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足球战国策-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美没有亚洲那么深厚的本土文化,也不像非洲忙着劳役、反抗、自己打自己,加上大量的欧洲移民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足球很快在南美盛行。不过这里的人可不讲什么遵纪守法、绅士风度,很多南美人至今相信,偷东西没有错,只要没被抓住就好。他们踢足球更像是表演,重在展现个人才能。“蝎子摆尾”,“鱼跃冲顶”,“踩单车”等让人至今拍案叫绝的动作都是南美人在那段时间琢磨出来的新花招。  
  好了,英国人看看成果还不错,已经普及了。那就进行下一步吧。

阿根廷的上帝时代(1)
1。它从博卡来
  在拉丁语中,“阿根廷”是白银的意思。历史上,阿根廷不但盛产白银,而且草场丰美,牛羊成群,是印第安人的家园。16世纪时,这个天然牧场、粮仓肉库被前来探险的西班牙船队发现并据为己有。之后,由于欧洲大陆战火连连,西班牙、意大利的一些贵族便举家搬迁,避入这处“牛羊鲜美,芳草缤纷”的桃花源。为了保持这块净土的“纯度”,这些欧洲贵人们制定了法律,规定凡是在这里出生的人都是自由人,以此杜绝了低等黑奴的进入。因为农场主们为了保证自己对黑奴及其后代的世代所有权,不肯把他们带进来。若干年生息繁衍后,欧洲人的后裔遍布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讲西班牙语,跳着探戈,美丽帅气,充满活力。他们长发飞扬,踢着足球穿越在大街小巷,南美洲的拉丁派足球由此诞生。  
  关于阿根廷足球,我们得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地区说起。  
  这个地区的名字叫做“博卡”。  
  在物产丰饶、资源丰富的白银之国阿根廷,博卡显得太贫穷,太落后,太狭小,小到无法在地图上找到它的蛛丝马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诞生了阿根廷的两大国粹:探戈和足球——阿根廷人无比依赖的感官刺激和精神殿堂。  
  最初的探戈诞生于下等妓院,是两个穿着并不体面的男人在等待年轻姑娘到来时活动筋骨的消遣娱乐;最初的足球起源于简陋的港口,是吸着粗制烟卷,穿着脏兮兮工作服的船员和码头工人辛苦工作之余打发时间和荷尔蒙的活动——  
  他们都是体力活儿;  
  他们最初都是男人的运动,  
  他们都是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那些人来说,探戈和足球是一回事儿,如果兜里有钱,那就去妓院、酒馆,去卡米尼托小街(贫民区的红灯区);要是没钱,那就拉几个伙伴随便找个空旷的街道,踢一场足球。  
  一百多年来,原本低俗的、为阿根廷上流人士所不齿的探戈去欧洲镀了层金,回来就成了国粹登上了大雅之堂,而那些不跳探戈去踢足球的人走出阿根廷飞向世界,成了全世界人们倾慕的偶像与追捧的宠儿。上流人士、富商贵胄坐在纪念球场(河床队主场)的贵宾包厢里,观看自己看得懂或者看不懂的足球比赛,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  
  阿根廷人的探戈和足球就像一起成长的两兄弟,当年生活困窘,现如今都发达了,但出身却是他们永远走不出的背景,抛不开的源头。探戈是底层人民的舞蹈,足球是劳苦大众的运动,记住博卡,就是记住了那些贫穷、悲伤、忧愁的过往,就是念着乡愁,念着那些最原始的、和大地同根同源的生命迹象。  
  阿根廷最著名的两大足球俱乐部,博卡和河床,就在博卡地区诞生。
  3。 甜蜜小日子
  转眼到了20世纪40年代,欧亚大陆燃起熊熊战火,滚滚硝烟之中,很多人走下球场冲向战场,很多人伤了身体丢了性命,像马特?巴斯比那样能把战场当成训练场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这段时间,阿根廷凭借地利,远离战火,国内的足球联赛不间断进行。在世界杯停办的背景下,连续拿了几届美洲杯冠军。  
  美洲杯是1916年由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倡议举办的。那年是阿根廷独立一百周年,总统说咱请几个美洲兄弟来做客踢几场比赛吧,庆祝庆祝。对南美人民来说足球就是最好的娱乐。乌拉圭、巴西和智利兄弟很捧场,纷纷赶来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盛会。比赛期间大家还合计成立了南美足球的官方组织——南美足联。于是美洲杯就成了传统,一届一届地办了下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阿根廷的上帝时代(2)
拿了几届美洲杯,尤其是打败了曾经夺得世界杯冠军的近邻乌拉圭兄弟,阿根廷顿生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感,觉得自己不但是美洲最棒的,也是世界最棒的,自己的技术、打法绝对是世界一流。本来嘛,国内刚出了神话般的贝隆将军和贝隆夫人,贝隆主义把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暂时团结到了一起,大家关起门来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意气风发呢,有点乐观心态也可以理解。阿根廷人就这么美滋滋地过了几年。直到又一次政变,贝隆将军和贝隆夫人先后死了,阿根廷在哭泣中迎来了可以参加1958年世界杯的消息。新政府上台敞开大门跟欧洲表兄弟们拉关系,估计有拿足球搞外交的意思。阿根廷足球又冲出美洲了,这一冲出去发现,自己成了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4。 当头挨一棒
  别看阿根廷在美洲称王称霸风光无限,在美洲以外的战绩却乏善可陈。说到美洲以外的战绩,最有分量的衡量标准就是世界杯的成绩。看一看阿根廷参加世界杯的履历,50年代初,缺席。原因有二,其一是避免人才流失。阿根廷球员很抢手,一旦参加国际比赛,很多人就有了转会欧洲俱乐部踢球的机会,一来二去连国籍也改了,转头为意大利、西班牙等等效力,阿根廷很吃亏。其二不想重蹈巴西覆辙。巴西兄弟1950年在家门口办世界杯,欲捧杯而未果,造成全民皆殇,惨不忍睹。贝隆军政府立足未稳,不敢冒险,只能号召大家关起门来踢足球,自娱自乐少是非。贝隆军政府下台后,禁令解除了,阿根廷终于能去世界舞台上露露脸了。  
  1958年,风头正劲的阿根廷足球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大西洋,准备在瑞典的世界杯战场上,向世人奉献一出精彩表演。客观上,这年也确实是个机会。老牌劲旅匈牙利队前两年战乱,队中的明星球员普斯卡什等人流亡到了国外;足球鼻祖英格兰队二月份遭遇灭顶之灾,慕尼黑空难夺走了几乎整支曼联队暨半支英格兰国家队。其他的,也就巴西、法国需要一拼。阿根廷信心满满地摩拳擦掌,结果却以三场小组赛一胜两负积两分丢了10个球的成绩被一棍子打死在了世界杯的门槛上。其中,除了3∶1赢了北爱尔兰一场外,先后以1∶3输给德国,1∶6大败给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也就罢了,好歹是上届冠军,但连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欧洲二流也能把自己打成筛子……这真是当头一棒打在阿根廷头上。
  5。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阿根廷人很沮丧。同样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徒弟,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要知道,大英帝国的出口生意已经做到了全世界,阿根廷足球的授业恩师就是英国人。在这一点上,德国、捷克斯洛伐克都得算是阿根廷的同门。  
  不过阿根廷和英格兰可算不上一对和谐的师徒或者和睦的生意伙伴,两家一向针锋相对从地下打到天上,连足球这样充满公众性和社会性的活动,也深深地打上了你死我活的敌对烙印。阿根廷和英格兰在现代足球史上每一笔的恩怨情仇都是引人注目的,这是后话,暂且略过。  
  多年来,阿根廷足球虽然和英格兰足球是一脉同源,但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长大了自然有差异。英国足球起源于公学,很严谨,讲纪律,有规范,拼战术,斗阵型,连球场和足球的大小形状、穿什么衣服鞋子都有一套规定,一板一眼步步为营,一切为了最后的胜利结果。阿根廷旁听了英国老师几节课,明白了基本要领,就在自家随处找个地儿发挥练习,要么是狭窄的街道,要么是逼仄的码头空地,几块石头一摆就是球门,没什么阵型,也不讲什么战术,只要球在脚下,那就有射门得分的机会,于是控球,把球带在脚下别丢了就成了关键。凭借着常年跳探戈练就的身体柔韧性,阿根廷人灵活地把足球控制在自己脚下就像长在身上一样,他们巧妙的躲闪,小范围传球,用眼神玩声东击西的把戏,一切都像一场得心应手的游戏,也像一场热情活泼又充满了对抗冲突的探戈舞,你来我往,真真假假,结果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阿根廷的上帝时代(3)
从当头一棒的晕眩中清醒过来后,阿根廷人追本溯源,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阿根廷输的不是技术,而是没从英国老师那里学来的战术。当足球和战术结合起来,就不再只是谁比谁的技术好,谁更能不择手段甩掉防守完成进攻,而是怎样把11个人糅合成一个整体,进攻、防守、协作、配合,变化不同的有效的阵型。  
  这次失败之后,阿根廷人一直憋着一股劲儿,直到70年代,他们终于实现世界杯冠军“零”的突破,而更难得的是他们拥有了一个几十年才出一个的天才——这样的天才1958年在瑞典出现过,黑黑瘦瘦的少年,17岁就在高手如云的世界杯上上演帽子戏法,他就是后来被国际足坛树为楷模的“球王”贝利。可惜此人属于巴西兄弟。  
  现在阿根廷终于也有了一个。  
  这个天才同时也是博卡的骄傲。
  6。 天才本无种
  天才1960年出生在阿根廷小镇费奥里托,兄弟姊妹八个全靠父母早出晚归务工养活,一家人生活非常困窘。尽管年纪小,个子矮,看起来比同龄人弱,但这个被家人亲切地叫做“佩卢西托”的小孩,是小镇的名人,是大家分队踢球时第一个争抢的香饽饽。  
  后来佩卢西托被招进了青年阿根廷人队的预备队——一家中下游俱乐部,那时他只有九岁。在费奥里托那些极度炎热的夏天和极度寒冷的冬季,小佩卢每天倒好几班车去参加集训,常常被谎报年龄以小充大去参加高年龄组的比赛,而在比赛的间隙,小佩卢的颠球表演更总是引爆全场观众的激情。日复一日,在这样的不断练习中,小佩卢把足球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足球到了他脚下,便仿佛和他的双脚粘在了一起。他不是在带球,不是在传球,而是伴着足球让自己的整个身体不断突破,前进,再突破,一直到一击制胜。  
  也是在青年阿根廷人队,小佩卢打进了自己的第一个手球。那年他13岁,以后他还会打进更惊世骇俗的手球,他知道那是不应该的,“但只有冷静时才能如此明白,当比赛进入白刃阶段,用不用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场比赛他进球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床。比赛之后河床俱乐部的主席向他发出了“孩子我看好你,来河床吧”、“机会是多多的待遇是优厚的”等等邀请,但小佩卢婉拒了,他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是独立队,那里有他崇拜的偶像。  
  独立队是在博卡和河床两大足坛豪强的夹缝中顽强生存的一支。更可喜的是,不但生存下来,而且长势良好。独立队建队时间跟博卡、河床差不多,20世纪30—40年代,这三家曾一度垄断了甲级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