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明真相-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原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傥明注仰,有以察之。”羽览逊书,有谦下自讬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
  待关羽已经完全被麻痹后,吕蒙便率兵从寻阳逆江而上了。为了防止敌方举烽火报信,吕蒙采取了乔装奇袭行动。他将精兵藏于商船中,使他们穿白衣摇橹,日夜间行来到关羽所安置的江边屯候,把守卫士兵全部绑住。就这样,吕蒙的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就来到了公安城下。
  (《三国志。吕蒙传》: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于冓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留守公安的是将军傅士仁。吕蒙让虞翻去当说客。虞翻到公安城门口求见士仁,士仁不肯相见。虞翻便留下书信一封,里面写道:“吴军突如其来,你等烽火来不及举,防御工事也来不及布置。这不是天命,是因为我们有内应在你方。如今吕蒙将军正欲到南郡,切断与公安之间的陆路通道。到那个时候你就像是在簸箕舌上行走,怎么狂奔也免不了灭亡。太晚投降就会失去信义。所以叫我说呀,你晚降还不如早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三篇  痛失荆州(3)
士仁兵寡,自然知道虞翻之说并非虚词,于是流着泪投降了东吴。
  (《三国志。吕蒙传》: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吴书曰:将军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翻至城门,谓守者曰:“吾欲与汝将军语。”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
  进攻南郡,虞翻建议吕蒙继续采用说降之策。南郡守将糜芳,曾经因管理不善导致城中失火,烧毁了很多军器,被关羽骂了个狗血喷头。糜芳非常害怕,孙权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暗中引诱糜芳,糜芳也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吕蒙来到南郡门口,只是向糜芳指了指身边的士仁,糜芳顿时明白了一切,便毫不犹豫便出城投降了。
  (《三国志。吕蒙传》: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占领南郡后,吕蒙展现出了过人的管理才华。他不仅抚恤慰问了关羽及其将士的家属,还命令士兵不得侵扰民众。吕蒙麾下有一士兵,用百姓家中的斗笠覆盖官铠,竟被吕蒙处斩了。于是,军中纪律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出现了路不拾遗的气象。吕蒙从早到晚抚恤民众,医治城中病人,救济饥寒交迫者。他把关羽府中的财宝封好,等待孙权来收。
  关羽在退往南郡的路上,曾多次派人到吕蒙那里交涉。吕蒙厚待来使,还让使者在城中周游。这一招非常厉害,关羽士兵的家属纷纷致问使者,或请使者捎书给部队里的亲人。关羽手下将士听说家属安然无恙,而且得到的待遇比以前还要好,于是个个无心恋战了。
  不久以后,孙权亲自来到南郡,刘备在荆州所置将吏纷纷归附。关羽听说这些消息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便败走麦城。再后来又突围逃出麦城,在当阳境内遇吴兵伏击而遭擒。继而便被孙权杀害了。
  (《三国志。吕蒙传》: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怃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权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
  从兵不血刃占领公安和南郡,到施展柔术分化瓦解敌军斗志。吕蒙在此期间所表现出的才能,可以说是关羽无法比拟的。甚至刘备、诸葛亮也无法达到吕蒙这样的境界。可以说,吕蒙的军事谋略要远远高于诸葛亮,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声名渐淡。反而是那个从没有打过大胜仗的诸葛亮被人们捧到了天上。
  (三)刘备的烦恼
  荆州大战,关羽独自抗击来自于吴、魏主力的前后夹攻,刘备竟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前来援助。可以说,荆州失得很冤,关羽死得也很冤。
  那么,刘备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荆州所存在的危机呢?这自然是和荆州的复杂局面有关了。
  刘备平定益州前夕,曾经做了几件不太明智的事情。这些事情后来牵扯了刘备的很大精力,影响了他对荆州问题的全面思考。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篇  痛失荆州(4)
在攻打刘璋时,刘备曾经与士众约定:“如果大功告成,府库财宝随便大家去取,我一点也不会干预。”结果成都被攻破后,士兵们竞相去取宝物,弄得国库非常空虚。刘备为这事发愁了好长时间。
  (《三国志。刘巴传》引《零陵先贤传》: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
  进入成都后,刘备举行了三天庆祝活动,不仅以酒肉犒赏三军,还把蜀中各地民众的金银抢来颁赐给将士,只把谷物、布帛还给了百姓。
  (《华阳国志。刘先主传》:先主克蜀,蜀中丰富盛乐,置酒大会,鄉食三军,取城中民金银颁赐将士,还其谷子帛。)
  平定益州以后,刘备还赐给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每人五百斤黄金,一千斤白银,其他将领也得到了不少的赏赐。
  (《三国志。张飞传》: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余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以上这些举措,亏空了府库,给刘备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他不得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刘巴为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刘巴的办法是,铸造钱币,调控市场,将私市改为官市。经过数月调控,刘备的府库才得以充实。
  (《三国志。刘巴传》引《零陵先贤传》: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益州经济萧条,汉中人口凋零。新政权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但刘备却在群下的拥戴下,要自立为汉中王。如此急功近利的心态,又怎能不出乱子?在这种情况下,荆州之失和关羽之死都是必然的。
  (四)诸葛亮的沉默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一点,蜀汉没有出现司马懿、蒋济那样的聪明人,所以没有料到曹操会和孙权联合起来。
  刘备的“谋主”法正最然足智多谋,但他毕竟没有在荆州呆过,也从来没有经历过孙、刘两家的荆州之纠纷。所以他根本无法提出什么见解来。而且荆州大战结束后不久,法正就去世了。先前他有可能已经身患重病,根本无暇顾及荆州的事情。
  与法正相比,诸葛亮则见证了孙、刘荆州之争的很多具体过程,而且其兄诸葛瑾曾为讨要荆州的事情与诸葛亮在益州会过面。诸葛亮应该明白这里面的严重性。但是诸葛亮却也未能提出任何建议来。
  诸葛亮为什么不对荆州之事发表看法?这可能和他的军事、外交意见总被刘备否决有关。诸葛亮投靠刘备以后,共在荆州之事上发表过两次意见。第一次是刘琮投降曹操,刘备过襄阳时诸葛亮建议攻击襄阳,夺取荆州,但被刘备以“吾不忍也”为由拒绝了。第二次是刘备赴京口向孙权借土地,诸葛亮说此行危险,有可能遭到东吴人的陷害,结果刘备也没听他的,而且还从孙权那里得到了获取荆州之地的许可。两次献计失败,这让诸葛亮感觉到了战争局面的复杂性,也让他打消了继续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努力计划,转而一门心思地考虑政治问题。所以,他也无法表现出像司马懿那样的聪明才智。
  依笔者来看,荆州之失和关羽之死的最主要责任人就是刘备,而“谋主”法正和“股肱”诸葛亮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只不过诸葛亮所负的责任更间接一些。
  刘备急着自封汉中王,诸葛亮则忙着为刘备肃清内部的“不忠”之徒,甚至搞起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过多的内耗使得刘备方面失去了外交政治方面的敏锐性,所以才使得敌人有机可乘。
   。。

第十四篇  冤斩刘封(1)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刘备指责刘封不救关羽,而且还逼反了大将孟达。诸葛亮提醒刘备:刘封性格刚猛,恐怕易世后难以制服。于是,刘封被杀了。
  刘备早年无子,在荆州时收养了一个叫刘封的孩子。刘封原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封自幼习武,气力过人,性格刚猛。刘备一开始非常喜欢他,并打算重点培养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
  刘备入蜀,由葭萌南下而进攻成都时,刘封才二十岁刚出头。刘封与诸葛亮、张飞一起溯江西进,而且每战必胜,显然出很强的战斗能力。益州平定后,刘封升为副军中郎将。
  (《三国志。刘封传》: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五年以后,刘封又被刘备委以重任,奉命去统管孟达的军队。于是,刘封的悲剧便开始上演了。
  孟达,原本是刘璋手下的一名将领,他也是法正的副手。刘璋命令孟达和法正各率二千人马迎接刘备。刘备便令孟达和他的人马留驻在了江陵。平蜀以后,刘备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孟达奉刘备之命由秭归出发,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战死,房陵被孟达轻松攻破。
  初战告捷,孟达兴奋异常,决定一鼓作气,拿下上庸郡。就在这个时候,刘备给孟达派去了一只援军,这只援军的首领便是刘封。孟达并没有要求增援,刘备为什么还要派来援军?原因大概有两个:
  原因一,孟达是刘璋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