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墙内香-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卉瑜和朵瑜这么一调侃,气氛倒也缓和了下来。



  说是树林其实没多大,走几步便出来了,映入眼底的便是一湖的荷叶,点缀着粉红色的荷花。



  卉瑜暗叹,这齐府的花园布置得巧妙,林子挨着池塘,一出林子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连着园子也觉得大了不少。又看见齐珍站在一旁不说话,便小声提醒道:“珍妹妹,是否要给我们说说这荷花呢?”



  齐珍才反应过来要尽地主之谊,急忙道:“这池塘是母亲命人开的,因着西北水少,母亲又甚是惦念原来京城府中的景色,便特意开了这个池塘,又从京中托人带了莲子,种下了荷花。”



  李碧华称赞道:“荷花本不适宜在西北生长,可妹妹府上却长得这般好,平日里定是多加照料。”



  齐珍点头道:“母亲极爱荷花,说是出淤泥而不染,着清涟而不妖,故而甚是爱护。”



  李银华许是觉得方才对不住齐珍,也跟着说道:“在西北一带,除了楚家,估计没有哪家的荷花能养得这般好了吧?”



  既是提到了楚家,卉瑜几个自然也要说道一番。



  于是卉瑜便道:“虽然我们府上荷花也栽得好,不过要是论景色相衬,还是妹妹这荷花陪着胡杨来得巧妙。胡杨参天高,又极是耐旱,而荷花只出立于荷塘之上,又是离不开水的,一边是西北风光,一边是京城名卉,真真是一园子看尽天下景呀。”



  朵瑜也附和道:“方才进来就觉得珍妹妹的园子与众不同,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听得三姐姐这么一番话,才知道妙在何处。”



  客人这么给面子,齐珍这做主人的自然高兴,眼中也泛出了欣喜的光芒,说道:“哥哥也是这般说的,还说哥哥和我生在京城,长在西北,就如同这园子一般,要两边都不忘本才能两相皆宜。”



  自己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还有人一样的看法。卉瑜心想。



  众人说笑着,就到了湖中的亭子。



  亭子里早就摆好了桌椅,还有新鲜的瓜果。



  姑娘们按着主宾,长幼挨着坐下了。



  丫鬟们捧着各种锦盒端放到了桌子上,打开一看,都是应景的小吃。



  齐珍就说道:“这些都是母亲想出来的点心,平日里我和哥哥都极爱吃,姐姐们也尝尝。”



  卉瑜夹起一个粉红色的小圆点心,轻轻一咬,顿时一股荷花的清香弥漫嘴中,便道:“这点心莫不是荷花做的?清香爽口,极是美味啊。”



  齐珍道:“卉瑜姐姐说的对极了,这荷花糕就是把荷花挤碎了,拿了那荷花汁液所制。故而荷花香味极是浓郁。”



  又指了其中一个绿色的糕点,道:“这是莲叶酥,用莲叶裹着蒸熟的,味道极为舒爽。”又道:“那个是小壶里装的是荷花酿,乃是采了荷花上的露珠,兼放置荷花泡制而成。”



  卉瑜看着齐珍说的头头是道,完全没了方才羞涩之情,猜她是喜爱下厨之人,便道:“听了珍妹妹这番介绍,吃着更觉得美味了。不知这其中是否有珍妹妹的手艺?”



  齐珍不好意思道:“这三样都是妹妹所做,只是母亲也有帮忙,算不得我的手艺。”



  众人一听乃是齐珍亲手所做,又是一番夸奖。只有丹瑜始终淡淡的,不说话也不怎么吃。



  齐珍也发现了丹瑜的不对劲,问道:“丹瑜姐姐,可是觉得不好吃吗?”



  丹瑜淡淡道:“许是在家里头吃多了这些点心,就提不起兴趣来了。”



  这句话不啻于把众人之前的夸奖都推翻了,一时间大伙儿都寂静了,齐珍更是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卉瑜只觉得丹瑜今日状态不对劲,虽然平时她孤高自傲,可也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这般不留情面的话真不像是她所说的。看着齐珍又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卉瑜心里叹了口气,楚家的颜面还是要维护一下啊,便道:“人们都说厨子做的菜自己一般都不爱吃,说的是厨子平日里做饭做得多了,反而对吃的不感兴趣了。二姐姐平日里也是爱做这些小点心,许是做得多了就没兴趣尝试。是不是啊二姐姐?”



  丹瑜被卉瑜盯得发毛,便说道:“嗯,还是三妹妹了解我。”



  有了这么一个下台阶,大家都松了口气,又说了别的话题,揭了过去。



  书房中,齐鹏边正练着字,边听一个丫鬟说着话,末了道:“好了,花园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你赶紧回去吧,有事再过来回报。”



  那丫鬟应了是便退下了。



  旁边小厮轻声道:“少爷,看来老爷和夫人是锁定了楚家和李家姑娘了。”



  齐鹏“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楚家二姑娘看来是铁了心看不上齐家,这样也好,肃北侯府还不知何去何从,不粘上关系也是好的。



  齐鹏心中自盘算着,手中的笔不知觉狠狠落了一点,纸上顿时污了一片。
第六十九章 接近
  因是下午做客,又是几个姑娘家,晚上留饭未免多有不便,申时刚过,楚家三个姑娘和李家姐妹便先后告辞回去了。



  曾氏吃完晚饭,边喝着茶,边听着陆妈妈的汇报:“老奴按着夫人所说一路领了珍姐儿、楚家三位姑娘和李家两位姑娘去花园,不管几位姑娘与珍姐儿相处如何也没插手。楚家二姑娘始终冷冷淡淡,偶尔说几句话也是不给珍姐儿面子的。楚家三姑娘倒是挺维护珍姐儿,四姑娘就是跟着三姑娘行动。李家大姑娘也是个重大局的,李家二姑娘则是有些儿任性随意。”然后又把下午齐珍待客的整个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曾氏听完,抿了口茶水,说道:“楚二姑娘是要与咱们齐府保持距离了,楚四姑娘庶出与鹏儿不般配,李家二姑娘是个不稳重的,也就是楚三姑娘和李家大姑娘堪堪过得去。”



  陆妈妈弯着腰,恭敬地递给曾氏揩嘴的帕子,道:“老奴也是这般想的。只是李家大姑娘年纪更合适,楚家三姑娘稍微小了些。”



  曾氏却是摇头道:“哥儿年纪大点成亲也不是坏事,若到时举业上有所建树再成家,也免了新婚分心。只是圣上对楚家始终态度不明朗,就怕牵连了鹏哥儿。李家大姑娘倒是个好的,才情兼备,只是容貌欠佳。”



  陆妈妈看着自家主子愁眉不展,低声道:“若是能回了京城,以哥儿的条件,找什么样的姑娘不行。西北,还是狭隘了些……”



  曾氏道:“京城也不是那么容易回去的,老爷为人不够通达,做事也稍欠,也亏得当时听了哥哥的话外放到西北,要是留了京城或是去江南之类的好地方,同僚之间互相倾轧就能把他生生耗没了。如今连任两任布政使,政绩上也算是有所建树,这会子谋求回京正是好时候。只是光靠哥哥一人之力还是不够,还得再有一个得力的人相助才行。所以才想着借着给哥儿寻觅亲事,再寻一个助力。西北,确实是狭隘,在这寻亲事也就是矮子里头挑个高的,只能委屈鹏哥儿了…”



  卉瑜刚回到玉蓉院,就听唐妈妈说窦氏似是生病了,找了胡婆子来瞧,说是情绪不稳,影响了胎气,又开了好些安胎药,又要让静养,不能再刺激孕妇。



  窦氏肚子里可是长房盼了好久的嫡长孙,平日里就是千呵护万关注,出了这么个岔子,因何而起,大家都心知肚明。



  常氏也觉得有愧于窦氏,又是汤药,又是食补,还把窦氏身边的人责罚了一遍,弄得长房是沸沸扬扬。



  唐妈妈道:“姑娘,长房闹得这么大,咱们于情于理也该去看看,不能落人口实了。”



  卉瑜本还想着没机会接近长房,不能查出父亲母亲的死因,听了唐妈妈这么一说,不觉灵机一动,这会儿长房正乱,说不定正好有空子可让自己与长房亲近。于是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等明儿下午吧,妈妈上午去咱们四房库房看看有没有好点的山参,拿了来送给大嫂。”



  待到第二日下午,卉瑜带着唐妈妈,彩云,奔着长房去了。



  因着有段时间没见到常氏了,就先去了红枫院。



  常氏倒是有点意外卉瑜会过来,毕竟长房现在多事之秋,又不是什么好事,卉瑜还是未出阁的姑娘,也不是非得亲自过来一趟不可。



  卉瑜拿出了前些时日给常氏做的衣服,道:“大伯母,这是卉儿为您做的衣裳,早就该给大伯母拿过来了,可是卉儿手拙,总老做的不好,亏得有彩云从旁帮忙,不然卉儿的手艺真真拿不出手。”



  常氏拿了那衣裳仔细一看,云锦的料子,摸着就细腻柔软,看着颜色深沉但是配着云锦本来的光泽,又显得低调大气。再看那针脚,密密实实,一看便知费了不少功夫。彩云的手艺常氏自是熟悉的,那针脚不像是出自彩云之手,虽不知是找了其他人帮忙做的还是卉瑜亲自动的手,到底也是一份心意。



  常氏把衣裳交给石妈妈,对着卉瑜道:“卉姐儿真是有心了,做衣裳可是个费神的活计,你身子又不好,别自己干这活,到底都有针线房,让他们做了就行。”



  卉瑜道:“大伯母对卉儿多有照顾,卉儿也不知该如何回报,也就是做点衣裳,略表心意。”



  常氏摸了摸卉瑜的手,道:“我是你嫡亲的伯母,照顾你也是应该的,不用这么客气。这段时间我这事儿也多,没抽出时间去二房看你。如今在二房住的还习惯吗?”



  卉瑜道:“二伯母对卉儿照顾有加,与四妹妹也是相谈甚欢,比之在四房,倒是热闹许多。”



  常氏点点头道:“那就好。”



  卉瑜又说道:“昨儿听闻大嫂身体不适,今儿既然来了,就想着顺道看看大嫂,也不知大嫂是否方便?”



  常氏道:“难得卉姐儿还惦记你大嫂子了。她也没什么大碍,就是要静养,方才亲家母也来了,娘儿俩正说着话呢。”



  没想到窦氏家里人也来了,看来这消息传的真是快。卉瑜又说道:“既是嫂子的家里人来了,要不卉儿改日再来探望吧,左右就在隔壁,来了也方便。”说着就要起身告辞。



  常氏按住卉瑜道:“既是来了,就过去看看吧,来回折腾也容易累着。”又叫了石妈妈:“你去跟大少奶奶说说,卉姐儿特意来探望她,若是有时间就让姐儿瞧瞧她去。”



  石妈妈没一会就回来了,说是窦氏让卉姐儿过去。



  卉瑜便福身向常氏告辞,由石妈妈领着去了窦氏所住的凝彩院。



  一进了窦氏的卧房,便看见窦氏头上挽着额帕,脸色苍白,躺在床上。旁边圆凳坐着个慈眉善目的夫人,眉眼间与窦氏似有些相似,想来就是窦夫人了。



  卉瑜便向窦夫人福身行了礼。



  窦夫人连忙拉起卉瑜,道:“好孩子,快快起来,难得你有心过来瞧你大嫂了。”又仔细打量了卉瑜一番后,道:“三姑娘真真是眉清目秀,明眸皓齿,就跟画里头的小仙女似的。”



  卉瑜低下头,道:“窦夫人谬赞了,比起二姐姐、四妹妹,卉儿也就是能见人罢了。”



  又向着窦氏问道:“大嫂可是好些了?找了大夫来瞧没?”



  窦氏轻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