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拆解气候异象之谜:2012地球悬念-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2006年6月一篇Google Earth; archivist: The last days of Carteret Atoll的文章中就曾经预言:卡特瑞岛将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从地球表面消失的第一岛,当时预计需要居民迁徙的时间是2015年。但显然,这一切来得比想象中快的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地球劫难(5)
和卡特瑞岛境遇相似的还有环绕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其他低海平面岛国,这些国家在不久的未来也将成为消失的“海底国度”。
  2。 图瓦卢:以国家的名义消失
  预计消失时间:2060年
  地理位置:南太平洋(南纬5°…10°,西经176°…179°)
  海拔高度:平均海拔米
  人口:10992人(2008年)
  面积:13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陆地面积仅26平方公里
  图瓦卢,位于西南太平洋,南北纵深约560公里,其状如南太平洋水雾氲出的一缕轻烟、缭绕着些许禅意。在当地语言中,图瓦卢意为“八岛之群”,整个国家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陆地面积总共只有26平方公里,是仅大于梵蒂冈和瑙鲁的世界第三小国。
  图瓦卢仅有一条马路,狭窄而平坦,马路的左边是海、马路的右边依旧是海。对于平衡性稍差的人而言,走在上面无疑是对胆量极大的考验,其危险性不亚于高空走钢丝。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图瓦卢,也许你该在漫步之前先耐心听听当地人的友情提醒:天黑后,千万不要出来跑步,一不留神,你会跑到海里;别穿皮鞋,大潮时随便一个海浪扑过来,就会直接冲过整个海岛流到另外一边,整个人都会被海水打湿。
  就在这个遗世独立的小岛,一组组来自深海的数字如魔咒打破了昔日的安宁。
  图瓦卢首都富纳富提所在的主岛,该岛周围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毫米,是联合国气候变暖国际小组所估计的全球海平面上涨幅度的两倍。图瓦卢气象局的首席预报员T*ala Katea对外提供的一组检测数据显示,从1993年迄今的16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厘米,国土面积减少了2%,9个环形珊瑚岛群实际只剩6个。按照这个数字推算,专家预言,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厘米,届时,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9个小岛都将永远消失在世界地图上,这对图瓦卢则意味着灭亡。
  图瓦卢政府被迫考虑举国移民,然而,当图瓦卢向太平洋上地大物博的澳大利亚提出移民请求时却被婉言谢绝了,所幸新西兰首相海伦·克拉克夫人同意接纳图瓦卢的“环境难民”,每年提供75个移民机会给图瓦卢。最近三五年里,已有5000多图瓦卢人陆续离开家园迁往新西兰,但仍有一半的国民不知何去何从,这个只有31年历史的年轻国度只能伴随着海潮早早地洗去青春的容颜。
  同样,如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由珊瑚礁形成的低地岛国,也面临着与图瓦卢一样被海水入侵的威胁。因为普遍地势极低,平均土地高度只比海平面高出数米,抵抗气候变迁的能力尤其脆弱,当地居民几乎都能目测海水“水漫金山”。
  3。 威尼斯:成亦水 败亦水
  预计消失时间:2050年
  地理位置:意大利东北部 (北纬45°36' 东经12°53')
  海拔高度:平均海拔2米
  人口:6万(2009年)
  面积:平方公里
  水是威尼斯标志性的代表,因此,威尼斯又名“水城”。坐在威尼斯特有的尖舟“贡多拉”上,伴着那不紧不慢的划桨声,两岸沐浴在玫瑰色晚霞中的石桥、房屋轻柔的擦肩而过,恍惚时间倒流了500年,此刻,你仿佛一个身着华丽礼服、遮掩优雅面具,前去参加舞会的贵族。正当徜徉之时,迎面而来的“送葬船队”惊醒了流连中的你。这只船队运载的正是象征着威尼斯已死的粉色棺材,“水城”不再,一个新的名词——“鬼城”将让你不寒而栗。

地球劫难(6)
上述景象可能不只是多愁善感者的梦境。
  现在的威尼斯,由于受到海平面上升以及地基下降的共同作用,平均每年面临水淹多达60多次。在遇到风暴潮① 时,情况会更加严重,因为暴雨导致的洪水会造成威尼斯全城水位上涨。2009年12月1日,威尼斯就经历了自1986年来最高的一次海水水位上涨,全城最高水位涨到米,超过米的洪水警戒线。威尼斯陷入瘫痪:几乎所有街道都被水淹没;著名的圣马可广场上,水深更是达到了80厘米。
  麻省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梅强中对于威尼斯的研究资料显示:1900年,1米的潮水侵入不了威尼斯的任何一个区域,米的潮水仅能侵入威尼斯很小的一个区域,当水位达到1。 4米时,威尼斯的很多区域才被淹没。然而,到了2000年,1米的潮水已经能够侵入这个城市了。因为威尼斯地处软土之上,俗称“松软三角洲”,工程挖掘又导致城市下陷,现在的威尼斯更容易受到潮水的冲击。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威尼斯列入处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濒危世界遗产名单之中。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威尼斯大部分陆地将永远沉于海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何庆成博士也提出了他对于威尼斯水患的担忧:“我们从地质的眼光看,大概在20—30年后,最多50年,威尼斯就会消失不见。”
  一个世纪前,著名的作家亨利·詹姆斯说:“亲爱的古老的威尼斯已肤色暗淡,身形走样,盛名渐远,自尊不在,但是,就算她失去了一切,鲜活的特色依然奇迹般无损。”而今,当威尼斯标志性的圣马可广场——这座集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式和文艺复兴时期之艺术精华的建筑,这座安葬耶稣门徒圣马可的圣地,被百次浸泡在海水中时,那些特色还会无损么?当意大利最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梦回故乡时,还能找到回家的路么?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评估报告认为,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会上升—米。然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则指出,气候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之前预测的两倍,即如果按照目前的气温增长速度,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米。“威尼斯城早晚要沉掉,这毫无疑问!”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何庆成博士说,和威尼斯一样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泰国的曼谷、美国的纽约,以及中国的上海。
  ①风暴潮:是一种灾难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难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针对全球城市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评估后,写出了《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状况:和谐城市》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受全球变暖影响,据估计全球海平面20世纪平均上升了17厘米。而从1990—2080年间,预计海平面还将上升22—34厘米,这将对低海拔的沿海城市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世界各地共有3351座城市位于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它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尽管低海拔的沿海地区仅占陆地总面积的2%,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口却占到地球总人口的10%,这些地区的城市人口更是占到全球城市总人口的13%。同时,报告指出,这些沿海城市中有64%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人口排名前40位的大城市中有35个位于海滨或河畔。

地球劫难(7)

  4。 马尔代夫:从天堂到失乐园
  预计消失时间:2100年
  地理位置:位于印度半岛南边  (东经73°北纬7°南纬0°41')
  海拔高度:平均海拔米
  人口:万(2007年)
  面积:9万平方公里
  还记得几年前,一只叫麦兜的粉红小猪,它一直梦想着去一个地方,于是做梦都念叨着“马尔代夫,那里椰林树影,水清沙幼,蓝天白云,是位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如今,这样的形容对马尔代夫将会成为纪念与回忆,现在的它已然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沉没倒计时,由天堂沦为了失乐园。
  马尔代夫是一个群岛国家,由26组珊瑚环礁和1200多个小岛组成,全国土地面积只占4%,其余都是海洋,该国的平均海拔只有米,可能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科学研究显示,只要印度洋水位再上升米,马尔代夫八成土地将被淹没,而有研究报告指,全球海平面在本世纪将平均上升超过1米,因此,科学家预言,在100年内,马尔代夫将会淹没在印度洋中。眼下,该国的200个居民岛中,大约50个已经面临着海水侵蚀问题,其中16个岛形势危急。
  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使马尔代夫人认识到曾经垂青于他们的大海已经变脸,据当地官员统计,在海啸中,全国40%的地区被海水淹没,大约10万人接受紧急救援。
  家住马尔代夫北部的渔民阿普杜拉·卡迈勒对危机深有体会,他说,两年前,他的家距离大海大概50米,中间隔着草地和沙滩,而今沙滩已经被海水吞没,不少邻居的房屋也遭海水摧毁,晚上海水拍打他家房屋的墙壁,他感到害怕,“我们该怎么办?”
  马尔代夫,在这个许多居民还不愿相信的国家命运预测面前,一面试图通过唤起全球的良心获得国际帮助;一面,也在自救的路上苦苦追寻。
  2008年11月,马尔代夫宣布自救计划,准备购买新“家园”,这意味着30多万马尔代夫人可能会定居别处,然而,基于资金紧张、民众传统观念难变以及目标国选择等问题,这项计划能否实施仍是未知数。
  对于举国搬往何处,马尔代夫已有了几个目标国,如澳洲、印度和斯里兰卡,然而仍有不少问题需要马尔代夫领导人考虑,诸如马尔代夫群岛沉入海底,所有权归谁?如果搬到其他国家,他们还是主权国家吗?
  基于传统观念,不少马尔代夫人还不能接受上述方案,“我们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我们不愿意到其他国家当二三等公民”,像卡迈勒这样的渔民也不想搬到远处居住,“马尔代夫是一个渔民国度,如果改变这一点,我们怎么生存呢?”
  在购买土地搬迁未有定论之际,建造人工岛成了如今的国家大事。Hulhumale就是这样的一个样板工程,这个在珊瑚礁基础上填海而建的岛屿几乎和其首都马累一样大,海拔达到3米多高,是马累海平面的一倍之多,这保证了它能在100年内不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马尔代夫得益于一直以来高端奢侈的旅游产业,国民经济才能在此灾难面前还能有所为,不致国民流离失所。但是,这样的方式究竟能维持多久,如果环境进一步恶化,海平面的上升速度远远高于其建岛的速度,那么,他们又将如何去应对。毕竟,这还是不得已的下下策。
  预计2100年可能沉没消失的还有斐济,这个面积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拥有世界知名的多彩海景,是著名的度假天堂,然而80多万斐济人无时不受到海水的袭击与威胁——海浪不断冲走土地,海岸线逐渐被侵蚀,岛屿的面积也在不断缩减。

地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