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吃货驯夫-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夫人躲在闺房里,研究好几天。终究想起来,这东西是怎么玩儿的了。

她把九连环组装好,长吁了一口气。偷偷地笑了。

但是她把九连环还给刘静安的时候,却是一副淡定的表情。她假装不经意,说:“恰好刚才有空。给你装好了,拿去玩儿吧。”

刘静安惊喜。他接过九连环,看了看,果然跟刚买来的时候一样了。

他虚心向母亲求教:“太太,这东西究竟要怎么玩儿呢?”

徐夫人说:“这东西有个二十字的口诀。‘上俩下一个,再动后一个;上一个下俩,再动后一个’。你记住口诀,自己慢慢琢磨去吧。”

“是。”刘静安高兴地答道。

稍后,刘静安袖着九连环,回自己的书房。他一边走。一边默背着口诀。他一眼没看到,差点儿跟一个人撞到一起。

他忙停住脚步,一看。却是个婆子。

那婆子低头告罪,说:“对不起小侯爷——外面二老爷和老太太来了,老奴忙着去告诉节孝夫人得知。”

刘静安吓了一跳,这年还没过完呢,老太太怎么来了?

“这会儿老太太在哪儿呢?”刘静安问。

婆子回:“兰香姑娘引他们去偏殿了。”

原来。侯府正殿给侯爷用的,而这府里根本没有侯爷。所以正殿虽然盖得金碧辉煌。却不能随意开启使用。徐夫人住进来后,让人把正殿西边的偏殿收拾了出来,用来接待外客。当然了,徐夫人一个守节的妇人,平常也没有什么外客来访她,所以偏殿那里平时也是关着的。

刘静安迟疑了一下,没去偏殿迎接他的祖母和二叔,而是跟着婆子回到了母亲院内。

婆子在门外禀报:“太太,二老爷把老太太从乡下送过来了,说是老太太要在咱们府里住上一段时间。”

徐夫人一听,吓了一跳,问:“你说什么,谁来了?”

“二老爷和老太太来了,这会儿兰香姑娘请他们去偏殿休息了。”婆子又重复了一遍。

徐夫人面色苍白,眉头紧皱,握着佛珠手串的手微微颤抖。她刚刚跟刘静安玩九连环的好心情,这会儿全没有了。

刘静安知道,自己母亲很怕自己的祖母。

大周朝以孝为先,就算徐夫人是二品节孝夫人,在袁太君面前也只能当个小媳妇。

如果徐夫人敢对袁太君加以颜色,袁太君就会告徐夫人一个不孝,不仅刘氏族人会指责徐夫人,就连朝廷都会有反应——重则罚品罚俸,轻则派人来申斥。

偏偏赶上这位袁太君,不知好歹,还喜欢耍蛮耍横。平日里,也只有她的小儿子刘彦昌,敢跟她对上两句。换别人,就算刁钻刻薄的邢氏都拿她没办法,更别说一向拙笨老实的徐氏。

刘静安走到母亲近前,扶住她的臂膀,说:“太太,我陪您一同过去。”

徐夫人抬头看了刘静安一眼,点了点头。

徐夫人在刘静安搀扶下起身,向外面走去。

出了正房院,走过夹道,穿过月亮门,就来到正殿所在的大院内。母子俩一路沉默不语。

忽然,徐夫人想起什么,她对刘静安说:“你去后殿,把你父亲的牌位请过来……”

刘静安一楞,不解母亲这是何意。

徐夫人面有坚忍之色,似乎她已有什么打算。她说:“还有那只檀木匣子,一并拿过来。”

“是。”刘静安领命去了。

打发走了刘静安,徐夫人又回房换了回衣裳,这才来到偏殿。

婆子在门口向内通传“大太太来了”,随后高打门帘,请徐夫人进屋。

徐夫人进来,只见袁太君和刘彦昌都坐在东面的椅子上。兰香正在屋里指挥下婆子们安置火盆。

徐夫人过来给袁太君请安,又跟刘彦昌叙礼。

袁太君报怨道:“这屋子里太冷了。”

徐夫人说:“这里平常没人住,这一处的炭火就省了。”

袁太君冷笑,说:“你就是这种寒酸脾气,连处炭火都舍不得用。”

兰香在旁边打圆场说:“老太君,刚刚已经叫婆子把炕烧起来了,等会儿就暖和了。您先喝口热茶,用火盆烤烤手。”兰香说着,把热茶端过来,依次奉给袁太君、二老爷,最后是徐夫人。

徐夫人摆摆手,意思是她不要。

袁太君接过热茶,喝了一口。她缓了口气,继续数落徐夫人:“过个年,你连根毛都舍不得给我;你看看人家秋莲,给我做了件银鼠皮的褂子,还送了一封银子,足有二十两呢!”

听袁太君提起宋秋莲,徐夫人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不过她还没弄明白刘彦昌和袁太君的来意,只能暂时把脾气忍了下来。她看向刘彦昌,问:“二老爷,我不是写信告诉你了?现今大房里所有的田产、房产都由你打理,一并收益我全不要了,你直接孝敬给老太太就行了。”

袁太君在旁边冷笑,说:“他?他连个屁都没有。他还跟我哭穷,说今年的生意全赔了,恨不能跟我要钱贴补他呢!”

“怎么都赔了?”徐夫人不动声色,看向刘彦昌。

刘彦昌苦着脸说:“大嫂啊,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你以为这些产业,是干等着收钱的吗?也是要投钱进去,才能生钱啊。比如说田地,不是说把田租给人家就行了,你要花钱买种子、买肥料,最后抢收的时候还要雇人帮忙。还有房产,每年这几处屋顶、门窗的维护,也要花不少的银子啊。”

徐夫人听着直皱眉。这个“皮笊篱”,还真当她什么都不懂呢?若不是当日指望他制住袁太君,她才不会把那些财产拱手送给他。如果她交给林二郎俩口子打理,肯定比交给刘彦昌收益高。

只听刘彦昌又说:“我本来一心要为你们母子谋福利,便投了不少钱在这些产业里。可是今年田地减产,铺子的收益又不行——我真是亏大了啊!”

“那你打算怎么办?”徐夫人冷冷地问。

刘彦昌期期艾艾地说:“要不,咱把这些产业都卖了吧?你拿着现银,也省得日子过得这般清苦。”

徐夫人冷笑一声,说:“二老爷,您当我是不稀罕银子,才没把这些产业卖了?年前,这府里的炭不够烧了,是我舍脸赊了十两银子的炭来,才把这个冬过了,没让我们母子冻死在这金碧辉煌的侯府里……”

刘彦昌讪讪地说:“大嫂的日子这么难,为什么不跟我说呢?”

徐夫人说:“常言说,救急不救穷,只要我不是山穷水尽,我是不会跟别人求助的。”她又说,“日子这么苦,我也忍过来了,没想过要变卖这些产业。你说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都是你大哥留下的。我总不能把你大哥置办下的家业,随意挥霍了。我总要给静安留点儿什么吧,否则将来我去地下,怎么跟你大哥交待呢?”

刘彦昌被徐夫人说得一阵脸红。他停了一下,又问徐夫人:“大嫂,那您的意思呢?”

徐夫人说:“我意思是,宁可放着它们烂掉,也不能卖出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

ps:

感谢有女夷光打赏的香囊,抱着亲亲,好幸福啊,最帅的小胡哥出来卖个萌吧!

第74章 差点打起来

听徐夫人这话,刘彦昌一双眼睛迅速转了转。也许他在想,有了徐氏这句话,他以后就算不给徐氏一文钱,徐氏也不会说什么吧?

这时,袁太君忽然在旁边插言,说:“老二只会种地,哪儿会做生意?还不如把那些田产、房产都交给秋莲打点——你看人家秋莲开着‘莲记南货店’,一年能赚好几万的银子呢!”

徐夫人一听袁太君的话,心里的火“腾”地就起来了。

那日听秦氏传话来,说宋秋莲要把那些产业都弄回去;但她一直不知道宋秋莲有什么阴谋,所以她也没敢轻举妄动,而是在暗中悄悄观察着……如今看这意思,宋秋莲竟然是想让袁太君给她施压,让她将那些房产、田产重新交还宋秋莲。

徐夫人用阴冷的目光看向刘彦昌,意思是问刘彦昌怎么想的。

哪知刘彦昌缩头拱肩,似乎不想为她出头。

看来,刘彦昌也想借袁太君的威风,让徐夫人做出更多让步。

原来,这就是那二人今日的来意——袁太君是为宋秋莲的利益来的;刘彦昌则打着自己的算盘!

徐夫人想,自己名门清贵之女,忍他们这群俗人,忍了这么多年,已经够窝囊了。如今她是堂堂二品朝廷外命妇,竟然还要受他们的摆布!就算徐家的颜面不要,她也不能丢了朝廷的脸面啊!

于是徐夫人沉着脸,冷冰冰地说道:“我们刘家的财产,不能交给宋秋莲!”

“为什么?”袁太君不满地说,“秋莲脑筋多好使、多会做生意啊!”又说,“如今你们大老爷都没了,你还吃得哪门子干醋?”

徐夫人冷笑一声,说:“我不会吃醋——因为从今往后。宋秋莲再不是我们刘家的人了,我已经把她‘休’了!”

徐夫人这话一出,屋里一下子安静了。大家不可思议地看向徐氏,一向温软和善、与世无争的徐氏,怎么突然发飙了,跟变了个人一样?

刘彦昌试探问道:“大嫂,您的意思是?”

徐夫人振振有词地说:“我们老爷为国捐躯、以身殉城,是忠臣烈士!而宋秋莲身为妾室,不说谨守门户、教养庶子,却抛头露面、四处招摇!如此行为不检。实在有污侯府名声。若我不把她逐出门去,来日朝廷怪罪下来,不仅我要受责。就连整个刘氏宗族都要被她牵连!”

袁太君一听就急了,她嚷道:“那你想怎么做?”

徐夫人冷冷地看向袁太君,说:“按理来说,本该交官发卖的。可她原本是老太太的外甥女,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就让她回归本家吧。”

这回换袁太君气了个倒仰。她“腾”地一下站起来,指着徐夫人的脸,骂道:“我该卖了你才是!秋莲样样比你强,凭什么你做这个节孝夫人?你不配!”

徐夫人也“腾”地站了起来。她针锋相对,瞪着袁太君说:“老太太请慎言——我这节孝夫人是太上皇亲封、当今皇上亲许的!至于配不配,不是老太太您能议论的!”

袁太君一辈子耍蛮耍横。连从前的老太爷都怵她几分,这辈子她服过谁?她跳着脚,对徐氏叫道:“你是我儿媳妇。我什么不能说?!”随后她扬起手来,做势要打,“我不仅要说,我还要打呢!”

兰香在一旁见情势不妙,忙上前阻拦。

刘静安刚才去后殿请了父亲的牌位过来。已经站在屋外已听了半天。他听到祖母要责打母亲,便捧着父亲的牌位。一步闯进屋里来。

他往两人当中一站,对袁太君说:“老太太,我把我父亲请过来了!”

袁太君闻言吓了一跳,扬在空中的手,登时就停住了。

刘静安一手抱着牌位,一手抱着那只檀木匣子,冲袁太君说:“老太太,我父亲在这里呢。”

袁太君一看牌位,就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忙把用袖子遮住了面庞。同时她喝斥刘静安:“安哥儿你这是做什么?大过年的,你抱着个牌位出来,也不怕晦气?”

刘静安不解,说道:“这是静安的亲生父亲,有什么晦气?”他又把檀木匣子往袁太君怀里放,说:“这是我父亲当日殉城时,身上所穿的官袍的一角。我和母亲一直留着它做个念想。老太太也请您看一眼吧?”

袁太君被唬得忙向后躲,说:“你这是打哪儿拿来的,还不快放回去!”

刘静安看怀里抱的两样东西,莫明其妙地摇摇头,对袁太君的表现有些不可思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