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飞行员-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值班首长的交代,一见飞机撞来便弃车逃生。他二人刚刚跑进草地,便听到“轰隆”一声巨响,两辆大上车瞬间被撞成碎片,汽车残骸带着火焰在跑道上乱蹿。飞机向前冲去500多米后停了下来,机翼和主起落架被撞坏,机翼上的油箱被撞起火。朱光祖当场毙命,从他身上搜出一张飞往天安门的航线草图。

      朱光祖炸毁天安门城楼的阴谋虽然没有得逞,但造成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仍然巨大,也给刘晓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兰姐,朱光祖走到这一步,是不是与那封信有关?”“晓云,这事儿与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你千万不要自责,放下包袱,要不然朱光祖的阴魂会纠缠你一辈子的。”“唉!这一回该轮到老郝倒霉了,出这么大的事儿,不知领导上会怎么处分他。兰姐,我的命为啥这么苦?”姚玉兰本想再安慰她几句,但科里来电话让她马上回去,师里要组织工作组,与空军工作组一道到飞行大队搞安全整顿。

        “这个‘四川秀才’太有心计,太歹毒了。幸亏你处理得当,他的图谋才没有得逞,否则后果难以想象,你为中国人民立了一功。”中午贺铭回到家后颇有感慨地对玉兰说。“要说立功,那个警卫战士才是真正的功臣,他不仅警惕性高,处理也很及时。”“大队干部要都像他就好了,悲剧就可以避免。”“这就是你的好主意,依靠组织的结果。”姚玉兰讥讽道。“谁会想到他们大队干部一点儿心理常识都不懂。他们也不想想,送他去信阳进修,他会怎么想?有个脑袋的人都会认为是领导对自己的培养。进修回来后不但没有提拔他,反而让复员走人,这时他又会怎么想?这事儿搁谁头上,谁都会想不通,更何况是朱光祖那样心理变态的小人了。宣布名单后他们又被他的假象所蒙骗,既不做思想工作,也不采取防范措施。你说说,这能不出事儿吗?今天上午发生的恶性案件,我看一点儿也不奇怪,有其必然性。”“你这都是马后炮,既然知道大队对朱光祖的处理不妥,干吗不早提醒他们?”“你别忘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宣传科副科长,不是他们大队的政委。他们处理朱光祖的事儿,不可能向我汇报,我也是刚刚知道这些细节的。”“看来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是大队领导,不过老郝也难辞其咎。他不该将飞机交接本和飞机钥匙让朱光祖保管,否则朱光祖不可能从警卫手里骗走飞机。”想到郝朋,姚玉兰再次为刘晓云的不幸遭遇感到难过。

      军委对此次事件高度重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大队政委和行政副大队长撤职降级后转业,郝朋撤销空勤机械师职务,调离飞行大队,到场站营房股当助理员。空军政治部同时决定分别给姚玉兰、警卫战士和两名司机记三等功。


                                       十五、唐山救灾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一道蓝光闪过,中国冀东的唐山市瞬间变成一片瓦砾。

       震后的唐山机场满目疮痍,到处是残垣断壁。除跑道北头的远距导航台外,其他的通信导航设施全被破坏,所幸跑道和滑行道未被震裂,飞机仍可起降。震后唐山的所有公路、铁道全部瘫痪,机场是唐山唯一的交通枢纽,上百万伤员要通过它运往外地治疗,难以计数的救援物资、人员也要通过机场运进唐山。

      当天中午,专机师的王副师长带着一部超短波电台和机关人员来到唐山,成立了临时指挥所,主动肩负起繁重的空中指挥任务。

      从7月29日开始,唐山上空布满了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飞机,军用的、民用的,有翅膀的、没翅膀的,大的、小的,快的、慢的,白的、绿的。。。。。。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飞机,指挥所仅靠一部小功率的超短波电台,很难实施有效的指挥。空中地面的秩序非常糟糕,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唐山,唐山。。。。。。”唐山是临时指挥所的代号。“唐山,52号叫,听见请回答。”“唐山,36号请求着陆。”“唐山,68号放好起落架。”“唐山,86号进入五边。”“唐山,752号请求起飞。”“唐山,43号请求滑行。”塔台车上的扬声器里乱成了锅粥,全是呼叫声,王副师长很难分清谁是谁,也很难插上嘴,天气本来就热,一着急更是全身直往外冒汗。但他毕竟是位富有经验的指挥员,他让几名参谋负责监听航道上飞机的状态,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即将起飞和降落的飞机上,避免两机相撞。

       8月4日,姚玉兰驾驶952号三叉戟飞机在唐山机场降落。姚玉兰从6号道口退出后,地面没有引导员,指挥员也不再管她,她只好顺着滑行道往停机坪滑。停机坪此时已经停满了飞机,挤满了汽车。姚玉兰一看这乱哄哄的局面,她停止滑行,让领航员、通信员、机械员下飞机去地面疏导,寻找停飞机的地方。经过三人的努力,终于在一架刚离去的伊尔—18飞机的空场上争到了停机的位置。飞机刚一停稳,来接人接物的各种汽车呼啦一下围了过来,好在下面有三人指挥,秩序不是很乱,接医务人员和医药的汽车比较顺利地离开了机场。接人接物的车刚走,运送伤员的汽车又将飞机团团围住。司机都想往机舱门口开,都急于让自己车上的伤员早上飞机,人和车挤在一块儿,谁也不让谁。正当人们僵持不下的时候,姚玉兰出现在机舱门口,她一手扶舱门儿,一手叉腰。她的出现让人群静了下来,都瞅着她。她亮开嗓子,带着几分威严地高声喊:“司机同志们,你们应该明白,你们车上拉的全是急需救治的重伤员。现在,对他们来说,多在车上待一分钟,就多一分痛苦,多一分危险。时间就是生命,你们如果不想让伤员多遭罪、多牺牲,就听我们机组指挥。”她的这番话既在理又有分量,既严肃又饱含深情,司机们都心服口服。很快,在机组的调度指挥下,所有伤员都依次上了飞机。

      等送伤员的汽车全部离场后,姚玉兰机组成员各就各位准备滑行。“唐山,952号请求开车滑行。”“952可以开车滑行。”可是当飞机进入滑行道时,先于他们着陆的一架民航安—24型飞机前面却挤满了人和车,滑行道被堵死了,挡住了952号飞机的出路。姚玉兰急了,她刹住车,打开舱门儿,走下飞机挤到安—24型飞机的机舱门口,也不和民航机组打招呼,径直站到梯子上,面对众多的司机把刚才说的话又说了一遍,并让机长把机组人员都叫下飞机,让他们负责指挥调度,组织伤员登机。她这招儿真灵,很快所有伤员都顺利地上了飞机,送伤员的汽车也都开走了,姚玉兰才跑步回到952号飞机上。姚玉兰驾驶的952号飞机,顺顺当当地进入了跑道。“唐山,952请求起飞!”“952可以起飞!”952号飞机离开了喧闹的唐山机场,满载着急需救治的重伤员向目的地徐州飞去。唐山地震有上百万人受伤,任何一座城市的医院都无法完全接纳,只好分别将他们送到离唐山较近的各大城市治疗。

       唐山地震过去八天了,贺铭一家在搭起的防震棚里过了八个夜晚,这期间姚玉兰一次也没回来过。晚上保姆要回蓝靛厂自己家,苗壮与叶青只好由贺铭带着过夜。8月初的北京夜晚,正是蚊子肆虐的季节,防震棚四面透风,野外的蚊子自由出入。贺铭虽然挂了蚊帐,但两个小家伙睡觉不老实,经常将蚊帐踢开,见缝就钻的蚊子也就趁机而入,大饱口福,咬得三人满身是包。一天夜里,小叶青被梦惊醒后,非要找妈妈,贺铭与苗壮怎么也哄不住,气得贺铭在她的小屁股蛋儿上狠狠地给了一巴掌,这一巴掌不仅没让小叶青止住哭,反而闹得更凶了。防震棚盖在离楼30多米外的一块儿空地上,都紧挨着,叶青晚上的哭闹几乎把所有的人们吵醒了。大家都知道姚玉兰正在唐山执行救灾任务,贺副科长一个老爷们儿带着两个孩子不容易,因此并没有人埋怨他。但贺铭凡事先替他人着想,为了不影响大伙儿休息,他只好抱着叶青向远离防震棚的一块儿菜地走去。到了空旷漆黑的野外,小家伙有些害怕,紧紧搂着爸爸的脖子,慢慢地在贺铭的怀里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高音喇叭里照例播放新闻,其中有一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胆大艺高的女机长姚玉兰”。当姚玉兰三个字从喇叭里传出时,邻里们都冲贺铭的防震棚喊:“贺副科长,快起来听,正播放你爱人的事迹呢!”晚上让叶青折腾了大半宿,贺铭和两个孩子此时睡得正香,经大伙儿一叫,忙走出防震棚。他听大喇叭里正介绍姚玉兰空中历险的经过,于是折回去把两个孩子拉出防震棚:“你们呀,妈妈的事儿上广播了。”父子三人站在防震棚外,聚精会神地听起广播来。

      姚玉兰驾驶952号三叉戟飞机刚过天津不久,飞机突然减速,高度也在下降,姚玉兰立马判断出有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她一看转速表,是第三台发动机突然停车。她一面加大其他两台发动机的油门儿,保持正常的飞行速度和高度,一面与机组成员商量应对的办法。952号飞机就如同少了一匹马的三套马车,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返航回唐山,这肯定不行,无疑会让机上的重伤员痛苦地死去;就近到济南西郊机场降落,也不可取,这时济南的各个医院已经住满了从唐山疏散来的伤员,这座城市已经没有能力接收新的伤员,更无法接纳重伤员;按计划继续飞往徐州,的确有风险,万一再有发动机故障咋办?再说了,952号飞机在唐山起飞时,为了多拉伤员,载重量已经饱和。在全载重的情况下,只靠两台发动机飞行,飞机操纵起来问题很多,飞机往下降可以,也可勉强保持平飞,但飞机要想爬升非常困难,因此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处置。怎么办?952号三叉戟飞机往哪里飞?姚玉兰权衡各种利弊后,最后下定了决心,并向机组下达了直飞徐州的指令。“对!飞徐州。”机组成员异口同声地表态。他们选择直飞徐州,虽有一定的风险,但也并非盲目的冒险,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实力与经验。

      952号三叉戟飞机,在姚玉兰的驾驶下,跨过黄河,越过泰山,快到徐州上空时,徐州大郭庄机场调度指挥员报来了机场的气象条件:云底高100公尺,能见度1。5公里,有侧风,有中雨,由东向西落地。气象报告还说,整个华东的天气都是如此。真是怕什么时候偏来什么,机组成员看完气象报告后,他们的心都像华东的天气一般,布满阴云恶雨。他们清楚,如果三台发动机都正常工作,在这种气象条件下降落,对姚玉兰来说那是手拿把掐的事儿,可是今天她驾驶的是一架少了“一匹马”的飞机,是一架只能下降很难上升的飞机。也就是说,姚玉兰机组必须一次着陆成功。如果是晴空万里、风平浪静,姚玉兰凭她的驾驶技术,在少一台发动机的情况下,也有把握使飞机安全着陆,可偏偏又赶上这种鬼天气。天气恶劣与飞机故障的双重不利,将姚玉兰和机组逼上“华山”。他们无法去其他机场落地,只有到徐州机场着陆,而且着陆时不能有任何差池。姚玉兰在大郭庄机场着陆也有有利条件,那就是她与这个机场非常有缘,对它非常熟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