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风-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于之辈?再加上我大晋在南,正所谓东西南北中处处皆危机,我就搞不懂,你们自顾不暇还来不及,如何会蠢到对我大晋用兵?若这一次我大晋全国上下戮力一心以此为契机全力北伐,东南西北各国闻声而起,贵国能挡得住么?我说的社稷之危,恐不是危言耸听吧。”韩暮言词清晰,一番分析浩浩然如流水,丝毫无所滞碍。

    座上秦国一方诸人个个听得满身冷汗,这些事情都是自家之事,平日多有耳闻,西凉和吐谷浑近日却有蠢动之势,连小小仇池国都于近期举行了阅兵仪式,显然是表明了一种态度。

    王猛默然不语,韩暮所言这些他统统考虑过,作为军事政务监察大权独揽的二号人物,这些事若考虑不到,他也就不配做这个位置了,这些也正是他极力阻止苻坚对大晋用兵的原因之一。

    作为苻坚的代表出席的皇弟苻融一直没开口,今日他原本就是列席,替苻坚记下会谈要事回去汇报而已,此时他忍不住开口道:“依着贵使所言,我大秦岂不是覆灭在即了?”

    韩暮冷然道:“会不会覆灭,这是你们考虑的事,我只是将话说到这里。”

    苻融沉默半晌终于问道:“依贵使看来,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危机呢?”此言一出,王猛脸色面了变,放着身边的首辅不问,却问计于晋国小使,这似乎给人误解为是表达一种对王猛的不满,苻融虽官职没有王猛高,但是从远近上来说,自然是皇上的弟弟近于皇上的臣子,况且王猛还是个汉人,并非氐族一员。

    苻融也是心情急切,他性格敦厚,根本没有考虑其它,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韩暮笑道:“此事该问王大人吧,王大人其实比谁都明白。”

    王猛终于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弱冠少年为何能年纪轻轻位居高位,为何晋国皇帝会放心的派他来出使,此人年纪不大但老成练达,初来时大殿之上故意装着一副二愣子的样子,让众人对他轻视,从而假痴卖乖暗中连大秦用兵之事都打探的一清二楚,以姜文之能想看住他,那简直是一只羊想看住一只老虎,实在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耳。

    此时连自己和苻融之间微妙的一丝情绪都掌握无疑,此子真是深不可测。

    王猛笑道:“阳平公既然问计于贵使,还是贵使来回答吧。”

    苻融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犯了个低级错误,忙转头朝王猛投以歉疚的一笑,王猛微笑以对,这个小插曲就算是过去了,苻融心中感激韩暮的暗示,不知从何时起,他和王猛对这个少年的看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韩暮不再推辞,侃侃而谈道:“其实很简单,贵国周边群敌环伺,最大的敌人是那个?”

    苻融嗫嚅不答,韩暮笑道:“阳平公仁厚之人不便开口,我便替您答了吧,贵国心目中最大的敌人便是我大晋,恐怕在座的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吧,除开我大晋之外,其他诸强哪怕联手攻之,我想王大人也不放在眼里,故而,秦国要想确保社稷安稳无虞,只有一个办法。”

    苻融道:“请贵使明示。”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http://。。/

纵横北国 第二九四章 订约

    韩暮挑了挑眉毛道:“与我大晋和平共处,方为上策,然则贵国可得喘息之机平仇池、代、拒西凉、吐谷浑使之臣服,并可腾出手来将燕国余孽一举铲除之;如此这般贵国方算上是江山坐稳,社稷暂定,到那时秦晋之间或有一战,也许那已经不是你我在座诸人所考虑的事情了。泡书_吧(。PaoShU8。)”

    王猛、苻融、姜文等人默然不语,心中深以为然,只是这小使为何如此热心,献策于秦,秦国强大难道对晋国不是一个最大的威胁吗。

    苻融终忍不住问道:“贵使说的有道理,似乎目前时局只能如此,本人不解的是,贵使不怕我秦国强盛之后挥师南进么?”

    韩暮微笑道:“我大晋立国已久,贵国皇上还在为立足饱腹之地犯愁之时,先皇便已经创下不世基业;大晋立国数十年只有其存在的道理,若光凭一言就可灭之,岂非人人都能得天下么?两国友好则百姓安居,世态平和则两国共荣;我们爱好和平,然若有虎狼之辈胆敢犯我,大晋数十万将士,数千万子民岂肯引颈就戮,倒时候咱们真刀真枪战场上见,总比此刻暗地里耍阴招,使坏水来的光明正大;阳平公以为然否?”

    苻融为他气势所迫,脸上现出一丝尴尬之色,对于此次进兵晋国,他也颇有微词,但皇兄亡晋之心不死,王猛都没劝住,何况是他。

    王猛哈哈大笑起身道:“贵使快人快语,深得老夫之心,这样吧,此次商谈便到此时;我们可共立公文,请秘书监拟定条文,待我呈报皇上批准之后,便可订立条约。”

    当下秘书监两名侍郎铺开大纸,韩暮和王猛你一言我一语互为补充,商榷措词,订立了两国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正文如下:

    大秦帝国与大晋帝国两国为避免生灵涂炭万户悲歌之局,本着和平平等,共同繁荣之宗旨订立以下互不侵犯条约,并誓言共同遵守,皇天后土为证。

    一、两国自本条约订立之日起休战,双方军队恪守本国边界,不可逾越,若有逾越国界之事,当违约论处,歼灭勿论;违约国不得以此事问罪于他国,并派使节前往致歉。

    二、两**队之间当保持克制原则,万事以磋商为重,不得私自用兵,双方鸿胪寺保持常态接触,对突发之事进行斡旋商讨,一国不得以蛮横理由强加于另一国。

    三、为表双方诚意,两国边界各自开辟五十里无军队管辖区,该区域市镇集贸允许两国商贾往来交易经商,由该国巡检及地方衙役维持治安,商贾进入他国,须持本国边镇通商证明,并遵从他国律法,若有违背,以该国律法作为惩处之准绳,另一国不得干涉。

    ……

    ……

    凡此种种共十条,俱围绕两国息兵、通商、友好、通使、等等方面列出,繁琐不堪,直到午时方订立完成,有趣的是,双方居然默契的没有在这个条约上加上期限,韩暮看出来了,王猛也看出来了,但都是故作糊涂,坚决不提。

    双方便如猫鼠博弈,各怀鬼胎;韩暮想的是能争取到时间发展壮大北府军便是最好的结果,王猛想的是,只要在我大秦吞并周边小国时晋国不起兵捣乱即可,双方各取所需,倒也心照不宣。

    接下来便是王猛设午宴款待韩暮一行,韩暮到达长安已经半月,到今日方享受到正规的待遇,王猛亲自为韩暮斟酒,并请来各部官长作陪,给足了韩暮的脸面。

    韩暮自然投桃报李,谦恭有加,和来时的做派简直判若两人,并将带来的几车贵重礼物每人一份散发给众位,宴会间其乐融融,简直是秦晋一家亲了。

    宴后,王猛和苻融进宫,将所拟之条约送与苻坚过目,苻坚虽不愿有此束缚,但经王猛和苻融一再解释大势,并点名此条约无时间限制,国内一稳便可撕毁这一纸空文;近日寿春之战慕容垂率一万三千鲜卑军不知所踪,令七千攻城部队已经全军覆没,苻坚见到王猛之时都有一丝悔意,在此事上自然不再多加坚持,加之王猛苻融所言周边时局确为实情,亦是心头大患,后院之火不息,怎有余力去灭大晋,考虑再三,苻坚终于点头答应。

    但是他不死心的依然提出一条附加条件,攻晋之兵绝不召回,此条约须待此战结束之后方可生效,无论胜负,此战过后必定退兵;王猛知道苻坚是想看看西线的邓羌是否能有所作为,寿春局势不明,西线再不挽回面子来,他一力主张的此次伐晋便是个惨败之局,皇帝的老脸往哪搁?

    王猛忧心忡忡的回到馆驿将此事吞吞吐吐的告诉韩暮,没想到韩暮哈哈大笑道:“该当如此,贵国皇帝下达的命令怎么好在收回,皇帝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嘛;了解了解。”

    王猛愕然道:“贵使胸怀宽广,老夫佩服了。”

    韩暮道:“不宽广又能怎样?明日一早我便离京归晋,到时候便不向王大人告辞了,王大人保重贵体,或许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

    王猛默然不语,心道:“再见面恐怕就是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拼杀了。”于是双方签字订约完成,韩暮也不去觐见苻坚了,只是将贡品交予王猛代为献上,自去准备正式启程。

    王猛也怕韩暮见了苻坚,一言不合两人闹翻,按皇上的脾气定然不管不顾杀了再说,那样一来便是个不了之局,所以也不怪韩暮礼仪上的缺失,双方悻悻而别。

    ……

    大晋咸安二年正月二十四日上午巳时三刻,在徐州西城外二十里的山坡上游弋的斥候忽然有了一个骇人的发现,大批黑衣黑甲的秦兵像一团乌云从远方的地平线上捐了过来,闷雷一般隆隆的马蹄声震的山坡上的树林里栖息的鸟儿们纷纷冲天飞起,逃的无影无踪。

    那斥候惊骇之下,忙取下弓箭,搭上一只哨箭朝空射去,尖利刺耳的哨声响彻周围方圆三里的范围;少顷东方另一只哨箭冲天而起,便如接力一般,瞬息间便传到徐州城东门。

    城门守将一面大声下令关闭城门,一边派人向其他三门报警,自己则快马驰往府衙。

    慕容垂打得正是奇袭徐州城的主意,在知道了李常雄率一万三千士兵北上追击自己的时候,他便知道,徐州城空了,一州之地驻兵仅有万余人,往多了算也不过一万五;拉走一万三,这徐州城几等于空城一座,正是天赐良机。

    所以他下令士兵蛰伏休息到天亮,一来多休息一会,二来让李常雄的兵马离徐州城再远一些。

    “半夜出兵,我们到达徐州城恐已经是午时,这么长的时间,李常雄最少也在三百里之外了,看你怎么来得及?”慕容垂得意的想。

    在宁远劫掠了大批战马,此时他的骑兵部队已经从两千五百人变成了三千八百之数,这三千八百人一路狂奔,休息好了的鲜卑军个个精神头十足,不管不顾一路飞驰往东,直奔徐州城而来。

    当鲜卑军骑兵到达城外五里之时,许攸已经带着两千士兵和两千衙役巡检等杂兵登上了城墙;城内锣声四起,大街小巷的衙役们正在动员百姓们收拾店铺,关门歇业,妇孺全部回家,青壮年全部登上城楼,每人发上长枪,木棍,等简易的武器,一派同仇敌忾之景。

    许攸办事老到,昨夜一宿未眠,便是以防万一;秦军诡异,行踪不定,徐州城正当空虚之时,万一为贼兵所袭,城破之后后果不堪设想,城中百姓八万,这要是被屠戮殆尽,大晋大伤元气不说,简直是奇耻之辱;所以他加倍小心。

    许攸站在城墙上,看着密密麻麻的的黑衣黑甲的秦兵大部队,战马嘶鸣震耳发聩,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心中隐隐的有些担忧;这可是精锐秦兵近万人之数,稍有不慎被攻进城来,局势将糜烂不堪。

    身边李常雄特意留守的校尉孙飞虎上前道:“大人,敌军攻城在即,请大人授予方略。”

    许攸皱眉道:“军事我是外行,孙校尉可与我巡检校尉,及衙役领班共同决之,报于我知道即可。”

    巡检校尉陈凯、府衙总领班郑栋国和孙飞虎三人面面相觑,这样的大战他们也从未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