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风-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郗超适时大惊道:“两位将军意欲何为?”

    一名武官挂着泪花道:“大司马待我等如同父母,末将跟随大司马征战多年,却未料到有今日;末将只要一想到大司马辞官之后,朝廷宵小群魔乱舞,气焰逼人的样子,心中便痛楚不已,大司马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最后却落得孤零零归去田园,我等在大司马荫蔽之下只有些寸功微勋之人对将来还有何希望?不如一剑削了这吃饭的家伙,也省的以后受人欺压,活活遭罪。”

    另一名武官也道:“末将也是此意,大司马保重身体!末将等先去了,大司马百年之后,在下边末将等还为您牵马拉辔,做您手下一小鬼卒。”

    两人说罢,横起剑锋作势便要抹脖子,众人大惊急道:“两位将军不可如此!”

    “将军请稍待!”

    “不可如此,两位将军住手。”

    左右早有人扑上前来,趁着两名武将稍一错愕期间夺下他们的长剑,那剑锋却已经将脖子划破了一道血线,鲜血慢慢的渗了出来。

    郗超暗自佩服两人演技了得,居然见红了,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宿将,手法控制的恰到好处,那处正处要害,只需手稍一发抖,割破任何一个管道,都将是回天无术。

    两名被按住的武官挣扎道:“诸位大人,我二人死志已决,你们救得了今日,救不了明日,我二人在此先向诸位大人道别啦。”

    王珣急道:“两位将军何须如此,大司马还未辞官,我等这不正劝着嘛,你们如此不重性命,教大司马何以自处。”

    两名武官哭道:“只需大司马同意加九锡之礼,我等何须如此,大司马若辞官不做,活着有何意味,我等二人的性命在于大司马一念之间。”

    众人将目光齐刷刷投向桓温,但见桓温面沉如水,默然不语。

    郗超道:“大司马,诸位大人情真意切,不谈您退隐之后大晋社稷安危难测,眼前就有两条人命需大司马拯救,大司马难道便忍心看着跟随你征战这么多年的兄弟未能战死疆场却死于伤心难过么?”

    桓温颓然瘫倒在虎皮大椅上,伸手揉捏着额头,半晌方叹气抬头道:“既如此,便依了诸位吧,诸位这是将我放在炭火上烤啊。”

    众人欢声雷动,纷纷提前道贺,仿佛这九锡之礼已入囊中,其实也不离十,这么多人附议之下,恐怕除了皇帝,无人能阻挡桓温受九锡之礼了。

    闹剧结束,气氛再次热烈起来,接下来众人便商议何时上表启奏,何人附和,遇到阻挠该如何处理,一应细节全部商议完备;不多时酒宴歌舞上场,众人欢天喜地进入休闲时刻。

    腊月二十五清早,已经放了年假正搂着小妾们光溜溜的身体睡得正香的大晋百官们忽然接到通知;通知由中书侍郎郗超签署送达,内容便是要在今日召开特别早朝,皇上业已同意在辰时三刻上朝,请百官速速起身,绝对不可缺席。

    临时早朝倒是有先例,但一般是在重大的事情发生之时,譬如敌国入侵、叛乱、大灾荒等恶性。事件,此时召开临时朝会,会是什么事呢?难道秦国已经进军江南?抑或是……?

    众官脑子里充满了问号,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娇美的女体和暖暖的被窝,急匆匆赶到宫城,谢安、王坦之、张玄等人临时碰了个头,互相猜测了一番,但全无头绪,只得约定见机行事,先看看再说。

    辰时三刻,大殿内朝钟轰鸣,众人陆陆续续进入大殿,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站好,议论纷纷的等待司马昱驾临;今日百官云集,中书侍郎郗超下的通知比皇帝的还管用,一个缺席的都没有,不仅如此,还多了许多平时未见的面孔,荆扬二州下辖的五位郡守大人,各地边城戍守的高级将领居然都风尘仆仆的赶回健康,参加这次早朝。

    谢安和王坦之看到这一幕,心中一惊,二人对视一眼,发现对方的眼中都充满了疑惑。

    内侍一声高叫:“皇上驾到!”

    众官忙止住议论声和互相之间的闲聊打招呼,整衣正帽肃立以待;司马昱手搭两名小内侍的胳膊缓步而出,登上宝座坐定,众官轰然跪倒行大礼口中高呼:“万岁!”

    “平身吧,诸位爱卿。”司马昱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笑容,只有在此时他才能感觉到自己还算是个皇帝的样子。

    “陛下!不知今日召开临时早朝有何紧要之事?臣等为何今日方得到消息呢?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身为侍中的王坦之乃是名义上的行政一把手,连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召开这次朝会,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了。

    “王爱卿,其实朕也是昨夜应郗中书的请求才决定今日早朝,具体是什么事,朕不便说,便请郗中,此事朕也难以决定。”司马昱淡淡的道,言语中似乎有些许的无奈。

    郗超当仁不让上前一步先抱拳施礼道:“诸位大人,年假已放,临时将诸位大人请来早朝,叨扰之罪还请诸位大人莫怪,事情是这样的,近日我听广陵城来的官员言道,我大晋柱石大司马桓公今年已经岁满六十整,正张罗着六十大寿的事情,大司马乃我朝中流砥柱,当此吉时,朝廷应该有所表示,否则像桓公这般功勋卓著的重臣过六十大寿,朝廷却无动于衷,岂不是授人以话语,说我朝不重功臣,不体恤忠良么?”

    众官纷纷道:“说的是。”

    “应该如此。”

    “郗大人想得周到。”

    谢安皱眉道:“此事可着礼宾司奏请皇上加以封赏便可,何须召集百官召开临时早朝呢?桓大司马过六十大寿,众人岂会不知?没必要在早朝上晓谕众官吧。”

    郗超笑道:“谢大人有所不知,正是此事需要同众官商量,桓大司马戎马一生,喜逢六十大寿,朝廷应该如何封赏呢?难道仅仅是赏些钱银,布匹,田产了事?这些也太寻常了,完全体现不出朝廷对大司马的爱惜和眷顾之意。”

    众人均觉有理,光是赏些金银田产确实是太普通了些,寻常官员得到赏赐也是这些,桓温是什么人?当朝第一人!他过大寿还是这些玩意,实在说不过去。

    王坦之思索片刻道:“要不这样,除了金银布匹的赏赐之外,为表大司马为国操劳之功可赠以车马仪仗以示大司马之威。郗中书以为如何?”

    “太过简陋!”郗超似笑非笑。

    “再授予爵位呢?广陵候之位应该够尊贵了吧?需知公侯伯爵非皇亲不授,大司马可是第一人。”王坦之憨憨的道。

    “戚!广陵公又怎样?还不是虚名一个,王大人以为桓大司马现在还缺少虚名么?”郗超面露鄙夷之色。

    谢安看出来了,郗超早就有了主意,他拉了拉王坦之的衣角,止住正欲再说话的王坦之,微笑道:“依郗大人之意该当如何呢?”

    郗超神秘一笑,从袖中掏出一张奏表来,扬了扬道:“这是淮南郡守胡伟胡太守的一张进表,本官以为说的颇为在理,今日便附议上呈皇上,请皇上定夺。”

    说罢上前将奏表陈在内侍托着的小托盘上,那内侍托着托盘走到司马昱面前,司马昱似乎害怕拿起那张奏表,半晌不吭气儿,只是盯着那奏表出神。

    郗超高声道:“皇上昨夜已经过目,便请内侍大人宣读此表,让诸位大人协助皇上共同决断。”

纵横北国 第二七一章 顺水推舟

    那内侍转头看了一眼正不知想着什么的司马昱,又看了一眼郗超,只得拿起奏表展开,念道:

    “臣淮南郡胡伟奏曰:今岁咸安初立,国隆升平,百姓安居,社稷无虞;此乃陛下圣德有容,神武宽怀之功,吾皇德被天下,臣子戮力向上,国之幸也!”

    “逢新春万临,百鸟南来,万物沐浴国光之时,欣闻朝廷砥柱大司马桓公花甲之庆,国有良器,实乃吾皇及万民之幸也。泡()”

    “桓公系出名门,少时即威名远播,十八入仕,力扶数代帝皇,平蜀汉,伐秦、伐姚襄、伐燕,三次北进,战果斐然;又清奸佞,肃君侧,身怀有过之心,却无无妄之求,可谓功勋卓著,高风亮节。”

    “然臣以为,国之重器不在其他,而在于良将重臣戮力一心,今桓公花甲大寿,吾皇当大加褒奖,以此示之天下,为天下怀报国尽忠之志之良将忠诚树立典范。”

    “臣知陛下必有封赏,然臣以为封赏之事非同小可,若操之失当,反适得其反;以桓公之功,臣斗胆进言可赐之九锡之礼;此礼古来有之,可行之以示陛下宽宏倚重之心,如此上可安良将忠诚之意,下可慰万民百姓之志。”

    “臣斗胆进言,吾皇仁德慧智,当明了臣子一片拳拳报国之心,尚祈圣思!臣胡伟山呼万岁,叩首再拜。”

    内侍洪亮的声音响彻大殿,殿内众人除了桓温一派之外,个个被雷的外焦里嫩,惊愕不已。

    谁都知道,九锡之礼实际上就是将桓温捧上了摄政代国的地位,昔日王莽和曹孟德受九锡之礼后不久便篡位以代,所以九锡之礼实际上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贬义,成为篡位的另一称谓。

    内侍念罢奏表,郗超便大声道:“臣郗超以为,胡郡守此表情真意切,奏请得体,深符百官及万民心意,臣附议!请皇上恩准!”

    他话音刚落,百官中站出来三四十名大臣,均纷纷大声道:“臣附议!”

    “臣等附议!”

    “臣也附议!”

    谢安和王坦之对视一眼,心里都为之一惊,若想驳回这个提议,恐怕要比他们更多的人反对才行,但自己在措手不及之下,即便此时出言反对,附和的人数也绝对不占优势;原本在派系斗争中谢安和王坦之这方面便处于劣势,大多数官员都是中间派、观望派,在没有事前串联的情况下想让他们站在自己这边,简直便是痴心妄想。

    毫无疑问,郗超等人做了精心的安排,谢安等人的反对亦肯定在他们的意料之内,谢安等人此刻出言反对,便一步一步进入他们设计的步骤之中;谢安决定打乱他们的步骤。

    谢安和王坦之毫无反应,并未像想象中的马上便出言反对,如此一来皮球便踢到了司马昱身上,司马昱原本就是个懦弱之人,昨夜郗超递上奏表之时他还幻想着今日朝堂上能否驳回此议,但此刻的情形让他大失所望,他呆呆的看着殿下数十名附议的官员,半天没说出话来。

    “请陛下早作圣裁!”郗超步步紧逼,今日之事必须达成。

    “请陛下圣裁!”众人齐声高呼。

    司马昱将目光移到谢安和王坦之这边,想从谢安等人的脸上寻求暗示;谢安下定决心,上前几步高声道:“陛下,臣以为……”

    司马昱心中一喜,谢安终于要反击了,但是他耳朵里听到的却是:“臣以为,胡大人所议甚为妥当,请陛下恩准!”

    司马昱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吃惊的看着谢安,谢安朗声道:“臣谢安附议!”

    这一次司马昱听得明明白白,他彻底的失望了。

    郗超王珣等人原本准备了一系列的对策,准备谢安、王坦之反对时见招拆招,却没想到谢安居然附议了,这一下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瞎子进村摸不着门;几人交换了下眼神,决定瞎子放羊随他去,自己这边只管把这件事办成就好。

    司马昱万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