水卷走了。

而当地的官僚怕朝廷怪罪,摘了自己的乌纱帽,居然隐瞒不报。淹死了人,淹掉了民房,又有上万人居无定所,衣食都无着落,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暴*。砸了州府衙门,杀了州知府,抢了官府的粮仓。

闹成了这样,宁南的太守这才上报朝廷。快马加鞭十日这奏折才到京都。

皇帝一看,差点气得晕死过去。他即位以来,一直勤于政务,以为国泰民安,不成想东南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当即召集大臣商议如何处理。

见皇帝发火,文臣武将也不敢藏着掖着,纷纷献计,无非是拨粮拨款,安抚流民。

最后选定了钦差大臣,事情算是定了下来。选的是御史沈扬,他早些在宁南做知州,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

众位大臣退下之后,皇上专门把钦差大臣和太师上官成昼、户部尚书霍东然留了下来。

“朕想同御史一块儿去宁南”半晌,霍珏突然说道,“去宁南看看具体的风土人情。御史去了,朕怕压不住地方上的地头蛇。”

上官成昼立马跪下:“陛下,万万不可啊天子不能擅自离开京都,否则朝中大乱啊”

霍珏走下御座,扶起跪在地上的上官成昼:“太师尽管放心,朕最多去四个月。一路上考察各自的官吏,对朕的国土熟悉一番,看看吏政如何,民生如何。其实朕早有此打算,只是没有合适的契机。朕不在京都的日子,就对外称朕大病,朝中大事太师和霍尚书做主…”

上官成昼历经两朝,一直忠心耿耿,霍珏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便是太子太傅,与霍珏有着深厚的师生之谊。不仅仅如此,皇帝的先皇后上官秀安是上官成昼的长女,如今唯一的妃子是上官成昼的次女。

上官家可谓皇恩浩荡,屹立多年都不倒,是京都两股强大势力中的一股。另外一股便是霍家,与皇家同姓的霍家一直是京都强大的势力。

皇帝虽然年轻,却很有作为,他懂得一个道理:功高盖主。如果霍家或者上官一家独大,都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于是他扶持两家,又刻意挑拨两家的矛盾,让他们彼此斗得非常激烈。当一家快要被斗倒的时候,皇帝会立马扶一把。

所以这些年,霍家与上官家一直并存,谁也没有赢过谁。虽然他们都知道是皇帝的计谋,却无法停止争斗。

如今皇帝离京,不肯对旁人讲,只把大事交给上官成昼与霍东然,表示皇帝既相信这两人,又不完全放心,只得让他们相互牵制。

霍东然知道皇帝的脾气,他一般不会说出不靠谱的话。既然他说要去宁南私访,定是早就有此打算。这次宁南大涝,仅仅是一个机会。所以只是照例劝解了一番。

霍珏很坚持,上官成昼与霍东然都劝不住他,只得帮着安排皇帝出行的事宜。

身份是不能公开的,只得让霍珏化装成钦差沈扬的随从,然后从大内高手里挑出二十八人,都扮成沈扬的侍卫。

事情偷偷安排妥当了,霍珏第二日便随着沈扬离开了京都。朝中顿时有传言,说皇帝大病。很多的大臣很担心,怕皇帝又是一病不起。曾经皇后去世的那半年,皇帝整整卧床六个月,不理朝政。朝廷乌烟瘴气,如今好不容易形势大好,皇帝又病了

很多的忠臣良将顿时担忧了起来。

上官家与霍家有心趁皇帝不在京都斗一斗。但是皇帝下了死命令,让他们两家和平相处。倘若一家的谁出了问题,等霍珏回京,还是要补回来的。换句话讲,斗胜了没有用,四个月后还是要还回去。

周老爷子亲自上门,让安秀带着周文正去东海,一路上不用特别照顾他,让他懂得生活的艰苦就好了。安秀只得一一应了下来。既然周老爷子亲自发话了,安秀也不用担心周文正的人身安全了。

反正自己不会害他就是了

南宫利用这段时间打听消息。可是五花八门,让安秀与南宫都懵了:一部分人说东边好几个州县死了上万人,发生了暴动,乱得不得了。朝中已经派了钦差大臣过来,又从临州调了知州安抚;有人说根本没有这回事,东边的州县没有发生大涝。

南宫自己也拿捏不准哪种消息是正确的,只得问安秀的意思。安秀想了想,道:“最坏的事情,无非是东边真的发生了动乱。可是临近的官兵不可能没有去镇压,所以事情应该算稳定下来了。只要官道还能走,咱们就不会有危险,官道走不通再回头吧”

“东家,会不会太冒险了?”南宫担忧问道。

安秀道:“倘若我知道东边的确发生了水涝之灾,我定是不会去的。但是现在咱们打听出来的消息都是凭空的猜测,没有一个准信。就因为这些猜测放弃了咱们的计划,太不划算了。”

南宫说不过安秀,只得着手准备。四月十五日的清晨,安秀带着南宫、周文正和镖局里的一行人,上路去了东海。

何有保与张珍珍、程嫂子、凌二虎、周文轩、孙全等人都前来相送。何有保特别不放心她,比当初何树生走的时候还要难过。安秀只得安慰他们。

“东家,一路顺风,早去早回啊…”凌二虎与孙全高声喊道。

安秀坐在马车上,对东行的前景充满了希望。

周文轩看着马车渐行渐远,忍不住心中偷笑:这一次,怕他们俩都回不来了。父亲迟早要知道东边水患的事情,到时二弟死在东边,父亲赖不到自己的头上。周文轩心想,是天助自助者吧?

039节遇灾情,物价飞涨

一路上倒是风平浪静,似乎没有大涝之后的迹象,南宫与安秀都松了一口气。心中却都在咒骂:“到底是谁如此缺德,把东边的形势说的如此吓人?就如今来看,东边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啊”

导向跟安秀说,从宿渠县到东海,有条最近的路,只需要走十五六天。安秀心想,最后四十天便可以回来。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一路上没有什么事做,便同周文正说笑。

周文正比安秀若微小一点,很是腼腆。

安秀忍不住好奇他为何会想跟自己去南边,开口便问道:“文正,好好的少爷不做,跟姐姐跑东海,你到底为了什么?”

周文正一阵面红耳赤,半晌不知道该接什么。他心中当然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父亲对自己很失望,大哥很瞧不起自己,下面的庶弟也不把他这个二哥放在眼里,觉得他是个草包。他何尝不想父亲哥哥弟弟都以自己为荣?可是他失败了,没有考中举人,家人对他的鄙视就更加强烈了。

所以他想扬眉吐气,他想改变自己的懦弱与无能,行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应变能力与吃苦能力,所以周文正想去试试。再说,他心中很倾佩安秀,她一个女人可以撑起宿渠县的大米生意,的确是非常人。周文正想跟安秀学习,跟着她出海是最好的法子了。

“我想跟安姐姐一样,做个人人称赞的商人”周文正笃定说道。家事他不方便告诉安秀,但是对安秀的崇敬之情,他倒是毫不吝啬的告诉她。他虽然无用,也知道什么话能讨人开心。

果然,安秀一听这话就笑了。半晌,安秀才想起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说过自己很喜欢读书的,想了想才问道:“文正,我记得你曾经说,非常喜欢读书。如今不读了么?”

周文正表情一暗,这话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接了,只得道:“暂时不读了,以后有机会再读吧”

安秀拍了拍他的肩膀:“文正,你别怪姐姐说话不中听。人一辈子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容易。你的性子和软,不太适合做商人。考中举人,然后去衙门寻个差事,比做商人轻松多了”

周文正心中苦涩。安秀说中了他心底最最疼痛的地方,多么讨厌经商只有自己知道。要是不太平的年景,做官是最好的出路,也是非常光荣的。可是如今官府清廉,百姓安居乐业,做官反而捞不到什么,靠那点奉银,都是穷得叮当响。老百姓的目光最毒了,都不愿意在做官吏了。反而觉得经商是很好的出路,商人能挣大钱,生活上阔绰。

听老人们说,前朝的时候商人出门是不能坐轿子的,读书人做官的才能坐,还分等级。可是霍氏开朝后,很多的规矩都废了。如今的皇帝甚至把等级限制都废除了。

再说了,家中没有人做官,读书并不是最好的出路。还不如经商呢。

所以周家都很瞧不起读书人,自然不愿意周文正读书。

“安姐姐,我会记住你的话,等以后有了机会,定会去读书的”周文正微微笑了笑,把自己的失落收起来。安秀却尽收眼底,对这孩子很是心疼,觉得他像个家族的牺牲品。

周家经商,自然不希望嫡子去读书。但是周文正的哥哥周文轩又太强势了,把这个弟弟狠狠压制住。就算周文正真的学会了经商又能够如何?这孩子一看就算心软善良的人,斗不过周文轩的。

等到周老爷子一归西,周文轩一定会对付周文正的。所以周文正去读书,不跟他哥哥在事业上冲突,反而是缓解兄弟之间矛盾的出路。也许将来周文正做了官,周文轩还要巴结他几分。兄弟之间有了相互牵制,便能和睦相处。

安秀心想,这种事情周老爷子只怕也想到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有三个可能:第一高估了周文正的能力,他觉得加以培养,周文正的本事与周文轩旗鼓相当;第二种可能,低估了周文轩的心狠手辣,指望他能念兄弟之情。但是安秀冷眼旁观,周文轩不是那种善良的人;第三,周老爷子高估了自己能力,觉得自己能把儿子们捏在手里,阻止他们相互残杀。

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人家的家事,安秀也就是想想,不能指手画脚的。

“文正,以后你若是想读书了,有什么需要安姐姐帮忙的,尽管开口”安秀笑道。

周文正感激地点了点头。

去东海,前三天平安无事,一路上风平浪静。可是第四天的时候,路上突然多了很多的流浪人。拖家带口的,面容憔悴,安秀与南宫心中都咯噔了一下,这些人的模样,分明就挨饿的。

而且是大批大批的,不像是个别逃荒的。

第七天的时候,路上的灾民越来越多,随处可见饿死的尸体,安秀他们歇脚越来越麻烦,几乎找不到旅店了。也不敢生火弄吃的,只得吃些干粮,镖行的人凶神恶煞,这些灾民倒是不敢靠近他们。再往前头,官道被冲毁了一些,满地的淤泥。

“东家,咱们还是回去吧我看这个情况,前面真的发生了水涝。水涝过后,定有瘟疫”南宫向安秀建议道,“而且官道也冲毁了”

安秀很是郁闷,准备了这么多,走了一半的路,一无所获就这样放弃了,心中总是不安。况且自己带着镖行的人,这些灾民虽然很饥饿,却还是顾命的,不敢打安秀的主意。

想了想,安秀只得问问镖行的人与向导的意思,到底是回去还是往前走。

镖头眼睛都不眨一下,肯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