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时空之错爱唐朝-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也好,那我等便先行休息,将军也不宜太过操劳才是。”李渊也无可耐何的看着云定兴。
  “那世侄先去了,”
  我随着李世民走出营内,外面已接近全黑,古代的照明是用火堆和火盘,所以光亮甚是不够,而我也跟着李世民进入了他们安排的营帐,可是我要睡哪?
  李世民坐在硬床上笑着说道:“随军很苦对不对,以前跟爹打过起义军,却也未如此过,早知不应该带你来才是,而今又甚是懊恼,唉。。”
  见他叹气的模样,我也坐了下来,说实话腿真酸,好想睡觉,不过还得安慰这叹息之人,累上加累,真是苦。
  我苦脸道:“为何叹息,懊恼又有何用,你已带我前来了,再说我也未曾怪你,是我自愿,哪愿得了你,你就喜欢瞎想,比我都爱胡思乱想,我只是苦恼我应该睡哪?”          
第67章:雁门之变(5)    文 / 怜心。              
听我此说,李世民刚才的不高兴一扫而光,可是仍是脸色凝重道:“我就是懊恼这,总不能让你和那些人睡在一起,你说应该如何是好?也不能让你睡地上一夜,那样我着实心痛。”
  听他这么说我便知是应该伤神了,睡觉可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倘若要我和那些满身臭汗的男人睡一起,我还真要头昏。
  想着我便愁眉苦脸的瞧着他,见我如此模样,他更加自责了。
  二个人坐在床上只是眼瞪眼,都在想法子,而我经过一天的马上奔波自是大汗淋漓,浑身格外不舒服,这还真不知要如何是好。。
  而李世民那双黑亮深邃的眼睛,闪动着深情和忧郁,令我有怦然心动的感觉,我真有点怀疑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像对他们二兄弟都有意思,我是不是太色了?
  还是对他们似乎都是种错觉,对一定是错觉,可能奔走太远,人太累了才会出现如此感觉。。
  而他对我的深情注视,却让我不知所措了起来,正在我慌神之际,营外声音响了起来:“李公子,小人已备好水要拿进来给公子洗身之用。”
  听这么说,我便猛然站了起身,佯装在旁边站着,而李世民也开口道:“拿进来吧。”
  来人是个小兵,他提进来一桶水。。一桶洗身?就这一小桶,我脑里真是惊叹号,像我在李家都是用大圆木桶。。这个小桶要怎么洗,小兵放好水便走了出去,我指着这桶水笑着说道:“就用这个??洗?”
  李世民朝我笑着说道:“这是军中,一切都是能简则简,能洗已经是不容易了,想必是看在我爹爹的面子上,不如给你用,我还无事,怕你女儿家受不了。”
  “我宁愿有汗味,这里就我们二人,就用这水抹着身子,哪会干净,你用吧,我闭上眼睛在床上躺躺即可,我保证不会偷看你,我刚好趁机睡会,反正也不知道要睡哪,我可不会出去外面白站着,让腿受累。你别想赶我出去,”说完,我便把他床上的被子往脸上一盖,脚放在外头,身子横着床,睡了起来。
  而李世民只是摇摇头,宽了衣,擦洗了起来,或许太过疲惫,我竟沉沉的睡了去,李世民擦完身子,便把我被子拿开,刚想说话,见我睡着了,摇摇头,帮我脱了鞋,让我安安稳稳的睡在床上,而自己则是坐在床边,一直看着睡梦中的我。。偶尔还会来我脸上摸一摸,然后自己浅笑着。。
  不知道睡了多久,而我醒来之时已是半夜,而我身上亦有双手,揉揉眼便瞧见李世民那张英俊的脸,而他也合衣睡在我旁边,连被子也未盖上,我轻轻拔开他的手,帮他盖上被子。
  转身便下了床,本已为是神不知鬼不觉,谁知道待我刚下床声音便响了起来:“怎么醒了,不多睡会吗?”
  我不好意思的说道:“你睡吧,我全无睡意了,我坐会就好了。”
  听我这么说他也坐了起来,二个人就坐在床上沉默了,过了半响他才说了起来:“敌军十万,我军五万,真是难上加难,再加上全是铁骑,怕是难了。”
  听他这么说我便郁闷了,历史上不说他有翻惊人见解吗?难不成还要人提醒,不过提醒下他也好,倘若他没见解,那历史便不是按它的轨迹在走,那还要麻烦。。
  “听过一种兵法吗,叫虚战,凡与敌战,若我势虚,为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
  听我如说此说,他便问道:“是否虚张声势?”  
第68章:雁门之变(6)    文 / 怜心。              
我朝他点了点头,“西汉高祖刘邦领兵抵达跷关(陕西兰阳东南)。跷关为兰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为抢夺咸阳的东南大门,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秦军派有十分精锐的兵力把守。而刘邦当时手下只有2万人马,如不顺利地拿下此关,项羽就有抢先夺去关中的可能。刘邦心急如焚,想强行攻取。张良经过调查,认为秦兵势强,如果妄动,不仅会消耗自己的实力,而且还会拖延入关时间。于是向刘邦提出智取之策:一方面虚张声势,在跷关四周山上多张旗号,以迷惑守关秦军,扰乱敌心;另一方面针对守关秦将喜好小利的特点,派人携重金贿赂守关将领。果然,跷关守将见刘邦军兵声势浩大,甚是惶惧;同时又贪恋钱财,终于倒戈。刘邦引兵过关,向西挺进,兵叩咸阳。”
  “这么说我便知了,虚张声势的确是好,”听我这么说他便茫然大解,欣喜若狂的看着我。
  我笑着说道:“没错虚张声势在于虚而显实,弱而示强。虚战是如此说,而弱战则是:凡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势,则敌必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
  我说完便望着李世民,而他却用复杂难解的眼神看着我,幽幽说道:“一直以来,我不知你是何人,总以为你似平常女子,那天你说了当今圣上后,我便知你不平常,今儿看你懂的甚多,可不可以不要骗我,告知我你究何人?为何懂的如此之多,倘若一个平凡女子实之不易,而亦不会有女子自愿随军,你总是给我太多的担忧和欣喜,”
  “你是不是认为我是皇上的奸细或是某个起义军之人,”我只是苦笑着凝视他。
  李世民不解的看着我道:“你怎的会这么认为?”
  李建成是这样认为的,而他呢?好像不同,难不成还要差,他应该不是认为我是哪个贼人之后吧。。
  “叶琳,你难不成还不明白我的心,我待你如何你应该知道,你怎的会如此认为,我只不过好奇罢了,你不愿说我怎会强人所难,我永远都不会强逼你做你不喜欢的事,待你也永远真心,这点无可否认,只要你懂我的心,你是何人我不过问就是了,别不高兴,”说着他便把我强拉至他怀中,而我却是被他那翻话所震惊,他对我的信任未免超出平常。
  他的怀里和李建成感觉一样,都是挺温暖的,不知道李建成此时在做什么,是否在勃然大怒我的不告而别,我好像有点想他了。。真的有点了,可是他是那样之人,我怎么会想他。。
  他伤了我这是事实,不帮小翠沉冤昭雪亦是事实,而小翠的死我到现在也不能忘,只是口不提,并不表示心不痛不在乎,小翠的死永远是我灵魂的枷锁。
  我不愿再提也不愿再想,越想只会让自己越难过,逼着自己忘记这一切,过一天算一天未尝不好,说不定几时我也会和她一样,吊在一根从房梁上悬下来然后挽成死结的圈子内,像昙花一现般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真的会有那一天吗。。。
  而李世民只是紧紧的抱住了我整晚,只是紧紧的抱住,除了如此便无其他。只是人由他抱着,心却不知飞到哪儿了。。。。而这一抱一直到五更有人来叫才放手。  
第69章:解围    文 / 怜心。              
门外的小兵叫道:“公子,将军他们已在营内,叫你一起过去商讨。”
  李世民深情望了我一眼,而我主动站了起来,还好昨天未脱铠甲而睡,只需随意整理下就可,而头发却是凌乱,李世民见我自个不好摆弄头发,便帮我把束着的头发放了下来,然后亲手帮我束了起来,这个男人真柔情,其实他也很细心很好。
  不像李建成只知道轻薄人,难怪他能当皇帝,倘若让李建成当上了,多半是好色误国之人,想想历史上选他倒是真没错。。
  整理之后,我们便向营内走去,而李渊与云定兴早已在商讨。他们二个人都皱眉苦脸,想必还没想得到法子解决,毕竟当今皇上被困,谁人不忧心忡忡。
  “孩儿见过爹爹,将军。”李世民进屋便行礼。
  云定兴笑着说道:“世侄来了,唉,我和你爹正伤神,”
  “侄儿有一计,不知可否。”李世民走上前头。
  云定兴有兴趣的看着李世民“世侄请讲,”
  李世民望了李渊一眼,李渊朝他点点头,示意他可以讲,便说道:“据我所知,敌人胆敢围困皇上,是因为他们料定我主力无法及时增援。因此,如今我们将兵力分散,拉开数十里的行列,白天要让他们看得见军旗,夜晚要让敌人听得见更鼓声,敌军不知虚实,一定会以为大批援兵迫近,这样,就可以不战自退。”
  云定兴听完便兴高采烈道:“甚是好计谋,如此可以拖住时辰,让各地救援之人赶来,到时便真不怕他们了,到少也会让他们士兵胆怯,我马上派人依世侄所说行动,”
  说完便叫来了人,吩咐他们了起来,李渊自是十分赞赏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李世民说完便走出营帐对我说道:“叶琳,你先进我营帐休息会,我去巡视下稍后过来。”
  我朝他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了进去,自是得知他想保护我,怕我有什么意外。
  我就这样傻傻的呆在军营里,没有什么惊险场面,比我预料之中要差太多,反而多了很多不便之处,而军中每个人都绷紧神经,无论小兵或大将甚至是李渊他们,天天派兵去侦察突厥情形。
  也陆续赶来了不少勤王的军队,终于在三日之后,传来好消息!
  侦察兵满脸笑容的跑进营帐道:“将军,突厥可汗果然中计,连忙撤去了包围皇上的军兵。现已大举撤军。”
  得知此消失,所有的人都舒了口气,云定兴高兴着说道:“想不到世侄有这等好计,一会定向皇上好好禀报,倘若没有你真不知这仗该如何打。”
  李世民只是望着我苦笑了下,心里自之不是他的主意,而我也知,史书对李世民有溢美之词,事实上,突厥兵马十万,云定兴仅有五万,只能以疑兵之计自保。
  难以进一步对突厥造成威胁。而突厥退兵之因极多,主要有二:一是各地勤王大军纷纷云集雁门,突厥军力的对比优势已转为劣势。
  二是隋朝曾以义成公主和亲突厥,义成公主此时在突厥后方散播敌人入侵的谣言,致使突厥恐怕后园失火而大举撤军。所以事实上李世民在雁门关之围中并无显赫功劳,史家对这一记载中所反映的李世民在军事上的见识,基本都以“初生之犊不畏虎”一语评之。
  真是局中局迷中迷,看来史书是有黑幕,把李世民这一计赞上了天。。若是李建成当上了皇帝,只怕史书就不是今天的史书。。          
第70章:知心(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