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蒲草的记忆-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事。

  下联典指唐代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

  轮奂善颂;

  孝友传芳。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朝献文子成室,张老颂曰:“美哉轮哉!美哉奂焉!”

  下联典指周朝张仲,性孝,与尹吉甫为友,流芳百世。

  烟波徒钓;

  横渠理学。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张氏宗祠太原堂联。

  上联典指唐代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齐家公艺;

  治国子房。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人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

  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复韩国,狙击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

  横渠理学;

  烟波钓徒。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张载事。

  下联典指唐代张志和事。

  渔阳惠政;

  江左清才。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少年时被称为“圣童”。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受百姓爱戴。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

  下联典指晋代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文章,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时,被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因预料齐王将改,又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便辞职离开洛阳。

  紫光烛剑;

  黄石授书。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三国魏时,官佐著作郎、中书郎等,入西晋,官至中书令(宰相),加散骑常侍。排除异议,力劝武帝定灭吴之计。惠帝时,历官侍中、司空,封壮武郡公。诗作委婉艳丽,也有感慨忧时之作,著有《博物志》。据说晋武帝时,斗、牛(星座名)间常有紫气,张华曾问通纬象的雷焕,雷焕说:“宝剑之气冲到天上了。”后果然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祖与父曾在战国末任韩国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结交刺客,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未中,传说逃至下邳,遇黄公石,被授予《太公兵法》。楚汉战争中归刘邦,为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簪缨七叶;

  邦友千秋。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张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时任右将军、光禄勋,封富平侯;昭帝死,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

  下联典指周代贤臣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与尹吉甫为友。《诗经&;#8226;小雅&;#8226;六月》有句:“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阀阅传京兆;

  声名重曲江。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张姓郡望,“京兆”,指襄阳郡,在今湖北襄阳西,为张姓望族所在地之一。

  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张九龄,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人。

  梧雨凤苞润;

  松风鹤韵高。

  ——张问陶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诗人张问陶(1764…1814)自题联。张问陶,字钟冶,号船山,善书画。四川遂宁人。

  泉源在庭户;

  世界接人天。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陕西省留坝庙紫柏山张良庙联。

  八德忠列上;

  百忍孝为先。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8226;孝友传&;#8226;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

  落日平原纵马;

  秋风古道题诗。

  ——张大千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撰书联。

  宴列琼林之首;

  胪传鼎用之中。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张信、张异、张怵、张懋修、张以诚五状元。

  下联典指明代张显宗、张春、张修嗣三榜眼。

  世守百忍之训;

  家垂两铭之风。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张氏宗祠“百忍堂”联。关于张氏宗祠“百忍堂”的典故,据《南平县志》记载:张元洛当时在闽南当官,一天审案,被告是一个女人。升堂时这个女人把口水吐在张元洛身上……张元洛把脸上的口水擦了,然后坐下来慢慢审,最后使她心服口服。张家世守百忍家训,后来出了许多人才。祠堂门楼上的砖雕便是“一门三进士”:三个骑马的人,前面鸣锣开道,后面撑伞避雨,栩栩如生。

  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鹤顶格拆字联,上下联句首嵌入“弓”、“长”,合为张。

  一林松月多诗兴;

  千里云烟入画图。

  ——张子祥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词画家张子祥撰书联。

  将军更解神谶字;

  太史合书大有年。

  ——张廷济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1768…1848)自题联。张延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

  诗成掷笔仰天笑;

  酒醋拔剑斫地歌。

  ——张大千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自题联。

  独爱诗篇超物象;

  只因山水与精神。

  ——张耒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宋代诗人张耒诗句联。张耒,熙宁进士,有《张右史文集》。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廷济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联。

  文名旧许高清汉;

  仙籍新题近赤松。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九居世泽传名远;

  百忍家声播惠长。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事。

  二酉发祥登北榜;

  三公接武振淮滨。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阜阳市张氏宗祠联。

  上联典指该族中张鹤鸣、张鹤腾兄弟在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及第。

  下联典指张鹤鸣官至兵部尚书,二弟张鹤腾官刑部主事、云贵副使,三弟张鹤龄官至户部员外郎。

  九世居后添吉庆;

  百忍堂前古泰和。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台前县张氏宗族联。

  功成百雉留怀远;

  泽溥三农乐凤翔。

  ——张溶川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张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该族张谨,字慎之,号敬轩,明代天顺年间进士,官工部郎中时,因修筑怀远县城有功升科道。

  下联典指该族张国纪,字崇礼,号立斋,明代正德年间解元,官至凤翊知府,有善政。

  南轩负公辅之望;

  西铭为理学之宗。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学者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人,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讲,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极力主张抗金,指斥时弊。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

  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著作有《正蒙》、《西铭》、《易说》。

  鲲岛累迁昭祀典;

  清河长出尚高风。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义溪口张氏宗祠联。

  上联典指张氏在台湾迁徙。“鲲岛”,指台湾省。

  下联典指张氏郡望:清河郡。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张良事。

  下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事。

  气味梅花馨此日;

  风神杨柳忆当年。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齐张绪事。

  玉燕投怀,姓生燕国;

  出尘慧眼,相赏风尘。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朝张说之母梦玉燕入怀,乃生张说。张说后封为燕国公。

  下联典指隋朝杨素侍妓张出尘,与李靖、张仲坚结为兄妹,号称“风尘三侠”。

  正色立朝,声重千秋金鉴;

  懿文华国,名高万选青钱。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

  下联典指唐代名人张旌,著有《万选青钱》。

  出使穷源,槎泛斗牛之畔;

  劝农致富,民兴麦秀之歌。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外交家张骞,汉中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秦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中亚国家。途中两次被匈奴“拘留”,累积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始脱身归汉。

  下联典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

  千秋鉴、百忍箴,常留古训;

  万选钱、两京赋,当读遗书。

  ——佚名撰&;#8226;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张九龄、张公艺。

  下联典出张⒄藕狻U批|,字文成,自号浮休子,唐代文学家,深州陆泽人。上元年间进士,历任官监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