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脑养生智慧-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吃动平衡,健康一生(4)
作息起居 顺应自然
  心脑血管病人更应该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建立一种适合自己身体的生活制度。患者在生活起居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定时作息。合理安排生活,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使大脑的疲劳状态及时解除,从而使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心跳减慢,周围血管舒张,血压就会相应降低。只要按时起床、进食、活动及就寝,按照自然“生物钟”的节律作息和活动,就能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适应自然。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人体应适应这些变化。在衣着方面,应根据不同季节,及时增减衣服;住房要阳光充足,防潮防湿,空气流通,周围有条件的宜种些花草树木。
  注意清洁卫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有句古话: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又说要勤于沐浴。这就是教育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除不良习惯。心脑血管病人应戒烟,要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因素,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要控制高胆固醇饮食。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健康。
  节制性欲。和谐的性生活能使人感到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放纵的性生活易造成身体乏力,精神萎靡不振,久而久之还可能引起早衰。性生活次数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特点而定,中年以后可以数周一次,甚至数月一次。
  心律失常,运动还是不运动
  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病人,运动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有的病人害怕运动,有的病人却积极运动,但到底该不该运动,还是要看运动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1)如果心律失常是在运动中才发生的,我们就要有计划地控制运动,反之,就没有必要控制自己的运动。
  (2)如果心律失常是由于心率快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那么,我们的运动就是有条件的,至少要使运动时的心率低于出现心律失常的心率界限。
  (3)如果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肌缺血而引起的,那么运动后可诱发心绞痛,或者心肌缺血性改变。然后再出现心律失常,这时的运动量要根据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心功能来决定。
  如何确定运动和心律失常的关系呢?确定运动和心律失常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试验。我们可以通过运动试验监测病人运动时心律失常的出现和变化,从而指导我们的运动。
  脑血管病患者康复运动有讲究
  ◎康复训练5原则
  (1)患者要具备从事该项活动的基本身体功能。
  (2)活动难度要设计适宜,比患者能力稍高,但不能相差太远。
  (3)鼓励患者自己完成所有步骤,康复治疗师及陪护人员针对较难的部分加以协助。
  (4)患者要有耐心,反复练习,直至活动的能力、方法、质量、安全及对活动环境的控制都达到一定的水平。
  (5)患者具备日常生活的能力,康复训练才算完成。
  ◎日常生活康复训练五种方法
  日常生活是指人在独立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包括进食、饮水、穿衣、出入卫生间及个人卫生等。患者在训练前先要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可将日常生活活动巧妙地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再进行整合和实践。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是康复的主要内容。
  (1)进食训练。尽量鼓励患者自己用餐具进食,不能使用筷子时可用稍长一点的匙子、叉子,或固定在手指、手掌上。将食物放置在适当位置,练习者用患侧手将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吞咽。饮用水时,先将单手或双手伸向茶杯(杯中水不宜过满)端起送至嘴边,小口饮用,慢慢咽下。对因麻痹不随意运动而出现的震颤及杯子摇晃,患者可用吸管饮用。

吃动平衡,健康一生(5)
(2)穿脱衣训练。穿脱衣服及鞋袜对患者来说需要许多技能才能完成,包括平衡协调力、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和感知知识能力,经过训练,大多数患者可独立进行。穿脱衣服动作,原则是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3)个人卫生训练。大多数患者经过反复训练都可掌握洗脸、刷牙、梳头、剃须等动作。一开始可以训练用健侧手臂进行刷牙动作,若右侧肢体瘫痪,左侧肢体需经过一段的时间才能协调完成上述动作。
  (4)洗澡训练。洗澡对于偏瘫患者难度较大,应重点训练。洗澡训练根据具体情况,宜取坐位淋浴,站位淋浴也可使用浴缸。使用浴缸时,应做好各种安全措施的准备,必要时须有人监护以确保安全。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冷,准备好各种用品及用水后,先将患侧下肢放入浴缸,再放入健侧,健手抓牢浴缸旁扶手,缓慢坐下,改用特制浴巾,如手套浴巾搓洗,拧毛巾的方法可用腋下夹,或利用水龙头来拧。出浴缸时先出健肢,再出患肢。
  (5)入厕动作训练。当卒中患者恢复至在人的搀扶下可以行走的程度,就可以入厕进行大、小便,在厕所的设施上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改造,将蹲式马桶改为坐式并垫高一些,在马桶的前侧墙壁上装上扶手,以便患者站起或坐下。
  ◎什么是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是指由他人(康复师、护陪家属)活动患者的偏瘫肢体,其目的在于伸展瘫痪的肌肉及关节周围组织,降低肌肉张力,防止关节挛缩,防止失用性肌萎缩。脑血管偏瘫的患者,应早期采用推拿按摩及肢体的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可松弛患者肌肉痉挛、牵伸挛缩,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和挛缩,并可增强身体感觉,诱发肢体曲伸反射,为主动运动做好准备,被动运动与按摩推拿对昏迷及瘫痪较重的患者显得极为重要。
  ◎被动活动四方法
  (1)上肢伸提运动。陪护人员一手握住患者患侧手腕部,一手握住患侧肘部,将患肢伸直向上牵提10~20次,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以呼吸作为评定指标,一呼一吸,一提一放,待活动几次后方可逐渐加大活动量。
  (2)上举直伸运动。陪护人员将上臂置于上举外展位,双手握住患臂手指,尽量将患臂伸直,并略向背侧加压,持续一段时间后,再放松手指,可重复数次,其力度及次数因人而异。
  (3)下肢屈伸运动。陪护人员一手握患肢足部,一手握患肢膝部,使患者髋、膝、踝关节屈伸9~12次,内收9~12次,然后放松,并轻轻拍打抖动,其力要轻缓,以患者的承受力为度,患者不可心急,以免受伤。
  (4)放松运动。陪护人员将患者患臂放置于自然位置,重新拍打按摩患臂,并轻轻抖动,彻底放松。
  ◎被动运动五注意
  (1)活动的肢体应置于舒适、放松的体位。
  (2)活动的顺序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
  (3)治疗师的手越接近关节越好,以一手控制活动的关节附近,另一手扶托关节远端。
  (4)操作者动作应缓慢、柔和、有节奏,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至最大限度。
  (5)施力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度,避免突然施加暴力和冲击力,以防进一步损伤软组织。
  ◎急性期被动活动应注意六问题
  (1)掌握活动时机。原则上是尽早进行,但因为病灶部位、抢救及时与否,急性期、危险期的差异,被动活动应遵循医嘱进行,因人而异,不可擅自进行康复计划。

吃动平衡,健康一生(6)
(2)基本手法要熟练。操作者须手法缓慢匀速,柔和轻巧。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患者不可急于求成,一般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继续治疗。
  (4)配合其他显效疗法。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相结合,与疗法师(功能疗法,提议疗法、音疗、药疗等)相互沟通,优化组合。
  (5)瘫痪的护理。瘫痪的早期,关节周围的肌肉松弛,切忌暴力活动。顺序应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轻柔地进行,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上肢以伸展外旋为主,下肢以屈伸内收为主。
  (6)其他。在做患肢活动的同时应加强健侧肌肉的活动,以患者活动充分且感舒适为宜,活动前须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活动,活动后做放松运动,患者在活动时应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不能下床的患者也可锻炼
  卧位床上训练治疗,即患者在卧位下运用自己的力量,在健侧肢体的帮助下做自我被动训练的一种方式。康复师及陪同人员应给予帮助,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1)骨盆上举。骨盆即臀部,抬高骨盆有助于防止患者体力、肌力和气力的低下,即便是高龄的老人也能做。患者先用健肢来做深屈膝,患肢多半不能立膝,可在小腿下部扶助,使两膝立起,臀部上举。不能完成者,从骨盆下给予支持,待肌力增加后,将患者的下肢重叠到健侧腿上。
  (2)立膝骨盆扭动。就是双膝立起后,将两膝并拢后向左右放下,使骨盆做转动的运动,开始须做必要的辅助,到患者能够立膝时,则依靠其自己去完成,这是为步行时骨盆灵活运动做准备。
  (3)由卧位向坐位过度训练。尽早进行坐位及耐力训练,将有助于患者偏瘫的恢复,并预防肺部感染、直立性低血压及全身脏器的功能低下。训练开始时可利用靠背架、摇床、叠起来的被褥,先从45°斜面起,逐渐过度至90°直立位。取靠背坐位的早期偏瘫者,如果去掉靠背,会因不能保持躯干的直立而倒下,因此要进行平衡训练。
  (4)坐位平衡训练。
  ① 首先寻找坐位的感觉。患者呈直立坐位后,两腿伸直,双手自然下垂,陪护人员用手支撑肩部,用下腹、大腿支撑背部,待患者坐稳后,陪护人员从背部撤离下腹部或从肩部处撤下双手,以练习保持平衡。
  ② 陪护人员也可从前方握住患者的手,保持平衡,然后时而松手,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患者自己即能坚持坐好,保持平衡。陪护人员从各个方向轻轻推他,如果不倒,则完成坐位平衡训练。
  ③坐位保持平衡操。躯干左右侧屈运动,患者取坐位,双足蹬地,两腿自然分开,手指并拢,向斜后方扶床,上半身交替倾斜,重心随倾斜而移动,上肢负担体重,躯干左右旋转运动,健侧手拉住患侧手,健侧上肢支撑患侧,屈曲至肩部上半身交替,左右旋转,达到活动上半身的目的。但应注意坐位训练时,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在旁边指导及协助患者,并防止患者跌倒、跌伤。通过上述手段练习后,仍达不到坐位平衡者,应以床上训练、轮椅生活为训练目标,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站立训练不可少
  站立是行走的基础,正确的静态站立姿势是两腿站直,脚底踩平,头居中,躯干伸展,双肩双髋分别处于水平位。动态站立是指站立时头、躯干、四肢各部位可任意进行活动而身体仍保持平衡,偏瘫患者可保持坐位平衡后,即可进行站立训练。

吃动平衡,健康一生(7)
起立坐下动作的要点是双腿后移,躯干前倾,腰向前移,双肩与双髋分别处于水平位置,腰向前移,髋、膝伸展而站起;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