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百人百题咏扇诗鉴赏-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枭龋嗌桨自埔嘞畚枰隆;雇哑谖鸪裳盍埃种寄辔ァ!赶钙肺叮晌焦肴饲樯睢⒋阂獠唷

  闺人:妇女,古时特指妻子。

  杨柳陌:路旁栽种杨柳的道路,古代引喻为离别之处。

  刘希夷(约公元651—678年),字廷芝,汝州(今河南汝州人)人。有关他的个人生平,正史、野史均记载很少。《旧唐书·文苑》只录下四十字:“时又有汝州人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后据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卷一》中记载:“希夷,字廷芝,颍川人。上元二年(675)郑益榜进士,时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希夷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唐代科举状元名录》记载:“郑益,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乙亥科状元及第。其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该科考官为考功员外郎骞味道。取进士四十五人。其中有沈佺期、宋之问等。”(刘希夷与他们同为上元二年乙亥科的上榜进士)这位辛文房,以寥寥数行文字,把一个风神兼备的刘希夷,呈现在世人面前。

  首先,刘希夷是一位美男子,是一位极有修养的唐代诗人:他面对世事无常,能从容谈笑,并不在意人生的得与失;他平素好喝一口酒,虽然赶不上李白斗酒诗百篇,却也能把流淌于心底的人之真情释放出来;他还是一位唐代音乐家,擅长琵琶演奏,头上虽无西汉李延年的艺人光环,但善弹琵琶,不正是他作为诗人宣泄内心情感的另一种方式?

  当然,他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落魄不拘常检”的诗人。落魄,只是他的人生际遇,并没有因为他曾是上榜进士而有所改变。他的诗篇,“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因为初唐诗人大多继承了南朝绮靡华丽的宫体诗,而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之诗”,喜欢采用魏晋乐府诗的形式,使之显得有点落魄,不合群体。但他却又“落魄不拘常检”,照样喝美酒,照样弹琵琶,照样写歌行,从不因为际遇“落魄”,而自暴自弃。依旧有文集十卷、诗集四卷,流传于世。

  千古绯闻:宋之问苦爱一联,刘希夷惨遭谋害?

  辛文房(字良史,元代西域人,泰定元年(1324)官居省郎之职)于元成宗大德甲辰(1304)著成一部《唐才子传》,共收录唐、五代诗人传记278篇,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使许多史传无名的诗人事迹不致湮没,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他也曾笔录如下一段绯闻:

  刘希夷(约651—678)尝作《白头吟》,一联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叹曰:“此语谶也。石崇谓‘白首同所归’,复何以异。”乃除之。又吟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复叹曰:“死生有命,岂由此虚言乎!”遂并存之。舅宋之问(约656—712)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见《唐才子传·卷一》)

  呜呼!历史上若真有宋之问为苦爱一联佳诗,谋杀了比自己大5岁的外甥刘希夷?这倒不可不谓一段千古绯闻!但愿那元代文人辛文房不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